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清净水,功用等同自诵持。如有人为其它心愿所求,诵持此咒,除其它心愿得到满足外,还能得到万事吉祥如意,延年益寿;于命终后,还可往生净琉璃世界,入菩萨位,直至成就无上佛道。以此缘故,一切善男信女,应以真诚心尊重、恭敬、供养药师琉璃光佛,并能经常诵持此咒,不要半途而废或忘失掉。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如上七佛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名号。闻已诵持晨嚼齿木澡漱清净。以诸香花末香烧香涂香。作众伎乐供养形像。于此经典若自书若教人书一心受持听闻其义。于彼法师应修供养。一切所有资身之具。悉皆施与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诸佛护念所求愿满。乃至菩提。』 佛又对文殊师利菩萨说,如有清净心的善男信女,能得见闻以上七尊佛的名号后,于清晨洗脸漱口洁净,经常诵持;并以各种香花、末香、烧香、涂香、伎乐等,供养诸佛形像。对于此经,如能自己书写,或教人书写;或有法师释解此经,能够专心听闻,受持法义;并对释解此经的法师,广修供养,一切生活所需的物品都应满足,不能让其缺乏或不足。如能这样如法行作,便能蒙得十方诸佛护念,所有愿求都能得以满足,直至成就无上佛道。 『尔时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于末法之时。誓以种种方便。令诸净信男子女人得闻七佛如来名号。乃至睡中亦以佛名令其觉悟。世尊。若于此经受持读诵。或复为他演说开示。若自书若教人书恭敬尊重以种种华香涂香末香烧香华鬘璎珞幡盖伎乐而为供养。以五色缯彩而裹之。洒扫净处置高座上。是时四大天王与其眷属。及与无量百千天众。皆诣其所供养守护。世尊若此经宝流行之处及受持者。以彼七佛如来本愿功德及闻名号威神之力。当知是处无复横死。亦复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设已夺者还得如故身心安乐。』 这时,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表示说,在此世界的末法时代中,我誓愿以各种善巧方便,让所有对佛法有清净心的善男信女,能得见闻以上七尊佛的名号;乃至如是之人睡觉时,我入于梦中,也使其觉知领悟到七尊佛的名号。如有读诵受持此经的人,我还要为他释解法义,开示法理。如有自己书写,或教人书写此经的人;并以恭敬心、尊重心,用各种花香、涂香、末香、烧香、华鬘、璎珞、幡盖、伎乐等供养此经的人;还有以五色彩布包裹,安置于经常清扫的洁净高处,精心保护此经的人,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与无量百千天众,都来供养守护。如有流通此经地方的周围,以及读诵受持此经人的周围,以七尊佛本愿功德力与见闻七尊佛名号的威猛神力,应当知道,不能有横死的事发生;也不能有诸凶残鬼神夺其精气的事发生;如已经被诸凶残鬼神夺其精气的人,以此缘故,也能得以恢复健康,身心安稳快乐。 菩萨入于梦中,多示现为出家像;既为有缘人说法,又对有缘人加持。能得到菩萨入于梦中说法的人,一定是正修正行的人。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欲供养彼七如来者。应先敬造七佛形像。安在清净上妙之座散花烧香以诸幢幡庄严其处。七日七夜受八戒斋食清净食。澡浴身体着新净衣。心无垢浊亦无恚害。于诸有情常起利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乐弦歌称赞功德右绕佛像。念彼如来所有本愿。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其所愿。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一切皆遂。若复有人忽为恶梦见诸恶相。或怪鸟来集。或于其家百怪出现。此人若以上妙资具。恭敬供养彼诸佛者。恶梦恶相诸不吉祥。悉皆隐没不能为患。或有水火刀毒悬崖险道恶象师子虎狼熊罴蛇蝎蜈蚣如是等怖。若能至心忆念彼佛恭敬供养。一切怖畏皆得解脱。若他国侵扰盗贼反乱。忆念恭敬彼如来者。所有怨敌悉皆退散。』 佛对文殊师利菩萨说,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如对佛法有清净心的善男信女,准备供养七尊佛,首先应以恭敬心,制造或迎请七尊佛的形像。然后安置于厅堂,清净美妙的高处落座。还要以散花、烧香、幢幡等,庄严七尊佛形像处。再有应于七日七夜中,受持八戒斋,按时清净饮食;并应沐浴身体,着新衣服或洁净的衣服,心无烦恼污垢、浊恶嗔恨、伤害计谋等;对一切众生,应经常生起给予利益安乐的慈、悲、喜、舍的平等心。再有应以鼓乐弦歌,称赞七尊佛本愿功德,右绕或礼拜佛像;并读诵、思维、释解、开示此经法义。能够如此供养七尊佛形像的人,随各人的愿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裕得富裕,求官位得官位,求子女得子女,一切都遂其所愿。如再有人,于睡眠中突作恶梦,梦中见到各种恐怖恶相;或于家中集聚飞来不祥怪鸟,或于其家中出现百种怪异现象等。这样的人,如能以美妙的物品和用具,恭敬供养七尊佛形像,恶梦、恶相、怪鸟、怪异等一切不吉祥的事,都将自然隐没不现,不能再为祸患。如再有人,经常遭遇水、火、风、刀、毒、悬崖、险道、恶象、师子、虎狼、熊罴、蛇蝎、蜈蚣等各种恐怖恶事,能以真诚心称念七尊佛名号或恭敬供养形像,一切恐怖畏惧,都能得以解脱。如再有人,遭遇他国侵略扰害,或遭遇盗贼反乱等,称念、恭敬、供养七尊佛名号或形像,所有兵患贼乱的灾难,都将自然退散,不能伤害生命财产等。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等。乃至尽形。不事余天。惟当一心归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萨二十四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于诸戒中或有毁犯怖堕恶趣。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生三恶趣中。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若能至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七佛如来众苦皆除。所生之子颜貌端正见者欢喜。利根聪明少病安乐。无有非人夺其精气。』 佛又对文殊师利菩萨说,如对佛法有清净心的善男信女,尽此生的身形寿命,不奉事其它天众鬼神等,只应当一心皈依佛、法、僧三宝,受持禁戒而修福德;根据各自的愿力,受持五戒、十戒、菩萨二十四戒、二百五十比丘戒、五百比丘尼戒等。于受持的诸禁戒中,如有毁犯,应怖畏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毁犯禁戒的人,如能专一法门的称念七尊佛名号,并能恭敬供养形象,必定不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如有女人临产,身心遭受极大痛苦时,如能以真诚心称念七尊佛名号,并能礼拜赞叹、恭敬供养形象,一切痛苦都将消除;所生子女,颜貌端正,见者欢喜,利根聪明,少病安乐,没有凶残鬼神等前来恼害,易于抚育。 戒数有多种,各经中有略说与详说不同;修行人受持时,应依戒本为标准,或依戒坛所受戒条为标准。在家女众多持五戒,在家男众多持八戒,出家沙弥多持十戒,在家二众受持的菩萨戒多为六重二十八轻,出家二众受持的菩萨戒多为十重四十八轻,比丘尼受持的戒多为三百四十八条。每条戒律,都有戒神护佑;毁犯一戒时,将失去一戒神的护佑。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七如来名号功德此是诸佛甚深境界。难可了知汝勿生疑』 。 这时,佛对阿难说,佛所称叹赞扬七尊佛名号的功德,是十方诸佛证悟的甚深境界,你等大众不能了知,只能见闻思知,千万不要心生疑惑。 阿难,为佛的侍者,多闻第一;也是结集佛教经典的人。甚深境界,为佛性妙觉,广大而无量,高深无顶底,没有边际处。 『阿难白言。世尊。我于如来所说契经深义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来身语意业皆无虚妄。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终无有异。世尊。然有众生信根不具。闻说诸佛甚深境界作是思惟。云何但念七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由此不信便生诽谤。彼于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 阿难向佛请法说,我对佛所说契合根基的法理深义,心里不生疑惑。因为,十方诸佛身、口、意业清净,都没有虚妄。所以,此世界天空中的日、月可以堕落,美妙且又高如须弥的诸山之王可以倾倒移动,诸佛所说法语,从始至终都没有差异。然而,由于众生的信心与根基不具足,见闻佛说七尊佛的甚深境界,可能要这样想,为什么称念七尊佛的名号,便能获得这么大的功德与殊胜利益呢?由此心里不能相信,便生出各种诽谤。这样的众生,于无始无终的生死长夜中,将失去广大利益与安乐,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求出无期。 『佛告阿难。彼诸有情若得耳闻诸佛名号。堕恶趣者无有是处。唯除定业不可转者。阿难。此是诸佛甚深境界难可信解。汝能信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阿难。一切声闻及独觉等皆不能知唯除一生补处菩萨。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得闻七佛如来名号复难于是。阿难。彼诸如来无量菩萨…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浅释(净慧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