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准提佛母的家(普光)▪P2

  ..续本文上一页身体)分报身和化身两种,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化身分殊胜化身和一般化身。

  报身是经过福慧双修后得到的福报,是一切化身产生的源泉,只有登地见道以上菩萨才能看见。

  密教相传,佛陀示现为圆满报身佛之身,于“色究竟天”传授许多密法。

  色究竟天有两重,第一重是声闻、菩萨所处的地方,我们凡夫到不了;另外一层只有佛菩萨才能去,那是最高的一层,所以二乘圣者跟菩萨所处的色究竟天,是化身佛的地方,最高的是报身佛去的地方,只有佛与登地的菩萨可以去。

  弥勒佛所在的兜率天,密宗的报身佛所在的色究竟天,都不只是普通的天界。普通的天是天人所居。

  释迦世尊所现的身,我们现在看见的,是化身;释迦牟尼的报身,居色究竟天,为诸十地菩萨恒常说法。色究竟顶天,是毗卢佛的愿力形成净土,为诸佛弟子说法处。

  大日经─住心品在金刚法界宫说。金刚法界宫是在色究竟顶天的一处,诸如来及本师佛传法之处。色究竟顶天是毗卢佛传法之处,不是一般人所说的“色界天”。

  “金刚持佛”,为释迦牟尼佛在色究竟天转密乘*轮时称号,亦即为释迦佛在演讲密法时所现身相,故为密宗之秘密主。其形象为身呈青金色,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执金刚铃,表示金刚部菩萨摧毁敌魔之坚毅智力。

  他受用土的概念

  这一刹土即第七识转依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就,随于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其土即以无漏色蕴四尘或五尘(同上)为体性,有十八圆满,如《佛地经论》所说。本刹土即一般所说的华藏世界,份量的大小依窥基解为随十地菩萨所宜,大小不定。《智度论》卷五十说:

  (一)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世界(化佛世界)一时起,一时灭;

  (二)如是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

  (三)如是一佛世界数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海;

  (四)如是佛世界海数如十方恒河沙世界是佛世界种;

  (五)如是世界种十方无量,是名一佛世界(报佛世界);于一切世界中取如是分是名一佛所度之分。

  龙树菩萨在这里举出了三千大千世界,佛世界,佛世界海,佛世界种,报佛世界,共五个次第。西藏译《金刚手灌顶续》说一日月所照临为一世界,百俱胝(十万万下同)世界为一三千大千世界,百俱胝三千大千世界为一华藏世界系,百俱胝华藏世界系为一中系(佛世界海),百俱胝中系为一大系(佛世界种),百俱胝大系为一圆满华藏庄严世界相(见克主结《密宗道次第论》,法尊法师译)。这一次第和龙树菩萨所说相合,但数量更为明确。此一圆满华藏庄严世界种即为他受用身佛毗卢遮那所应化的范围,详细的安立如《华严经》广说。

  后代密宗立五部如来的他受用佛土,中央为毗卢遮那佛土,另外东方有阿触佛土,南方有宝生佛土,西方有阿弥陀佛土,北方有不空成就佛土。实际上,依《华严经》意,像华藏世界这样的佛土,在十方也是无量无边不可数计的。他受用身和他受用土也是一合相,因此他受用身量的大小也即以刹土的大小为范围,随地上菩萨的根机而所见不同。

  这他受用身,在经论中也说住色究竟天。这色究竟天依《长阿含经》卷十八,《大智度论》卷七,《大毗婆娑》卷一百三十三和一百三十四,《俱舍论》卷十一,以及《华严疏抄》等所说,千四洲日月乃至千梵天为一小千世界,百万(千千)日月乃至百方初禅天及千二禅天为中千世界,十亿(百俱胝=千千千),日月乃至百万二禅天及千三禅天为三千大千世界,第四静虑其量无边(经论各说数量不同,兹略取一义)。大毗婆娑说:“由此若依第四静虑起有身见极难除断,以执无边地为我故。”

  色究竟天为第四静虑之极顶,依其为毗卢遮那住处之义,当即以圆满华藏庄严世界种为范围。这一天是色界的边际,依义当为一报身佛所化有情所感色法的边际,所以形量极大。

  准提法流

  唐密一般以准提菩萨接引初机。准提菩萨乃密宗胎藏界莲花部遍知院中之一尊,原属他受用身摄。

  但《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不空译) ,则是佛在逝多林给孤独园所说,是属应化身法范围。所以准提法包括应化和他受用两部分,由等流法身而入他受用身。

  同时,《七俱胝独部法》(善无畏译),则以准提法是七俱胝佛母所加持,统摄二十五部神咒(佛部、金刚部、莲花部、宝部、羯磨部,此五部各部互摄,共成二十五部),所以有大威力,因此,一般凡夫皆能相应。

  此法缘起,则是佛为悯念未来薄福众生而说。经云:[薄福无善根众生,但能诵此陀罗尼,皆得菩提芽生,决定菩提成就] 。

  《七俱胝独部法》云:[此咒及印,能成就一切白法功德,不拣择在家出家;若在家人饮酒、食肉、有妻子,不拣择秽净;但依本法,无不成就]。对世间法合理愿望,法验无不显著。而按本尊图像,随机所感,有二、四、六、八、十、十二、十八、三十二、八十四臂各尊之别。八十四臂尊摄八万四仟法门和无量偈诵。今通用之十八臂尊,主要摄十八不共法,使当机由肉身证等流法身,再进而证他受用法身。

  准提菩萨由他受用身出到等流法身,为了普摄群机所以手眼很多,对不同当机示以不同法门,从而引入相应本尊而证即身成菩萨位,对未破俱生我执的当机,则以施无畏印破除六尘见。对未破俱生法执的当机,以把剑手与教令轮身相应,以火大力尽焚赖耶中因缘所生法。

  对己见佛性的当机,则以贤瓶印与正*轮身相应,以水大力普润诸法种以速开莲花眼。对求生西方净土的根基,则以莲花手与观世音菩萨相应,导入甘露法门。

  其第二右手施无畏印还在一切旁机行者,无论其根基如何,祗要信心坚定,依法而行,精进不懈,皆可直破三关(分别二执、俱生我执、俱生法执),破法我二见与般若波罗密多相应。对只求世间福利之人,以本尊印明加持,坚持不懈,亦可得世间法种种成就。

  准提佛母的眷属

  二龙二天子八菩萨

  经轨云:“莲花下画水池。池中难陀龙王坞波难陀龙王。拓莲花座。左边画持诵者。手执香炉瞻仰圣者。准提佛母矜愍持诵人。眼下顾视。上画二净居天子。一名俱素陀天子。手持花鬘向下。承空而来供养圣者。”

  (一)二龙

  难陀龙王(Nanda):

  难陀,梵名 Nanda。又作难途龙王、难头龙王。意译为喜龙王、欢喜龙王。八大龙王之一。与优波难陀(跋难陀)龙王为兄弟,故一般将二龙王连称为难陀跋难陀龙王、难途跋难陀龙王。难陀善能顺应人心,以调御风雨,深得世人欢喜,故有喜龙王等名称。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及大宝积经卷十四载,此龙王有七龙头,性颇凶恶,后为佛陀弟子目犍连降伏。又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法华经卷一序品等皆载,难陀龙王为护法龙神之上首。 于密教中,此龙王住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西、北三门内之右侧,与各门内左侧之跋难陀相对。据大日经疏卷五载,此二龙王头上皆有七龙头,右手持剑,左手执□索,住于云上。[八十华严经卷六十四、北本涅槃经卷一寿命品、大日经具缘品、秘密漫荼罗品、法华经玄赞卷二、大日经疏卷十、卷十六、出三藏记集卷二竺法护译经条](参阅“优波难陀龙王”6405) p6723

  坞波难陀龙王(Upananda):

  八大龙王之一。难陀龙王之弟。于密教中,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西门及南门。身呈肉色,头有七蛇,右手执剑,左手开展。 p4177

  佛出生时,世间出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瑞相,天地中发生了六种欢喜震动,放出大片光明,难陀龙王与优波难陀龙王兄弟于虚空中吐清净水,左雨温水,右雨冷泉,一温一凉的为这位新生太子沐浴,太子出生后,向四方各走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

  难陀、邬波难陀二龙王:

  叙述此二龙王有大威德,饮食与诸天同妙味,且金翅鸟王不能加害。此二龙王常于每日三时吐出毒气,致使人民鸟兽不得安住,诸修行比丘容颜憔悴,后佛派大目犍连降服此二龙王,二龙王皈依佛后,常化做长者形来诸佛所,听闻经法。后二龙王于佛所遇胜光王,因敬法故未礼敬胜光王,胜光王怒而欲杀之,二龙眷属知而心生嗔恚,猝起云电下刀杖剑轮欲杀害胜光王及其人民,由目连大慈威力,使刀杖剑轮悉化做七宝;胜光王由佛告知方自知己过,礼谢目连,并向二龙王忏悔罪过。诸弟子遂问佛此二龙王前世所造行业。佛先告诫弟子:

  “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并叙说二龙之本生善恶行业,是“譬喻本生”的形式,亦是“业报譬喻”的性质。

  (二)二天子

  净居天子

  梵文Suddha,白色色身,一首二臂,头戴天冠,身驾祥云,手中宝瓶盈满寂静、法喜之甘露,用以灌沐供养婆伽梵本尊。

  “净居天子”,又称“净居处天子”、“不还天子”、“阿那含天子”,是三果阿罗汉所居住天界的统领者。此天界没有灾患离难,所有的圣者,均安住于寂静、法喜的境界中。

  依照大日经疏第五卷,净居天子共有五位,依次为:自在天子,普华天子,光蔓天子,意生天子,名称远闻天子。

  五净居天

  五净居天,又称五不还天、五阿那含天或略称为五净居、净居,为色界[1]第四禅诸天中的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等五天。净居,梵文 §uddh

  v

  sa、巴利文suddh

  v

  sa,为已证得三果(不还果)的阿那含圣者才能投生之地。换言之,在净居天里,不仅无凡夫,连初果、二果圣者也无,纯粹为证得不还果者才能投生之处。又,投生至该地的阿那含,不会再回到较下层的界地,而会在该地证入般涅槃。

  虽然只有阿那含才能投生净居天,但并非所有的阿那含都一定投生该处,那些拥有较低层次禅那的阿那含,会投生到其他色界诸天。然而无论如何,所有阿那含必定会投生到色界天,因为他们已经断除了系缚有情投生欲界的欲欲(k

  mar

  ga)。[2]色界地,乃生前已修习而证得某种色禅,且至死之时都没有因懈怠而退失该禅那者死后所投生之地。循此可知,会投生净居天者,必是生前证得四禅且死时仍无退失该禅那的阿那含圣者。

  至于阿那含会投生五净居的何地,首先,有依其“五根”中何者为显著而决定者,亦即:“信根”较强者投生到“无烦天”(梵文av‥ha、巴利aviha);“精进根”较强者投生“无热天”(梵文Atapa、巴利atappa);“念根”较强者投生“善现天”(梵文Sudar§a、巴利suddassa);“定根”较强者投生“善见天”(梵文Sud‥§ana、巴利sudassi);“慧根”较强者投生“色究竟天”(梵文akani·Eha、巴利akaniEEha)。[3]其次,若依《俱舍论》的说明,杂修五品者,可感得五净居果,所谓:“由杂修五品,生有五净居。”[4]论中所谓“五品”,即下品、中品、上品、上胜品、上极品。杂修此五品,则可分别感得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五净居果。

  除此之外,五净居天在密教里另有所指,即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东方最北之五尊,或称五净居众、五天子:(一)自在天子,配于色究竟天;(二)普华天子,配于善见天;(三)光鬘天子,配于善现天;(四)意生天子,又称满意天子,配于无热天;(五)名称远闻天子,又称遍音声天子,配于无烦天

  (三)八大菩萨

  “准提佛母并八大菩萨及诸圣众眷属围绕”(七俱胝准提陀罗尼念诵仪轨)

  八大菩萨

  各经有六种不同的传说。

  (一)《般舟三昧经》所说:

  "飙陀和菩萨(贤护)、罗怜那竭菩萨(宝生)、侨日兜菩萨(星藏)、那罗达菩萨(仁授)、须深菩萨、摩诃须萨和菩萨(大善商王)、因坻达菩萨和伦调菩萨(水夭)。"《八吉祥神咒经》中说此八人求道已来无央数劫,于今未取佛,愿使十方天下人民皆得佛道。若有急疾,呼此八人名字即得解脱。欲寿终时,此八人便飞往迎之。

  (二)《药师经》所说:

  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经中说有人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未坚定的,临命终时八大菩萨指示西方道路。

  (三)《七佛八菩萨经》所说:

  文殊师利菩萨、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脱菩萨、飕陀和菩萨(贤护)、大势至菩萨、得大势菩萨、坚勇菩萨。此八菩萨各说大陀罗尼,脱众生现在诸苦及三途苦。

  (四)《舍利弗陀罗尼经》所说:

  光明菩萨、慧光明菩萨、日光明菩萨、教化菩箩、令一切意满菩萨、大自在菩萨、宿王菩萨、行意菩萨。此八菩萨住在欲天,护念受持趣入一切诸法陀罗尼者。

  (五)《般若理趣经》所说:

  金刚手菩萨、观自在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才发意转*轮菩萨、虚空库菩萨、摧一切魔菩萨。此八大菩萨摄菩提心、大悲心、方便三种,包括佛教一切真言门及一切显教大乘。

  (六)《八大菩萨曼荼罗经》所说:

  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妙吉祥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通常所造八大菩萨像多依此经。准提会释亦采此说。

  

  

《准提佛母的家(普光)》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准提伽陀(普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