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分身集会品第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分身集会品第二)

  道源法师讲述

  民国六十四年讲于志莲精舍

  民国六十九年能仁佛学院同学依录音带共集于海会寺

  民国八十八年释法律重新整理于基隆灵泉禅寺及海印寺

  分身集会品第二

  “分身”—就是“分身地藏菩萨”。“集会”就是指通通集会到忉利天宫的法会。也就是十三品中的第二品。刚刚分的正宗分又分四科、第一科“明能化主”:也就是说明能够教化众生的主人。就是地藏菩萨。人的身体系由于业力所感,假藉四大五蕴而成:只有一个,不可以分化。而佛菩萨的身体,系由诸功德力聚集而成,为化度众生故,可以分身百千万亿个身。或变成百千万亿个种类,如果有特殊的因缘需要,可以利益众生,又可以从百千万亿个身会归为一个身。或从百千万亿个种类而会归为一类。十方世界无边无际,众生的种类各殊,而所造作之业亦各各差别。堕地狱的亦无量无数。因此所招感的地狱亦无数无量。地藏王菩萨悲愿宏深,所以化百千万亿种类的身,到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地狱之中,度脱众生。现在佛陀在忉利天宫为母说法,阐扬孝道,正是地藏王菩萨发广大誓愿的初衷。所以所有地藏王菩萨的化身从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地狱之中,赶到忉利天宫来参加这个法会,听佛说法,藉此发扬孝顺双亲的真谛与方法。

  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

  这个世界佛国,每一个都是大数目,百千万亿我们尚可以懂,华严经阿僧祇品所讲的大数目有一百二十五个,而且数目名、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的无量数的世界,有的是人的世界,有的是地狱的世界:有地狱的世界就有地藏菩萨的分身。在虚空之中有无量世界:无量的地狱之中,就有无量的地藏菩萨,通通集会到忉利天宫里来。而且还率领其所度化了脱的大众。来听佛说法,阐扬其累生累劫敦行孝顺父母的崇高德性。并且勉励众生向其看齐。

  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

  因为世尊放种种大光明,又出种种微妙音声的大神通力,普照十方无量世界,加被无量众生。而这十方无量世界因造恶业在地狱道中受苦的众生,因地藏菩萨的教化而得到了解脱,亦各有千万亿亿的数目之多,每一个人都一样严持各种香和花,以诚敬心来供养佛世尊。

  这里所谓解脱有大小的分别:得四谛空,便处于偏真涅槃,名“小解脱”。了脱生死(分段生死)仍不处涅槃,继续用功前进,广修诸度功德,直到前途路尽,因穷果满,方趣寂灭:名“大解脱”。所谓供养有三种:(一)就是利益的供养:即是四事供养:(1)饮食(2)衣服(3)卧具(4)医药;这利益供养的对象一般是指僧人,僧人虽然出了家,但他还是需要生活,那么当下就受了供养的利益。(二)敬心供养:用香沉水香、牛头、栴檀等名香,花是莲花、茉莉等表示恭敬之心。你供香献花,你得依照佛所说的去修行,如果你烧香、供花却不依照佛所说的言教去修行,佛是不会高兴的,而且也表示你不够恭敬诚心。所以依照佛所说去修行就是供养,是修行身口意供养。以下是第三种供养,或叫观行供养。为什么要广修呢?就是为了要成就圆满布施的功行,所以必须广修供养。

  这地方有个疑惑要说明:佛曾问文殊菩萨这个法会里的众生有多少?文殊菩萨说不知道,测度千劫不能得知,而这忉利天宫在须弥山顶,它再大总有个范围尺寸大小,然而来了这么多无量无边的佛、菩萨及无数的众生,连文殊菩萨都观察不出数目多少,甚至连佛也说以佛眼观之犹不尽数的众生数,这忉利天宫怎么容纳得下呢?不但无量无边的分身地藏菩萨都来了,还带了无量无边从诸恶业道中所度脱的众生,这个天宫怎么容纳得下呢?忉利天天主尚在欲界天,叫释提桓因,尚未了生脱死,属于凡夫,但是佛在哪里说法。佛的正报不可思议,依报亦不可思议,这叫“事事无碍法界”,小大个个无有障碍,亦不生障碍,所以来了多少人都容纳得下,这叫“不可思议的境界”。佛的境界在人间也有示现喔!就是四大名山的南海普陀山,这个普陀山有三个大寺院,第一个是前寺,前寺的观音殿叫圆通殿,这个圆通殿是个不可思议的宝殿,平常二百个出家人早晚课,不大不小刚刚好,要是赶到法会其间,三、四百个出家人站进去,也是不大不小刚刚好,要是赶到六月十九日大法会,信徒打斋的时候,出家人一千多人站进去,也是不大不小刚刚好。从来没有说人多了地方不够站到大殿外面去拜过,自从有南海普陀山就没有过发生道场狭窄不敷使用,所以这圆通殿就是不可思议的宝殿。

  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些同来的这些大众啊!都持著香花恭敬的来供养佛,皆因为地藏菩萨的教化,获得永不退转无上菩提的缘故,具备了资格身份,最低的修行位阶都是十住位的菩萨,他对无上正等正觉永不退转。梵语阿鞞跋致:华言就是不退转,修行人所修的功德善根愈增进,永远更不会退失转变,所以说永不退转。言不退转,有四种的差别:第一“信不退转”:为十信位的第六信,因自此以后,更不退失而生邪见故。第二“位不退转”:为十住位的第七住,因自此以后,不再退入二乘故。第三“正不退转”:为初地以上,对于所证得的法,不退失故。第四“行不退转”:为八地以上,以有为与无为之行,皆能修学故。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叫无上正等正觉。成了佛就有两个果,一个叫“菩提果”,另一个叫“涅槃”,菩提就是他的智慧果,涅槃就是指他所证的理体,实际呢,还是一个果。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指佛的智慧果。“佛之觉智,超出凡夫之不觉,及外道之邪觉,故曰正觉。”“超诸二乘之偏觉,故曰“正等正觉””,二乘人虽言正觉,但他证的是偏空涅槃,他的觉尚不平等。超诸菩萨有上之觉故曰“无上正等正觉”。因为三贤位菩萨上面有十地菩萨,十地菩萨上面还有等觉、妙觉菩萨,到了佛的觉,就没有再上了,所以说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也是佛的德号之一。

  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既至忉利,心怀踊跃,瞻仰如来,目不暂舍。

  地藏菩萨所度化了脱生死,而且带领来参加法会的这些大众们,原本也是凡夫众生,在无量久远长的劫数里,一直流浪于生死道中,并于六道中轮回受苦,受种种煎逼苦恼,无有休息。这些大众迷失觉性受著轮回,完全仰赖地藏菩萨广大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及宏誓深远的愿力,才能使令这些大众都获得果证,通通都住在于永不退转的无上正等正觉,仰承地藏菩萨悲愿之力得超三界,复蒙如来的神力加持,得以随地藏菩萨偕来忉利天宫,因此内心深怀踊跃,瞻仰世尊圣容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形体映彻庄严毕备,光明显耀,能令诸见者不生疲倦。是以大众眼睛片刻不肯舍离,心想佛太庄严了。以前只听地藏菩萨讲佛,从来没见过,今天才看见活生生的佛,所以欢喜踊跃无比。

  所谓六道之苦,大智度论云:众生有三苦,此众生光指人类而言。以前曾说过人生的八苦,而这里讲的三苦:(一)就是身体的苦。指老苦、病苦、死苦。(二)就是心的苦。也就是因贪嗔痴所引起的烦恼之苦。(三)叫作后苦。也就是因为造做恶业以后,堕到地狱,恶鬼、畜生所受之苦。

  有些不学佛的人,一听到六道轮回受苦没有片刻休息,因为是凡夫,观察不到,就讲一些话来障碍这个道理说:“今生尚未了,谁还管来生?”这是今天吃饭不管明天的邪知邪见的痴人!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

  虚空之中的无量世界,凡是有地狱的所在,就有分身地藏王菩萨,现在分身地藏王菩萨通通都到了忉利天宫,这个时候,世尊伸出金色的手臂,来摸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之顶,以示安慰劳怃之意。这摩顶是礼节,是长辈对下辈人的一个礼节,如同师父对弟子、父亲母亲对儿女一般。这世尊伸出一个手,要摸这百千万亿阿僧祇菩萨的头,要摸到什么时候?这就知道,这叫“一多无碍”的玄妙。前面曾谈到“大小无碍”,华严经十玄门大小无碍叫“广狭无碍”。这里是一多无碍,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个世尊一伸出手去摸那么多个的地藏菩萨顶,一下子就摸完了,这是属于玄门。这时世尊又说:“我于往昔五浊恶世时,那时众生都是刚强成性,难调难伏。但是佛大慈悲教化这些众生,咸令身心调伏舍离邪见,建立正信,佛先示以四谛之理,使令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次教以戒定慧三学,以戒律严持其身,以定慧令心调伏,三学既能圆满修持,烦恼自然断灭,这些受佛教化已能舍邪归正的,十人之中已有七、八个,尚有十分之一、二,仍在恶习困扰之中。所谓恶习即是违背正理的行为,习也就是烦恼妄想的余气,所以亦叫习气。

  例如毕陵伽婆蹉,昔为婆罗门种,常自憍贵轻贱他人,五百世来亦复如是,今逢释迦世尊会下,用功修行,证得果位,他家以前婢女,亦因修道而成恒河河神。而这毕陵伽婆蹉每次要过河,就用主上威吓命令喝叱说:“小婢莫(断)流”,叫他以前的婢女将河水断掉,分开不要继续流,好让他过河。这婢女现在是河神,后来这婢女(河神)不堪其扰,就到佛陀那里诉苦,佛陀就要这位尊者向河神道歉,但他向她道歉时仍说:“小婢莫嗔,今向汝忏谢!”,由此可见,二乘证果的尊者,其习气尚存的证明。

  我们总以为这无量世界是佛少众生多,这是因为我们本身是众生,所以看见的都是众生。这是因为我们的善根…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分身集会品第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