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以能达到这样,多少以前是有点功德,这是肯定的,否则不可能爬到这么高位,乃至于出家做到格西或仁波切。然而佛法里有一句重要的话∶「慢如高山,法水不入」,什么叫增上慢?自己并没有这条件,而自己觉得有。我讲到这个地方,我自己声音就低下来了。老师举了一个比喻∶譬如碗里有一些糌粑,你不好好保护,却把它放在八风当中,最后一粒糌粑都没有了。所以这个偈要告诉我们什么?千万不要起慢心,慢心一起,惭愧一定没有了,「惭耻之服与诸庄严、最为第一」,慢心、骄心同时现起就觉得很得意,功德一下就被吹走了。所以这根本原因在哪里,我爱执!刚才的故事,我们听完了以后,也应该想办法,针对我爱执,这根本的敌人,好好把它摧毁,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基本原则。
偈六十七
自心贪婪深覆藏,
亏烦无义诿他人,
碎裂损恼分别头,
戮穿敌主阎魔心。
这一偈的行相是说∶有一些人贪执心、贪婪心非常强盛,好处、安乐,样样都要;如果是不好的、吃亏、吃苦的事情,或是罪过,都推给别人。同样的,这样的心理会从不同的角度变化出来,就是说,反正有功劳,不管是不是他的,他都要沾上一点边,或是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万一事情做差了,便诿罪于别人,把过失推到他人身上。
有一个雕塑佛像的人,他的技术并不高明,有一个人看见了他雕的佛像,先故意说∶「嗯!这个佛像好庄严!」雕塑的技工听见了便说∶「这是我做的。」那个人又仔细的欣赏佛像,然后就品头论足说这里有问题、那里有问题,最后把雕塑技术评得非常的差,结果技工也跟在后面仔细地看,看完就说∶「唉呀!糟糕,糟糕,这不是我做的,我起初看以为是我,等我再仔细看看,就知道不是我做的!」我们常常会有这种情况发生。特别是官场当中,我们通常称之为官僚作风,就是有好处就都是我的,万一出了毛病,便样样推给别人,这情况我们在哪里都可以看得见,国内国外都这样。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如果我们仔细检查一下自己,我想我们一样会产生这种状态。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呢?归根究底,无非还是由于我爱执。
偈六十八
已着僧衣求鬼护,
既受律仪行似魔,
碎裂损恼分别头,
戮穿敌主阎魔心。
这一偈虽然特别是讲出家人,但尽管不是出家人,如皈依三宝的佛弟子,或是没有出家,可是有受菩萨戒的这一类人也可包括在内。有人已经皈依三宝,出家披了袈裟,但是他却仍旧不依三宝,而依世间鬼神。这种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就是∶凡是碰到一点事情,就会求神问卜。实际上从皈依开始,便是自己内心的抉择,何况是出了家?既然已经是内心上决定,发誓皈依三宝,请诸佛菩萨等来证明,所以当真正面对事情的时候,照理说应该是依佛为真正的依靠,依法做为我们行持的标准。可是现在不这样去做,反而去祈求一些世间的鬼神,求神问卜,而且除了求神问卜,有一些人还供养世间的神道。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的内心不纯,皈依心不强。所以不是说三宝不来护持我们,问题是我们没有办法正信的皈依,信心不净,才会这样。
还有一种人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就是对三宝的认识不够,信心不强,遇见事情便去找世间的人,或者政治上的人,或者有名气的人。碰到这种情况之下,有一件事情相当重要,便是要多听闻、多思惟,多观察三宝功德,然后好好的学习。这样能够使我们对三宝增强认识。这一点理论上我们很容易了解,实际上一谈到学习,就像听闻也是一样,都必须假以时日,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特别是对三宝,因为我们无始以来,从来没有正式的学习过,现在刚刚接触,如果不经努力的尝试、学习,的确不会有很明显的效果,所以就要很坚持的去做。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该了解,由于透过认真的学习,我们才会真正了解什么是我们该做的,什么是我们不该做的,有问题会去请教自己的师长,而不会去求神问卜。像这种情况,对我们非常重要。
这里老师特别讲到,难道世间的神我们就不管吗?不是的!我们一定要把主副分得很清楚。我们皈依了三宝以后,三宝永远是绝对正确的,我们要以这个为主,至于鬼神,世间的神道等,那是辅助的,对于世间的神道,我们不是向他去祈求,而且当我们供养他的时候,应该以慈悲心去供养他,所以藏地每半个月有布萨忏悔、说戒,那时候会做一些「朵马」,通常朵马会做四个,除了供养三宝以外,还有一个专门布施给鬼神。世间有很多神道,他们也很乐意绕著有佛法的圈子,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利益,譬如我们听闻或做法会,他们都会想得到利益,那个时候,我们就应该以慈悲心布施给他们,而不是求神问卜。
求神问卜在藏地有一个时期非常盛行,每月十五日和月底两天,好多人就去庙里供养护法。西藏人很怕护法,而且护法很灵,所以他们都会去供养他们。这种情况愈来愈盛,后来老师便经常提这件事情,总算现在这种情况渐渐改善了。老师最后还说,有趣的是,现在西藏虽然改善了,可是佛法流到外国,很多外国人都学会供养护法。这样实在是很不好,为什么很多人会走上这样一条路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爱执。因为真正要依止三宝,还是要从业果下手,深信业果才是根本解决之道,但是这样会很慢,但是我们往往速求果报,在这种情形下,便会去求神问卜,或者向世间求很有势力的人协助,如果你跟他关系好,你贿赂他一点钱,他马上可以办得到,这种都是很实在的根本原因,所以说来说去还是一件事情—我爱执。
偈六十九
乐自佛赐却供鬼,
法为正导诳三宝,
碎裂损恼分别头,
戮穿敌主阎魔心。
平常我们都希望能够得到快乐,得到一切的快乐,实际上真正的快乐都是依止上师三宝而来的,可是我们都不了解这种情况,因为平常的确很少人对佛法有真实正确的认识,而产生强盛的信心。当我们问一些世间的神明∶「快乐怎么来的」,世间的神明一定会说「是我给你的!」是不是这样?由于这个原因,一般就以为既然是世间的神明给的,自然而然就很认真地去供养他。实际上是不是呢?不是!如果我们真的想要解决问题,不愿意长远沈沦在生死轮回苦海当中,对这个根本问题应该要有正确的认识。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很多人理论上了解了佛法,便照着佛、法、僧三宝所说的,认真恭敬地去做,有的时候生了病,就去求三宝,可是求了以后会不灵,原因是什么呢?实际上是因为以前我们造了一些很大的恶业,现在因为皈依三宝,信心很强,很认真修行,然后重罪轻报,这是一种。佛法本身讲业果,既然造了业,一定会感得果报,重罪轻报往往是修行以后才出现的,就算不是这样,既然造了业,还是会产生果报的,所以我们希望赶快求一求,就把病求好了,实际上没有这个道理的。我听老师说,只有外道,譬如印度教等,当生病的时候,他们会说∶「这是因为不听神的意旨,所以祂来惩罚你」。而我们学了佛的人,也受到这种说法的影响,所以觉得赶快求一下,病就好了。佛法没有这样的讲法。真正重要的还是业果的道理。很多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平常还可以,等到一旦遇见了困难,例如生了病,麻烦就来了,他就要去求。如果求不好,便想「怎么不灵光了?」以前讲了很多道理,到那时候,三宝也不相信了,业果也不相信了,乃至于去毁谤。那么是什么原因呢?总之一句话,他被这个我爱执绑得死死的。本来可能他的病或者困难,是由于信了三宝,如理依止,然后重罪轻报,可以把很大的罪报解除掉的,可是却去供养鬼神。这么一来就麻烦了。所以我们平常的时候一定要善巧地多去思惟,才能使得我们免除这个岔路。
还有一种人,心力比较强,信心也比较强,他很清楚遭遇困难的原因是为什么,晓得业果的道理,造了恶业是一定会感果的,假定是造了生病的业,今天生了病,以后就不病了,所以他认为这机会好极了,把已往造的业现在赶快都得到净化,因此更增强了信心。这种人鼓励我们应该怎样去增长我们的信心。因此平常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个特点,不要让自己太娇嫩,这非常重要。因为潜在的我爱执力量已经很强了,假定我们平常生活中太娇嫩,就会非常糟糕。平常如果我们很强悍的话,像勇士一样,看见自己身上的血,勇悍心会更强;如果很懦弱的话,看到一点血,自己便昏倒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太娇嫩的关系,这一点平常我们要慢慢、慢慢地锻练。
偈七十
虽居兰若恒散逸,
既受经法好苯卜,
碎裂损恼分别头,
戮穿敌主阎魔心。
这一偈特别指出家人。当然这是个原则,在家人其实一样可以用得上,并且体会得到。出家一定要找个寺院,寺院另外一个名字叫「阿兰若」,乃至于叫「精舍」,都是静修佛法之地,所谓寂静之处,远离愦闹之处。那么现在出了家,找的地方也是很安静的,可是他内心当中非常的昏乱。所以在很安静的地方,可是心里安不住怎么办呢?便养一些小动物,如小狗、小猫一大堆。这些小动物也很会讨人的欢喜,结果小动物讨主人欢喜,主人就更欢喜这些小动物,乃至于在自己做功课修持的时候,如果小猫跑来,他正好在修行或做什么事,看到小猫来,便去摸摸它。
听了老师讲了上列的事情,我自己也想起一件事情。我曾经在纽约的时候,在一间寺庙里住了满长一段时间,那寺庙里有一位法师,欢喜养猫。只要这位法师在,那只猫一定过来趴在他身上,做早课的时候,大家坐在地上,他就用手来摸那只猫。我刚开始看得不太顺眼,可是久了以后,自己不自觉也习惯了,以后偶然那位法师不在,猫也会趴在我身上,而我也去摸摸它。后来想「不对!怎么这样呢?」所以影响就是这么大。
老师说,其实这时候人已被猫绑住了;而更妙的是…
《利器之轮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