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家的法师,结果寺庙造得非常大,银行里存款非常多,说不定还有很多信徒,那些信徒都是大官,有钱有势的人。他本应该努力实践宗教的真正内涵,但是他没有,所以下一世来的时候,他变得非常辛苦,做了一个补经的苦行僧,很多经典残缺了,他就补、抄,古代并没有像现在的印刷技巧,所以他非常忙碌。古代中国佛教寺庙有藏经阁,里边有很多人在抄写、补黏经典,以前的纸放一百年、二百年都不会坏,所以要经常拿出来晒,破了就要补一补,那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很多苦行僧一辈子就只做这件事情,老了也不停止,《前世今生》作者就是这样。所以大师告诉他∶「那一世你有机会尽到责任,做好一个宗教师。」然而他没有做到,结果第二世堕落,变得很悲惨,可是那一世他总算尽心尽力去做了,所以这一世在西方做一个心理医师。
透过这个例子我们来看第三十九颂,我们要知道,现在我们一定要努力,就像《生命轮回》中的作者,从巴比伦时代到现在,绝对不是只有三世,这是说明那个时候的他有机会却不做,下一世到哪里不知道,可能堕落了。后来又有机会他尽心尽力的做,由于宿生的习气,他尽心尽力的做,这一次又做一个心理治疗师,帮忙别人,虽然是一个西方人,但是却能够把宗教的内涵介绍给别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现在遇见这种情况的话,应该咬紧牙关,绝不退心,这是真正重要的。
本来修行这件事情,是以「生」计算的,而佛经则以「劫」计算。世间生活本来忙碌莫可奈何,偶然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到寺院中修行更是难能可贵,对我来说,我也希望你磕一个头马上就可以见效,可是有这样的事情吗?我们造的业非常严重,特别是内心的调伏,所以对这种东西一定要有这种认识,然后努力坚持下去,这是我们非常重要、应该有的认识。譬如忏悔,如果忏悔了,在没有现起净罪相之前就不要停,很多净罪相是明显的,譬如说梦当中乃至于白天,见种种迹象,另有一种虽然没有这种迹象,可是内心当中自己感觉到烦恼在减轻当中,或内心在宁静当中,或对法的认识在增长当中,这就是一个非常实在的衡准标准,这才是真正安全可靠的。
听完课后,接下去是讨论的时间,通常我们讨论完以后,都希望有一个标准答案,我已经告诉大家很多次,佛法没有标准答案的!如果你要标准答案,佛早就告诉我们了,佛出世最最重要的标准答案便是「空」!这不是笑话,世间法跟出世间法根本不一样的地方——性空缘起,这就是标准答案。不懂的人听了一个「空」字,认为简直是笑话,比较好一点的人把「空」也听错,变成了二乘。在《无量义经》上菩萨就问世尊∶世尊同样讲一个「空」字,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得无生法忍,有的人发菩提心,有的人得二乘果?同样为大乘菩萨讲那个空义,结果很多人证了二乘果,而跟二乘人讲「空」,有的人却是能够发菩提心,问题在哪里?
其实你们想想看,在你周围有孩子来问你问题,你给他很明确的回答,可是他听懂了没有?今天佛法这么深奥,你居然要一个标准答案,有这种事情吗?这点大家要注意,以我自己来说,我出家三十多年来,也一直在摸那个标准答案,现在才知道,要摸索到成佛的时候才能摸到。成佛的时候,不用问也知道这标准答案,否则佛来告诉我们也没有用。但是真的没有用吗?我们现在锲而不舍去听闻、思惟、实践、观察,在这过程中你慢慢会增长改善,只要不放弃就有知道答案的一天,这是一个真正重要的原则。因此标准答案不是没有,而是大家现在还用不上,这答案就是「空」,大家不懂,然后讲「无我」,大家也不懂,这些都是标准答案,但是大家都不懂。佛告诉我们的标准答案,我们都不懂了,我来讲标准答案,你们就会懂吗?
我们所以不懂标准答案,是由于我们资粮未聚,罪障未净。所以只要能根据我们现在依稀彷佛的认识,然后照着它,不断地从净罪集资两个方向走下去,自然而然罪障渐渐的消除,资粮集聚,而标准答案便会愈来愈明显。到最后,这个标准答案肯定是一致的,这就是所谓的「佛佛道同」。
可是没有标准答案给大家,漫无标准,天下会大乱,所以依我们目前这种状态,讲「有」,也不对;讲「无」,也不对,所以我在这里再说明一下。讲了「有」,大家停在这地方没进步,不但没进步,而且往往自己造了更多罪障而不自知。其实佛早就告诉我们∶「空」实际上是世尊出世,不共世间、唯一的真理。但是如果不善巧了解「空」的话,就麻烦了。什么麻烦?不了解「空」之前,我们的执着可以用这味药--空,来医治这个执「有」。如果今天把空给了你,你不执「有」了却执著「空」,所以经论上面就说∶「若怀执有空,诸佛所不化。」本来这是一味药,破你的执有,现在你还执着这个「空」,那佛也拿你没办法了。
那么我们现在的行相是怎样的呢?我们以前不懂佛法,在世间乱转,现在总算找到了,好高兴。可是结果产生什么呢?执药成病│我们拿这个药去做照妖镜,天下所有的人都成了妖怪,我自己犯过这个毛病,也看见大部分同学都犯这个毛病,出家同学好一点,我们会不断地在法上切磋,只要不断的提升,自己慢慢会改善。可是在家居士毕竟还有家的牵挂,要去忙家里的事情,忙完了以后,匆匆忙忙抽出时间来到寺院,乃至于法人中心,便拿这个法去执着,结果是非丛生。我想很多在家居士,深深感觉这个痛苦。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啊!所以你执药成病是诸佛不化,不但对自己有害,而因为我们的扭曲,使后面很多来学的人也是这样,我们因此而变成损法之人。我们所以爬不上去,是由于罪障太重,而损法则是所有的罪当中最重的一种,我们现在修学了佛法,却是加重这个病,乃至于把唯一救我们的药都毁掉了。
所以标准答案不能说有,但是也不要说没有,否则我们所学的东西又漫无标准了。诸位如果只求知道文字,而文字的内涵不知道,那么执药成病的习性,利器之轮马上就回来了。《利器之轮》讲很多现象,关于感果的行相,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以前造了这个业,现在回归到我们身上来,同样那时候内心的等流习气又现起,关于这一点就要靠师友的切磋琢磨。
偈四十
所缘励修难趣入
因昔倒随下劣见
恶业利器回转己
所作今应唯利他
我们了解佛法以后,从听闻、思惟,然后修行。可是有的时候花好大的力气,怎么修都没办法跟法相应。这偈的文字很容易懂,实际上我们不妨自己反省,我建议各位讨论完了以后,最好花一点时间,不要多去跟人家讲话,自己想想看我有没有这个状态?你念佛念了半天,一天念一千遍、一万遍、十万遍,便跑去告诉别人我念了多少佛号,这是念佛吗?然后持戒、学广论也一样。之前我说过,我们学了佛以后,拿佛法做为照妖镜来看人,怎么看怎么不对。所以我们务必回过头来看一看自己。我们修学了那么久,现在又得到这么好的法门,实际上没有什么进步,而且在很多情况好像不但没有进步,还愈走愈差。这是什么原因?这是由于我们刚开始的时候,认识不够,所以自然而然这错误的认识引发的发心,换句话说我们的动机,便不纯正。现在我们修学佛法,然后发菩提心,文字都认识了,但是内心动机不纯却是一个非常实在的问题。
我自己常体会到∶自己犯的错误常看不见,要看见也非常难,如果没有进步,终其一生也是看不见的,总觉得我没有错啊!我也照着佛法在走啊!而由于师友的提携,能够痛下决心,舍弃自己的习性,照着师友告诉我们的法,咬紧牙关深入,能够有所体验,回过头来再去比较,那时候才会感觉得到,问题便在这里,这是非常非常实在的问题。有时候你发现每个人身上浑身是病,但是你去告诉对方,对方不能接受,他总有理由。我们就是看不见自己的问题,也一样总有理由,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能够看见,乃至于旁边的人来告诉我们的时候,我们觉得他「说得对」,那时就有非常大的进步。
所以当他人提醒我们的缺点时,我们先不要去辩论,细细想一想他的话,用心去找到这缺点,这样进步的枢纽就开始现起了。
这主要的原因在那里呢?在发心的动机。谁都不会想发一个不纯正的动机,问题是为什么做不到?是因为看不见自己。要晓得我们在无明大病当中,真正的特征就是这样∶自己永远看不见。这就是为什么在经上面也好;在论上面也好,大乘也好;小乘也好,都特别强调一点∶要想真正求无上菩提,善知识是绝对不可少,而且亲近善知识是下脚第一步。乃至于世间法上,如果我不想做一个浑浑噩噩的畜生的话,善知识绝不能少。原因是我们自己绝不可能看见,必须真正能够集聚资粮,能够如理的去侍候、跟随善知识才可以。理论上九心意乐对我们是非常容易,现在小孩子都会讲,乃至于还能写得很漂亮,但是要去行持,却是很真实的问题。现在这真实的发心动机要从那里开始?这个答案我想每个人自己去找,这一点对我们很重要。
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由于我们自己发心不纯正,会发生很有趣的现象。校长在这里讲了一些例子,可以一一反省。他说∶法王讲法的时候,听众都非常多,我们去过达隆沙拉都晓得,广场都是挤得满满的,因此听众当中的条件差别就非常大,很多人听完以后非常感动,眼泪直落;有一种人是法王讲了半天,他只听见一些声音,有的时候听见几个名词,到底法王在讲些什么,不知所云。还有一种人比不知所云还要糟糕,他会怀疑是这样吗?真的这样吗?最糟糕的一种,就是排拒法王所说的。为什么会产生这四种现象?现在我们不妨想一下,我们不管是听法师讲法,或者你对别人讲法,听众当中,有的人听了非常感动,完全愿意照着你的方法去做;有的人听了莫名其妙;有的人不一定相信;有的人跟你唱对台戏,我想…
《利器之轮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