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会性法师)▪P14

  ..续本文上一页胜妙华鬘 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 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 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 普遍供养诸如来

  重颂第三、广修供养愿。

  愿以胜妙花、香、伎乐、伞盖、衣服、灯烛等,一一皆如须弥山多,仗普贤行愿力故,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三世诸佛,愿遍诸佛前,广修供养。

  仅重颂财供养,证明财供养即法供养,故不重说。

  修财供养,观三轮体空,便是法供养,财、法并具,不偏一边,义含在中。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重颂第四、忏悔业障愿。

  此偈大家甚熟,“我”或更改为“往”。往昔无始所造诸恶业,皆因贪、嗔、痴三毒,三毒是造业根源,身、口、意是造业的工具,因三毒推动,从三业造作,而种下无量无边苦果,今于佛前,求哀忏悔,悉使清净,不障道业。

  平常求忏悔,念此四句,至心礼敬亦可。

  十方一切诸众生 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 所有功德皆随喜

  重颂第五、随喜功德愿。

  十方世界六道众生,及二乘圣者,不论有学、无学乃至诸佛菩萨,所有功德,我皆深心至意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 转于无上妙*轮

  重颂第六、请转*轮愿。

  “世间灯”,佛也。灯能化暗为明,佛教导众生,能去众生迷蒙,启智慧光,如巨夜明灯,照耀漫漫长夜。

  “十方所有世间灯”,指十方一切佛。“最初成就菩提者”,如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时,便前往劝请诸佛说法,利益众生,使离苦得乐。

  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 利乐一切诸众生

  重颂第七、请佛住世愿。

  诸佛化缘尽,欲示现入灭,我皆至心恳请,祈佛久住世间,法灯焰续,利乐众生。

  己二、合颂后三愿

  所有礼赞供养福 请佛住世转*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

  此偈前三句,总牒前七愿功德。开头“所有”与第三句末“诸善根”,尽括摄七愿。所有“礼”敬诸佛功德,所有称“赞”如来功德,所有广修“供养”功德,并所有“请佛住世”、请“转*轮”、“随喜”功德、“忏悔”业障的功德善根,我悉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佛道”。令众生皆拥有善根福德,速成菩提。

  所有善根回向众生,即恒顺众生,回自向他;回向佛道,即常随佛学,也是回因向果,回向真如实际,故标合颂后三愿。

  戊二、总颂行愿分七

  行、愿合颂。有愿无行,是虚愿,有行无愿,谓盲行,所以,须愿行并具,如鸟双翼,缺一不可。

  下文可说是合颂常随佛学与恒顺众生,两愿合并,再详颂之,文长分七,先:

  己一、略颂第八愿

  我随一切如来学 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 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 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 速得成就大菩提

  两首八句,文浅易明,且长文已说。

  发心随十方诸佛修学佛法,以圆满普贤大士的种种行愿,等同普贤。愿效法菩萨,供养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天人师”,佛十号之一,为九界独尊号。佛是九界导师,但三途迷深、修罗嗔重,唯人、天能解、能行,三世圣贤,皆于人道成就,故称“天人师”。常随佛学的目的在“一切意乐皆圆满”,求获普贤行愿,广利一切众生,随心所愿皆得圆满。更愿普随三世诸佛,亲近受教,福慧圆具,速证菩提。

  己二、广颂第九愿分四

  详细重颂“恒顺众生”愿,文分四段。

  庚一、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所有十方一切刹 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 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 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 灭除烦恼尽无余

  文有八句,前二句,明佛刹庄严,次显能依众会。“十方所有诸众生”下,正申发愿,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十方佛刹,广净妙严,海会大众,于菩提树下,围绕诸佛,恭聆法音。普贤行者,亲近如来,恒顺众圭,愿一切群萌,离忧愁苦恼,得涅槃安乐,获佛法深益,灭除种种烦恼。

  庚二、愿随形六道说法度生

  我为菩提修行时 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 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茶 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 悉以诸音而说法

  愿化六道身以度众。

  我为求成佛道,历劫修行,愿得宿命通,知过去、未来诸事,若生人趣,常得出家,严持净戒,以身作则,不犯轻戒。“无垢”,垢是垢染、肮脏之意,无垢即无垢染、不肮脏,若犯轻戒,如衣染垢,须加洗涤,方复清净。今严持戒律,微细戒也不犯,谓“无垢”。“无破”,不犯根本重戒,出家者犯重戒,如器皿破碎,不能使用,亦如断头,不能延续僧脉,受戒后,不违重戒,清净梵行。“无穿漏”,穿漏是比喻,如渡海者,爱惜浮囊,不使有裂缝,免遭生命之危,显持戒严谨,不漏落三涂。行者当修持净戒,生天上人间,保持慧命不失,具宿命通,延续所修,易得成就,这是菩萨行者的主要条件。然后化他,弘法利生,不舍天龙八部等一切众生,具语言三味,如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普摄六道,度诸苦厄。

  庚三、愿在尘不染勤修胜行

  勤修清净波罗密 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 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 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精进修习六波罗密,纯为众生,非为名利,没一点副作用。不管如何颠沛困苦,“恒不忘失菩提心”,尽除烦恼垢,成就众妙行。于世间修行,能灭惑种、业因并诸魔境,虽处五浊,犹如莲华出污泥而不染,生于水而瓣不沾水,截惑业魔绳,得大解脱。

  行者不但即世间而不染,修学菩萨道,“亦如日月不著空”,不被众生转,不执空性中,不偏空、有,得大自在。

  庚四、正颂随顺

  悉除一切恶道苦 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 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 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 圆满无上大菩提

  愿悉拔众生苦,等与究竟乐;经微尘劫,恒处十方,利益无尽。我尽未来际,恒顺众生,方便度之,念念不忘普贤行愿,期圆成无上菩提果。

  己三、广颂随学义分三

  上仅略颂,故又详明,文分三。

  庚一、明随学根本

  所有与我同行者 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 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 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 于我常生欢喜心

  所有与我共修普贤行的同参道友,生生世世共聚一处,三业清净,互勉互励,愿共住道友,做我教授善知识,示我普贤广大行愿,增我道业,并愿与我常共集会,提携教诲,对我常生欢喜心,不相舍离。

  随学之本在“常亲近善知讥”,不论教授、同行,皆生生不离,共行共勉,方能恒修愿行,直至成就。

  庚二、愿永劫随学

  愿常面见诸如来 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 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 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 尽未来劫常修习

  愿时时亲觐如来,及海会围绕众菩萨,尽未来际广修供养,毫不疲厌。愿持诸佛胜妙法,学佛所学,行佛所行,不违佛教,光显一切菩提行,证出世间无漏慧,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无间歇,恒常恳切修习。

  庚三、颂随学功德

  我于一切诸有中 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 获诸无尽功德藏

  “诸有”,指三界六道,有轮回,有生死。简称三界为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处中说九有:欲界,五趣杂居地为一有,色界之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四地四有;无色界之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四有,合起来共九有。详分二十五有,俱舍论偈云:“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及那含。”总不出三界轮回生死。

  行者于三界中,恒修福慧。因定慧生诸权巧,方便度众,而得究竟解脱,获无尽功德宝藏,乃常随佛学之殊胜妙处。

  己四、加颂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分二

  所谓“加颂”,因前无明文,仅隐含其义,此以偈加颂品题也。分二:庚一、颂不思议解脱境界。庚二、颂普贤行愿。庚一又分四:

  庚一、颂不思议解脱境界分四

  辛一、尘刹小大相入不思议

  微尘刹土之空间,互相融入不思议。

  一尘中有尘数刹 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 我见恒演菩提行

  普尽十方诸刹海 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 我遍修行经劫海

  显微尘刹土,大入小,小入大,不可思议。

  一微尘里现无数佛刹,是小中现大,一一刹有难思议佛,每一佛都处在众会中,为海会大众所围绕,愿能参与殊胜法会,亲见无量诸佛,恒常开演无上菩提的修行妙法,令我及众生,增进福智,圆满所学。无量诸佛恒演菩提法的情形,如海之深广无尽。颂文“海”字,表甚深、广大、无穷无尽之意。并于毫毛端,见三世佛,处微尘刹,转妙*轮。不但空间上,大入小,小容大,横遍十方,就是时间上,也竖穷三际,尽摄过去、现在、未来无余。虽佛无量,国土无边,我犹发愿,深入微尘刹海,追随诸佛修学,尽未来际,无间歇,不疲厌。

  如是境界,非凡小所能思议,如毗耶离城维摩丈室,仅一丈四方,竟容三万二千个高广宝座,并无量人天,甚不思议,凡夫往往不信。玄奘三藏留学印度,参礼毗耶离城,室顶已毁,墙壁仍存,见小小之室,何能广纳,不免心生疑惑,逐步而量,从东墙往西壁,近在咫尺,由朝至暮,屡行不到,看似在前,却碰摸不著,始深信不疑。

  大入小尤不可思议,只能依文解说,无从显示,乃佛之境界也。

  辛二、音声一多无碍不思议

  一切如来语清净 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 一一流佛辩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 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会性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