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准提法之护法金刚明王介绍(普光)

  准提法之护法金刚明王介绍\普光整理

  前言:本文所列之金刚明王圣众,采经文、忏文、疏钞,皆有提到者为主。其余未列入之明王,大多是只有一处记载,以及非坛眷、与准提佛母有直接关连者,故不列入。

  修持准提法能得金刚明王之护佑,准提忏之序文中提到:“国初时,有夏真人者,业织,每夜心怖。遇老僧授咒忏页:“持之可无怖,能解脱。”一日织次,杼落地,还在手,如是者再。忽现诸坛将,拜而问之?告曰:“汝心诚,大圣命我护。”乃悬镜恳祷,描绘工次第从镜中图像,此忏法所自始也。”

  从这个例子中可知,夏道人修持准提忏法而得大圣(准提佛母)敕令护法明王善加护持行者,可知修持准提法及忏法之功德。

  故本文整理介绍护法明王,愿能让准提行者更加了解准提护法圣众,更能发起虔诚心,努力修持以报佛恩。

  

  无能胜明王

  介绍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于三道宝阶从天下处宝塔。行者乞食旋绕诵俱胝遍。即见无能胜菩萨。与愿为说妙法。示无上菩提道。

  ◎《尊那仪轨经卷第三造[巾*(穴/登)]像分第三》:“次后画无能胜”

  ◎《秘钞问答:准胝》:“结界:不空轨:“无能胜也。””

  【无能胜明王】即无能胜菩萨。在胎藏界释迦院释尊之前,与其妃相对,而守护一门,密号曰胜妙金刚。梵名 Aparaitah,音译阿波罗尔多。又称无能胜菩萨。为密教八大明王之一。位居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之中尊释迦牟尼佛左边。

  盖此明王乃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成道时,以明咒力降服魔军,退治障碍之尊。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说其本誓及明咒,即表示佛成道降魔之德。密号胜妙金刚。

  种子(dhrim),义为令法界众生离尘垢;或(hum),表降伏之义。三昧耶形为钺,或为黑莲上大口。此尊之形像于胎藏界现图曼荼罗为身呈青色,四面四臂,四面皆颦眉嗔怒而有火发。右第一手竖拳,舒食指置于胸前,第二手之中指、无名指压于拇指上,食指伸直,屈肘向上;左第一手持三戟叉,第二手持钺斧。

  而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所载此尊之形像为四臂三面像。真言为“南么三曼多勃驮喃地陵地陵陵陵驲陵驲陵莎诃”。

  

  --------------------------------------------------------------------------------

  

  吒枳明王

  介绍

  此图为降三世明王

  

  ◎《尊那仪轨经卷第三造[巾*(穴/登)]像分第三》:“于上面画吒枳明王,执金刚杵。”

  【吒枳王】又作吒枳明王、吒枳忿怒明王。据瑜伽大教王经卷二、十忿怒明王经所载,亦与降三世明王、金刚王、爱染王、平等王、阎魔王等为同体异名,或为密教诸尊忿怒身之名。

  其形像为三面,每面各具三目,共有六臂,顶冠上有佛,正面为笑容,右面为黄色之颦眉相,左面为白色之咬唇忿怒相,全身有青云色日轮圆光,左右第一手结本印,右第二手持金刚杵,第三手持箭,左第二手持般若经,第三手持弓,足踏莲花,立如舞姿。种子为(hum)或(ta)。

  据瑜伽大教王经卷四载,其印契为二拳相背,右拳在上,二小指相交如锁,二食指竖直,作降伏势,即一般之降三世大印。真言为“唵吒枳吽弱”。

  

  --------------------------------------------------------------------------------

  

  金刚钩明王

  介绍

  

  ◎《尊那仪轨经卷第三造[巾*(穴/登)]像分第三》:“又于左边画金刚钩明王。”

  ◎《佛母准提菩萨焚修悉地忏悔玄文》云:“钩索锁铃大菩萨。手持法器镇北方。邪魔恶鬼悉潜藏。弟子一心皈命礼”

  【金刚钩菩萨】金刚钩,梵名 Vajrankusah,音译缚日啰矩舍、缚日罗矩舍。西藏名 Rdo-rje lcags-kyu。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四摄菩萨之一。位居曼荼罗第一重之东门。密号普集金刚、召集金刚、钩引金刚。此尊以坚固猛利之菩提心,拔引众生出离恶趣,犹如渔夫以钩捕鱼;出自中央大日如来之下转门,司掌摄取众生之德,并召集一切贤圣降临道场,表示摄取众生之德。种子为(jah),即因缘法悉摄入不生之义。

  三昧耶形、真言,于各会中皆不同,如于成身会中,三昧耶形为金刚钩,形像为身呈黑色,左手作拳置于腰部,右手执钩;真言为“唵 缚日啰 矩舍 弱”。

  于三昧耶会,三昧耶形为莲花上之三股钩,真言为“阿夜呬 弱”。于微细会,形像为右手持三股钩,左手在腰部握拳伸食指。于供养会,形像为两手持莲,莲上有三股钩。

  

  --------------------------------------------------------------------------------

  

  大孔雀明王

  介绍

  

  ◎《尊那仪轨经卷第三造[巾*(穴/登)]像分第三》:“次于右边画佛母摩耶于次后面,画大孔雀明王。于次后左右,画舞孔雀。”

  【孔雀明王】一头四臂,为菩萨形,驾孔雀,故曰孔雀明王(明王非忿怒尊),具名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三昧耶形为孔雀尾。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曰:“于内院中心,画八叶莲华。于莲华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头向东方,白色著白缯轻衣,头冠璎珞,耳珰臂钏,种种庄严,乘金色孔雀王,结跏趺坐白莲华上,或青莲华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其果状似木瓜),左边第一手当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又有二臂之孔雀王。秘藏记末曰:“孔雀王母菩萨,左手持开莲,右手持孔雀羽。”

  此明王为毗卢遮那如来之等流身,具有摄取、折伏二德,故有二种座,白莲座表示摄取慈悲之本誓,青莲座表示降伏之意。又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中,孔雀明王位于苏悉地院南端第六位,肉色二臂,右手持孔雀尾,左手持莲花,坐赤莲花座。密号佛母金刚,三昧耶形为孔雀羽。

  四种持物中,莲华表敬爱,俱缘表调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灾。白莲座表摄取慈悲的本誓,青莲座表降伏之意。据密教相传,此明王是毗卢遮那如来的等流身,具摄取、折伏二德,故有上述二种莲座。此莲座谓之为“孔雀座”(mayurasana)。

  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将此尊安置于苏悉地院南端第六位,形像呈肉色,二臂,右手持孔雀尾,左手持莲华,坐赤莲华。密号是佛母金刚或护世金刚,三昧耶形是孔雀羽,真言是“唵么庾啰讫兰帝娑诃”(om mayurakrante svaha)。西藏流传的形像则呈三面八臂,坐莲华座,不乘孔雀。

  又,密教有以此孔雀明王为本尊而修之法,称之为孔雀经法或孔雀明王经法。此法之主要作用为息灾、祈雨或止雨、安产等事。日本传此修法甚早,九世纪时修验道创始人役小角即曾修孔雀咒法而得大灵验。平安时代,自空海强调《孔雀明王经》之护国性以来,即为东密所特别重视,尤其广泽流以之为无双大秘法。至十一世纪,孔雀经法扩及现世利益,以祈祷消除天灾、除病延命、安产等功效而盛行。

  --------------------------------------------------------------------------------

  

  大轮明王

  介绍

  

  ◎《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卷第二观智成就分之二》:“左字为大轮明王根本

  ◎《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卷第四尊那持诵法分第六之二》:“左字为大轮”

  ◎《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作曼拏罗法分第四》:“东北方安大轮明王”

  《佛母准提菩萨焚修悉地忏悔玄文》云:“佛顶大轮大菩萨。三头六臂现威神。严持器仗伏邪魔。弟子一心皈命礼。”

  【大轮明王】梵名 Maha-cakra。又作大轮金刚。乃菩萨示现之忿怒身,即以消除一切业障、越法,以清净圆满戒品为本誓之明王。为密教八大明王之一。据大妙金刚经载,其形像遍身黄色,放大火,右手持八辐金刚轮,左手持一独股之金刚杵,种子为(hum),三昧耶形为轮。坐莲华座。其真言为:唵(om)缚日罗(vajra,金刚)作讫罗(cakra,轮)吽(hum,种子)。

  --------------------------------------------------------------------------------

  

  不动尊明王

  介绍

  ◎《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卷第二观智成就分之二》:“隶字为不动尊明王根本”

  ◎《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卷第四尊那持诵法分第六之二》:“隶字为不动尊”

  ◎《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作曼拏罗法分第四》:“东南方安不动尊明王”

  ◎《秘钞问答:准胝》:“结界:御口:“不动(或为萏沙摩欤。虽然可有不动也)””

  ◎《佛母准提菩萨焚修悉地忏悔玄文》云:“不动尊王大菩萨。毗卢遮那佛化身。手持剑索护轮坛。弟子一心皈命礼。”

  【不动明王】(梵Acalanatha,藏Mi-gyo-ba)Aryaacalanatha,梵名阿遮罗曩他。译言不动尊,又翻无动尊。又阿奢啰逝吒Acalaceta,亦谓之不动使者。密教诸尊,依三轮身之分类而总判之:则大日如来为一切诸尊之总体,为自性轮身,而此尊为一切诸佛之教令轮身。故又称为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

  在密教诸尊中与大日如来相并,享多数之祭祀。约金胎两部,而分别其德,则五方之五佛各有三轮身:中央者毗卢遮那如来,为自性轮身,金…

《准提法之护法金刚明王介绍(普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