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唯识与中观▪P36

  ..续本文上一页迷。那么他的这一个受生的这个时间、体量有多大?都是看你业报的发现。

  换句话说,我们譬如讲,要死的时候,再来转生的业报在哪里发现?我们上次拿人道中间大概报告过。死过以后,当我们灵魂再清醒过来,晓得自己死了,这个阶段,就是非常快啊,快得不得了!所以一刹那之间——我们注意哦!看佛经,你不要忘记了,把这两个字一下就把它过去了。(师弹指)这么一弹指,有两种说法:一种说,这一弹指之间是二十个刹那,弹指已经相当快了,他说这个中间包含二十个刹那;还有严重的讲,这一弹指之间是六十个刹那,非常快,快速得不得了。但是你们注意哦,所谓刹那的那么快速,一万年不过一刹那,这个时间的长短是相对的。我们要了解哦,现在科学也了解,所谓那么真讲到我们真研究科学,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讲时间的这个相对的观念,那个自然科学的、物理科学的理,同这个人文科学这个心性的道理,这一点是相通的。这个时间你不要看到刹那是那么短,也就是万年一刹那,刹那一万年。所以这一刹之间将清醒的时候啊,我们中阴境界是给亮光吓醒的,无比的光。

  所以上次讲到,因此修定的人,必须平常练习到在定境中自性光明已经发现了,能够定住了,在这个时候,那么中阴的时候,这个自性光明一发起,那我们形容一句话:哈哈一笑,原来如此!就定住了,定在一片光中,暂时不转生了。这样的情形,也可以说是一种“中阴成就”,在中阴境界再成就。换句话说,这个时候,定在一片光中。不过详细地分析,注意哦,你平常做功夫,诸位打坐学佛也好、修道也好,在座的各宗各派的都有,是不是能够经常在自性光明一片定中呢?我想很少人有。因为这个你不要自欺了,老实讲你到达那个情况,一望而知,我早就看出来了。自性一片光明定中的人已经有往生的感觉,没有身体了。譬如你打坐一定,不打坐也可以,站在那里也一样啊,只要一进入定的境界,你没有身体的感觉,就是一片光,光就是我、我就是光。当然这个光不是太阳,不是月亮,更不是强烈的电灯光,都不是。可以说,比太阳、强烈的电光还严重——所谓自性心光,就定住了。所谓定住了,就在光中是一点妄念都没有,所谓七情六欲,贪、嗔、痴、慢、疑,什么身口意三业所发动的,一点丝毫都没有,等于一个镜子,硬是镜子擦得很亮的东西,一点东西、有一点灰尘,不要说有一点贪、嗔、痴、慢、疑,或者你觉得很高兴:“哎呀,我已经得道了!”已经不行了,这光身马上变了,已经有染污了、念头的染污,不对了。所以呀,一点都没有,非常清净。

  那么在中阴境界,你认为到达这个——假设你在生修到这个程度,修对了没有?还没有。中阴境界,不过是光明一点成就而已,光明成就。这个中阴境界的成就了光明,并不是承认你是得道哦,你没有证得菩提,没有大彻大悟,慧解脱不是这个事哦!譬如说有这个定力,有这个定力,那么这是第一。

  第二,当我们这个生命死去,将清醒、中阴生起这个阶段,与光几乎同时一段很空的境界,很空。这个空的境界,你注意,这个里头差别又很大。刚才提到光明,晓得无比的光明中间,那是空;因为空到极点,自性心光发光明。同样的,同太空科学相同的道理,我们在中阴清醒过来,在无比空进了无比的黑暗,不晓得多害怕的黑暗,那四顾茫茫、黑到极点。你这个时候(如果)说加一点观念:“哎呀,我下了地狱!”那就是地狱。如果这个人慧力很清楚,所以我常常告诉打坐的同学们修光明定的方法,你们已经学过的,我不是告诉过你们,你们注意,《阿弥陀经》都给你露过消息,讲过的:青色青光、白色白光、黄色黄光,换一句话,我给它加上:青色青光,黑色就是黑光,世界上无处不是光、无一而不是光。学过科学我们也知道,红黄蓝白黑光,都是光。白的灯光这个也是光,黑的也是光嘛,那个能量、光的能量,差不多都是一样,排列不同颜色就不同,所以金刚钻那么亮、那么漂亮、那么值钱,金刚钻的能量几乎同煤炭一样,只是排列不同。所以在慧上解脱的人,即使这一段空,没有看到光,黑的正好嘛,黑色黑光,空中就定住了,这个境界认得了。那么他一定住了以后,这个黑的境界立刻变光明了,所谓放大光明境,照见一切。这就是慧与定在中阴境界的成就,如何求得解脱。

  但是这个定的境界,大家年轻同学们听了要特别注意,不要听了这个境界打坐起来专门求一段光了、求一点空了,那你又不行了。根本上不是在这个地方。我们先休息一下,前面恐怕盘腿的朋友坐久了不舒服。

  我们刚才讲到中阴境界,这个同我们切身生死有关系,也同我们现在学佛这个知见,做修养功夫是绝对的关系。一个空、一个光,认识它,这是我们心识在中阴境界认识它,已经非常困难。认识清楚,能够定住,心念定住了,这个定住是什么东西呢?就是心念定。这个就更困难。定住了,不能说你了了生死啊!不过在生命的生死的过程中间,你比较自己有选择的余地,不能说你有绝对选择的能力,那要慧成就。

  所以,我们修净土的人,你看净土三经,佛经也明告诉你,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与心光相应的时候,临命终时,佛光来接引。这个佛光来接引,自他不二的。你自性心光发现了,那是很快的。但是我告诉你,我们谈经验的话,不要瞎吹了!你不要看有许多人,往往我看到许多的朋友,念了一辈子佛,到临死的时候念不起来。当然念不出声了,那是嘴念——心念、意识心念上没有佛了,只有痛苦昏迷的境界。你说以这样的见解,平常理解不清楚的,到死的时候,一定说会往生或者说一定会怎么样,那是靠不住的啊,非常非常靠不住。

  倒是普通的人,没有学佛,也没有信什么天主教、基督教,有些人做人很爽朗的、或者临走的时候还说:死就死!好了就这样!——哎!很有道理!非常有道理。所以我经常看有所成就的人,不一定在宗教徒里头。你注意我的话哦,并不是说,有成就的人不是宗教徒,(而是)不一定在宗教徒里头。作为宗教徒能够修养到真正的这个正路,也可以做得到。

  这个里头的道理呢,就要研究了,我只介绍大家《楞严经》第八卷关于地狱六道轮回怎么生的,同心理什么关系的,千万要注意。所以,我们平常修道的人,现在修道的人,光讲打坐,大家都是喜欢打坐,坐在那里,第一个你的思想没有停过,粗的思想就没有停过,这个思想往来,尽管坐在那里,熬腿,甚至于熬了一坐三四个钟头,也不过是在那里熬腿;做了几十年功夫,好一点的,在细昏沉的状态,细昏沉好像刚才我讲过的,讲话也听见,什么也清楚,迷迷糊糊的;身体坐着那里很舒服,哎呀,好像自己觉得一身气脉打通了,那很舒服;哎哟,一身这里舒服、那里舒服,不想动。你说你坐在那里干什么?那可见你的思想都在转嘛,在贪图那个舒服对不对?同我们觉得吃冰淇淋舒服、吃咖啡、吃糖舒服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哦!只换了一个,不过你觉得这样觉得很舒服。然后迷迷糊糊,人家叫你说:某人,你看有人死了,你替我去抬棺材。你一定想这个人讨厌,我在修道,他还叫我去抬棺材!对不对?你绝不干,绝不会肯下来,说:啊?死了要我帮忙?腿一撤,马上去,你做不到。

  实际上你坐在那里,又在怨恨、又在骂人——贪嗔痴慢俱全的。人家到你面前:讨厌!我在打坐,走轻一点也好,衣服刮得那么大,都是风!你说你在打坐入定吗?这不是见鬼吗?定不是这个境界。这个样子的境界,你说临命终时,统统都在情绪里。所以,《楞严经》告诉你,你会在定中你会讨厌人家,讨厌人家这种动作打搅你,这一念就是瞋心。所以,临死的时候,或者临死有一念瞋心,《楞严经》告诉你怎么说?“瞋习相交”,这个习气,怨恨人家的这一念,这个心理作用——相交,“发于相忤”,就是很讨厌这个东西,心物两方面构成了东西了。“忤结不息,心热发火”,这火灾地狱就起来了。瞋是火哦!

  所以我们大家学佛修道的,所以第六意识你没有真正定住,你所有的境界都不是定。大家同学们都问东问西的,我今天总统答复你一句,要第六意识真定住了,第六意识怎么样定住呢?就是说,我们在禅观的课上给诸位讲得很清楚哦,我经常说,不管小乘、大乘、显教、密教,什么都不管,佛说的法十个归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安那般那,念身,念休息,念死。实际上真正的念什么?念佛先应该念死,佛把它排在第十位,实际上第一位,你上座也好,今天你一开始念佛,你先念死,这一刹那之间,你当成自己“我已经死了的人”,什么都不管,这个身体也就是死了的人。你不要说“我现在先打个坐,等我下座精神好了,再来给你做事啊!”那是你念活,不是念死,你下不了决心,放不下来。如是念死是第一。

  所以我们有名的现代的,当然现在讲过时了,叫近代了,净土宗的大师印光法师,印光法师的房间里头你进去,他没有供阿弥陀佛像的,什么都没有,(只挂)大大一个字——“死”,他自己抬头一看,“死”,念法,念死的方法。所以没有生死决心的这个心理,修定修不好的。所以大家统统都在玩弄那个色阴境界的感受,这很严重啊!你坐在那里,刚才我们讲就是你觉得坐得很好,身上气脉周流啊,觉得很舒服啊,定境界,清幽幽的,这个是细昏沉,细昏沉就是无明根本。大家有没有想,而且可以试验,你这样坐在这里很好,现在我拿把刀在你身上割一下看,马上割得你流血,看你还有这个清幽境界没有?还有什么气血流通、舒服不舒服?你绝对舒服不了了!那么很简单嘛,我现在这个舒服清净境界,是因为我没有病,身体很健康,坐在这里感觉到舒服,这是感觉状态啊!这个四大肉体活着当然的事情,不算是定境啊!你在这个境界里头在攀恋,你到死的时候这四大分开了,你还有这个定啊?不可能的嘛!这是非常科…

《唯识与中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诗词辑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