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好比一个企业,在未成立之前,没有人会承认这是“我的”集团,自从公司注册以后,这些人就会想:噢,这是“我的”集团公司了。有一天公司破产了,集团不存在了,执持“我的”公司的念想也就没有了。地水火风是如此,意识也是如此。人们不明白一切事物都是假象,把一切“法”和“我”当真了,也就有了无明。由于不明白,就会被这些假相所困。当你能把一切都看成是虚幻假合的,那时你就能脱离爱和恨的烦恼,就象看到电视里面的金银财宝,不会产生强烈的贪着一样,因为你知道那是假的。
破除“我执”和“法执”的方法,只有通过戒、定、慧才能达到。
◆居士问:日常生活中行善之人常有诸多不如意的事和灾难发生,怎样理解善有善报的说法?
◇仁波切:这里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我有一次坐飞机,旁边有一个年轻人问我一个问题:你们佛教总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我做了那么多好事,怎么没见到善报呢?有许多作恶多端的人却比我过的还好?这又是为何?我说:不是没有善报,只是你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你做生意出差从来都是坐着飞机、住宾馆和下饭店。然而中国十三亿人口,有多少人连飞机也没踏过一步,宾馆、饭店想都不敢想,甚至很多人连飞机都没见过,与他们相比你所得的善报是极大的。他又问我善有善报的例子。我反问他说:“你讨厌我吗?”他说:“不。”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你和蔼可亲、有礼貌,我不但不讨厌,还很喜欢你”。我说:“这就是善有善报。如果一个人用贪、嗔、痴、傲慢、无礼、自私、固执等态度去对待别人,别人就会讨厌他、轻视他,由此招来诸多的阻碍、不顺、苦难等等,这就是恶报。其实单从你和他人今生所造的努力相比,得到的结果,你早就超标了。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永远也不会满足。”
另外,仅有善心还不够,还应有智慧。没有智慧的善心是有缺点和漏洞的,同样单有智慧没有善心也是不够的。我们所指的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其中“德”就是慈悲,“才”就是智慧,比如人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是无德无才者。由于他内心极其邪恶和黑暗,充满了贪嗔痴、自私、嫉妒、疑心,所以他是无德之辈;同时他没有胆量、谋略、才干、也没有能力,既不愿做善事,也没有能力做恶事,所以他是无才之辈。但由于他没有做过坏事的原因,人们往往对他的动机不假思索,误认为他是善人、是好人、是老实人。是老实人不假,但他不是善人。老实人和善人混淆不清是不正确的。这种人不是不想做坏事,只是缺乏智慧无能为力。他们的特征就是怨天、怨地、怨人、怨社会,认为“我的失败是我的忠厚老实和本性善良所致”,说社会对其不公,认为他人的成功是由于他们的坑蒙拐骗和狡诈欺讹所至,始终形成了一种善恶颠倒的人生观,从不反思自己的缺点和漏洞,也不客观公正的观察他人所具的德或才。这等人由于天时地利的巧合,一旦偶得势力必将祸患无穷。因此称他为下下之辈。
第二有德无才者。这种人有善良和慈悲之心,但没有敏锐的智慧。由于他们本性善良、忠厚老实、品德高尚、善于帮助他人,对天、地、人和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当下的状况充满喜乐,因此他是有德之辈。然而,他没有胆量、没有谋略、才干、也没有能力,所以既没有能力做善事,也不愿做恶事,所以他是无才之辈。这种人虽然没有做过更大的善事,但他心存慈悲善心,又忠厚老实,是个老实的善人。他们的特征就是念恩、感恩社会,满足于当下,始终认为如今之所得皆是积累善因所至,正面的看待他人的成功,反思自我的缺点和漏洞,忠孝仁义为宗旨,本性老实,缺乏宏伟目标和妥善的方法,始终停留在狭小的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状况,所以难成大事。因此称他为庸碌之辈。
第三有才无德者。这些人天资聪慧、多谋远虑,胆大心细、能力过人,所以他是有才之辈。但他内心极其邪恶,好于阴谋诡计,以损害逼恼他人为乐,所以他是无德之辈。他们的特征是面善心恶、巧取豪夺、不择手段,始终认为一切成功的根源就在于手段,认同弱肉强食的论调,从不反思自己的品德和终究的恶果。根据这种人谋略的不同,其得到成果的大小也不同,有的人眼下如鱼得水,成就大业,然最终结局悲惨、身败名裂、留下千古之骂名;有的人上半生得意洋洋,下半生凄惨无比,这些人的聪慧才能变成了自己的断头剑。这类人如同瓷器抛向空中,智慧的大小决定了它上抛飞空的高度和时间,最终要落地的。飞空的高度和时间决定了落地的惨烈程度。人们只看他现前的风光,常常怨老天不公,说恶人得势,岂不知其人终究必有悲惨的结果。一个有才而无德的人可以毁掉一个村庄、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地球。那么他没有得到恶报吗?其实他早就得到了。不要光看表面上没有,当他做坏事时,内心极度的痛苦、害怕、担忧,一旦做完坏事以后,从此内心充满焦虑和恐惧,怕被发现而受到惩罚,一生都生活在恐惧担忧当中,所以可以说恶报早就来了。因此称他为邪恶之辈。
第四德才兼备者。这才是真正的善人。由于他们本性善良、善于帮助他人,心怀利益群生,对天、地、人和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对当下的状况充满喜乐,对未来的前途充满信心,因此他是有德之辈;智慧甚深、广大、明晰、速疾,心胸宽广,能力过人,所以他是有才之辈。这种人虽然为数甚少,但其利益的时间和范围都无量广大。一个有智慧的善人从范围上能解救一方百姓、一个民族、甚至全人类乃至一切众生,从时间上利益十年、百年、甚至千秋万代。他们的特征就是德才兼备、胸怀大志、深谋远虑、言辞和雅、行为端肃、品德高尚、谦虚谨慎、善巧方便。那么他得到善报了吗?其实早就得到了善报,每次想到自己做过的善事就充满喜悦,想起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对全人类所做的善事就深感自豪,充满了成就感。因此称他为贤圣。
一切不如意之事,都是我们的业力所造成的,而业又是从“我执”中产生,所以“我执”是祸根所在。灾难在没有成熟之前,通过佛菩萨的加持及自己的修持,可能不出现。但已经成熟了的就很难改变。
《集法句经释》中说:
“诸佛非以水洗罪,亦非以手除众苦,
非将所证迁于他,示法性谛令解脱。”
诸佛无法以水洗去你的罪业,也无法以手除去你的痛苦,也不能将所证悟到的转移到你的身上,佛陀只能为我们阐述解脱痛苦的正确方法。
◆居士问:世间事业的成功是宿世修行、集聚福报得来的,还是今生努力奋斗得来的?
◇仁波切:世间事业的成功既是修行得来的,也是努力奋斗得来的。你把修行得来的和努力奋斗得来的,这两者割裂开来是不正确的。在佛教中所说的修行,并非是脱离合理的努力奋斗之外的某种行为,而是阐述与事物发展规律相应的努力奋斗的正确方法。努力奋斗得来的也就是修行得来的。
单从世间的异熟果而言,凡是善法都能迎来相应善的异熟果。行有三:身行、语行、意行。任何事业都必须通过身体的吃苦耐劳、言语的善巧表达或内心的深入思考才能成办。修行就是修改自己的身、语、意,修行就是把错误的改成正确的。其实不是只有打坐才算修行,行、住、坐、卧,甚至连睡觉都可以修行。只要你精进地规范、监督自己的行为、言语、内心动念,不要让它做不该做的事、说不该说的话、起不该想的动念,这就是修行!凡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巧取豪夺得来的东西,都不会有好的结果,而且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佛教里讲的不放逸、忍辱、精进等不就是努力奋斗吗?佛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明了万物因果变化之规律,并指点世间善恶之迷津。换句话说,努力奋斗的方向对与否,关系到以后得到结果的优劣。其中有些事业的成功是前世努力奋斗修行得来,有的甚至是无数世前积累的福德中来,有的是今生努力奋斗修行得来。
◆居士问:学佛后可以炒股票、买彩票吗?
◇仁波切:信佛之人如果有正当职业,经济上没有太大压力,最好不要去炒股票、买彩票,因为这类事情多多少少带有赌博的性质,不仅能够激发极强烈的贪心和嗔恨心,也能招来许多灾难性的损害。对修行者来说,这是一种违缘。
《夏坝仁波切问答录--入门常识传法开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