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且还能与佛问答,听佛说法。这是修习三昧成就,出现于佛弟子心中的事实。这一类修验的事实,在佛教中是很普遍的。西元三至五世纪间,从北印度传来,佛弟子有什么疑问,就入定,上升兜率天去问弥勒。西元四世纪,“无著菩萨夜升天宫,于慈氏菩萨所,受瑜伽师地论”,也就是这一类事实。在“秘密大乘”中,修法成就了,本尊(多数是现夜叉相的金刚)现前;有什么疑问,可以请求开示,也是普遍存在的宗教事实。”
而般舟三昧以念阿弥陀佛为主而得见无量佛,因阿弥陀(梵语 amita,意译无量)即是无量之意。故念阿弥陀佛,即是念无量佛。
而持准提咒亦说是广义的念佛,因为按照经文所说,持准提咒可以因此得见佛菩萨,如同《念佛圆通章》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有果必有因,见佛的因就是念佛。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即是准提经说的:“即见佛、菩萨、罗汉为其说法。”
准提经也说:“所在生处皆得值遇诸佛菩萨”,此即是《念佛圆通章》说的:“去佛不远”
咒中有称念七俱胝佛,而七俱胝非定数,实是无量之意。也是遍虚空十方一切佛的意思,藏传三面二十六臂准提长咒之祈请部分( samanta buddhanam遍一切处、佛陀)不限于“七”这个数字,而是遍法界一切佛。
而密宗里也说“阿弥陀佛”即是“大日如来”,真言宗兴教大师《阿弥陀秘释》云︰“一者、无量寿:法身如来居法界宫,不生不灭。是故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寿佛。二者、无量光:法身如来妙观察智光,遍照无量众生、无量世界,常恒施利益。故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光佛…等等”
“毗卢遮那”亦名“遍一切处”,与藏传3面26臂准提长咒之祈请部分:“遍一切亿万诸佛”岂有相异?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提到3面26臂准提之身形也说:“坐莲花座遍身光明,著阿蹉哥衣偏袒挂络腋,及种种衣服装严,变化诸佛遍满虚空。”
而准提之顶严亦有大日如来、阿弥陀佛者,故有大日如来化身之说。准提也是观音所化身,密教也说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化身。那么从究竟来说念准提与念阿弥陀佛(无量佛)又有何不同?
所谓的“七俱胝”并非真的只有“七俱胝”之数。其实是“无量数”诸佛之意,但经文多以“七”代表“极致”之意。所以念准提咒也能见十方佛,如经中言:见佛菩萨罗汉为其说法、即得往诣十方净土…等。此言能往生十方净土,应可以说是因为得见十方佛之故。
准提经言:“佛说此大准提陀罗尼法时,无量众生远尘离垢,得大准提陀罗尼大明咒功德,得见十方诸佛菩萨。”这与般舟三昧所讲都是十方佛的概念,应该是属于同性质的法。般舟三昧也是见佛而请佛说法解惑,故准提经此处所言即是一样的行法。由此可知,这样的法门应该是准提咒与般舟法门流行之时,两者有相同而融会的地方。
(三)修持般舟法门的要点
根据经文中提到,修持此三昧的规定或要点如下:
“佛告跋陀和菩萨。若有菩萨。欲学是三昧疾得是。当先断色思想。当弃自贡高。已断思想。已不自贡高。已却当学是三昧。不当诤。何等为诤。诽谤于空是故不当共诤。不当诽谤空。却诵是三昧。
佛告跋陀和。若有菩萨学诵是三昧者。有十事于其中立。何等为十。
一者、其有他人。若馈遗钵震越衣服者不嫉妒。
二者、悉当爱敬人孝顺于长老。
三者、当有反复念报恩。
四者、不妄语远离非法。
五者、常行乞食不受请。
六者、当精进经行。
七者、昼夜不得卧出。
八者、常欲布施天上天下。无所惜终不悔。
九者、深入慧中无所著。
十者、先当敬事善师视如佛。乃当却诵是三昧。
是为十事。当如法。
作是行者便得八事。何等为八事。
一者、于戒清净至究竟。
二者、不与余道从事。出入智慧中。
三者、于智慧中清净。无所复贪生。
四者、眼清净。不复欲生死。
五者、高明无所著。
六者、清净于精进自致得佛。
七者、若有人供养者不用故喜。
八者、正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动。
是为八事。”
有关修持此法的详细内容请自行参阅原经典。
三、准提是正法的代表
向来提倡楞严经是佛教正法代表的论据,是根据《佛说法灭尽经》中一段提到:“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后复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沙门袈裟自然变白”
这一段经文讲:“首楞严经”、“般舟三昧”是末法时期,最先消失的经典,这两种经消灭后,其他经典也会慢慢无人修持而没落,最后消失的经典是“无量寿经”,这部经典在法灭后还能住世百年,最后连“无量寿经”也消失无人堪能受持,只剩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度化灭法后的众生,更久之后众生根器更为陋劣,只剩“阿弥陀佛”四字普渡众生。换句话说“首楞严经”、“般舟三昧”的消失没落可说是佛法消灭的先兆。
所以一些佛门大德便有提倡保存、修持、流通楞严经,以此作为正法住世的指标。
而准提法门中也有般舟三昧的行法,所以也可说提倡准提法也是在延续正法住世。其理由如下所述:
(1)准提法中般舟三昧的保存
《佛说法灭尽经》认为“首楞严经”、“般舟三昧”消失是佛法消灭的征兆,所以后世提倡楞严者,以此为根据说明,让楞严经流通、行持就是让正法住世。同样也可以说,让准提法门住世也能使正法不灭,因为准提法门中也有“般舟三昧”的行法。
(2)佛陀的悬记
佛说此咒是为了末法众生而说,所以提倡此咒也是畅佛之怀。净土宗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亦是指此法,忆佛即是观想准提本尊,念佛即是持准提咒(咒中有七俱胝佛、准提佛母之圣号),而经中也说:“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故可知末法亦可依准提咒得度生死。
(3)准提佛母护持佛法
在真言宗的教义里认为,准提佛母也可说是“金刚护菩萨”的同体异名,此说出自《秘钞问答--准胝》(日本 赖瑜撰):“御口云:“印金界三摩耶会护菩萨印也,彼菩萨与准胝同体故用彼欤。”。准提佛母三昧耶形另一种说法是“甲胄”,代表著准提佛母为金刚护菩萨所变,为守护佛法而来。
(4)般若是正法
前文已说过准提咒及准提佛母为般若之义,而般若即是佛陀的正法。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四十六》云:“诸佛所得法毗奈耶无上正法,即是般若波罗蜜多相应经典。”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欲趣求大菩提故。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发信解心。自当受持读诵记念。复为他人广说流布。普令众生得大善利。使其正法久住世间。以是因缘佛眼不断正法不灭。而诸菩萨摩诃萨众。各各受持宣布演说。即得法眼不坏不灭。”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十二》云:“般若波罗蜜多。即是过去未来现在佛母。出生诸佛及一切智。是故阿难。我今以是般若波罗蜜多正法嘱累于汝。若此正法欲断灭时。汝当受持宣通流布使不断灭。”故知般若存在实可谓佛教之正法住世。而准提咒的字义最终也是要证得般若实相,故可知准提咒住世也等于正法住世。
(5)实例的验证
一个理论经过事实的证明,才能确认理论是否成立。而准提咒代表正法,也可以从古代的事迹中观察。在《西方确指》一文中,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亲自说准提咒是甚深之法,若准提咒不是正法极乐世界的菩萨也不会如是说。这篇《西方确指》文章,是经过印光大师,也就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认可,所以真实性很高。
另外,在《憨山梦游集.明史.姚宗典准提庵碑.广仁品》中宋朝偏将军曹翰因滥杀无辜屠城,因而转世为畜生,它来请求刘玉受以后若遇到有人杀生时,持诵佛号或准提咒给畜生,畜生道的众生就能“暂忍其苦”,甚至因为咒力或佛力能超脱往生善道。
从这两个例子得知准提咒是正法,否则极乐世界的菩萨不会推崇、他道众生不会想仰仗咒力解脱。
四、结语
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般舟三昧》先灭。其余经典,逐渐而灭。”般舟行法,旷劫难闻,《佛说般舟三昧经》云:“是三昧经者,是佛所嘱,佛所称举,闻是深三昧不书学诵守持如法者。是为愚痴。”
如果般舟三昧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因此,我们佛教徒,必须以性命来护持《般舟三昧,以血汗来护持《般舟三昧》,以志愿来护持《般舟三昧》。令《般舟三昧》永住于世,发扬光大,流通到每粒微尘中,到全世界每个角落去,流通到尽虚空遍法界中。如果能这样,正法就能大放光明。
由于准提法门中含摄了般舟三昧的行法,及般若的特德。所以准提咒亦可以视为正法之象征,若准提法门能常住于世,也等于正法常住。
准提法在今时已经渐渐复兴,但尚未到达鼎盛的高峰,在渐露曙光之际,更需有心人的护持,愿诸有缘人一起为准提法的中兴、为正法的住世而努力奋斗,定将在准提法的流传史上留下不灭的光辉。
《正法的代表:准提咒--兼谈般舟三昧行法与准提法门之关系(普光)》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