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P14

  ..续本文上一页你看,释迦牟尼佛对于父亲也是教他念佛,教导我们也是念佛。所以佛的大公无私、大慈大悲,我们是要知道的!佛并不是还有什么保密法告诉父亲,而是对待父亲一样也对待我们,没有把我们当作不堪造就的人。所以我们要感恩呀!感恩佛慈悲给我们说这个法。这是净土教的缘起。

  佛在《无量寿经》中提了“四十八愿”,其中第十八愿,日本的佛教就是以此作为根据,也就是完全依于善导大师的教化。善导大师是专弘《无量寿经》的。他把几种原译本都作以参考,加以配合,而特别提出第十八愿是作为一切圣教的中心!也就是说,众生听了佛的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是阿弥陀佛说的,你临终有十念若不生的话,佛就不成佛了。其实,佛已经成佛了,拿此做保证,说明众生只要在临终能念十句“阿弥陀佛”,甚至只有一念,只此句也能往生。这是《宝王三昧论》里讲到的。所以佛惠予众生真实利益。

  在现实中,修这个法、那个法的人很多,我的朋友中修各种法的就很多。有观想的、有持名的,都很殊胜。《观无量寿经》就是用观想法,修过此观想的人都有这种经验,就是修过之后,全观不成,不但如此,当重病的时候观想观不成功。所以这就显出持名念佛的殊胜了,持名念佛就是为了使你到了临终之时而有受用。平常念佛虽然很好,一旦病到临终之时,最后都要咽气了,你如果一念不起来,那不就前功尽弃了吗!所以我们得说老实话,而不是只说好看就可以了,要真能做到“十念必生”、“一念必生”才成,这就需要平时多下功夫呀!

  《无量寿经》讲到“礼佛现光”(三十八品),就是极乐世界现前了。这是一件大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观经》是在皇宫里讲的,当时只有韦提希夫人和她的一些侍女听,而没有四众弟子,所以听到《观经》的人很少。而说《无量寿经》的时候,就咱们这地球上的人而言,有大比丘万二千人,也就是有一万二千大比丘在法会上,没有退席的。不比说《法华经》时,还有五千人退席而听不下去了。此外,还有七千男居士、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总共二万人的大法会。这二万人大法会上,人人都见到了极乐世界。这是历史上记载的。所以你能说谁也没见过极乐世界吗!有这么多人看到了!说《观经》的时候,韦提希夫人及侍女们也都见到了极乐世界。所以净土三经中,有两部经记录听经人都亲见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

  佛当时说:你们谁想见阿弥陀佛的话,你们应向西顶礼,念佛号。于是阿难就起身说了:“我愿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正当他顶礼之时,忽然显相了,看到阿弥陀佛容颜广大,“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似大海”;色相端严,如黄金山,阿弥陀佛相好庄严,就像海上涌出的一个黄金山一样金色光明。看到了极乐世界、看到了阿弥陀佛,同时又闻十方世界诸佛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种种功德,无碍无断。其实,即使是现在这个时候,十方诸佛也还在那称扬赞叹呢!只不过我们耳朵不行就是了。

  接下来阿难又发愿,于是阿弥陀佛即于掌中放无量光,普照一切诸佛世界。使一切世界也明现。在这个法会上,不但见到了极乐世界,还听到了极乐世界以外的其他十方诸佛对阿弥陀佛的称赞。后来佛又放光,十方世界都见到了,咱们这个世界也完全是光明的,唯见佛光,阿弥陀佛的光明耀显赫。

  再看底下,大家要注意,此法会中的四众包括“声闻、菩萨、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所有的都在内了!刚才我说的那二万人外,还有他方的阿修罗、天人乃至各方的菩萨,那就无量无边了。最值此注意的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包括在内。此会中有一万二千个比丘、七千个男居士、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共二万人都看到了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看到阿弥陀佛“于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声闻、菩萨恭敬围绕。”所以,这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证明!不要以为这只不过是个寓言、童话故事,是在安慰我们。孔子、老子,我们谁都没有见过吧,但是我们承认他们真实存在过,因为历史上记载下来的。而这个法会上,有那么多大众都亲见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并且有经典记载下来成为历史事实,所以我们要真实地相信极乐世界的存在呀!

  《阿弥陀经》:有世界名曰极乐,其中有佛,号阿弥陀……两个“有”字,有世界名曰极乐、其中有佛号阿弥陀佛,这两个“有”字,刚才我们说的那一切都是为了证明这两个“有”。

  第二点,说明这部经的重要性。

  大家看“流通分”,所谓“流通”就是劝大家都来流通。虽然在此我们不详细讲了,但是大家都要给以重视!只有你重视了,你才能去看这部经,才会去研究它。所以我们先要重视起来。

  “流通分”从第四十三品开始:“佛告慈氏:汝观彼诸菩萨摩诃萨,善获利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阿弥陀佛名号,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归依瞻礼,如说修行。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当获如上所说功德。心无下劣,亦不贡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慈氏”是佛对弥勒菩萨的称谓。这一部经,前半部是阿难当机,后半部就是弥勒菩萨当机。这是很殊胜的!弥勒菩萨当机,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当来弥勒下生以后,还是要弘扬这部经。所以佛把这部经嘱咐给弥勒。大家要等“龙华会”上才得见到,到那时靠救度众生的不是讲“唯识”,而依然还是这部经。

  当你闻听得此一句“阿弥陀佛”圣号,能真实地心生一念欢喜之心,你起心动念,能引起这么一念,但这一念是很真实的一念、很清净的一念。“归依瞻礼”,归依阿弥陀佛,愿意礼拜、愿意“如说修行”,哪怕只是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你要知道这个人得了极大的利益!这个一心念佛的人,他就不是小乘道根气的人。因而生极乐世界的人都是大乘根气的人。能往生到极乐世界的纯粹是大乘菩萨。既然是大乘菩萨,那么,经中又提到有许多“声闻”,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声闻”虽是大乘菩萨,但他所证、所断惑的水平,才是刚刚断了见惑思惑,相当于阿罗汉。还有“尘沙惑”未断、“无明惑”未断,还需慢慢地断。所以,这就是所谓的“带业往生”、“带惑往生”。你如果发的是小乘心,那就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的!所以,发心不是小乘心,往生的也不是小乘根气的人。而是什么人呢?佛说了,是“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法里头,这样的人是弟子中的头号人物,是第一弟子、笫一流的弟子。

  现在是有许多的人不大重视净土法门,我跟朋友们讲过:我也不敢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信仰净土,但是我却有这么一个希望,就是希望每一位都不要轻视净土法门。释迦牟尼佛说过,能这么信,哪怕是一念,清净单纯地一念,就这样便已不是小乘了!而是释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了。

  佛告诉大家了:“天人、世人、阿修罗等,应当爱乐修习,生希有心,于此经中生导师想。”我们万劫千生轮转于“六道轮回”之中,今天能遇到这个净土法门,听到这个净土法门,这是万劫千生稀有难逢的这样一个机遇啊!这就叫“生希有心”。对于这部经里所说的话,应当把它当作导师,我们要依止。

  “欲令无量众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转,及欲见彼广大庄严,摄受殊胜佛刹,圆满功德者,当起精进,听此法门。”要劝众生信这个法门,所谓“大乘”,就是念念不忘众生,不忘让大家接受这个法门。

  “无量亿菩萨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不生违背。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是故汝等应求此法。”还有许多菩萨想听、想学这部经还得不到呢!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求这个法呀!“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广大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劝令听闻,不生忧恼,乃至昼夜思维彼刹及佛功德,于无上道,终不退转。”这就是说,还有一亿个菩萨,由于不听闻这个法,还都是大菩萨,但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所以需要劝受呀!你如果能够信受、如法修行,那么这个人肯定已经蒙受过去佛给他受过记了,而且现在十方佛都要赞叹你的。

  那么,劝大家信受要该怎样呢?“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所以我们要信这个法门、接受这个法门、念这部经、执持佛号,不仅自己读诵并给他人听,还要真正修行,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念佛号。以上说的就是此经的重要性。

  有生就有灭,佛经也都是迟早要灭了的,所以我们看佛教,很讲辨证法的!佛法也如此,佛经要一点一点的灭掉。有部经《法灭经》,说的就是哪部经先灭,哪部经后灭的问题。第一部先灭的就是《楞严经》。现在就已经有迹象表明了:有人已经著书说《楞严经》是伪经。其实佛早就悬记了,将来末法时期,这部经肯定先要灭,因为谤法的人说是伪经,人们也便慢慢相信这种说法,也都认为这部经是假的,谁都不去念了。所以,这批人是先走这条路了!

  再有就是《涅槃经》,有极高深的道理!经中告诉我们,将来众生由于根器不够,所以此经也迟早要灭。那么,众生怎么才能得度呢?佛所以出兴于世,就是要惠予众生以真实之利。于是就把这个最殊胜方便之法,以佛的威力使此经独留于世。任何经都灭了,独有这部《无量寿经》留下来。留多久呢?不可能是无限期的。因为时间因缘,这就取决于众生的根器了!由于众生根器不断消弱,那就不能接受这个法门,既使经在,那也没人听信,也就跟没有一样的。所以“止住百岁”,只住世一百年!由此可知,从现在算起,也只有百年,为什么呢?因为《无量寿经》才刚刚在咱们中国兴起。在日本早就“放光”了,也就是说早就被重视了。在中国,净宗有段时间衰微了,现在又开始重兴。由此也提醒我们,现在能对此经读诵、演说、…

《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