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耶对话三模式▪P7

  ..续本文上一页教净土信仰与基督教因信称义的比较【Niels C. Nielsen: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Advancing the Dialogue.Christian Century Apr 25 1984.】、

   佛教对涅般的体验与基督教对上帝体验的比较、《心经》智慧与基督教智慧的比较、佛教语言观与基督教语言观的比较【Leo D.Lefebure:Divergence, convergence:BuddhistChristian encounters.The Christian Century Vol.113 No.29 Oct 16, 1996.】、

   佛教的空为基督教体验上帝提供的互补【Paul O. Ingram:The Modern 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Two Universalistic Religions in Transformation.Reviewed by Charles Hallisey,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42 No.1 1992.】、

   佛教与基督教的回乡之路(coming home) 的比较【John W.Healey:When Christianity & Buddhism meet.Commonweal Vol.124 No.1 1997.】、

   佛教再生(reincarnation)与基督教复活(resurrection)观念的比较、佛教的“伟大生活之源”(the Great Source of Life)与基督圣灵观念的比较(Holy Spirit)、禅定的身心脱落(Body and soul have fallen away)与基督教的密契冥想的比较【William Johnston:Endo and Johnston talk of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America Vol.171 No.16.(Nov 19, 1994)】、

   佛耶语言观的比较、佛耶的解构观比较、佛教的分别智与偷吃禁果的比较【Gregory Spearritt:Don Cupitt: Christian Buddhist

  Religious Studies Vol.31 No.3 Sep 1995.】、他力与自力(other-dependency vs self-dependency)、

   佛教的奉献与基督教的承诺、上座部仪式与天主教的圣礼、佛耶在宇宙观、社会伦理方面的互补、佛耶对现实世界的看法【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Rivals and Allies.Reviewed by Arnold Wettste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Vol.38 No.4 Sep.1998.】……等等。

   虽然佛耶在上文所述的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对话空间,但是,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比较佛教与西方思想的游戏是充满危险的,过于急切地想发现两者的一致可能导致各自传统的变形,口头上的一致可能模糊本质上的不同【Gregory Spearritt:Don Cupitt: Christian Buddhist

  Religious Studies Vol.31 No.3 Sep 1995.】。宗教对话的结果,是既要相互交融,又不应失其自身的特色,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再到“只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从中国历史上看,佛教在与中国文化对话的过程中因能充分汲取对方之长而丰富了自身的理论。同样,佛耶对话的结果也应当是充分汲取对方的优点,使双方原有的理论更富有深度,更具备应对各种挑战的开放性特征。我们认为,真正的对话,是体验性的“对话 ”,而宗教的最深层体验,是既不能用语言说明,也也不能为理论所论证的。它属于另一层面。因此,宗教对话的“界限”问题,既富有挑战性,又富于吊诡性,正应了一句禅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永远不会有明确的答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顺应时代的需要,积极参与、推动对话。国际学术界的佛耶对话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近十年间产生了三十余部英文专著和大量的论文,有的学者认为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后佛耶对话时代,而汉语学术界对佛耶对话的认识、关注、参予还为时不久,但在总的参与度上还远远不够。希望通过大家不懈的努力,尽早进入一个富有成效的佛耶对话时代。

  按:【】中的文字在原文中系当页脚注。

  此文是作者在“文化对话:可能性与界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非定稿。将在听取批评意见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修订。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佛耶对话三模式》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青原山禅思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