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创古仁波切)▪P9

  ..续本文上一页「尸罗」就是戒,「有虽不破尸罗而破轨则;有于尸罗、轨则,虽则不坏,然毁正见;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等等。虽多闻但是生起我慢心,「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就是指说透过自己的过失,自己就像是愚人一样,最后会落入邪见、错误的道路,同时「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同时也会让非常多的有情众生,落入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生、鬼趣流转无穷」,但还是有方法,不落入恶道的,那就是要依靠药师佛的大悲加持,所以接下来又提到「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下面的另一个译本跟藏文比较一样,所以下面说「以得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故。于地狱处。」,特别只讲地狱,「彼佛威力如来名号暂得现前。」那是过去生中,由于听过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他虽然投生地狱,如果他回忆起这个名字之后,即使舍命就是从地狱离开了,还生人道当中,同时「正见精进淳善净心」,就是说他投生在人道之后,具备正见等等,不再具备像之前谈到的,增上的我慢、自是非他、嫌谤正法这些过失都没有,而是「正见精进淳善净心。便能舍家。于如来教中出家学道。渐次修行菩萨诸行。」以上是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的种种大悲加持。

  

  忆念药师佛 恶念化清凉

  

  接下来第三个教授佛陀所开示的部份,是谈由于我们具备了这种我执,特别是贪、瞋、痴的烦恼等等,会将我们牵引到三恶道当中去,那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脱离三恶道呢?就是这里谈到特殊的能够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负重随路而行。」后面提到特别为人的话,「或得为人,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受他驱役,恒不自在。」这是指如果我们从来没有学习过佛法,或者知道对治的方法,那我们就只能这样受着苦痛,但是若过去「曾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由此善因,今复忆念,至心归依。以佛神力,众苦解脱,诸根聪利,智慧多闻,恒求胜法,常遇善友,永断魔罥,破无明壳,竭烦恼河」等等。这里是说由于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的一种加持力,这样的善因、习气,我们能够忆念起佛陀,至心皈依,透过修持佛法,消除我们的烦恼,常遇善友就是说常遇善知识,透过这样永断魔罥,魔,指的就是牵引我们到恶道当中的各种贪、瞋、痴烦恼;这里的罥就好象是魔网是一样,将这些魔网都断除了,然后将无明的壳消除,还有竭烦恼河,让这个烦恼的河干枯了,最后「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患苦恼」。

  

  佛陀又提到说,特别在此生当中,由于我们积聚各种的恶业,会在此生当中受到一些伤害的情况,「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恼乱自他,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有很多的有情在今生当中,互相喜欢好喜乖离,就是挑拨离间,更相斗讼,恼乱自他,不仅如此,由于有这样的一种心,叫做「此等互起恶心的众生」,以这样的恶心众生,他们更会「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展转常为不饶益事」,互相都会做各种伤害的事情,互相谋害,具备这样恶心之后,互相会以身口意三门来互相伤害,如果不以三门来伤害,还有其他的方法,后面提到说,或者「告召山林树冢等神」,也就是召些山神去伤害对方,或者「杀诸众生,取其血肉祭祀药叉,罗

  婆等」,或者「书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恶咒术而咒诅之;厌魅蛊道,咒起尸鬼,令断彼命,及坏其身。」

  

  无论说自他、互相伤害的各种方法,「是诸有情,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彼诸恶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转皆起慈心」,被害的人,或者说被别人诅咒、被别人伤害,如果他曾经听闻过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的话,他就不会被这些恶事所侵挠、所伤害,同样如果我们是伤害别人的人,别人过去如果曾经听闻过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的话,那么药师佛会加持他,「一切展转皆起慈心,利益安乐,无损恼意及嫌恨心,各各欢悦,于自所受生于喜足,不相侵凌互为饶益」,当时我们并没有办法马上就止息这些斗争,或者马上消除这些恶业,但是由于透过修持药师佛,或者念诵药师佛的名号,慢慢我们会提醒自己,减少自己的恶行,并且多积聚善行,互相的饶益,这就能够达到的止息一切恶行恶业。

  

  植此善根 莲花化身

  

  接下来是提到我们想要得到快乐的部份,也就是透过修持药师琉璃光如来,未来能够投生净土,经文是说「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这里指苾刍、苾刍尼、比丘、比丘尼,还有就是优婆塞、优婆夷,就是在家居士男众、女众等等,「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就像是各位这几天当中,能够这样受持殊胜的八关斋戒,时间的长短不一定,譬如说「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这个善根是非常殊胜的,所以说「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那「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下面那一段跟藏文比较符合,「以此善根随所喜乐随所愿求。若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如来所者。由得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故。」,由于听闻过药师佛的名号故,在「于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径。即于彼界种种异色波头摩华中自然化生。」,能够投生在极乐净土当中,投生在各种颜色的莲花当中,从各种颜色莲花当中化身出来。

  

  下来谈到,生于天上之后,由于过去听闻过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也不用受天界的苦,有关天界,分为欲界、色界跟无色界三个部份,例如我们积聚了身口的有漏的善业,会投生到欲界,以色界来讲,是透过修持止的禅修当中明分的部份,会投生在色界,以无色界来讲,是修持止的禅修当中的静,寂静分的部份,会投生到无色界,但这三个地方都还是有漏的,有漏就是有烦恼的部份,所以天人一般说的快乐,就是有漏的、有烦恼的一些快乐,还是会变异的,同时就像天人当中会有五衰的苦等,透过听闻过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这些苦都能够消除的,所以这一段提到「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上,而本善根」,「本善根」这里指说听闻了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一般在天界,会有五衰相现的时候,也会知道将来自己会投生到恶趣,但是由于听闻过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这个善根亦未穷尽,所以他不会投生在诸余恶趣的。「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或者是投生于「

  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严,眷属具足,聪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那「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主要谈到了佛陀开示的六种持诵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种种利益,接下来就是问问题的部份。

  

  问题一:「观想五方佛灌顶时,除咒语和手印外,要做什么样的观想吗?」

  

  仁波切:「这时候最主要观想五方佛在我们的头顶上,中间是大日如来,我们头顶的中央是大日如来,然后自己的前方是东方不动佛,前方指的就是我们额头的部份是不动佛,在右边耳朵是南方宝生佛,再来在后面是西方阿弥陀佛,左耳的这个部份是不空成就佛,要这样观想五方佛在我们的头顶上。」会不会太快?中间大日如来,前面是不动佛,然后右边是宝生佛,后面是阿弥陀佛,左边是不空成就佛。刚好是东南西北。

  

  问题二:「仪轨里八吉祥物、沐浴等是要找寻一些图片做观想供养,还是要以实质的供品呢?」

  

  仁波切:「一定不需要陈列出这些真实的东西,最主要是心中观想就可以的」。

  

  问题三:「持咒语的时候,是否可以只观想大小的药师佛直接融入自身,或者是对生的药师佛直接以诃子和手中的钵洒出甘露,加持自身以及所有法界的众生?」

  

  在这里仁波切:平时我们持诵药师佛的咒语,可以观想从自身的药师佛心中放射出光芒,照射到对生药师佛的心间,及对生药师佛很多的眷属他们的心间,然后敦请他们的心,所谓敦请其心,意思就是让他们、希望、祈请他们回忆起、忆起他们曾经发愿利益众生的大悲心,敦请其心之后,诸佛菩萨回忆起、生起大悲心之后,同样以这种心再放射出光芒,照射到净土去,然后从净土迎请无量的药师佛的身、口、意三个部份回来,所谓身的部份就是大大小小药师佛的身形,语的部份是指各种的咒语、咒的字,一串一串的,或者说在心间的吽字等等,代表是药师佛的语,还有代表药师佛意的各种法器,虽然说心意智慧是没有各种形像的,但是这里是以各种的法器,像诃子,有叶子、有茎的,诃子,还有盛满甘露的钵,非常非常的多,这些从净土随着光回来之后,融入到自己跟一切的众生身上,这是我们持咒的时候可以做的一段观想。

  

  问题四:「药师佛仪轨是否需每天修持?在仪轨中需观想之处是否一定要非常清楚,方能获得加持?」

  

  仁波切:「如果每天能够修持当然是非常的好,如果有时没时间修持,结果就断了的话,也不会有什么障碍,或恶缘产生的,这不用担心。总之,我们尽力的、尽自己的时间,安排时间来修持,这是非常好的」。另外问到有关观想无法很清楚能不能得授加持?仁波切说「如果能够观想的很清楚,这当然很好,如果没有办法观想清楚,其实也没有关系,因为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这念信心跟恭敬心,当一个人具备这种心…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创古仁波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