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慈法法师)▪P21

  ..续本文上一页家有五众。男女二众中,又分出来女三众男二众。男众有比丘、沙弥、女众有式叉摩尼、沙弥尼、比丘尼。这五类出家众,又有四类的科判,所谓出家四料简的科判(编注:一、身出家心不出家。二、心出家身不出家。三、身心俱出家。四、身心俱不出家。),把出家人分成四类。实际我们学佛的人都可以归入这四类之中,或者世间的一切人,都可以归入这四类众生之中。出家是料简,也就四个科判。

  出家四料简:

  第一类,身出家。身体出家了,把头发剃掉了,把衣服也换掉了,也受戒了。此种之类,但心未入道,法益没现前。法益没有现前的人都可以说是身出家,心没出家。因为法益没有现前故,所以不识本心,修法无益,他没有真实的利益。虽称为出家人,心未出家,未出生死之家,未出三界火宅之家,叫未入道业,未得实利。所以叫身出家心未入道,是为一类。凡夫僧多是此类。

  那身出家了,可以维护圣教、住持圣教,起码名字、形式上的住持还可以存在。一个寺院要没有出家的……如我们去年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没有出家人住,下面的出家人来这里照顾,冷冷清清啊!今年有出家师父在这个地方住,大家来到就感觉到好一些、喜悦一些。为什么?寺院里有出家人,就像有了灵魂一样。要不然,特别地冷清。

  所以出家人呢,在末法时代虽是凡夫僧,但对佛法住世的形相是极为重要。佛在世的时候,依佛为住持,佛是住持佛教的根本者。佛灭度之后,依贤圣僧来住持圣教。到末法时代,依凡夫僧来住持圣教。凡夫僧若能依戒宣化,依经依论宣化佛教,此人可依,不是自己编法,自己不胡说八道,能有一个随顺的法门,随顺的利益,就是依经、律、论三藏,依了义教作为回施,依三法印引导众生,依一真法益证实佛法利益的殊胜。这样就可饶益有情,作众生之依怙。

  这个身出家、心未入道者,大概就是我们末世的这个出家相貌。我们大家不要以圣人的眼光来要求末世的僧人,因为末世圣僧太少了,这环境已经是很难成就了。当然我们出家人还要尽量地严格要求自己,住持圣教是出家人的本份。所以我们在家众在戒律上要尤为注意这一点。因为包括凡夫僧,我们看他的过失也会伤害我们,我们僧人看在家人的过失,也会伤害我们出家人。在家人看在家人的过失,也会伤害你自己的清净心、清净法益。以别人的堕落、罪恶,为自己堕落、罪恶的亲因,这不是学习佛法的人,这是相互诽谤的人。所以学佛的人,真正学佛的人不看别人的过失,而是相互提携、帮助。

  相互地诽谤与抵毁,末法时代就是这个现状。大家一定要清晰地知道,要是拿圣人的因缘衡量现在的因缘,那就是拿正法时代的因缘来衡量别人,那就会把天下的人给杀掉,把僧人给杀掉,使许多僧人有压力,就不能承担自己的这种因缘了。所以大量的僧人就会还俗,他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所以,迫使他们做一些虚假,这是特别可怕的事情。

  我们要面对现状,逐渐地使佛法健全,走向正轨。若一下就使佛法走向正规,许多事情是不现实的,不现实啊!现在许多人有不现实的想法,汉地佛教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大的断层,想把佛法全体地归向一个特别正规的因缘,反而伤害了自己。许多人用一种高傲的心审视别人的心,希望别人是圣人的心,去看别人,结果自己多受伤害。所以,末法时代,学佛的七众弟子,一定要同时地来帮助,相互地帮助、提携,使圣教逐渐走向正规、健康的路子,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

  第二类就是所谓的心出家,身不出家。这样的就叫净信居士,过去就叫在家的圣人。在家的证得须陀洹、斯陀含、阿罗汉果之类的众生。也就是居士、优婆塞、优婆夷,也就是所谓的近事男、近事女,他们证得圣果,虽然身没出家,心已出离三界火宅,身也向往寂净,向往神圣的寂灭法义。这样的有情,称为心出家,心入道,身未出家。

  第三类的出家,就是身心具出。身心具出,在我们这个时代难度比较大一些。

  第四类,身心皆非出家。那是我们在家普通的学佛人,或者是未学佛的人。

  这是四种判法,我们大家可以判一判,自己是哪一类出家。佛法中的教化,是使一切众生出三界火宅,了脱生死,离开种种压迫的苦难。所以便能舍家趣于非家,这就是出家。在家、出家,这样的利益,大家各自审视,根据自己的因缘审视自己的学法的正因就可以了。

  我们这个学处是有七种,出家五种、在家二种。

  无有毁犯,正见多闻,解甚深义,离增上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渐次修行诸菩萨行,速得圆满

  整个过程就是,依所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乃至真言这种大功德回施而得到法益。这一段文字讲,堕入三途的众生,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乃至真言的回施,而得到的利益。这个利益太大了,有这样的利益加持,可以使他“正见多闻,解甚深义,离增上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就是我们自己,能持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也可以使我们得到正见,也可以使我们不落魔伴、远离增上慢、不谤正法、多闻、解甚深义,受持种种如来法义。这是直接的利益,给予别人的利益还是间接的利益。行持佛法,可以得到直接的佛法利益。

  果德的回施,依正俱圆。修持者与周围的有情,同得饶益。就像一个人打开手电筒是一样的,两个、三个、五个人走在一起,这个手电筒的光明,大家都会同时得用。我们念佛的名号,就像在黑暗中点燃一个火炬,打开一个光明灯,使大家有一个光明的照见,不掉入黑暗的险坑,走向光明,走向自在,走向一个光明的大道,也就是所谓的佛道,有一个正路可行。果德回施的教化,具足这样真实的利益。

  末法时代,反复地鼓励我们大家念佛、念诵真言,就是这样的利益。若不讲解,你光念佛,你不知道佛法的利益、佛号的利益、真言的利益,就像瞎子打手电是一样的,给别人可以带来光明,自己用不上。我们听闻,心开意解,就像自己睁开眼睛,自己也用得上,别人也用得上。我们要不心开意解,不听闻经教,真是瞎子打手电,有时候给别人带来点好处,自己一、点利益都没有,因为你是无意中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的人呢,打手电,还要生烦恼,因为啥呢?他会想怎么没给我带来一点利益因缘。因为他没有睁开眼睛,只有光明,带不来利益。他闭上眼睛,打着手电筒,还是东撞西撞,又掉到坑里了,他反而说手电筒不好。不怪手电筒,怪你的眼睛没有睁开。

  我们学佛法,要是不能解佛所说的经典的意义、法的意义,那真是盲童骑马,非受害不可。我们能听闻《药师经》的这种教化,真是我们大家的福报。他反复在解释,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念一切真言、一切佛号的这种功德与实质的内容,其他经典这样解释的很少。他是直接从实际利益上讲出来的,用大家特别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给大家讲出来的。

  我们这一次学习《药师经》的因缘,不是在讲教,也不是在讲什么,就是希望大家得到一个直接的利益。也不讲圣教的多么高深的道理,就是希望大家得到实际的利益。我们把科判什么都丢下,不依这个教下的种种因缘,直接依佛法的利益,做直接的交流。这种直接呢,希望大家听得懂,用得上,其他的什么都不管它。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睁开眼睛,打开手电筒。就是我们念佛、念真言,要知道他的实际利益,能自利,能自利利他。到底利益能达到一个什么状态,什么样的一个结果,这个地方讲得十分地清晰,其他经典没有这么具体,这是依法表述的,他是实质的表述。所以我感觉到,大家能遇到《药师经》这个宝典的给予,真是大家的福德、福报,我感到特别地欢喜。每当我坐到这个地方,我都会替大家感到欢喜,因为大家听闻这个药师真言的因缘,会使我们心开意解,睁开我们的清净法眼,使我们打着这个佛的手电筒照亮自己、照亮别人。

  佛的果德回施可以使我们直接得到利益、直接归向光明之体、依正俱得饶益。

  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有两种,我们所说的这个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这是开显出来的名号,翻译过来的名号。“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谛,莎诃”,是秘密的名号,没法翻译的名号,实质利益的名号。我们在这个地方,鼓励大家持念两种名号。这个说法是龙树菩萨在他的《大智度论》中告诉我们的,说佛的名号,有两种开显形式给予。

  我们学习这一段文字,最主要是这一类不能舍去种种恶业的众生,堕入恶趣,假设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乃至真言,以佛威神力故,这些众生速得出离三途之苦,还生人间受种种法乐,产生正见,远离增上慢,乃至从此学处,速成无上菩提。这个大功德的利益,是佛的威神加被,也是果德给予。这个跟净土法门有直接的关系,《药师经》跟净土法门是有直接的关系,都是宣化诸佛甚深名号功德的利益,这个教化是同等之说,异经同说。

  己三、灭妒碍罪得解脱益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

  佛又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给予文殊室利——智慧第一这样的吉祥弟子、妙吉祥弟子。大家能听闻世尊的这个药师法门的施教,都是智慧第一的人,这是决定的,没有大智慧是不愿意听闻这个法门的,听闻这个法门就可以得到大利益,妙吉祥智慧的人方能向往与听闻,或者说智慧善根成熟的人方能向往或者听闻。听闻也可以引发我们的妙吉祥,引发我们的智慧,从反正两个方面来说,我们能听到这个药师法门,都是不可思议的。

  “若诸有情”,也可以说,我们九类众生,这当然包括三圣道、三善道、三恶道。“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妒嫉悭贪的人就是吝财的人。有的人是吝钱财,有的人吝法财,钱财法财,都是财。, 学法的人吝法财,就是其他人来问法,乃至说问种种因缘,不给对方一句之饶益,一句之安慰,这也是悭吝众生。有人贪财守财如命啊!那么做布施呢…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慈法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