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利器之轮讲记▪P34

  ..续本文上一页,小猫或小狗来了很欢喜,可是如果在这时候有人跑来,稍微闹了一点,人便会大发脾气,骂人家说「这是修行的地方,怎么跑来吵。」我们人生很有限,有太多事情要做,时光又这么宝贵,被这东西绑住很不值得。这是以前的情况,现在还有样好东西出现了—电视。有人在房间里装一个电视,把房门关起来,别人以为他在好好的用功,实际上他在看电视。所以老师说,怎么晓得他在看电视?有一个好办法,反正你要晓得天下大事,你就问他,他会很清楚的。这是老师开玩笑的话,不过实际上我们总误解了,以为出了家便没什么事情。不是的,出了家事情非常多,不过这些事情并不是打闲杂的事,因为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理论上的、实践上的,我们把全部精神使出来尚且来不及,而现在去忙这样的事情,那很划不来。正因为要把全部精神贯注进去,所以才需要一个僻静的地方,把外缘减少。结果我们有了这样的地方,却去忙这样的事情,实在很不对。总之,或者是求神问卜,或者是像这些事情,我们都应该弄清楚才是。

  老师在此还特别说明∶求神问卜这种事情并不是完全不要,那么什么情况要?什么情况不要?他举个比喻∶如果现在辩经院里需要请一些人,若马上去卜一个卦,这绝不需要,因为我们可以思考∶我要怎么样的一个人,然后请这个人来了以后,先让他来试试看,等到他做了以后,也等观察了以后,最后再决定这个人合适不合适。所以这种事情是用不着求神问卜的。而且这过程当中,有时候难免我们会出岔,然而因为我们经过了理智思惟、考察,到那时候即使出岔,我们也不会抱怨,这样岂不是更好呢?那么在什么情况需要卜卦呢?譬如生病了,我们又不是医生,尤其是现在的时代,又有西医,又有藏医、中医,到底哪一个好?有的人西医治不好,说不定别种医学可以弄好,有很多病不要吃药也可以好,那时候你没有经验,也没办法思惟,这已超过我们思惟抉择的能力,那个时候我们求神是正常的。非人当中也有像世间一般说的黑道、白道,这时你不妨问诸天相应的善神,或是平常已经比较有名的神去卜一个卦。卜卦的时候最好请修持有德的仁波切卜卦,这种情况可以作为参考。

  偈七十一

  舍戒解脱执家业,

  安乐掷水依寻苦,

  碎裂损恼分别头,

  戮穿敌主阎魔心。

  这一偈的前后几个偈都是特别指修行人而说的。出家并不是剃头、穿件僧服就是了,出家人是以皈依受戒为主的。持戒,有个根本条件,就是出家无家,因为家是染污的,以佛法来说,最重要的是弹出「家」的牢笼。前面曾经说过,出了家以后不应该再和家人联系,可是他现在确实出了家,也受了戒,却还是忙家里的事情,跟家里边联系、管理家里事务,甚至教导乃至代理家里的人,这个现象在西藏特别多而且普遍。结果这么一来,出家人愈来愈多,然后这种状态是愈来愈乱。

  并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是这样的,实际上还是有一些很好的真正出家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如果你能够接触佛法、皈依了三宝,乃至于出了家,这都是非常殊胜的,如果你出了家以后,还跟家里边牵扯在一起的话,你已经吃了很大的亏,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这等于平常我们花了好大的努力,然后积聚了一些善净资粮,结果却把资粮都丢进了河里一样。乃至于说,本来积聚的资粮,可以让我们得到种种善净好处,结果我们却被积聚的资粮绑住,送入堕落的路上,这一点是很不值得的。那么根本原因在哪里呢?还是同样的理由—我爱执。

  偈七十二

  弃解脱道游诸方,

  得人身宝修地狱,

  碎裂损恼分别头,

  戮穿敌主阎魔心。

  我们现在出家修行,是为了要得到解脱,不但自己解脱,还要帮助一切众生解脱。而真正要得到解脱,只有一样最重要,就是认真地如法行持。但是我们不愿意留在寺院里很认真的、如法地坚持下去,反而是东跑西跑到处跑。而且乱跑也不是毫无理由,做什么呢?朝圣去!我们现在有钱了,所以这现象也很普遍,或者到印度,或者到泰国、大陆去朝圣。老师说,朝圣不是不要,只是总要把真正的主副分得很清楚。结果实际上我们说是去朝圣,结果一出去就整个放松掉了,把修行也就丢掉了。现在还有另外一种怪现象,很多出家人因为接触了西方社会,他们不是去朝圣,而是学英文。乃至于父母把小孩子送到寺院里,是要叫小孩好好念英文,实际上这都是很颠倒的现象。世间最珍贵的事情,就是能够认识整个的染污,抛弃这个而走到修行路上。现在很不幸,已经走上这条路了,还要回头走。这等于得到了一个无价的摩尼宝珠,这无价的摩尼宝珠就譬如我们这暇满人身,我们现在得到暇满人身,不好好利用它,却是忙这样的事情。这暇满人身真正可贵的地方在哪里?真正要想超脱生死轮回之苦,对自己来说,必须要的根本条件是具足暇满的人身。暇满人身所以比喻为摩尼宝珠,就是你所要的一切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结果现在得到了这个东西,却不好好的去做,反而忙这些事情,乃至于还有很好的理由,例如去朝圣。同样的,要去学很多东西,说起来有很多理由支撑,这些都使我们走上岔路,让我们以前很难得积聚的资粮,而得到这个暇满人身以后,却去浪费,那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总之,这真正的主要原因,最后回过头来始终一句话,就是我爱执,都是我爱执的关系。每一偈讲的每一种状况,我们都一定要认识,所以我们一切时处,碰到任何情况,都要随时提醒自己。平常如果真正能够这样不断地去做,那很好。广论上说∶晓得好处以后,要念其胜利日六修,每天朝三暮三。因为印度古时候是画夜各三个时段,现在如果我们认识了利器之轮,不仅仅是每天朝三个时段,暮三个时段去修,而且是随时对境的时候,遇见什么样的境,我们马上就了解。不管我们面对的状态,纯粹是外面的,或者是对境当中,内心起了相应的相,我们都要认得真正的罪魁祸首在哪里。然后我们针对这罪魁祸首努力下手。如果我们真正讲戒的话,这才是戒的真正精义。

  戒,便是为了要挡住我爱执所使,不可作的不要作,然后应该作的要去作,这就是止持、作持。止、作二持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意义针对根本戒,换句话说,是小乘或者比丘戒,止持是指特别哪些事不该做,而作持是指做要做的事情,有一套原则、方法、规矩,照着这规矩去做叫作持。第二个意义是我们把止、作持的意义扩大来∶不该做的不要做叫止持;应该做的去做叫作持。把这范围扩大了以后,可以作为我们如理取舍的标准。现在我们能够更清楚的从外面的行相一步一步进到心相上,以戒来说,有很多戒是根本戒,有很多是防护戒。防护戒的基本意思是避免我们本来是做一件好事,结果却变为助成恶缘的因缘,凡是会助成恶缘的这些因缘,我们尽力去挡住,所以很多防护戒的根本意趣就在这里。像这类事情,譬如在《了凡四训》便解释得很清楚,表面上看好像是一件小事情,可是这一件事情本身结果会助成恶缘,所以不要做。

  偈七十三

  舍胜法益营商利,

  离师法所逛城聚,

  碎裂损恼分别头,

  戮穿敌主阎魔心。

  这偈对一个修行佛法的人来说,真是最主要的话。如法的修行,清净的修持,是真正安乐之因,是最大的快乐,也是究竟的快乐。假定我们了解这个道理,只要我们能够如法去行持,最后结果自然会到,所谓水到渠成,因圆果满,因果是绝对不会有差池的,所以我们不必急求果报。我们要注意的是坏事绝对不能做,好事就绝对不要怕,但是,如果做了好事,还想果迟迟不来,这样,因果就不对了。了解这个特点以后,我们自己内心当中便要坚持下去。然而有些出家人希望得到一些快速的好处,去经营一些世间的事情。实际上,我们要晓得,世间法是得不到真正的快乐,虽然世间的快乐看起来好像比较快速得到,可是都是短暂的,因此,这偈子特别指真正的修行人∶要把握住快乐的正因,所以做生意这种事情,无非是为了希望得到快乐,可是却弃舍了真正的快乐之因,如果去忙这些事情,真是颠倒!凡是这些事情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由于我爱执。

  偈七十四

  舍自生计掠夺利,

  置己食用窃他人,

  碎裂损恼分别头,

  戮穿敌主阎魔心。

  有一些人修行本来在一个很好的道场,可是却离开这个道场,然后到处跑,或者到乡下,或者到城里。实际上修行刚刚开始的第一步—听闻、思惟,一定要有一个清净的道场,而且有好的修行人,不管是师,是友,只要有好的师友,便会有法。现在一旦离开这个地方,就会很麻烦,如果到乡下可能会安静一点,到城市会方便一点,但是如果在这些地方听不到佛法,就算要修行也很难。现在有一些人心安不住,再加上不知足,所以会不断的追求。真正的修学佛法,自己把握准了以后,一定要慢慢的修行,一点都急不来,必须咬紧牙关跟相应的一步一步去做,自然而然会相应。所以真正重要的,应该看见这个问题的因在哪里。但是平常由于我们在这地方都很久缺,所以很容易不能对这种现况、执着看清楚,便到处去追求,一下跑到这里,一下跑到那里。

  再加上一出去了以后,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跑去那地方很欢喜,有吃有喝,有乐有玩,久而久之,人就变得愈来愈坏,乃至于会变得什么样的坏事都做得出来,而且像这样的不知足,会有一个非常严重的状态,就是会偷盗别人的东西。老师还特别说,藏地以前环境虽然比较苦,可是真的苦到没东西吃而饿死是非常少的。再说真的要饿死的时候去偷东西,这个罪并不会太大,可是平常实际上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很多小偷、强盗绝对不是没有钱,往往他们很有钱,所以这一点真正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爱执所使,那不知足的心情,让我们渐渐地偏离我们…

《利器之轮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大乘菩提心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