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悦帝利是梵语,未翻成中国话,所以不知其意。鬼王只问母姓氏,为什么要先回答父亲姓氏呢?盖多数地方,以妇必从夫而得以彰名,所以往往先举其夫之名,而后始知其妇姓氏。
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
婆罗门种地位高于国王大臣,他们自认是大梵天所生,所以死了也归大梵天,不会堕地狱。佛陀就以因果律来破除他们这种不正确的知见。并不是婆罗门种高贵就升天,而是你自己造了升天的善业,假使你造恶,照样堕地狱,就如悦帝利罪女!这无毒鬼王看见圣女到地狱来,既不是来受罪的罪人,一定是圣女,现在一听说他母亲叫悦帝利,属婆罗门种,本已下地狱,又承这圣女孝顺之孝行,使母亲得脱地狱,所以更加恭敬,马上合掌来启拜圣女。惟愿圣女赶快返回你的本处,你不要再这样忧愁忆念与悲哀眷恋著你母亲。这个罪女悦帝利,已经于三天前就升天了,听说是承蒙他孝顺的儿女为他母亲修福供佛,大兴供养于觉华定自在如来塔寺,以此功德福力,不但悦帝利女得脱地狱苦报而生于天上,其中无间地狱的罪人,亦凭资布施功德福力,同时通通都已感生天上去了!
这个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已经入涅槃了,怎么供养他能获得大福力呢?这是因他虽入涅槃,佛像尚住持世界之间,而圣女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目的是度脱母亲出地狱,怎么连其他同在无间地狱的罪人也都升天了呢!这个完全是“有缘”两字,悦帝利罪女他增长邪见讥毁三宝,合该堕地狱,但他怎么能得度,因他跟女儿“有缘”,有一个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而且行住坐卧诸天护卫的女儿,懂得恭敬三宝大兴供养,所以卖家宅求诸供具以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就是这母女之缘,这孝女报母恩把母亲给超度了,这个道理懂了,还是从这“有缘”上解释:这些无间地狱的罪人,怎么会同一个时间跟悦帝利罪女堕入无间地狱呢?也是“有缘”。中国有一句话:“同船共渡,前世有缘”连同船共渡,都不是简单的事,都是要前世有结这个缘才能同上一条船。为何说得这么严重呢?要是平平安安的渡过去,问题不大,要是遇见风浪,一下子把船打翻了,全部淹死了,要是前生不结这个缘,怎么会同上一条船。所以同一个时间堕在同一个地狱,又藉著悦帝利之女供佛的功德,全给超拔升天了,这叫“同船共渡,前世有缘”。再举个例子解释这疑问,譬如有个有钱的人,而且他是做大官,有一天他父亲坐船到远方,或者要到外国去,船走到外海,遇到台风,这个船遇到危险了,就打电报回去求救,这一接到紧急电报,而且船里坐著一位大老官的父亲,于是就派了空军、海军去救援,结果全船的人都沾上了这个位大老官的光,全得救了,就是这个“有缘”!同时也给我们众生启示:“要与众生广结善缘,不要结恶缘!还要随时赞叹别人随喜功德!”才能结个好的“有缘”。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善男子,世间有四种恩: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大涅槃经云:“宁以一日受三百矛,不于父母生一念恶。”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亦云:“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更使便利背上,纵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
鬼王言毕,合掌而退。婆罗门女,寻如梦归。悟此事已,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鬼王承圣女问其母堕生何处?现在鬼王已经一一清楚回答并叙说其母所生处所,并给介绍地狱大概受苦情形。问答已毕,更无余事,所以合掌而退。这婆罗门女当下像在梦境一样的又回到家,回来了还是在自己的房间打坐念佛。从这件事令他大彻大悟,彻底的悟到“因果本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丝毫不爽。”—过去只是听人家讲,作善升天堂,作恶堕地狱。但谁也没看到天堂或地狱。所以信心不坚固,这时亲自到地狱中,亲自看见地狱这么苦,而且作恶一定要堕地狱。虽然他没上过天堂,那么反过来想到,作善一定升天堂。这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丝毫不会错。不但是事相亲眼所见,相信不疑,这个因果分明之理照样相信不疑。“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佛的法力也不可思议”。众生造了恶业,要堕到地狱,他这个业力不可思议嘛!这是由他自己造出来的嘛!而你供养佛,就能把堕地狱的人超度出来,就是佛的法力不可思议。再来又了悟心力亦不可思议,这就悟到根本的理论。你说佛力不可思议,为什么佛不直接显神通救度地狱的众生呢?佛的法力虽然不可思议,但是众生的业力更是不可思议,业力把它给障住了。今天悦帝利女能升天,是因为有婆罗门女的孝顺之心非常深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被婆罗门女所感动。由此可知佛力虽然不可思议!但更显出婆罗门女的心力更是不可思议。就是因为他悟到这心力不可思议的道理上,所以就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发大愿,就是前面长者子所发的具足三心的大菩提之愿。第一的“长远心”:长远大愿,愿我尽未来的劫数,对于一切造罪应受苦的众生,都将广设种种方便法门,我通通要度脱他们得到解脱而后已—这就是“广大心”及“第一义心”。这个弘誓大愿,就已经包括这三个大心。
我们听经学佛,要听到那里,学到那里,前面的长者子听到佛给他说法,只听到一句:“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他当时就发大菩提心。而这婆罗门女,只亲自到地狱里去看一下,当下就发了菩提心!在人间的生老病死苦已经够苦了,等到看了地狱受苦的情形,那才是真苦,为了要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救度众生。我们在听经法会,天天讲“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要真发,不要只是随文念一念就忘了。我们要发菩提心要怎么发呢?就像婆罗门女一样,在佛像面前发愿:“我弟子道源从今天起,发菩提心,尽未来劫,若有罪苦众生,我通通广设方便,救度他们。”这就是一个菩提种子!若未真发,这个菩提行根本建立不起来。因为“以愿引行”,没有愿引导?怎么能行得下去呢!例如我们以前在大陆发了菩提愿,要行菩萨道,到了台湾,不管怎么苦,怎么累,都要行下去。
举个笑话故事:例如你以前在大陆,是个作贼当小偷的,这逃难到了台湾,还是作贼当小偷渡日子,因为他立愿要作贼当小偷,到处偷人家的东西财物,他在大陆作贼,到了台湾还是贼,为什么?立愿立错了嘛!所以你一定要坚定信心,发菩提心度众生。而且不要求名求利,如果还是求名求利,那不是跟作贼一样吗?叫做“佛法中的贼”。所以你一定要当菩萨不要当凡夫。
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世尊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当时那位无毒鬼王,就是现在的财首菩萨。那位孝顺的婆罗门圣女,就是这位地藏王菩萨。”这是总结忉利天宫神通品的一段文,缘于文殊菩萨请问佛世尊,地藏菩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由此可知地藏菩萨因地所做,皆是符合一个“孝”字,所以佛说:“孝名为戒,孝是至道之法。”上来已经把地藏经三大分之一的序分讲完。序分又分两小科:(一)通序:又叫证信序:叙述六种成就。(二)别序:又叫发起序。
正宗分:分四科
第一科:明能化主:就是第二品分身集会品
第二科:明所化机:就是第三品观众生业缘品、第四品阎浮众生业感品。第五品地狱名号品。
第三科:明度脱缘:就是第六品如来赞叹品。第七品利益存亡品。第八品阎罗王众赞叹品。
第四科:明成佛因:就是第九品称佛名号品。第十品校量存施功德缘品。
流通分:分二科
第一科:别流通:就是第十一品地神护法品。第十二品闻利益品。第十三品嘱累人天品前段。
第二科:总流通:就是第十三品嘱累人天品后段。从“尔时十方如来”开始到经文完为止。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