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文殊菩萨圣诞开示(黄念祖)▪P4

  ..续本文上一页师的《阿弥陀经要解》,一个是莲池大师的《阿弥陀佛疏钞」》。《阿弥陀经要解》,还可以请一部圆瑛法师的讲义,他把要解进行了讲解,有讲义,是藕益大师的批注,圆瑛法师把这本批注也讲了,这样我们看起来就更容易了,所以可以从这里入手,从圆瑛法师的讲义入手。你们不是还去中国上海嘛,上海可以请到这本书。还有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圆瑛法师也有讲义。我们要三辈往生嘛,就是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劝发菩提心文》对我们很有帮助,这三本可以直接读了。因为有圆瑛法师的讲义就更放心了,也可以给别人介绍,我们就有根据了,圆瑛法师就是这样讲的,我们就放心了,不会出错。这样读下去很好,这是了不起的大德,莲池、藕益了不起的人物。而且离我们不很远,明朝离我们很近,跟我们的思想还能接得上去。这书非常好,其它有些经也可以读,我比净空法师宽裕点,他是非常专,我比较宽裕一点,《金刚经》什么的都可以读,稍微宽裕一点,相互融会,因为自己思路开阔,法法都是相同的,讲的都是一件事。

  就讲庐山吧,横看成岭侧成峰,庐山横看成岭,这么看有山峰,都是庐山。从不同的角度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去理解,而且和其它的同修,我们的共同语言也多一点,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心得经验。可以广读一些书,读诵大乘,净土宗讲过了,往生的正因是读诵大乘,大乘经典都可以读。但是还要看你的时间,工作很忙,读诵大乘把念佛耽误了,这就不圆融了,一定要保证你的定课之后,我们再尽力的读诵大乘,书上有批注的开示。我们再发菩提心,又发菩提心,又肯念,那不就是万修万人去了。三辈往生不就是这个条件嘛,你自己真愿意去,不是喊口号,真正去做了。往生就是这两个条件,一个是一向专念,我念了。一个是发菩提心,我拚命研究什么是菩提心,一点点发起来,有了菩提心,我的心就慈悲了,大愿是我的大愿,好好学般若,菩提心,没发叫它发,发了叫它长,长了之后叫它成就,成就了就行了。

  大家肯修净土的人,肯信佛的人让他广一点,都应当看重自己,我们共同的一点,要把正法的正字,还有正气,让它抬头。不要叫那些冒充的,别有用心的,种种的业障致死,我们要知道正确的道理。信徒啊,有很多人特别肯做功德,拿了很多钱来,这个当然比不肯拿钱的强一万倍了,但这都是所谓的人天福报。真正的正法需要护持,要把那个钱给了邪魔,拿这个钱当然做坏事了。所以我们说,哪一度都不能没有智慧啊,你拿钱给人布施,布施离开了智慧,也做不好布施。手枪给小孩子玩,他要枪,你把枪给他,打到别人打到自己都不得了,不能给他呀,要分别对待呀。没有智慧,你做什么也做不好。我们要树立正法,每个人从要求自己开始。我们一方面如法修持,一方面读诵大乘。慢慢的我们根据这个条件,能够接受戒定慧,受了戒就要很严格要求,不要去贪好听,我受菩萨戒了。我们要知道藕益大师退比丘戒,比丘戒守不了,受沙弥戒,我们对藕益大师始终都是恭敬的,不会因为退戒而不恭敬他。印光法师赞叹他做的要解,「释迦牟尼佛自己做也不能超过了」,所以这本书真是可读的,不管你信不信净土宗。藕益大师九天写出来的,这么精彩的一部书,《阿弥陀经》批注第一,只花了九天。那不是做文章,是从心里流出来的,湛然极了,九天哪。这些法宝,我们能遇到,是个很大的事情。

  某居士问:师傅,我是般若门,也不知道是属于净土宗,还是禅宗,还是天台宗,修什么宗是不是还要看个人的本性,还是心得,或者什么?

  黄老:实际上说老实话,在印度最初也没有分这么多宗。拿我来说吧,我也不是严格的哪一宗。但是我们对于佛法,总是要一步一步的深入,不是根据自己认定了,再去学,而是仔细学一学,当你发现自己最适应什么的时候,那么你再认定,在哪一个地方深入。所以还真是有一个广学的过程,比较广泛的学一学,夏老师的净修捷要里头有,「广学原为深入」,为什么广学,就是为了深入。挖一个洞,再挖一丈深,一开始就是这么粗,一丈深挖不下去呀。所以要大一点,广学就是深入啊,深入以后就修一门了,一门就是普门,一门就代表一切了。现在不忙做这个决定,我说的意见供参考,许许多多的法门里头,净土宗比较起来最稳当。有很多冒充什么大德,在净土宗冒充很难,禅宗和密宗里头冒充很容易,这是特点。禅宗他就随便说,毫无道理的话,你不听他的话不成,你以为他非常高深。密宗也是如此,对于师傅要绝对的信仰,绝对的服化,你拜了师之后不许怀疑老师,很好冒充啊。你看净土宗的师傅主要是念佛,经典你问他答得出来,他主要念佛,看见他不对的地方,你就发现了。净土宗不一定要靠师傅啊,还有这个特点,这些经论你自己可以学,不像其它的宗,师傅不告诉你就不会,密宗给你法本师傅不教也不会,那就太难了,师傅找不对就不好办了。净土宗它是千经万论共指,不很依靠师傅,从这个地方来认识这个问题。

  某居士问:我目前看了好几部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本身持大悲咒,但是我又想学准提咒,我小时候读书时母亲就在念,很自然会常常想这件事。最近因缘比较多一点,又听到净空法师讲《无量寿经》,我又念大悲咒,又念准提咒,又读《无量寿经》,那不是杂了吗?

  黄老:有人是这样说,这个没有矛盾,你一时舍不得,就这么修,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准提很好吗,你母亲念,跟母亲学就可以念嘛,显密圆通就特别赞叹准提咒,不可思议呀。你是一个密净兼修,密宗和净土宗兼修,这个是圆瑛法师的话,他亲自跟我说的,密净兼修万人修万人去。你念《无量寿经》,这不就是净土嘛,你还念佛号,不也是净土嘛,又念大悲咒,又念准提咒,那不是密嘛,这是兼修。中国过去念净土的人,不念大悲咒,不念准提咒的非常少。他至少还念个往生咒嘛,一点咒都不念的很少很少,所以太绝对了,也显得有很多限制,就是自然一点。但一开始你要有一个重点,不要平均使用,现在你还形成不了重点,你先这样修再说,将来你要自然而然选择一个重点。你比方说,将来以念佛为主的话,大悲咒一天念三遍七遍,《无量寿经》跟净土佛号多修,准提咒也可以助修,一天念多少,这也挺好。虽然是兼修,但也有主有次。密宗为主,那大悲咒准提咒多念,那《无量寿经》一天念一回,一天念几品哪,佛号就念一转,那净土宗就变成次要的了,密宗就是主要了,这还都能往生。但是,主要看个人的真实发心和努力精进的程度。

  某居士问:我本人并不喜欢密宗,我不知道念咒就是靠近密宗,所以我要念经书,念《无量寿经》或者《妙法莲花经》。是不是念经多一点,比念咒多一点好?

  黄老:你这就更清楚了,这是中国传统佛教徒的修法,就是这样,念经念佛号再念一点咒。你看和尚大悲咒,十小咒,和尚上殿念大悲咒,十小咒。净空法师带来台湾印来的,一包护身的大悲咒,十小咒嘛。平时上殿就是这个,你说和尚是密宗吗,不是,但他要念大悲咒,十小咒。这就是中国过去,一般佛教徒的修法就是这样。你还可以先这么学起,总之,不要一下子勉强自己怎么样,先兼修,然后自己慢慢发展,自己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修法。

  某居士问:因为现在我有点慌乱,听得太多了,好象要怎样开始,摸不到门路,因为我听了净空法师讲座以后,才慢慢明白了,原来有那么多宗,各种法不一样,好矛盾啊。

  黄老:不要紧,你这个这样,先看这些经书,因为你不读经,不了解佛教的情况,经书还是要知道的,要读诵大乘,大乘里头以《无量寿经》作基础,而且有缘和净空法师接触,可以听他的讲座,可以跟他学习。再有就是说,大悲咒每天念上若干遍,准提咒若干遍,现在也不叫做杂,就这样修下去。

  某居士问:那会不会念咒多了,就走向密宗?

  黄老:不会的。

  某居士问:她的意思是说,百分之七十时间念佛号,百分之三十时间念咒,是不是这样子?

  黄老:一个为主,在我大经解里头,讲的一向专念,不是我讲的,古人讲的,一向专念就是有这种情况,一个为主,别的作辅助,还可以相隔念,就是念念大悲咒,念念准提咒,还是以念《无量寿经》念佛为主,这还叫一向专念,所以这个定义下的宽。他有三个定义,一个什么都不修,就念佛,这个叫一向专念,太严格,他也没说哪个对哪个不对,都可以。你喜欢圆就圆一点,你喜欢宽就宽一点,都各有利弊。

  某居士问:修哪一种法成就最快?

  黄老:就我的看法主要还不是方法问题,它是发心的问题,方法怎么都可以,方法不是绝对的,就是你如何发心,你的见哪,所谓圆人修一天等于普通人修一劫。所以这不是方法问题,你的见解是圆的,你这一天的修持,与普通人修持日劫相倍,他修一劫就跟你修一天的功德一样。所以说要快呢,这是决定性的,要提高自己的见。

  某居士问:我们念佛,口里头念,耳朵听佛号,那要不要数佛号,要不要计数呢?

  黄老:藕益大师的法,要拿起佛珠计数,听是只管听,计数只管计数。但是你在办公室,或者什么地方,你的佛珠不能拿,也不要勉强啊。但是你可以拿的时候,还是拿着,藕益大师说最好拿起念佛珠来。拿念佛珠来计数有好多原因,一个是念佛珠有功德。还有就是说「欲要佛不离口,先须珠不离手」,他可以帮助你,提醒你,手拿着它以后,有它的作用,自个有约束。不然手一滑一滑就没有了,说估计一天念一万,这数目在哪儿?你没念满。有它计数,这个数目就告诉你念满了。你说是不计数,那念了多少,不知道。也有人主张,不要拿念佛珠,拿呼吸计数都可以,不是绝对的。不过说起来,我们初下手,有念佛珠,规定个数目,按照数目作为定课,这样修很稳当方便。经常提醒自己,看看拿念珠的手空了没有。

  某居士问:您说的记数,是念一粒记一个数,还是念一千、二千、三千记一次数,还是说怎么样?

  黄老:这里有好多种,我这儿有一种日本念珠,念一圈是一千,这个数目是乘法,我还是乘法四位的。

  某居士问:叶曼居士她劝我们来拜访您,她让我们特别问候您,她说有时间也来拜访您。

  黄老:她很忙,不一定要挤时间了。我们很巧,在她刚结婚,我们同船走的,见了两次面,彼此不认识,她没看出我,我没看出她,后来她把名字告诉我,才想起来了。

  某居士问:如果不吃素,念大悲咒是不是没有功德?

  黄老:不管修什么法,修观音法,修大悲咒,不吃素不能说没有功德,就是不圆满,应当吃素。绝对不能杀生啊,吃活鱼,蒸螃蟹呀。这样念大悲咒那就一点也不慈悲了,不但不大悲,小悲也没有了。有的时候嘛,就是说,佛也是非常通情达理的,根据个人情况,实在不方便,也不需要那么做。必须要刷锅,什么都弄掉,我才能吃,你炒完荤菜的锅,就不许炒我的素菜,这就很麻烦,也弄得很复杂,这种就是圆融一点了。我们体会一个精神,就是大悲观音,悲悯众生,我们要念她的咒,我们就要学她的悲心,因此不要恼害众生。现在保护动物的人,他们对贵妇人穿的皮大衣,都在抗议呀,我们现在穿皮大衣的,还不如他们那些保护动物的人,是不是。所以有的时候要融通,我的看法毛衣还是可以穿的,你去买来还是可以穿的,真正的戒律上还没有这么严格。真正经本上说的话,众生很矛盾,就是不够圆融。

  

《文殊菩萨圣诞开示(黄念祖)》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