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如何如法选择显宗、密宗的上师▪P3

  ..续本文上一页大成就后,有一次本尊告诉他:「你生生世世的上师是圣者谛洛巴,你应前往印度东方。」那诺巴尊者立即起程奔赴东方。但是不知道谛洛巴上师到底住在何处。问当地的人们,都说不认识,他又问:「那么在此地还有没有谁叫谛洛巴呢?」人们回答:「有个以行乞为生的谛洛巴,人们称他乞丐谛洛巴。」那诺巴尊者心想:大成就者的行为是不定的,很可能就是他。于是又问:「乞丐谛洛巴住在哪里呢?」他们告诉他:「就在那边正冒出烟的破围墙内。」他前去(拜见)。谛洛巴尊者正坐在那里,面前放着一个装满了死鱼活鱼混杂的木盆,从中取出的每一条鱼都放在火上烤,然后享用,接着弹一响指。那诺巴上前顶礼请求摄受。谛洛巴尊者说:「你说什么?我是个乞丐呀!」那诺巴又再三诚挚请求,谛洛巴尊者才摄受了他。这样的行为并非是谛洛巴尊者因饥饿未得到食物而杀鱼,而是因为那些鱼是不知取舍之处的恶业众生,他具有超度它们的能力,为使它们与他结上缘而享用鱼肉,之后将其神识引到清净剎土。

  

  同样,萨RA哈以弓箭手的形象、夏瓦热以猎人的形象等,印度圣地数多成就自在者显现劣种等极其低劣的形象。所以,对于(上师的)任何行为都不能生起邪见,应当唯一观清净心。如《功德藏》云:「诸行不应生邪见,圣地数多自在者,显现劣种恶行相,恶劣之中极恶劣。」如果将那些形象看作是邪行,观其过失的话,则如颂云:「长处于佛亦见过。」虽然是佛,但是也会有人见其过失。往昔,世尊的兄弟善星比丘,于二十四年(不同经中说法不一)中做世尊的侍者。他精通十二藏并能不参阅经文传讲。但是他看世尊的一切行为都是欺诳的,他想:除了有没有一寻光的差别外,我们二人完全相同。生起这种邪分别念,并且说:「二十四年为汝仆,除身具有一寻光,芝麻许德吾未见,知法我胜莫为仆。」说完就离开世尊了。当时阿难作为世尊的侍者,他问世尊:「善星比丘将来转生何处?」世尊回答:「善星比丘现在只有七天的寿命,死后将于花园中转生为一饿鬼。」阿难到善星比丘面前告诉他世尊所说的那些话。善星比丘想:有时他的妄语也可能是真的,所以这七天中我应谨慎行事,七天过后我再羞辱他。于是七天中未进饮食。到了第七天的早晨,(因为已)口干舌燥,于是他喝了一口水,没想到水未消化而死去。死后,于花园中转生为一具有九种丑相的饿鬼。

  

  因此,若看到圣者上师的行为有过失,则应自相呵责,并且想:这是我自己的心识、眼识不清净所致,上师的行为无有丝毫过失或罪业,应对上师更加生起信心和清净心。如《功德藏》云:「自己未调自心前,迷乱观察无量罪,善星精通十二藏,见师行为狡诈相,善加思维改自过。」

  

  此外,假如上师圣者表面似乎对自己特别憎恨,我们也不应生起嗔恨心,而应想:上师一定是看到了我的某种过失,才如此呵斥我。即上师观察到以呵责方式调伏我的时机已成熟,于是才如此调伏。应当在上师心情平静时,到上师面前作忏悔等。如《功德藏》云:「倘若上师现忿怒,见己过失呵责调,时机成熟应忏悔,如是智者不着魔。」 』

  

  堪布索达吉在《密宗断惑论》中开示:

  『依止上师是修学密宗的关键,但这不只是密宗的特色,在显宗中要取得成就,同样也须归依上师。因为上师不是个人,而是将佛法僧三宝总集为一身,佛在多处强调了依师规则,如《弥勒菩萨请问经》中云:「当于是人而生佛想,作教师想,亦于是人听受其法。何以故?是人所说,当知皆是一切如来之所宣说。"显宗经云:「阿难尊者,请勿忧愁,我将现师相,饶益汝等。」《二思维续》云:「于后末法五百岁,我将化现上师相,心中认定为我者,于彼当生敬仰心。」不必说广得灌顶、传承、引导的上师,甚至仅得四句经偈的上师也应该诚心尊敬,否则有极大的过失。续中云:「若人闻一偈,不敬上师者,彼转数百犬,后成有痣者。」若犯了四堕罪,五无间罪等大罪,通过入密法忏悔可消尽,并能成就,但诽谤上师不但成就无望,且必堕地狱。《金刚心庄严续》云︰「若人诋毁金刚师,虽弃睡眠远愦闹,精进修持深密法。专心修持一千劫,亦成反修金刚狱。」《密集金刚》云:「世人虽犯无间等,堕落性之种种罪,若已趣入金刚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诋毁上师者,修亦不可得成就。」其注疏中说毁谤上师者不但不成就,甚至亲近他的好友等人亦不成就。《句义宝藏论》云:「凡诋毁上师者,如何忏悔,亦必堕地狱。对上师发怒一剎那亦有无量的过失。」《时轮金刚》云:「于师生嗔一剎那,则毁一劫诸善行,数劫堕入地狱等,恶道遭受深痛苦。」密续中云:「若视师德得成就,若视师过毁成就。」《金刚藏续》云:「已受灌顶之弟子,若违上师之教言,今生遭受多灾难,来世堕入地狱中。」德洛巴云:「不听师言教,不会得成就。」嘎当派先辈们曾云:「不敬上师者、虽通三藏法、亦无稍许用。」依止了上师后,无论他做得如不如法,也不应对其生起邪见,也不能轻易毁谤。若已得灌顶传法,尔后才发现此上师不具足上师的资格,然而此时,因其已成为你上师之故,唯有发清净心,而不能说上师过失,也不得生起邪见,否则自己反而堕落。如续中云:「依止上师后,是否是正士,勿违诸教言,若破师教印,生金刚地狱。」又如续中云:「虽不具功德,依止上师后,若人舍彼师,则谤诸上师,亦谤三世佛,彼过不可言。」卡饶公琼云:「开示大乘之上师,外相虽现不如法,其内境界难测故,于师不得生疑惑。」其实若弟子具信心,受上师打骂也得加持,大成就者藏巴嘉热云:「师打即灌顶、由此得加持,师骂即猛咒、由此除魔障。

  

  密宗上师必须其足灌顶传承圆满、戒律清净、精通续部窍诀、修行得到正量境界、诵咒圆满等条件。如今有些连灌顶仪轨也不懂,却到处传授密法,实是非理。信徒们也不经观察,盲目依止上师,犹如盲人骑瞎马,然后再观察上师有没有法相,并讲说上师的各种过失,由此而造了无量的严重罪业。又有些愚笨的人说:某某师父是我灌顶传法的上师,而不是我真正的师父,我真正的师父是我的皈依师上某下某等。此类人显然不懂佛法,既然你已得密法,岂有不皈依而得?其连皈依的含义也没弄清,真是可叹!」 』

  

  堪布索达吉指出:『如今有些连灌顶仪轨也不懂,却到处传授密法,实是非理。信徒们也不经观察,盲目依止上师,犹如盲人骑瞎马,然后再观察上师有没有法相,并讲说上师的各种过失,由此而造了无量的严重罪业。』

  

  

《如何如法选择显宗、密宗的上师》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