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菩萨行愿品(广超法师讲解)▪P21

  ..续本文上一页界就是那样的广大无边,在极大、极小中都可以有诸佛的出现。我以各种各样最好的音声、最好的言语,尽未来的一切劫,称赞佛的一切甚深功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这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三行愿--广修供养的偈语:我观想以最好的妙花、鬘、伎乐、涂香以及伞盖如云般遍满虚空,如是最好的庄严具,庄严布置周围道场来供养诸如来。除了上述各种庄严具外,另外还有最好的衣服、妙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都累积得很多、很高,积聚如须弥山那么高大,我都拿来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以非常广大、非常正确了解的心,深信一切过去、现在、未来的佛,诸佛也都是以普贤菩萨的大行大愿大威神力,普遍供养一切诸佛。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四行愿--忏悔业障的偈语:我于往昔所造的诸恶业,都是由于无始以来,受贪嗔痴三毒烦恼之所推动,从身语意三业之所产生的,所有一切恶业,我今悉

  皆忏悔。在中国佛教不论受什么戒,在受戒之前必定以这四句偈语做忏悔。在忏悔时要后悔过去所做的恶业,发誓将来不再做。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这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五行愿--随喜功德的偈语:所有十方一切众生--凡夫;二乘是指缘觉、声闻,声闻乘的初果、二果、三果称为有学,无学是指阿罗汉;一切如来与菩萨所具有的功德,我悉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

  

  这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六行愿--请转*轮的偈语:"世间灯"是佛的德号之一。佛出世有如灯照明世间,灯比喻智慧的光明,照破众生烦恼的黑暗,所以佛称为世间灯。十方所有一切佛,乃至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请其转妙*轮,以教化众生,使众生得以离苦得乐,使众生得以证悟真理。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这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七行愿--请佛住世的偈语:凡是一切佛欲示现涅槃,我都至诚恳切地劝请,希望佛能久住世间,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这里把所修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请佛住世、请

  转*轮、随喜功德、忏悔业障七个行愿的诸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以及无上菩提。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这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八行愿--常随佛学的偈语:我常跟随一切如来学,修习圆满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供养过去诸如来,以及现在十方佛。未来一切天人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圆满的,我发愿过去、现在、未来都跟随诸佛修学,希望很快就成佛。"天人师"是佛的十种德号之一,佛有资格指导人与天人修行,所以叫做天人师。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这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九行愿--恒顺众生的偈语:在恒顺众生的行愿中,是以菩提树来做比喻:即在佛所居住的极为广大、极为清净,而又极为微妙庄严的佛土中,有很多庄严广大的法会,众多菩萨围绕着佛,在菩提树王下,一心恭敬地听佛说法。

  菩提树王的脚底下一定要有其树根,这里的树根是指一切众生,所以菩萨成佛,其基层一定以一切众生为根。菩提树王的根,如得大悲水灌溉滋润,即能开菩提之花,结菩提之果。意思是说,菩萨要成佛先要有大悲心,菩提树就是成佛的果,而长出菩提树的根,就是以众生为基础所生起的大悲心而建立的,所以要恒顺众生。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他们远离忧愁、灾难,常常处在安乐,得到甚深的佛法利益,而且灭除种种的烦恼。

  以上的九个行愿,前面都已经解释过了,所以现在我只是简单地再把偈语讲解一遍。

  接下来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十行愿--普皆回向的偈语,它就有些特别。如果你要做回向,是你做了一些善法,修了一些功德,才把它回向给一切众生。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就不能做回向。而普贤菩萨从开始发心修学菩萨道,直到成就普贤十大行愿,每个次第所修得的种种功德,他都一一回向。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茶,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回向一:菩萨于六道轮回中修道。

  菩萨行者为成佛修行的时候,希望在轮回生死的人趣、天趣、畜生趣、饿鬼趣、地狱趣中不迷惑,有宿命通,记得过去世的种种因缘。具有宿命通有几种的情况:一、鬼神加持,让你记忆起过去世的事情,这就是通过外来的力量获得宿命通;二、现代人可通过催眠回忆起过去世;三、通过修行而具有神通,也可以知道过去世;就是你的修行非常好,投胎的每一生都知道从哪里来,即"一切趣中成宿命。"这就不是加持、也不是修成定力所获得的,而是你每到任何一道都有宿命通。有些人出世后会记得过去世,根据佛法说,畜生道的众生也有宿命通,比如牛,众生堕落做牛,会做很多世,当它最后一世做牛,要转世做人的时候,就有宿命通;其他的猪、狗、羊也是有这种情形,当它们最后一世做猪、狗、羊时,就知道下一生要转世做人。初发心菩萨的身口意业不是很清净,所以会堕落,会在一切趣中生死轮回,有时候做猪、狗、牛、羊,有时候做饿鬼,希望出世在那些地方后,能够回忆起过去世,才想到修行。菩萨行者更希望能够出家,修持佛的净戒。戒持得非常好,叫做"无垢"。护持净戒,不破戒,叫做"无破"。持戒有犯戒和破戒两种情况:犯戒了就有垢,但是还可以忏悔;破戒就是已经没有戒了。出家人破

  戒后,就不可以当出家人,所以破戒对出家人来说有如死刑;犯戒有如坐监牢,坐完监牢出来,还是活着的。戒持得不好就有漏洞,叫做穿漏。那么,垢与破都是穿漏,所以没有犯戒与破戒,就是"无穿漏"。

  菩萨行者在轮回六趣中修道,将会遇到天、龙、夜叉、鸠槃茶,乃至人与非人等众生,都以一切众生的语言为一切众生说法。虽然这是初发心菩萨的堕落,身不由己,但是菩萨却能在六道轮回中继续修行。释迦牟尼佛刚开始修菩萨道的时候,也堕落做蚊子、猴子、大象等等。如果你们发心行菩萨道,修弥陀净土者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则免了这些事;修普贤行愿者就要在娑婆世界中修行,因身口业不圆满而很有可能会堕落。虽然如此,菩萨依然有菩提心,正好可以为那些堕落的众生说法。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回向二:菩萨于世间道已得解脱。

  刚开始修菩萨道的行者,胡里胡涂地伤害到众生而坠落在六道轮回中修行,现在已经能够勤修清净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万行,生生世世都不会忘失菩提心;初发心菩萨这一世发菩提心,下一世可能会忘记,但是慢慢地累积,他就不会忘记了。因为他精勤地修清净波罗蜜,就可渐渐地将烦恼障垢清除干净,不让它有一丝的剩余存在。已经灭除了"障"碍与烦恼"垢",所修的一切善法都能顺利地成就。

  菩萨此时已经能够坚固菩提心,对于迷惑的业境,以及魔的境界,在世间道中内心已经得到一部分解脱,好像莲花是出于污泥而生长于水中,可是它能出于污泥而不染,生于水中而不着于水。这也好像太阳与月亮,每天都从天空中经过,但都没有留下来。譬喻菩萨已经达到第二阶段的修行,如小

  乘人般的解脱,不执著世间,再不被种种魔境所迷惑,同时也能够记得菩提心,此时的菩萨已经懂得修解脱道了。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回向三:菩萨已出离恶道,经刹尘劫轮回度众生。

  菩萨行者再也不会在恶道中轮回生死,可以在善道中继续修行,对众生生起平等的心,给予一切众生快乐;如是经过无量无边的时间,到十方世界去利益一切众生。

  因为在之前菩萨已经修得清净,接下来再也不会堕落恶道了。他开始产生救度众生的能力,能够做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业,恒修广大的普贤行愿。即是在这之前,他只不过开始发心,还不懂得修普贤行愿,后来他先坚固菩提心,除掉烦恼与业障,能够把握自己,不再堕落恶道,然后才在未来劫继续修普贤广大行愿,利益一切众生。由此可见修此法门者,不急于往生极乐世界。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回向四:菩萨已能常与菩萨老师们同集会修学。

  菩萨行者修习广大普贤行愿到了一个时候,就会遇到很多菩萨--同修伙伴。即是当菩萨开始发心修菩萨道的时候,是…

《普贤菩萨行愿品(广超法师讲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