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奘法师把它解释了。
那么刚才我叫大家注意,一切法“转,谓随缘施设有异。”怎么叫做“转”呢?一切法无主宰、非自然,皆是因缘所生。因缘道理我们曾经讲过,不过将来还要重复,大家容易搞不清楚、容易忘记了。现在把因缘这个道理再次翻一翻,只晓得这个观念。所谓“转”啊,就是说(“谓”是“讲”)“随缘”随一切的缘,“施设”假设的建立有一个差别的作用,这个谓之“转”。这个文字懂了。文字懂了没有用,他讲的是什么啊?
他说,宇宙万有的现象的发生,都是心识的转变的一个变相,都是变相。这个变相是唯识的道理。我们如果有人研究密宗的,所以大家要注意,经常正告你们青年,青年人现在喜欢学密宗,认为密宗挺神秘的——密宗不神秘,密宗所有的法门叫做“大神变”。换句话,宇宙万有一切都是变相,拿我们现在观点说就是化学物理的变相。所以神通也不稀奇,宇宙万有的发生也不稀奇,都是有一个东西,“变相”。所以我们一切众生学佛也是变相的转相——缘转,把这个恶的业缘转过来变成善缘就叫做学佛,只是转相而已。所以天堂有没有?有!地狱有没有?一切皆有。但是这些“有”都是转相而已,是一个大神变而已!所谓大神变,就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转变,变的太奇妙了!这个奇妙的形容词就叫做“神”,是这么一个大神变。如此!好,这一段我们把它又了解了。
下面,原文又来:“如是诸相,若由假说,依何得成?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这四句话又是一段。“如是诸相。”他说好!假使一个人问问题、讨论,这个**论就是对论、论辩,是对话。他说我承认你刚才前面所讲的三个理由,“如是诸相。”可是这个世界上,“如是”就是这样,你看这样多、这样多,山是那么高、水是那么深,水绿山青;男人就是男人的样子,女人就是女人的样子;狗就是狗,猫就是猫,一切的相不同。“如是”,你看,就是这样、这样,一切的现象。
“若由假说。”你说完全是心意识所变出来的假象,那么讲一切的现象这个观念、这个名词就是假说的,没有真实的东西。“依何得成?”那么宇宙的山为什么那么高?海为什么那么深?草为什么那么绿?花为什么这样红?怎么样生出来的啊?——心识所变。那好了!现在我们这个讲台上没有一个花,我们大家一起来,心里头想:这个讲台上出来一种兰花。我们想到明天、后天,想一万年它也出不来啊!——哎!你说唯识唯心所变嘛!万法唯心、一切唯识啊!唯心所造,你造出一个来呀?!你说我到街上去买——那是物质的啊!他说请问你。问题问得很厉害呦!
“如是诸相,若由假说,依何得成?”
有没有想过?同样的,我们想到一个经典,唯识学家所不承认的《楞严经》,《楞严经》第四卷上,佛的大弟子富楼那也问过佛:既然我们自己的本性、心性的本体,所谓“妙湛总持不动尊”,本来是清净圆明,云何复生山河大地?怎么样造出这个世界来的啊?第一念是怎么来的?世界这个力量怎么来的?本来清净嘛!既然清净,为什么多余这个世界啊?如果其他的宗教学(说)上帝创造了世界,我很埋怨这个上帝太多余了!你不要造这个世界,不造我们大家不是更清净吗?造了世界又有战争,闹了半天,又盖房子、又拆房子,搞了我们又吵架、又打官司、又起烦恼,你不是吃饱了饭没有事吗?不造这个世界不是蛮好的!(一笑。)学其他宗教哲学就要反问这个问题了。这里头也类同地提出来这个问题。
“若由假说,依何得成?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答复你。所以宇宙万有、一切的现象,强调地,都是唯心所变、唯识所变。怎么样变?三个字要注意:能变的——本能功能发动了。我们现在科学上用“功能”这个名词也是佛学里头来的、唯识学来的。“功能”这两个字是唯识学,尤其是玄奘法师特别用。宇宙一切功能;“能变”是一切的功能,“所变”是一切现象。这个所变的现象是什么?转变来的。能变、所变、转变,三个观念一定把握住。
不是讲学理呦!你们诸位将来**的人要注意哟!所以你们作功夫各种境界不要来问我了,那都是所变、转变的阶段,有什么值得问?!什么境界都没有稀奇![断录]
……一个人生下来,一个小孩子岁数会长大,长大了也是个转变,长大了以后下一步怎么样呢?下一步变老了嘛!老了以后怎么样?变死了嘛!很简单的。能变、所变、转变,那有什么稀奇嘛!****。
“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因为变的这一切现象都是不存在的,不是永恒存在的,无常的。但是在不存在的万有现象、无常的中间,我们为了一切众生认清楚自己生命的本来,在教育的方法上,只好一个假设的建立(“施设”就是建立)这些名相的方法。
譬如我们手里端的这个叫暖水杯、茶杯,假使我们中国人开始把这一个东西名称叫做“马桶”,我们现在一定是翻译为马桶,把马桶叫茶杯,一定是“哎,我们上茶杯去。”这是人为的假立,它不是真实的;是假的、设施的。我们现在翻译过来这个叫电灯,如果当初那个翻译过来的人叫它“电亮”的话,我们现在一定讲不叫开电灯——“开电亮”。这些名字都是假设的。所以一切名相皆是假设。
好了,现在剩下一个问题严重了!好,你说一切现象都是假设,本来能变的功能都是什么东西?——识!心意识这个识。什么是“心”已经困扰我们几千万年,现在又来个“识”。呵,我就是不识,怎么办?(一笑)什么叫做“识”?讲到这里我们稍稍要注意了。
学禅宗人经常问一个问题,禅宗祖师喜欢用一句话:“离心意识参!”现在最近有个同学问:老师啊!什么叫心意识啊?这三个名称硬不同,逻辑范围不同。
譬如我们讲八识,整个八识包括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第六意识、前五识,八个识合拢来是一个总体,叫做心王(心)。“心”是个总代名称。换一句话,我们中国佛学由梵文翻译成中国的佛法以后,这个“心”字,我们常常*****,因为中国佛经里头词汇不够,有时候佛经里头那个“心”字翻译叫***;现在思想的就是唯识讲心所的妄心,也用这个“心”字。有时候我们佛学里头,(尤其是)禅宗里头特别多,提到这个“心”字,指本体的,也用这个“心”字。所以本体心同现象的能所、这个所起的心,两样的;可是一个名词在代替。所以我们常常这一个名词搞错了的。但是这个是叫“心”,就是这个心——本体,这是代号。意是第六意识。
所以前两天我告诉两个同学,他懂了以后,今天有一位同学告诉我,昨天懂了以后,心理上、做事情也大概好了。我说你不要用脑,你知道吗?西方人讲用脑。第六意识的用在脑里头。我们常常思想、妄想在脑里头用;“心”,硬是心脏部分啊!你心脏并没有思想的,但是心的确是一部分。我说你平常做事,把心沉到心脏这一部分来做事,少管脑;你就不同!记忆力增强了,定力够了。这位同学马上懂了,去试用一下,到今天为止告诉我:老师啊!好了!懂了。
是真的呀!第六意识是脑意识。所以西方人只认到意识这一层,心(心脏部分)还没有搞清楚。
其实你们诸位打坐去参话头也好、观想也好、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都在用第六意识、在用脑——错了!所以不能得定、不能证道。心,你硬放到心脏部位*,有绝对的道理!你不相信你去试!这是科学。
你不要拿现在科学,讲这个心脏是没有关系、心脏属于一个机器;我并不是讲心脏就是心啊!可是你使用的部分——“心”主要在这里。所以念佛你在心中念,不要在脑中念。你想在脑中学佛、念佛修道、观想……修三大阿僧祇劫,给你加两倍吧!九大阿僧祇劫也不会成功!我可以断定。同此说者是佛说,非此说者是魔说!我会斩钉截铁地告诉诸位这个法门。
至于阿赖耶识藏在人体哪一部分?这一问题将来讲到阿赖耶识再说。
所以讲,意与心不同。
这两个问题解决了。
识是个什么?这个讨厌了!我作一个比方。我们看流水,你们现在人在中学都学过物理的,我问问你们,水有没有皮啊?(下面同学回答:有啊!)对的,水有皮的。所以中国话来讲。你放一个缝衣服的针,如果横着轻轻放下去,沉不下去,那个水皮、表面**。你如果尖尖地放下,一下就到底了,对不对?我们叫水表面上有一种不沉的力量(水面的张力)把它浮住的。等于我们人的肉体外面有层皮肤,就是水衣了。对不对?不相信回到实验室做一下试验。不要实验室,回家拿一个碗水,完全把它澄清了以后,你把一个缝衣针轻轻这么一放,就浮住了。
为什么我要讲这个问题?“识”,比方,是心、意那个外面的一层作用就是“识”。所以“识”很难解释。照传统的唯识的学问翻过来,叫“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能够起分别作用的这个叫做“识”,不起分别作用那个叫做“智”。“智”跟“识”的差别。
但是讲了半天,分别不分别一样啊!我们自己找不出来。在唯识学里头就是叫“了别的是识”,就是分别的意思。但是玄奘法师为什么不肯用“分别”这个名词呢?他硬改了一个字,用“了别”,有他的道理呦!你们千万注意这个翻译的地方。“明明了了”。譬如我们眼睛好的时候,看东西一看就知道了;不近视、不散光、也没有色盲、很好的眼睛,前面东西一照就清楚了,非常明了。到你眼前就已经知道这个确确实实白的、红的,一刹那之间;不要用意识思想已经知道了,这是“识”的作用。所以识别、了别。所以心、意、识硬是分三层。
识,是最前头的,识别,就是了别的作用。刚才我问大家水有没有皮,就是**的意思。****识是心、意的变相,能变之谓心;所变的是意、识,是(心)变出来的。这要千万搞清楚!
为什么要把它搞清楚?你们这样懂了以后啊,你修行、打坐、参禅,**很快就会成功了。所以有时候你…
《唯识与中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