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他也不贪:你们去玩吧!说你那怎么……?他说:我想偷一点才舒服啊!他的八字里头一算呢,算命里头就有这个种子。我们那里还有一个人,就是老太爷,很有钱,喜欢讨饭,他一年总要出去讨个把月饭,不然就病了。硬是睡人家街*口给人家骂,他说他喜欢,噢,这个舒服!奇怪,你看人所以许多个性就是这样!这是种子带来的。所以对子女的教育大家都要搞清楚。学教育教学生的人更要懂这个。
就是说现行“谓七转识”,由第八阿赖耶识、第七识末那识(就是我执),我的本相就出来了。我们讲:哎,我的个性如此!这个就是第七识作用。这个人的天才喜欢爱画画、喜欢爱吹牛或者是喜欢一声不响,他的第七识受这个种子(第八阿赖耶识)的影响。
七转识就包括了第七识、第六识、意识思想,这个人天才有人喜欢生来什么事情不肯做的,喜欢学佛、搞打坐,你看像我所接触的很多年轻人,很烦!经常有人像年轻人写信来:哎呀,什么事情不想干,就是要出家,再不然学佛。十个啊,九个半是神经病,真的有问题!不然一看,今天也有嘛,我说交给他们回,我就不回了。也是一个年轻人,常常一天都要好几封信,又要拜老师啊,又是如何如何。不是病,就是身心都在病苦中。你说我也没有能力,(要是)有能力办这么一个幼稚园,收罗天下可怜人啊!然后弄一个可怜的学校,可怜大学,然后弄一个可怜的禅堂,然后就弄一个可怜的坟墓,一路就把他可怜下去就算了!真是啊,讲这些人真可怜!但是我看到也生气,一个人怎么会搞成这样?自己头脑不清。那很多很多!然后你说他一个年轻人写这么一个求救的**,最后又自己称一个什么“居士”,名字也不写,写个什么居士,再有些写“某某山人”,去你的!(众笑)教育都不够的。你还“山人”,还是鬼人呢!你要人家帮忙嘛,你要写一个像我叫什么名字吧?他要写个山人啊、居士的,现在年轻人这个教育啊!所以活该!是不是?所以我是不做菩萨,我做菩萨也是做那一种菩萨:听不听?不听打死你!那就很简单。你要慈悲?慈悲那不行的。(一笑)
这七转识,这就是第六识,他的个性带来的。“及彼相应所”,“相应心所五十一”就是贪嗔痴慢,个性不同,第六识,所变的相分——现象,见分。拿人来讲,(相分是)他所变的相貌、环境,见分——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他的智慧,就是他的见分。所变出的相分、见分,它的性能——性质的功能,界——三界。或者有许多欲望大的,有许多好色的。你们男女之间有许多是好色啊、有许多是好欲啊,这个中间差别很大啊!有许多是不好色也不好欲,喜欢谈情说爱,那是情啊!这个三界九地等等的差别。阿赖耶识现行起来,这个现行就是种子变来的。
“除佛果善,极劣无记,余熏本识,生自类种。”怎么说?除了成佛了,成佛是止于至善了。空了嘛,毕竟空。现行不起作用——还是起啊!哎,我这句话讲错了,佛起不起现行作用?佛起就是“现”,起哟,不然佛怎么度众生啊!只有施出去,没有收回来,纯善无恶,所以等于《大学》讲的“止于至善”。除了佛果善,而且他的现行,佛已经不留痕迹了,这个现行啊,有没有因果呢?有因果!什么样果报呢?得涅槃果报,涅槃就是佛,佛就是涅槃,就不谈了。
除了佛以外,还有普通的人,“极劣”,最下等的无记、白痴,乃至下等低等的生物。所以我经常跟朱文光他们研究,这个细胞啊究竟算是有记性、无记性?有生命、无生命?还不敢确定它。大概是无记性的,无记是无记,绝对昏沉。绝对最白痴,绝对属于无记果里头。这个无记果里头,他现行,他一边做一边无心的嘛,一边无心他这个现行又变成种子了。所以除了最高的佛境界、最低的无记以外,除了这两种以外,凡是所有一切众生,“余”,其余的;“熏本识”,一切现在的行为都是慢慢熏习阿赖耶识。“生自类种”,生出自己同样的性质相合的那个种性,变成来生的种子。
所以我们老师经常讲:哎呀,你讲啊尽管讲,有些人反对骂你,不要紧!给他骂就是了。他只要听你一讲,看你的东西一看,一入人耳,在他耳朵里一钻、眼睛一看,这第八阿赖耶识种子给他种进去了。三大阿僧祇劫,不晓得经过万万亿年,不晓得多少多少亿年以后,哎,“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他这一点、听过一次经典的善根,将来爆发成种子,就能成佛。所以啊,未曾成佛,先结人缘、先结法缘就是这个道理。乃至你讲了,他恨你、骂你、反对你,他善根种子给他种下了,将来因缘成熟它就爆发。所以啊,这个是现行。“此唯望彼,是因缘性。”他说这个作用它本身是回头看自己,本身看自己,根性不同,这叫做因缘。
“第八心品,无所熏故,非简所依。”第八阿赖耶识,整个的八识心王,就是心了。这个“心”注意啊,千万不要偏向于我们现在心理思想这个心;包括心物一元的宇宙万有本体,你叫它上帝、叫它神也可以,给它一个名称都可以。这个东西,它“无所熏”,它不熏别的,等于说他是个白纸,白纸还不对,(那还)有形的。等于这个虚空,虚空你拿大便、最臭的熏它,这个虚空里头臭得不得了,等一下气味过了虚空还是不留这个臭;你拿香的熏,虚空还是不留这个香。香[断录]
“无所熏故,非简所依。”简就是简便(不是简单的意思),选举投票选举那个“选”字的意思。“非简所依”,本性它无所依。所以善、恶、无记,它自体皆空、毕竟空。空不是没有,听了不要变成无神论,那是笑话、小孩子讲的话。所以这个心“不受所熏”,刚才我们比方,你看香臭在虚空、这个空间不留的,它过后都不留。它“独能熏故”,它都有熏其它的功能,它有这个功能。但是它不熏,不起熏的作用。它有这个能,等于我们比方说它有这个电,电是能,看不见摸不着,它能力无穷大。也等于说我们两个手这样一摸你看没有关系,再擦一下就不得了,会发电,自己也受不了了。它空的、能熏的。“极微圆故”,所以心之体最微妙,微妙得不是你思想可以推得到,所以叫不可思议;最圆满的。“不熏成种”,它本身不是种子哦!所以刚才说: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你不要想到我们心体也是种子,就错了!等于我们宇宙万有的这个种子,刚才讲苹果的种子、稻子种子、麦子种子这都是现行。这个种子最初那个稻子、麦子、苹果,最初最初……宇宙还没有开辟以前,它哪里来的?那个东西是本体问题了,那个叫做心。要搞清楚,“不熏成种”是这个意思,这是讲种子。
至于现行呢?现在的行为是种子来的。种子是第八阿赖耶识、第七识,有我就是种性来的。有了“我”,我的个性不同,这是种性来的。你看所有的人,你看我们在座的人,或者你家庭的兄弟姊妹,没有一个相貌、种性相同的。乃至我们这个肉体上每一个细胞。为什么这个身体那么坏?你的身体怎么那么怪?三天两天就起变化,脾气就不同。你看有三天学学佛啊,好像好得不得了,自己觉得是世界上最大最大、大大的善人;再过三天就下地狱了,变畜牲都不如,这个性就起来。每个细胞里头都有他的种性不同。前念是好、后念是坏,这个种性不同。这个就是现行的作用。
“现行同类,展转相望。”在现行的时候的因果、因缘呢?我们年轻时候受后天的教育,受来就是现行第六意识去接受了,这个现行呢?同类现行引发了现行,因为年轻受的教育,到了中年老年发的思想都在这个里头想。就是所谓共产党人讲唯物论的,他深懂这个东西,现在这个心理学是唯物的,我叫他是所谓“鸡蛋心理学”,是呆板的。所以这个狗啊,你拿个盆子一敲,它就来吃饭;你不添饭在里头,盆子一敲,它口水流出来了,这个心理反应。心理反应是“现行同类”。“展转相望”,由这个现在的心理,因为我们受的后天的教育,思想、习惯变成一个现行的心理状况,它的互相为因果“展转相望”,它本身看本身。
“皆非因缘,自种生故。”这个不属于因缘的范围。因缘只讲种子生出来现行,现在的现行变未来的种子。我们现在的心理作用呢?由过去受的教育、昨天听的话,今天越想越气,这个本身不属于因缘。同类现行生现行,“展转相望”,这属于等无间缘。很平等的没有间断的,这个思想流下去像一股流水一样,没有断过,(像)一个瀑布。你看那一股流水怎么样流?它永远都是这样流;等无间,没有间歇过。所以这个现行的心理作用,“皆非因缘”,这个不属于亲因缘的范围,因为“自种生故”。这就是已经由你根本的个性的那个种子啊,就是个性如此就是如此。所以有些人个性如此,你怎么样思想教育……所以我讲啊,人到老了一看啊,我说:人啊,教育真对人有效果吗?我现在都怀疑起来!自己都累死教了一辈子,也许自己错了,但是我觉得改变不了人多少。真可怕!这个种子真可怕!它“自种生故”。
“一切异类,展转相望,亦非因缘,不亲生故。”所谓“同类展转相望”,习惯、思想相同,这个不属于这个因缘,“自种生故”。什么叫“一切异类展转相望”呢?现行生起现行——所缘缘。由我年轻的思想,喜欢这样,受家庭环境影响、教育的影响,喜欢这个。后来碰到这一类的东西相同的,特别有趣,喜欢,去追求了。“展转”是所缘缘,也并不是本身的因缘。因为“不亲生故”,不属于自己天生带来第八阿赖耶识所生的,所以不属于亲因缘。因缘是叫做亲因缘。下面还有三个缘是疏因缘,但是因缘的作用是一样的。
“有说”,另外有人讲,“异类、同类现行,展转相望,为因缘者。”过去这些大师们有一些理论,认为“异类”不同类、不同性质,“同类”同一个性质,“现行”现在心理行为,互相为因果,“展转相望”,这样这个原则之下就叫作因缘,有这样一派理论。他说这个不对的。“应知假说,或随转门。”这是教育上的方便,假定的说法,为了普…
《唯识与中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