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小大乘修空及密乘大手印、大圆满、禅宗辨微▪P2

  ..续本文上一页的,而非惟纯理的。所谓水波者,水指明体,而波指一味之妙用。

  6.大手印之无修,指在光明空性缘起妙用上之无修垢。中道亦称无修,指在空性上之无修,指在断烦恼证菩提上之无学位。其证德必接近成佛之位,极难达到。大手印由灌顶力、加持力、法身果位实德之力,直接加持,其无修之位较易接近。无修之理论相同,无修之内容大异。若配三灌之空乐不二而进入无修,则果证大乐智慧身佛,根本为中道之显教所未曾闻,所未曾证。

  7.般若乘修空性,配合三轮体空之四摄六度修,既将修时展缓.又依令他先我成佛之愿力无尽,更无意乐将成佛之期缩短。反之,金刚乘修空性,除免于上述之迟缓原因不计外,又有其他加速方便,为般若乘所绝无者。如大手印之四灌,有初灌、二灌之加速果位方便,不惟具足般若乘修空依心方便,亦且加上金刚乘果位依气方便。如专论解脱道,亦必经初、二灌之各种方便乃直修大手印;如兼及贪道,则更有第三灌之阴阳二气之方便,加速之力更强。大手印虽属解脱道之一,然第四灌者,原本第三灌出生,则贪道亦无非大手印也。特诸大手印加行中,方可列入初、二、三灌等法,不可如各译本中,直以修气为大手印正行,此点拙著《大手印教授抉微》已详述矣。

  8.般若乘真如缘起,虽不如唯识宗之赖耶缘起,偏重在心,而真如之理虽不限于心,然而真如妙心等词,在在皆与心配合而言。窃尝解此种心字,但指真如之精华,非专为心灵之心,而自别于物也。真如缘起,本指万法,非一指心法。色法心法,皆包括在内。是以在般若乘中观理论上,非别色法而专指心法,乃心法、色法兼具。余所谓“三界惟缘,万缘惟空”,以显然别于唯识家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然而在实修上,并无建立五大气修法。大手印虽属解脱道,亦未必修五大气法。然其阶次,在初灌、二灌,或经三灌,或不经三灌,总有修气之加行。且其哲理,明明属金刚乘,而金刚乘则明明标举六大常瑜伽,亦称六大缘起。故大手印在正行中虽不修气,在加行中,早有修气之基础。加以大手印定力加被,开中脉,融五气,化五光亦果上必有之事,非般若乘所可几及也。

  □大手印与大圆满修空之分辨

  大手印、大圆满二法,皆属无上瑜伽修空果位方便。在传承上言,大圆满出自红教库藏之法,黄教认为非真正印度之传承,而否认之。大手印在黄教虽不轻易谈及,然非不承认。健按:库藏之法,非全不可信,亦非全然可靠,因后世伪造者,亦复有之。然吾人可以理观察,依法推究,其真正之法宝,固自不同。黄教一味反对库藏之法,实属执着口耳传承之愚痴,而反证其无择法之眼。譬如“中阴成佛法”,黄教对于中阴境界显现五方佛之说,不与承认。然依理言之,佛慈所及,岂舍中阴?此必可信者一。纵令本无此事,而行者试修中阴法时,观想五方五佛,分期接引,此岂无益?此必可信者二。本文非专论库藏之真价值,特因大圆满本身,属红教库藏之法,不可不略论及。且黄教所执著印度传承之密法,岂皆口耳亲传之法耶?根本追究之,南天铁塔之下三部传承,非龙树亲传密法乎?然南天铁塔何尝非库藏之法耶?其他无上瑜伽之法,或自天下降,或由上师亲见本尊所传,要皆非如显教释迦文佛亲口所宣无疑。然则密法为报身佛、法身佛之法,其传承决不纯一,一与显教相同,又何用疑?作者欲令读者对于大圆满能生信心,故先为介绍如此。至其优于大手印处,观贡师所云:“大手印属道,大圆满属果。”可以想见大概矣。

  1.大手印立四瑜伽渐次修习,大圆满则不立四瑜伽,顿然直证,实有渐顿之别。前面总论,分别各种见,已曾介绍大手印属法身见或俱生智见,仍有因果上之分别。法身、俱生智,皆属果位,故必假修证,然后证得。大圆满属本来清净,因果无分,当体圆满;因上本不缚,果上不用解。时间取现前即空,不用期待;空间取当体,不用简择。即见、即修、即行、即果,不历阶级,不标次第,但当单提此见,须臾不离。是以刚布巴大师曰:“若谓我修,我何修?谓我未修,何尝乱?”工夫不可自欺也,惟大智人能之。诸大圆满教授中,如无垢光之《禅定休息法》、《虚幻休息法》等,虽名曰大圆满,而实多属显教及大手印而已。本集莲师《大圆满教授勾提》一文,则直指大圆满精华所在,读者可以参考。

  2.大手印依三灌道身化虹光;大圆满不依三灌道,不用实体明妃,有妥噶方法使身化虹光。前者较难较险:明妃不易得,故难;得之不易融点化光,故险。后者妥噶初期,利用日月外光,渐次引入自休,开发自性虹光,较易较稳。较易者,普天之下.谁不戴日月光明?较稳者,纵不能使自休化光,亦不致坠入金刚地狱也。又大手印行人如系专喜解脱道,而鄙视三灌贪道者,其证得第四灌之明空光明大手印,较为难得。大圆满除普通之“妥噶法”外,别有七日成佛之最高方便,尤为殊胜。读者可参看拙著《知恩集》。

  3.大手印之前行中,缘起观念亦略不同。大手印二灌或三灌,皆从六大缘起中简化、净化,升华至心气无二。其建立智慧身或幻化身,与大手印之光明双运者,乃此心气无二之微细智身也。至若大圆满之缘起观念,虽不离五大气、五大智、五大光、五大金刚练,亦不离心气无二之前行。然而五大与五智,从本和合圆满,不必分修五智五大;心与气亦从本以来圆满清净,不用先修心次修气,次修心气无二。故其妥噶之五光,无非五大、五智之显现。然此五光中,不能加以分析何者为五智,何者为五大也。其妥噶乃建立于且伽上,而且伽之本来清净见,亦透过五大、五脉、五智、五光,无一而非本来清净,无一而非本来大圆满。此点当细心辨,然后方得修妥噶之真精神。

  □大圆满与禅宗修空之分辨

  预先禅宗介绍者有二点:其一,汉地禅宗、密宗分别而言,此殊不合。按小、大、密三乘,为佛说法之完整体系,不可紊乱。密宗属金刚乘或称密乘,而禅宗则与西藏密乘之大圆满同一法系,故当属密宗,而不属与密宗对立之显教各宗。其理由有三:第一,诺那先师对西藏大圆满固属擅场,而因接近汉人子弟之懂禅宗者甚多,且宗喀巴书中所批评之支那和尚,即禅宗祖师之一,西藏典籍中亦必有禅宗宗风流露其中,故诺那先师称禅宗为大密宗。按大圆满在红教亦称大圆满次第,即驾于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之上。今所谓大密宗,盖指与大圆满次第相同也。第二,所谓密者,必有其密之内容。大圆满固有法性秘密,而禅宗之机用,其法性秘密,尤不可捉摸想像。第三.达摩祖师为西藏密宗古萨里派之祖师.在汉地,则只知其为禅宗之祖师。其在西藏所传大圆满法,完全与在汉地所传禅宗相同。是故禅宗必属密宗法系。

  其二当介绍者,禅宗之分类,太虚老和尚曾标举为四:一曰,明心如来禅;二曰,超佛祖师禅;三曰,超祖五家禅;四曰,宋、元、明、清禅。周祥光博士所著英文《中国禅定佛学之历史与教授》Dhyana Buddhism in China Its History and Teaching(按:不译为禅宗者,禅宗之禅当作chan,不当作Dhyana),即依据此分类(巴壶天大教授之弟子曾为文说破,引起一场笔墨官司,此中不赘)。惟本人则以为太虚老和尚此种分类不甚妥当。盖宋、元、明、清以时代言,前三类则以性质分,不可用两种分类标准,以分述同一法系。标准不统一,实为分类学或图书馆学之所忌。因此本人依据祖师各种悬记而分为:(一)圣教如来禅,(二)直指祖师禅,(三)机用儿孙禅,(四)口头河沙禅。如此上二字表作风,下三字表人格。河沙虽物而非人,然如恒河沙数,可以喻佛,亦可以喻禅和也。儿孙河沙二者皆属悬记中语,如“要假儿孙脚下行”,如“法周沙界”。前者即指出禅宗精英所在;后者即指后世妇人孺子皆可口头说禅。在昔时或猜为赞叹禅宗传播广大之辞,吾等后人今日观之,盖知为禅宗流弊,而含有讥讽之意,非谓真正之禅宗,能如儿孙禅之精英,河沙世界一切有情皆能胜任也。根据如上二种介绍,本文禅宗与大圆满之比较者,一则可明即属同一密宗系统而比较之;二者所比较者,专指机用儿孙禅,而不指余三类也。若就祖师禅而言,仅可比大手印;如来禅而言,仅可比大中道;惟机用儿孙禅,方可比大圆满,而恢恢其有余也。

  1.大圆满有表示传承、口耳传承、心印传承。现在通行之表示传承,必用水晶或圆镜以作表示而传授之,皆有预先传下之正式仪轨可守。禅宗则脱却如此固定之仪轨仪式,而以大机大用出之。其为师者,必以证德传之;其为弟子者,亦必以证德受之,无有一定之表示物。是故上师如未证得,不足以授弟子;而弟子当时如未证得,亦不能得此大法。然大圆满因有一定仪轨,上师如有传承而无证德,仍可依文宣科传下去。

  2.大圆满诸祖师中亦非全无大机大用。如谛洛巴以石击那洛巴之阳具,而令直证初地;毕哇巴于受亥母灌顶次,跳舞歌唱直证第六地;皆为藏中口碑载道之史实。然而如禅宗之儿孙禅和诸大家,机用特出,啐啄同时,师徒轨范,不一而足,不止一时一人一事。公案中叠出不穷,成为不可思议之功德,其多过大圆满祖师之史实,何止百千倍?譬如鸟窠吹毛一案,毛何物?吹何易!然令其弟子立地证悟,此种机用,非大成就之上师,大恭敬之弟子,所不能及。其他如石巩张弓,俱祗竖指、打地、叉颈、斩蛇、筑胁、举拳、哭天、破灶、毁锅、嘘气、推床、敲竹、睹影,形形色色,离奇而又平实,平实而又离奇,禅书之中可谓天花乱坠,不可捉摸矣!有佛史以来,无论西天东土,曷有琳琅满目如此之奇观哉1

  3.大圆满得传承而修习且伽、妥噶,固比比皆是,然而禅宗如未正式开悟,不许有闻思上之盲修。所谓“不破初关不闭关,不破重关不住山”。往往十年八年到处参访,而不能开悟。而一经开悟者,单提正令,一生受用不尽。神通变化,如隐峰倒立,普化飞升。成就者蝉联簪组,大有可观。有唐一代,无分男女老少缁索,得了生脱死者为数甚众。其作风之高,成就之众,大圆满所不能及也。

  

结论

  扼要总结密宗三大修空法门者:大手印要了知无修瑜伽之理趣,然后方可与大圆满的本来清净见相同。此其一。大圆满之本来清净见,要在证量上显现才称禅宗之入手处。此其二。大手印要彻见明体才算人手,不得明体,纵有传承法本及试修,亦等于般若乘之修空性。大圆满必亲证大且伽本来清净见。亲证此见,与徒知本来清净之理论,大不相同。若徒了知大圆满之理,而未现量得见,不能起修,不算大圆满。禅宗则要能现量开悟,真实证得,确知有教外别传,法身说法,确能亲见本来面目,然后方可单提正令,无手行拳,触目菩提,否则口头滑过,终是自欺也。此其三。最后以极简单形容词,决定小、大乘及密宗三种修空法门者:小、大乘同为“修空”,小乘配四谛修空,大乘配六度修空,其为修也固较难。此其一。大手印为“能”空,盖有明体之能,然后以此能空,套上所空便是。故较小、大乘为直捷,然较大圆满为渐。此其二:。大圆满为“本”空,本空则较能空为顿。窃尝以针头针尾,比大手印、大圆满。拙诗曰:“针头针尾两争功,只为同将一线通;头自能穿尾自引,能空苦过本来空。”此其三。禅宗则为“证”空,最初开悟,已属证量;非证量物,皆为禅宗所唾弃。故在五事中,禅宗独高。因作偈赞之,以为本文之吉祥结束。此其四。

  

大乘根器子孙禅六祖而还五叶前

  

亘古寥寥真毒辣谁堪筑胁报吾拳

  

  

《小大乘修空及密乘大手印、大圆满、禅宗辨微》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