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医生手札记写着一位即将锯双脚的糖尿患者,要进行手术时,掀开覆盖腿上白布,发现他在腿上画一个笑脸,上面写「笑一笑,医生!」,当时为之动容。
人生在最痛苦难挨的时后,「以笑一笑,再来一次」转型适应,面对接受。就是业力果报得转化,还要再造化。贫穷不要失志,好好一心一意专念「药师琉璃光佛」。
至心恳切,会心笑一笑!
用大感激的心持念圣号。
用难遭遇的心持念圣号。
用大惭愧的心持念圣号。
用大欣庆的心深信无碍持念圣号。
但用此四种心,直入大医王佛,琉璃的大光明磁场。或是单提起一种心,亦必能和「药师如来」心电连线。
有情众生,无始以来造业太多啦,业若有形虚空装不尽。复杂业力结缠的源头,我们又不知道,透过「药师如来」大光明大威力追踪处理解结容易。
蒙受佛恩,千万勿作辜负佛心伪做善事,罪加一等!学佛敬信三宝,救济贫穷困苦人是本份事,应用感恩心行善,因为他们示现不幸,让我们有机会行喜舍善事。
明朝江西邹子尹是一位崇敬三宝的佛教徒,很发心从事慈善工作,救贫济难,帮助人家行好事,虽然天寒地冻,或是大太阳下,他都在所不辞,因此大家都称他大善人。邹子尹病死,识神到阎王面前很不服气,阎王令判官将他的善恶册子打开给他一看,「名、利」两大字,凡他一生所做善事,不是记在「名」下面,就是记在「利」下面。邹子尹此时才觉得惭愧服气。
他死后复苏,告诉亲友请他们帮他遍告世间做善事的人,一定要用真诚心,切切实实做善事,而且要把自己心地扫除的干干净净,绝对不要带着「名利心」做善事,说完之后五天就死了。他的好友唐时说,邹子尹为人有些好「名」,至于「利」,个性上是轻财仗义,但是,可能后来钱财托他代为行善一多,偶犯了挪用善款或暂时借用,而日子一久,变成假借不还,可怜一生勤劳行善,却得「名、利」两字向阎王报到。由此可见,阴间会揭发隐蔽的罪恶,任何奸巧也逃不掉。
慎哉!细细思量,邹子尹一事,告知世人做善事四法要:
1.
要真诚心,勿伪善,贪「名、利」。
2.
要踏实作善事,勿作表面假善。
3.
做好事,心不可有执着,要把作善事的心扫除清净。回归琉璃清净心。
4.
行善有丝毫为「名」便错了路啊!若是有一丝毫「贪念」,把善款放入私袋中,将来堕入地狱如箭一样快速。
如是业力引射太惊人。普愿作善的人能明白其中道理,更要认真做帮助人的好事!(资料:太上感应篇,净空法师讲)
布施行善是琉璃大爱的化身,能遍护众生密印佛心。
布施行善是圣人得道资粮,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妙法。
流俗、爱体面、搞混乱、心随意转,永远苦未了!
生活中苦恼来了!生命中,暗流产生大困扰!
不知如何是好!
另外开拓心灵甘露门吧!请诚心投入「药师如来」大愿海,念佛止息「纷乱之心」回归琉璃大爱光明自性吧!
有情众生从无始来,心灵的贫穷太可怜,整个识田中充满贪、瞋、痴、慢、疑、邪见不善种子,茫茫业海解脱要等待何时。
唐朝,法照大师,蒙文殊菩萨威神力,摄入五台圣境,
礼问:
佛法浩瀚,修何法门最为重要?
文殊告曰:
汝今念佛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琉璃大爱,福慧双修,此二妙门最为径要。我于过去劫中因念佛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觉念佛心而成。故知念佛是诸法之王,汝当常念令无休息,若有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菩提。
心念佛能成佛,念众生变众生。(参考一)
古印度瑜珈行者一部经典「圣博伽瓦谭」记载,巴拉达国王中年以后追求自觉真理,放弃王后、王位、家族到森林修苦行,以果子、植物根菜为食,专注冥想,经过一段时间,有一天正在冥想,忽然看见一只母鹿河边饮水。听到不远地方有狮子大吼,母鹿大吃惊,想逃跑时,一只小鹿从它子宫堕入河中,母鹿惊惶中流产而死。
巴拉达看到小鹿被水冲去,恻隐心从河中救起小鹿。从此他和小鹿一起生活,他疼惜小鹿如同自己孩子,整个心不知不觉系在小鹿身上。
有一天小鹿失踪了,巴拉达非常焦急,担心小鹿,不小心跌倒了受重伤,临终时小鹿出现在他身旁,如爱子般看着父亲,就这样巴拉达的心念集中在小鹿身上,当他再醒来时,发现自己成为一头鹿,又是另一世了。意念带入生命体验轮回转动。这正是诸佛关心众生的大事,是无比的大事。是心念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皆从心想生。
是心念贪,是心贫穷,何其来苦也!
是心念鹿,是心变鹿,巴拉达、国家、王位、王后、家族、亲情能舍弃,入山修苦行,因心系小鹿,落到鹿身畜生道去。
可悲此生,念众生变众生,轮回路太险。(参考二)
冥想、恻隐心和琉璃大爱是天地之差别。冥想是空定,恻隐心没有心智觉照。琉璃是佛性大觉,大爱是永恒之光。
历史上很盛名画马画家,宋朝,赵子昂居士,未学佛以前很爱画马。有一天心想画一幅百骏图,动笔起画九十九只马,剩下最后一只马,左思右想总是想不出这一匹马的题材。因为整体心思精神贯注在「马」的念头,想的太累睡着了,他的夫人捧一杯人参茶进房给予止渴,不见赵子昂只见一匹睡马。万分惊吓,那杯人参茶掉落地上,惊醒赵子昂居士,问明原因,他自己讶异心想马变马,最后一马就画睡马。以后学佛专心画佛。
心念、心电、频道、相应
念波、磁场、光明、去处
专念受持本尊「药师琉璃光佛」圣号,自心念力强,心电自然产生善妙感应,业力不知不觉转化再转化。本来贫穷苦楚报,变成生活安定,进一步富足。
更进一步「药师佛」愿德护念,必定帮助出世种种上妙衣服,例如佛典常说:柔和忍辱衣、惭愧妙法衣、纯净庄严和合衣等---。以上所谓入菩萨道「法衣」。皆是自性念力,药师佛的愿力,透过一句圣号妙法力,琉璃光明大磁场相应力,让凡夫的阿赖耶识无量种子伏住,净化,使得琉璃自性显露----即是披上妙法衣。(此时戒德相应清楚,妄想不随他去。)
凡夫阿耶识有无量无边善、恶、无记,种子。将自性琉璃大光明庄严德性隐藏不能显露,故名「如来藏」今以「专念受持」蒙佛福德威神大愿力,伏业开发自性琉璃光明藏,一切心地妙宝展现,取不尽用不渴,心灵活泉智慧生,自性三宝散发真理之光,无量庄严琉璃大爱人间善事,皆能具足能力奉行。具足智慧威神转药师大*轮,正*轮。此时亦是琉璃自性如来藏妙转大医王甘露妙*轮。
问:云何是「自性三宝」?
自性佛宝---人人本有琉璃清净觉心。
自性法宝---纯洁纯善琉璃正觉光明行。
自性僧宝---绝对殊胜觉心正行和合净。
佛说一切法,不离自性三宝善妙功德。
修行一切法,能回归自性则是真修功德者。
不能回归自性还是心外攀缘法。
问:云何「回归自性三宝」?
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处事,皆以真诚清净觉心当家。所做一切事,必定是纯正无私,无邪恶之行。僧者:和合义,对人对事学习涵养无是非,曰和合净。
回归自性三宝:则是归依琉璃清净觉心。
归依自性琉璃光明正行。
归依自性琉璃净妙和合。
清净功德本无边•惜缘惜福心地清
损福损德三途苦•福慧圆满作佛祖
滴水沙弥:
「一滴水•一念心」
滴水沙弥九岁时亲近仪山禅师,孩子活泼可爱,有一回仪山禅师澡浴水过热,叫沙弥提一桶泠冲温。没用完的水,沙弥就把它倒掉了。仪山禅师澡浴出来,问沙弥刚才剩下半桶水呢?沙弥说:「倒掉了」,禅师说:「一滴水灌花草,花草尚会感恩,何况半桶水。孩子呀!水忏难诵,难拜呀!要知道惜福、惜缘才是学佛的人」。
孩子真受教生惭愧心,从此自号「滴水沙弥」一生精进后来参透「慧命源头」滴水甘露,善用一念心不执者,有人请法,他常说:「一滴水,一念心。真甘露,利众生。」
沙弥九岁一席话终生受用,看看现在年青人,不知惜福感恩,怨叹一大堆,乱消费损福报,很多人每日都在播种「贫穷饿鬼业因」,赶快回头吧!该清醒啦!
「药师如来」盼您珍惜人生,善用生命。把做人的大路看清楚,不要流俗盲从,「路」看对了,就赶快一心一意走下去,千万不要懈怠,因为「懒」也是堕落业种子。
法句譬喻经:
佛陀在世时,有位比丘每日吃饱,就回去睡觉,不知精进,佛陀知道了,就严励训诫他,并开导其宿世因缘果报,过去「维卫佛」住世时,就出家,由于贪图利养,不肯精进修行,后来的神识投生做「牛马身上虫」,一过五万年又投生「螺蛳蚌壳之类水虫」,又生「树木中蠢虫」---如今才好不容易受完罪业果报,又能再度随佛出家,为什么还是如此恶习「贪恋睡眠」。
比丘听闻往事,生大惭愧心。起大怖愄,即发勇猛大精进行,不数日,五荫迷盖顿除,证阿罗汉果。
奢侈懒惰损福损德,是沉沦恶种子,今生余福来生难保不堕,而且这个习气人人都有。此生稀有福缘,得闻「药师琉璃光佛」名号,乃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大救度甘露妙法,当生庆幸、感恩、珍惜踏实奉行。必能受佛德愿力光明卫护,悟入琉璃佛性第一法。
华鬘---通达真理法则,贯串世间无尽缘起俗谛之理这是微妙大法供。
涂香---依法自庄严,纯善「染香人」以琉璃香光智善正行,带动一切人做人间好事。
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殊胜琉璃行者,本来是「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日夜逼恼」以专心受持「药师琉璃光佛」现在莲花化生心境,法喜充满,游戏人间,更能众乐乐。调和整体心灵世界,随心适…
《药师琉璃光佛本愿功德经 密心法(李文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