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利器之轮讲记▪P13

  ..续本文上一页  今应唯修清净相。」

  我们只要是凡夫,就永远会在不清净的地方,能投生到净土去的都是佛菩萨。譬如色界,因为粗分的烦恼已经降伏,所以比我们现在所处的欲界清净。我们为什么会在不清净的地方?就是因为自己只见别人的过失,我们平常串习的都是这些不清净的观念,内心当中经常现起的是不净的一种觉受。现在利器之轮回报到我身上,以后我们应该「但观功德勿寻过」。不仅仅是对师长,对同行也要串习得非常清净,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这个问题不在难易,重要的是要把握住两个主要的原因,如果这两个主要的原因把握住的话,就不会有难事。第一,我们是不是有决心要改!当晓得过患的严重性,就会决定改。第二,善巧方便!我们有要改的决心,如果没有善巧,也是没有用。反过来,知道善巧而没有要改的决心,这个善巧也是白白浪费。有了这两种条件,然后实践的时候能够很有力的一步一步做下去,成功的机率就非常大!

  有的人会出生在杂乱不好的地方,或是长大后住在穷困、不安、杂乱的地方,充满着种种麻烦。在台湾,不会有很显著的这种地方,在美国,你会看见一个上流社会跟黑人圈子很不一样。我曾经到美国黑人住的地方去,一看心就乱成一团。我看到一个黑人妈妈带着一个小孩子,小孩要牵着她的手,妈妈不肯,小孩子哭着追上来,妈妈就打他,就像虐待小动物一样。街上乱成一团,大家视若无睹。还有人劝我在黑人区开车千万不要下车,我还听说纽约的黑人哈林区,有很多是化外之民,从出生到老死,也没有登记过,警察都不敢进去。平常我们都是看不见自己的过失,而且容易看自己的好处。稍微做一点事,就觉得自己有多好,看见别人的坏处又是非常容易!这个看过失串习的力量非常强盛,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心改过来,也就是观功念恩的内涵。

  有些人很有钱,但是住的地方却不好,有的人不一定有钱,甚至是穷光蛋,可是却能住在很好的地方。我们觉得好像不太可能,可是我自己就遇见过这么一个人∶民国七十二年,我住在洛杉矶的莲社,在莲社遇到一个从台北来的人。他为了修行而住在莲社,但莲社有很多人,对他的修行不方便,他就祈求找一个地方。有一次他在马路上走,遇到一个也是台湾来的生意人,对方在美国买了一栋房子,而且金屋藏娇。生意人要离开那个地方,可是秘密又不能泄露出去,正在为这件事忧愁。生意人听见我朋友需要修行的地方,便请他到家里去。生意人对我朋友说他是刚刚新婚,夫妻两人要去度蜜月,麻烦他来住。我朋友就这样长期留下来了。我想这个修行人,以前一定「观功念恩」修得很好!

  寺院是三宝所在之处,按理说我们应该把它看成净土,但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串习力非常强,很容易挑剔寺庙的毛病,这根本原因在哪里?在于我爱执。透过我爱执,我有我的见解,然后看外界,就会产生种种过失。有些人还会以一般世间的标准去看寺院,觉得寺院的人不做事情,都很闲,认为出家人是蛀米虫,甚至信了佛法的人,因为过去的串习力也有可能会看成这样,所以我们要自己想∶这是我的串习力,因为我爱执的串习,才会产生我们认为的过失。所以真正的净土是怎么来的?都是透过了对佛法的认识、薰习以后,依照一定次第闻思修,然后在意识上去观想。所以刚开始是以自己的意乐、心力慢慢的配合相应增上修习,如果离开意识去观、要找世间真实的净土,是很难找到的。实际上老师已经把我们今后修行最重要的特点说明了,因为眼前我们还没真正讲到,所以现在不去深谈。不过广论也告诉我们皈依时有六个加行∶先把地方扫好;把佛的圣像供起来;供好了最好的东西,然后要把圣像观想出来;然后对他顶礼也好、忏悔也好,做种种的集聚资粮。这也是观想起来的,眼前我们并不了解这里边的很多真实意义,可是我们谈到造业的时候,造业真正最重要的是什么?意乐!以前我们就停在这点,如果我们继续将一支一支的公案抽出来,我们确定会得到非常精要的一个教授,如同沙里淘金淘到真金,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老师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大仁波切要去朝布达拉宫,当到布达拉宫附近的时候,他非常小心、谦恭的折回,弟子问他∶「上师,你准备了这么久,怎么目的地快到了反而不敢去啊?」「啊!我怎么敢去?这是上乐金刚的坛城啊!这是圣地呀,我这个凡夫踩上去,是罪过万分哪!」因为他看见的不是我们看见的布达拉宫,而是上乐金刚的坛城。听说也有人看见是密集金刚的坛城,也有人看成是观世音菩萨的净土道场。

  老师又举了个例子∶在宗大师的传记里,大师曾说大昭寺里的圣像,是释迦世尊的真身。有一次,一个西藏屠夫去朝圣大昭寺,到了里边,屠夫一个佛像都没有看见,屠夫想∶「奇怪!我怎么没看见佛像?」因为他信佛,所以心里非常忏悔,他就非常真切地不断的忏悔,拜完了以后再看佛像,其他的都看见了,就是主尊──释迦世尊的圣像,仍看不见,最后他看见了世尊圣像的地方是一盘羊肉,因为他是个宰羊的屠夫。听完这故事以后,我们应该晓得怎么做了。我们应该不断的努力去看自己的过失,然后尽量的看别人的功德,不要看别人的过失。布达拉宫对西藏人来说是法王住的地方,法王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一个菩萨住的地方绝对都是净土。即使是一个持戒很清净的人踩过的地方,天神都会很恭敬那踩过的泥沙,何况是一个菩萨所住的地方。所以我非常重视皈依,透过皈依,内心产生了变化,那时候再仔细的去想,就会对问题深入体会。因为无始以来,我们粗猛的现行从来没有一点点机会能摆脱掉,要想对这个题目深入不大可能,这是我个人的经验。

  今天你相信我所讲述的,老师亲自讲,你也相信,但是并不能够听完了在内心当中去缘念而改变自己,除非透过皈依,内心生起如理如量的皈依觉受,假定你进一步又懂得怎么去思惟、去忏悔,今天讲的题目,确定会增长你的信心。除此以外,假定说我们有了这个认识,再进一步把《前世今生》的公案放进去比较,你就不会停在知识的阶段,你内心肯定会产生转变心意的一个力量。那时候我们好好去思惟、观察,对我们的修行是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真正重要的,是要想办法把观过念怨的习性改成观功念恩。这个串习一定要经过分别,透过学习,而且要环境的帮助,要以种种的方式,不断的努力,才会产生改变。

  偈十六∶

  资益挚友相仳异,

  因他眷属我挑离,

  恶业利器回转己,

  离他眷行今莫继。

  在周围对我们有益的人,我们会依靠他,但是突然之间他离开、背叛了我们,就是我们以前拆散别人的眷属,造了这个恶业,现在利器之轮回报我们身上来了。所以要把这所有的恶,让我爱执来承担,以后一定不可以再造拆散人家的恶业。

  这「眷属」可以是夫妇、朋友、部下或弟子。我们在因地当中看见别人有非常好的因缘,我们就把他拆散。拆散的方法各式各样,有些对现代人已经不稀奇了,不但不觉得稀奇,而且还觉得是正常的手段,例如一般公司与公司之间会挖角。在这地方,还有一个实际的问题∶譬如我们现在学了佛,我们遇见了不学佛的人,或是学了佛但在不同团体的人,你告诉他∶这个是最圆满的佛法,使他自然而然跟原来学的团体离开了。而本来不学佛的,他世间做得很好,听见你说佛法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他回去家里也坐立不安了。你们说怎么办?假定我们不是为了世间的利益而去做这种事情,是可以的。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佛在世的时候,佛的弟子们曾经为了一些问题发生争论,最后争论越来越大,形成两大派,连佛也没办法劝他们,于是两派彼此就产生了意见分裂,这就是佛史上有名的毗舍离之争,结果延续了两年最后两派又和合了。佛的弟子就问佛陀原因,世尊说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有一次看见一个外道,在教诫一大批弟子,世尊就使了一个计,让外道的弟子都离开他的上师。世尊的意乐是完全清净的,但是他的确使人家产生离间的作用,现在他成了佛,尽管他有清净的意乐,还会是产生这样的一个效果。这告诉我们∶世间任何一点点业,只要造了一定会感果,让我们对业产生一个绝对的胜解。何况我们前面讲过,登地菩萨乃至于佛都还会生病,只是他不会痛苦,自己的身体尚且如此,何况是外在的那些弟子。所以这里特别是说,如果平常的时候,我们造了离间别人的事,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偈十七∶

  若尽善士不喜我,

  因曾舍彼依恶眷,

  恶业利器回转己,

  今应舍离诸恶友。

  如果好的人都不欢喜我,是因为以前因地当中,自己造了舍弃善知识、善友而亲近恶知识、恶友的业,所以现在利器之轮又回到我们身上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要很勇悍的下决心弃舍那些恶伴、恶友!

  这里的「善士」,是对修行人而言,譬如我们要依止师长,找了很有修行的人,但是不管我怎么小心地侍候,他们仍不欢喜我,那是什么原因?那是因为以前造了抛弃、远离善知识的因,而且去亲近非善知识的恶友,乃至于抛弃了讲正法的人而去找讲邪法的人。世间有酒肉朋友,大家坐在一起,吃饱了饭便坐着闲谈,谈得很高兴,真正的善士、善友是不会这样的。善士对我们特别需要,善士一定要比我们层次高,他会规劝我们,用种种方法让我们改善无始以来的恶习,所以给我们的通常都是苦口的良药。平常我们容易听不相干的好话,而该听的话却听不进,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我们会远离善士,反倒是恶友,我们最容易亲近。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这在寺院里也有这种情形。我在南普陀时,常常规劝人∶既然为是学习而来,应该多跟上座法师学,原则上尽量不要和新来的人多会话,因为一会话,学习的时间就耽搁了。我说了以后,往往对方听了也会回答「是!是!」结果他看…

《利器之轮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大乘菩提心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