东密行者当进学藏密无上瑜伽法论
东密行者当进学藏密无上瑜伽法这问题,最先当了解瑜伽部与无上瑜伽部之界限分别。
第一,见地。瑜伽部重在定慧双运,将显教止观双运配合一些密宗观想及果位理趣;无上瑜伽部重在空乐双运,再配合果位心气无二大贪方便。瑜伽部,多为抽象的喻义理地;无上瑜伽部,多为具体的实际理地。二部只是前浅后深之关系,并无东内西外之差别。故前者实为后者之基础。
第二,修法。瑜伽部以五秘密眼法,天部欲乐方式,具体而微,偏在心地,而无气功修法;无上瑜伽部以人间欲乐方式,而修明妃双运。以瑜伽部之天欲理趣为基础,而进修三脉、四轮或五轮、七轮,及气功、拙火、明点。按步修证后,再实行用人间欲乐方式而修明妃双运。其法东密缺如,而藏密则甚多秘诀。
第三,果位。瑜伽部之最高经典为《金刚顶经》,其中明载有现世证得欢喜地后,十六生成正觉;无上瑜伽部则即身即生而证佛果。瑜伽部有四种法身,即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此与显教法、报、化三身大同小异;无上瑜伽部则有五种佛身,除显教之法、报、化外,别有不共之体性身与大乐智慧身。而此大乐智慧身.则依道位之空乐不二修法所证得。瑜伽部则不足以语此。
根据这三个分界原则,我们可以断定东密但有瑜伽部,并无无上瑜伽部。此下即就此三原则,而作具体的比较说明。
我曾和日本大僧正酒井真典通函讨论过。他是高野山东密的首领,又曾虚心学习一部分藏密之无上瑜伽之理论,著有日文之《西藏密部之研究》一书。他最赞叹藏密密集金刚无上瑜伽部圆满次第之五次第修法;也承认东密无实修无上瑜伽之方法。但他却认为东密有无上瑜伽部之经典,并指出《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经》、《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秘密大教王经》等为证据。其实此皆瑜伽部经典,其中但有无上瑜伽部之理趣,并无无上瑜伽实修明妃双运之法轨。
就见地上说,东密行人不明瑜伽部经典所含明妃双运理趣,反而破坏藏密不应修行明妃双运,实属愚痴。兹将东密瑜伽部《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中所含金刚莲花双运理趣,标举于后,而说明东密行人非学习藏密无上瑜伽法之理由。
(一)此经卷第七所谓:“金刚莲花二相合”;又曰:“最上莲花贪清净”;卷十九“金刚莲花相合时”;又二十一卷“莲花金刚杵合时”。此中莲花即母佛之密处,金刚即父佛之密处。二者相合,即是实行双运。在无上瑜伽行人一见便知,更无疑贰。在瑜伽部行人则不必知之。其所谓双运,即以金刚缚手印表示之。而以萨埵鑁真言含咏之而已。故东密行人有再学藏密无上瑜伽实修双运法之必要。
(二)此经第十七卷颂云:“所作贪等皆清净。”又曰:“贪性真乐无伦比。”第廿四卷曰:“贪法自性本清净,贪波罗蜜得圆成,若不舍离诸贪欲,若与贪染相合故,即彼贪染自清净。”又廿五卷曰:“贪染清净无复上,是中常施诸法乐。”又廿七卷颂曰:“观察贪性本清净,譬彼莲花正开敷,此中若染若爱时,如应调伏作敬爱。”廿七卷曰:“莲花金刚正相合,此说即为最上乐。”又曰:“一切身分相合时,勇起金刚高举相,金刚高举大明妃,真实警悟随爱乐。”
据上可知依贪修法而得大乐,而调伏贪性众生,此种见地实与无上瑜伽部奠立空乐无二之理趣基础相合,然多用喻义。如廿七卷所谓譬彼莲花正开敷,并未指示实修方法。
(三)第廿七卷颂曰:“明妃印众围绕成。”又曰:“明妃成就常施我。”而所云一切身分相台,则明明指示明王明妃,或父佛母佛一切身分相合,何以东密行人在理趣上要反对藏密无上瑜伽部之实修方法耶?苟不用明妃,则廿卷中所云:“金刚杵在莲花上。”如何在其上呢?又曰:“金刚莲花胜合时。”是如何合法?又曰:“巧智杵在莲花上,智杵莲花胜合时。”如何在上?如何胜合耶?吾人并不否认瑜伽部有此双运理趣;特无此双运实修法之指示耳。本来实修法之指示,当经过无上部气功一连串之方法与训练,方可正式实行,故在瑜伽部原无指示之必要;东密行人既无此实修方法,故应晋学藏密之无上瑜伽。
就修法说,更兼显出东密并无实修双运一切方法之无上瑜伽,其中可分下面几点:
(一)第一灌顶是开许修行之最先条件。东密只有瑜伽部之五种瓶灌顶。此在藏密属第一灌顶;其后尚有第二秘密灌顶,第三智慧灌顶,第四胜义灌顶,皆为东密所无。而第一瓶灌中所用观想,如父佛母佛双运流出甘露;又上师预备法中之身内灌顶,即上师父佛母佛双运中,勾入弟子第九佛识,入于母佛莲中而行灌顶,灌顶后出莲而成弟子之本尊;此等在东密亦无之。且东密瑜伽部灌顶,一切手续,藏密皆有之;而藏密灌顶所有者,东密则不尽有之。故欲得无上瑜伽部大灌顶,非晋学藏密不可。
1.试读东密《阿阇黎大曼陀罗灌顶仪轨》中,系臂、掷木、祈梦、掷花、掩目入坛、受灌、咐嘱、回向等项,藏密皆有之。
2.再读东密《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陀罗经•灌顶品》,五方佛灌顶,亦惟用五方佛手印真言,分别灌之而已。
3.再读东密《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经•灌顶品》,则惟述坛城之布置。虽绘明妃之相,不授之于弟子,如藏密之第三大灌顶。然《真实拥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十八卷阿阇黎授弟子以莲花,而表贪法清净而已。
(二)密宗戒律是修法最要基本条件。因所修贪行显然与显教梵行不同,故必建立密乘特别戒律。东密瑜伽部因未指示实修方法,不与明妃正式双修,故无别授密戒之必要。而藏密无上瑜伽部,必实行与明妃双修,密戒就成为最先学习之必要条件。以下将东密密戒与藏密密戒比较说明,可以证明东密行人并无无上瑜伽部之密戒。
1.东密空海所著《秘密佛三昧耶戒》,其中包括四摄、四波罗夷、十重戒等。四摄与显教般若乘四摄无异,四波罗夷亦与菩提心戒无分,十重戒与显教所摄菩萨戒四十五条开合不同而已,此就浅解而言。
2.欲就进一步深解言之,则十重戒中第四条所云:于甚深大乘经典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此中甚深二字,可包括密典所云,如:“汝于贪欲处,莫生厌离心。”此即指双运法。据此则对双运理趣,尚不可生疑,岂可于藏密行人实修此法者而可毁谤耶?又第七条对小乘人不应辄说深妙大乘,此中深妙二字,亦可解作双运法。如系六度、四摄之大乘法,则未有不可向小乘人宣说者也。
3.若就藏密之无上瑜伽部之密戒言之,则大都为实修双运之法,而与前行之菩提心戒、菩萨戒,皆不如东密之犯复。兹先述十四根本堕:
□十四根本堕
1.轻蔑传法阿阇黎
此条与显教皈依戒有异。谓上师传第二秘密灌顶用明妃,故意放出明点,以为灌顶所依物.即以之授予弟子而饮之;又上师平日自受法乐常用明妃等,不可因以毁谤之也。
2.从善逝语违越者
皈依法自当遵奉佛语,然此与皈依戒有别。皈依法之戒,就显教之法而言;此条就密典用毒法、用恶法而言。譬如五不断者,以明智断妄念之命之杀法,夺明妃许渣(即红菩提)之盗法,双运修不变大乐之淫法,轮回本无生上而作度生之妄语法,了达无语不密之恶口法。谓对此五法与显教五戒相反,而生起违越者,则犯此第二条根本堕,故亦为双运法而制。
3.金刚兄弟起纷争
谓在摄持明妃时所起纷争。此所以异于菩萨戒中之纷争。
4.于诸众生舍慈心
谓慈能与乐。如文佛往劫见商女,非与淫则自杀,为免其死而与行淫,亦指双运事。又从他方面言之,或有体弱不堪双运,而强行之,亦属舍慈心。或有貌丑心信,而不肯与行,亦犯。
5.断正法根菩提心
此指漏失大乐之菩提明点,否则与菩提心戒重复矣。
6.毁谤自他宗派法
即如存东密瑜伽部天部欲乐之见,而罗织流弊,以毁谤无上瑜伽部用实体明妃者。
7.于未成熟说深法
此深法即指双运法。吾人对不知无上瑜伽部深法者,不可不候其机熟;对已知有无上瑜伽此法,而不生信心者,当努力劝化之。
8.轻蔑蕴即五佛体
谓当用滋补以强其身,而不肯如瑜伽部,宜用素食。至无上瑜伽部,则亦可用肉类。藏密修瑜伽部大日如来法者,亦用素。至修事部、行部之观音法或弥陀法者,亦用素;驯至一日饿、一日素。然东密行人,往往以喇嘛吃荤面毁谤之,盖未尝实地赴康、藏考察也。
9.疑诸自性清净法
此即指双身法。前文所引经文“贪法自性本清净”即是。今有此瑜伽部理趣之东密行人,而破坏藏密用实体明妃,则犯此堕性罪。
10.于毒常具大慈心
谓于贪毒,不加气功、空性之配合,而贸然以凡夫贪心行之不舍也。
11.分别离名等诸法
谓分别烦恼菩提、贪行梵行、男女净秽、毒与非毒等法也。皆指双身法而言。
12.破坏具信心众生
谓对双运法有信心者而破坏之,否则何致人具正信而破坏之也。其信仰双运法,在东密瑜伽部者亦有之,故不得不制戒。
13.不依已得三昧耶
此即指铃杵三昧耶。谓双身法既已得之而不肯实修也。在吉祥天母特别戒条中,无上瑜伽士能修双运法,而不肯努力修之。日有所阙,令明妃不欢喜,即算犯戒,亦可佐证此条。
14.毁谤妇女慧自性
妇女有慧,人非疯狂,何致谤之?特其慧自性所显各种丰姿、风骚、贪语、贪态、贪行等,不可毁谤;当知此即智慧大乐自性所显。
□八支粗罪
此中所谓:密戒灌缺依明妃,聚集轮时起斗争,俗女自力取甘露,具器弟子秘不说,信心问法示余法,同声闻乘住七日,未证瑜伽持密慢,未当机前说深法;则不必解析,明明为双运法而设此戒也。
(三)若就正行中之双运法言之:
…
《东密行者当进学藏密无上瑜伽法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