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四大净土比较研究节录--药师佛部分(圣凯法师)▪P2

  ..续本文上一页为了救度一切众生,面对当前的不理想,自然会有未来的理想愿望。在菩萨道流行后(透过北洲式的自然,天国式的庄严),庄严国土的愿望,是会发生起来的。所以,本愿与大乘净土思想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随着净土思想的发展,诸佛的本愿越来越完整、繁复,这可以四大净土的教化主的本愿看出。

  

  

  4、药师佛的本愿

  

  在净土本愿中,以药师佛的本愿出现最迟,所以受各种净土本愿影响较大。药师佛的本愿除了注重净土以外,并且重视现世利益,这与前三大净土本愿是十分不同的。在《药师本愿经》的译本中,一般以玄奘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与义净译的《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影响最大,但玄奘的译本只有一个药师佛,而义净的译本中详述七佛药师的本愿。藏译的《药师经》也有两种,分别与玄奘、义净译本相对应。在七佛本愿中,虽然另外六位如来各有自己的本愿,或八愿,或四愿,但只有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本愿最为殊胜。所以,我们介绍药师佛的十二本愿,主要以玄奘的译本为主。十二本愿如下:

  

  1、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世界,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 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2、愿身如琉璃,内外清净无垢,光明过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

  

  3、愿以智能方便令诸有情皆得受用无尽。

  

  4、令行邪道者,皆安住菩提道中;行二乘之道者,亦皆以大乘之道安立之。

  

  5、于我法中修梵行者,一切戒不缺减;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6、诸根不具、白癞颠狂,乃至种种病苦者,闻我名皆诸根具足,无诸疾苦。

  

  7、众病逼切,无护无依者,闻我名,众患悉除,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菩提。

  

  8、若有女人愿舍女形者,闻我名,成丈夫相。

  

  9、令众生皆脱魔网,置于正见,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10、若为王法所缚,身心受无量灾难煎迫之苦,此等众生若闻我名,以我福力,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11、为饥渴所恼而造诸恶业者,若闻我名,我先以妙色香味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

  

  12、贫无衣服者,闻我名,我当施彼随用衣服,乃至庄严之具,皆令满足。

  

  在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中,有关净土的本愿很少,比较明显的只有第一、二愿,其它的大部分是关于闻名的现世利益。在闻名利益中,有往生净土、上生天国、还生人间等等利益,如《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说:

  

  「若有四众……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或生剎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

  

  有愿生西方弥陀净土者,由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的功德,反而能往生西方净土,这可见弥陀净土的影响是很深的。同样,由闻名号的功德,则能生天或在人间作富贵者,这在其它净土思想是很少见的,所以反映了人间摄化与往生净土并重的倾向。若从方位来说,东方喻生,药师如来愿愿不离当下,愿愿不离现生。这对现代社会有很大的针对性,所以提倡药师法门是十分有现代意义的。

  

  本愿是净土建设的方针与图样,诸佛依此成就净土、教化众生,依愿起行,依行得证。本愿思想是净土思想的基础,随着净土思想的发展,本愿亦越来越完整、丰富。 

  

  弥勒净土起源最早,在本愿方面维持着朴素面貌。弥勒菩萨的本愿是当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的时候才下生人间成佛。在《大宝积经》的《弥勒菩萨所问会》中,是与释迦牟尼佛对比的,释尊发愿在秽土成佛,而弥勒则发愿在净土成佛。由弥勒菩萨的本愿启发了后世佛弟子积极建设人间净土的精神,人们希望借着现实的努力,能早感弥勒下生。

  

  阿ㄔㄨ、佛的本愿是针对现实此土的佛教而发,本愿内容极其丰富,包含了根本誓愿、自行愿、佛国清净愿,将阿ㄔㄨ、佛的因地修行与佛国内容全以本愿力所致的说法来叙述,但是表达得极为散漫,不像阿弥陀佛的本愿是经过整理而条列出来。

  

  阿弥陀佛的二十四愿,比阿ㄔㄨ、佛国的三愿,不但内容充实,而更有独到的意境。阿弥陀佛的本愿,是选择二百一十亿国土而结成的。虽然净佛国愿,都存有超胜秽土的意识根源,但在形式上,弥陀本愿,不是比对秽土而是比对其它净土的。要创建一理想的世界,为一切净土中最胜的。

  

  药师佛的本愿是十分特殊的,注重现实利益,药师琉璃净土虽是天国的净化,但是药师佛重在成就其名号功德,主要是以名号摄化众生,而并非以净土摄导众生。药师佛的十二愿是立足有情的现世安乐,进而引导众生趣入究竟的解脱,出世而不离世间。并且在名号利益中,闻药师佛的名号亦可以往生弥陀净土,这可见弥陀净土的影响。所以,药师佛的十二本愿,是由弥陀净土的重净土而回到人间,但是受弥陀净土与密教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其的独特性。

  

  四、净土状况之比较

  

  佛菩萨依本愿力去实践修行,从而实现了与本愿相对应的净土。因为每位教主在因地的本愿力不同,所以成就的净土也就不同了。从净土思想发展而言,印顺法师说:

  

  净土思想的渊源,有北拘卢洲式的自然,那是从原始山地生活的怀念而来的。有天国式的庄严,那是与人间帝王的宝贵相对应的。这是印度旧有的,但经过佛化了的。北洲与天国,可惜都没有佛法!有佛出世的净土,以弥勒的人间净土为先声。等到他方佛世界说兴起,于是有北洲式的自然,天国式的庄严,有佛出世说法,成为一般佛弟子仰望中的乐土。

  

  所以,净土一般可以分为人间净土与天国净土两大类,弥勒菩萨由于现在居住在兜率内院,所以兜率净土是天国净土;而弥勒未来下生人间,则又是未来人间净土。阿ㄔㄨ、佛净土重于现实人间的净化,则是人间净土。阿弥陀佛净土由于本愿力的最胜,所以成就的西方极乐世界比弥勒净土与阿ㄔㄨ、佛净土更为完善、更为完美。药师佛净土则继承弥陀净土的庄严,而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4、药师佛净土

  

  药师佛净土是他方净土,《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说:「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所以,琉璃净土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东方。关于药师琉璃净土的庄严,经中描述的很少,如《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说:」彼佛土纯一清净,无诸欲染,亦无女人及三恶趣苦恼之声。以净琉璃而为其地,城阙宫殿及廊宇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药师净土出现在弥陀净土之后,当时弥陀净土已经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介绍药师净土的庄严只需要以西方极乐世界为例,同样都没有女人与三恶道。

  

  药师净土位于东方,东方是太阳生起的地方,表生──以生度众生,所以中国人便有一种特殊的意识,东方代表生机,药师净土便演变为现实人间的消灾延寿。其实,药师法门是立足有情的现生安乐,进而引导众生趣入究竟的解脱。相对东方,西方极乐世界位于西方,西方是太阳落山的地方,表死──以死度众生。弥陀法门重在接引众生死后往生极乐世界,进而得到究竟解脱。印顺法师说:「这在中国人心中,有意无意间,成了一种很明显的划分。所以西方净土盛行以后,佛法被人误会为学佛即学死。」药师净土的出现意在推崇西方净土的同时,而强调现世的关怀,这也是对弥陀净土的补充发展。

  

  通过对四大净土的简单了解,我们可以对净土思想发展有一个总的印象。弥勒的兜率天净土、阿ㄔㄨ、佛净土、阿弥陀佛净土、药师佛净土,都是现前存在的净土。未来人间净土,则在弥勒下生人间时成立,兜率天净土就暂时结束。未来人间净土、阿ㄔㄨ、净土,都是人间实现的净土,是针对我们身处的世间而予以净化;在理想程度上,阿ㄔㄨ、佛净土是更进一步。兜率天净土是属于天上的净土,阿弥陀佛净土与药师佛净土则是天上净土的高度净化,阿弥陀佛净土更进而标榜为诸佛净土之王。

  

  净土的环境则越来越庄严,这也反应了净土思想发展的成熟过程。天国的特色是衣食自然,随心所欲,而且天人是化生的。所以兜率净土与极乐世界,都是衣食自然,人民则为莲花化生,药师佛净土既然庄严如极乐世界,那么人民也应该是莲花化生。而未来人间净土与阿ㄔㄨ、净土,其衣食虽无虞,人民却以一般妇女怀孕的方式诞生。未来人间净土仍有三恶道、人民仍有三病,而兜率天净土、阿ㄔㄨ、佛净土、阿弥陀佛净土、药师佛净土则无三恶道、三病。未来人间净土、阿ㄔㄨ、佛净土的人民都有男女之别,但是阿ㄔㄨ、佛净土的女人无诸不净、妊孕生产时平安无痛苦;极乐世界与药师佛净土则是纯一男性的净土,是完全没有男女爱欲的净土,而阿ㄔㄨ、净土虽不着爱欲,但必须以「以因缘自然爱乐」而传宗接代。未来人间净土仍有轮王统治,仍有理想的政治形态,是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结合的净土;而兜率天净土、阿ㄔㄨ、净土、阿弥陀佛净土、药师佛净土都没有国王,是纯粹学道修行的净土。未来人间净土与阿ㄔㄨ、净土都是声闻、菩萨共学的,都容许阿罗汉入涅槃的,阿ㄔㄨ、佛净土更强调阿罗汉现涅槃时现种种神变,而且遗骸自行化去,非常清净;至于极乐世界,虽也是二乘共学,却归入一佛乘。总之,净土思想的发展是逐渐完整、丰富,从此土到彼土,从人间到天国,而不断地传出。

  

  从四大净土来说,当然以阿弥陀佛净土最为殊胜,中国佛教也最为遵崇西方净土。但是,如果从完整的净土来说,确实各有殊胜处,也各能适应一部分根机。印顺…

《四大净土比较研究节录--药师佛部分(圣凯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