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夏坝仁波切问答录--入门常识传法开示▪P2

  ..续本文上一页律。但杀生主要看是否有意去杀,不知道、无意而杀就不构成完整的堕罪,杀生当中最大的罪是以嗔恨心来杀生,犯的罪最大。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也根本没有任何一个杀生之念,就够不上违背杀生的堕罪。

  

  ◆居士问:听上师开示的录音带或者光盘与现场听法作用一样吗?

  ◇仁波切:外地很多居士没有机会到这里来听我讲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我讲法的录音带或光盘赠送给他们,听了之后会有非常好的作用。而且,没有皈依的人也可以听,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我鼓励大家多刻光碟,多做布施赠送,包括各大城市修佛的人,各寺院都可以赠送,让更多的人得到学法的甘霖。

  由于佛祖在世时没有光盘或录音带,因此谁也不敢说与亲传一样得到传承这样的话,但我认为听光碟、录音带与看书的效果是一样的,虽不会得到传承,但肯定会得到闻法的殊胜功德,并生起善心、增长智慧。

  ◆居士问:我在佛书上得知,释迦牟尼佛教法,正法住世500年(或1000年),像法500年(或1000年),末法1万年。而您说佛法一共住世5000年,为什么有不同的说法?哪种对?

  ◇仁波切:哪种对哪种错,那是很难说的事,在佛经里面,关于佛法住世的时间,说法很多。有的经典里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有的经典里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等等。藏传佛教的大德们认为,这些都是为了度众生不了义的说法,了义的说法是5000年。大成就者达玛扎修在《大般若释》中说:“佛法住世十数五百年,即:第一五百年为罗汉果年;第二五百年为不还果年;第三五百年为预流果年;以上为果三段。然后第四、五、六中修三学道者多,故为修三段。七八九学三藏者多,故为教三段。十为像法段。”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十数五百就是十个五百,十个五百年就是五千年。第一个五百年得罗汉果的最多,为罗汉果年;第二个五百年,得不还果的人最多,所以叫不还果年;第三个五百年得预流果的最多,为预流果年。以上叫“果三段”。然后第四个五百年,修戒学的最多,第五个五百年,修定学的最多;第六个五百年,修慧学的最多。所以从一千五百年到三千年为止的这一千五百年称作“修三段”。接下来从三千年到四千五百年,第七、第八、第九三个阶段分别是学经、律、论三藏的最多,所以这三个加起来称为“教三段”。最后一个五百年称它为像法五百年。只有出家人的形象,没有清净的戒律,没有实修者,称它为“像法段”,加起来是五千年。

  西藏的诸多大德都以这个为标准,我看有一定道理。二千五百多年佛教的发展历史已经证实了藏传佛教大德们的说法。

  ◆居士问:学净土的居士家里供的佛像可以拿到这里开光吗?

  ◇仁波切:只要是学佛的佛弟子,都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我们开的既不是藏传佛教的光,也不是汉传佛教的光,开的是佛教的光,汉传佛教的佛和藏传佛教的佛没有区别,都是佛,或者是释迦牟尼佛,或者是阿弥陀佛等等。所以,你不用担心。

  

  ◆居士问:开光是什么意思?佛像太多佛堂放不下了怎么办?佛像需要每年都开一次光吗?开光时候如果没有太阳可怎么开啊?

  ◇仁波切:开光是迎请佛的智慧身融入到佛像的三昧耶身之内,也就是迎请诸佛菩萨安住在佛像内,这就是开光的意义。佛像一定要开光才有智慧吗?那倒不是,只要你有非常虔诚的信仰,其实佛无处不在。不过我们凡夫毕竟有很多俗念,如法地、虔诚地迎请智慧身融入到佛像,有助于内心对佛像生起信心,由此会得到佛的真正加持和帮助。开光仪轨有简有繁,主要包括驱邪、洗秽、观佛、迎佛、供养、诵咒、化形、安神、开光、加持、散花祝福等。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佛像太多放不下怎么办?你可以把其中一些佛像送给那些没有佛像的人,让他们也供,不是很好么?

  第三个问题,佛像需要每年开光吗?当然每年开光也行,每天能开光更好。因为每天观一次释迦牟尼佛真正的智慧融入到佛像以内,每天都可以生起很大的信心,由此可以得到很大的加持力。但你要学会开光的仪轨及观想才可以。单从修行角度来讲,普通居士也应该迎请佛的智慧身融入佛的三昧耶身中,并供养七支供、猛励祈请等,比如《速道》加行仪轨不就是每天为陈设的资粮田开光吗?但是否能达到开光的真正效果就是另外一回事。但起码由此可以得到相应的加持力。不每年进行开光也没有任何问题。

  第四个问题,开光的时候没有太阳怎么办?有佛光不需要什么太阳光。如果用太阳光来代表佛光的话,这个光也太俗了。我们迎请佛的智慧光明融入到佛像内,即便在一个黑暗的房子里面又有何妨呢?

  ◆居士问:为什么诵经或持咒时,偶尔会难以抑制泪流满面?

  ◇仁波切:这种现象可能不是什么坏事,你是由于想起其殊胜功德生起信解而感动得流泪,还是莫名其妙的流出来眼泪呢?(居士:莫名其妙的流出来。)那你多念几遍,这种现象就会消除的。因为人一旦作不经常做的事情,就会有一些生理和情绪变化,如果延续的时间长一点,可能就不会再这样了。有的人虽然自己是情不自禁,然而对佛法僧产生这等现象当然是好事,如同遇见难得之事而激动流泪;有的是因对经、咒或上师殊胜功德生起信解,而感动得流泪,那就非常殊胜了。

  

  ◆居士问:皈依红教又皈依黄教是否矛盾?得到过宁玛和格鲁两派的传承,各修一部分可以吗?

  ◇仁波切:其实你既没有皈依红教也没有皈依黄教,你皈依的是佛祖释迦牟尼佛,皈依的是佛教!为什么不把佛教各派当成一家人呢?这对消除偏见、生起对佛法的恭敬心有很大利益。如果你是佛弟子,你皈依的是佛、皈依的是法、皈依的是僧,并不是皈依红教或皈依黄教,更不是其他异教。

  得到过宁玛和格鲁两派的传承想各修一部份,这种说法令人诧异。因为无论格鲁还是宁玛,都是来自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统统都是如来正法。你不要误认为这个是格鲁巴,那个叫宁玛巴,要在格鲁巴与宁玛巴中间找个平衡点,否则害怕哪一派不高兴,这种非常狭隘的想法就不必了。如果受过灌顶,无论是宁玛还是格鲁的,一旦得到了本尊灌顶之后,本尊咒每天一定要坚持持诵,这很重要。因为得到了本尊的灌顶后持咒不断,传承就不会断。修法应该按照次第修,真正修法的次第就是按照菩提道次第和密宗道次第来修,在菩提道次第和密宗道次第的实修当中,既包含了宁玛的修法也包含了格鲁的修法,包含了一切显宗和密宗的修法,这是最快速、又是最完整的修法。

  

  ◆居士问:在家修行的居士可不可以传法?

  ◇仁波切:如若具备与仲敦巴或玛尔巴一样的善知识之德相当然可以,否则就不好说了。如果要传法一定要具备传法的资格,至少要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要有传承不断的、清净的口耳相传的法脉;2必须要以清净戒律守护三门;3以实修显密三摩地来调伏心相续;4以现量或比量来了达缘起性空的实性之理;5对弟子心怀悲悯。如果最低限度的这几条都不具足,所传之法是否清净就难以保证。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

  “诸欲为作学人依者,亦应知此,励力具足如是德相。”

  若传密乘灌顶者,应具足四世班禅在《上师供》中所说:

  “三门善护慧忍而正直,

  无谄无诳了达咒密续,

  善巧绘说双十真实法”

  的圆满德相。

  

  ◆居士问:什么是我执、什么是法执呢?

  ◇仁波切:“我执”就是把“我”当真了,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心里安立了一个独立的“我”、单一的“我”、恒常不变自在的“我”、由此引起烦恼障;“法执”就是把外在的一切事物当真了,对象是“我的”。一旦成立了“我”念,对外在的万物执为“我所”,这就产生了分别心、爱憎心,什么什么是“我的”,符合自己心意时就产生贪心,与自己心意不符时就产生嗔恨。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说:

  “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着法,如水车转无自在。”

  其实,这个“我”是虚幻假合的、因缘和合而成。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

  “士夫非地水,非火风非空,

  非识非一切,异此无士夫。”

  就是我既不是地,也不是火,也不是水,也不是风,也不是空,也不是意识。然而除了这六个以外,还能构成我吗?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

  “毛发爪齿既非我,骨与血等亦非我,

  鼻涕痰涎非我身,黄水脓汁亦非我。

  我者既非血与污,肝肺等亦非我身,

  余脏腑等亦非我,我亦非是便溺等。

  皮肤肌肉既非我,暖及与风亦非我,

  身诸孔窍及六识,彼等一切皆非我。”

  这就是说如果把我的皮放在一个盘里,把我的肉血放在一个盘里,把我的骨头放在一个盘里,把我的毛发爪齿、内脏放在一个盘里,再看看,哪个是我呢?每盘都不是,这些是色而不是“我”。受是“我”吗?好的感受不是“我”,坏的感受也不是“我”,无记(不好不坏)的感受也不是。识体是“我”吗?也不是。识体是“有为法”,是无数的善习气、恶习气和无记习气的群体构成的大群体,其中恶习气再细分的话,可分为贪、嗔、痴、等分四种各自二万一千、总为八万四千个烦恼。再细分的话,其中的任何一个烦恼又可以分为无数善习气、恶习气或无记。识体不是独立的,而是依赖对境产生的;识体也不是单一的,而是无数因缘的综合;识体也不是恒常不变的,而是生灭交替的延续;识体是连接非常严谨、分工又很细致的神识群体,是“心”、“心所”构成的群体。如果识体是“我”,因识体可以细分成无数份,那么“我”也应该可以细分成无数份;或者因为“我”是独一的,那么识体也应该成为独立自在,故说识体不是我。五蕴皆如此类推,如《入中论》中说:

  “若谓五蕴既是我,由蕴多故我应多。”

  …

《夏坝仁波切问答录--入门常识传法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