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经典禅诗 第一章 前分灯时期的禅诗 二、永嘉大师的《证道歌》▪P3

  ..续本文上一页入断常的陷阱。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

   是即龙女顿成佛,非即善星生陷坠。

  

   不以非为非,不以是为是,则是非不明,大损正见。不求本源,只在概念上作游戏,只会徒增无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龙女献珠,顿成佛道;善星比丘,虽然诵得佛经,却对之妄加揣测,自以为是,反而成了毁谤佛法,堕于恶道。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我早年也曾积累学问,专一从注疏中探讨经典的本义。分析辨别佛经的专用名词,而不知道休息,而忽视了内心的体证,就像到海边数那无数的沙粒,徒招疲惫,毫无收获可言。

  

   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

   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像这样向外求道,如同数别人的珍宝,对见性无丝毫的裨益,自然受到了如来的呵责。至此才明白多年来起心外觅,经过无数坎坷,碌碌风尘,未曾一日当家作主。

  

   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

   二乘精进没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

  

   种性褊狭,知解背谬,南辕北辙,离最上乘法越来越远。小乘守寂,中乘沉空,虽然苦修精进,终不能证得至道;外道虽然聪明,但是没有智慧,也不能究明实相。

  

   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

   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

  

   二乘和外道,愚昧痴呆,如认为空拳中真的有实物。将指月的指,认成月亮,枉施功夫,在六根对境所产生的虚幻景象中兜圈子。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

  

   达到不见一法的境界,即是如来,即是观自在。彻底解脱,业障本空。如果没有明心见性,则事相宛然,业障不虚,仍然要偿还凤债,轮回受报。

  

   饥逢王膳不能餐,病遇医王争得瘥。

   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

   勇施犯重悟无生,早时成佛于今在。

  

   饥饿了遇到精美的膳食却不敢餐用,生病时遇高明的医生却迟疑不决,岂不坐失良机?明心见性的禅者,能够在五欲之中修行禅法,保持知见力,如同火焰中绽放的莲花,洁净之性永远不受污染。古印度有勇施比丘,犯了四种根本大罪,欲借忏悔来消除罪垢,后来遇到尊者开示,发现罪性不可得,得以彻见自性。

  

   师子吼,无畏说,深嗟懵懂顽皮靼。

   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见如来开秘诀。

  

   对于那些如同裹着牛皮一样的愚顽不化者,我会像狮子般大吼一声,促其猛醒:你们已经犯了很大的过失,业障深重不能觉悟,为什么看不见如来教示的明心见性的秘诀。

  

   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

   维摩大士顿除疑,还同赫日销霜雪。

  

   古时印度有两位比丘,犯了淫杀之罪,找到优波离尊者请忏悔,尊者用小乘法替他们解脱罪结,结果他们的心理负担更重。维摩大士知道后,呵责尊者不应加重他们的罪结,应该直接替他们解除,并开示道:不要让心停留在任何事物和念头上,这才是真正明了戒律。两位比丘当下疑悔顿消,如赫日融雪。

  

   不思议,解脱力,此即成吾善知识。

   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销得。

   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禅的妙用,不可思议,具足恒河沙数的解脱力。修行者对法身父母恩大难酬,衣服、卧具、饮食、医药等供养,自当不辞劳苦竭力操办。即使是万两黄金,师父也消受得起。纵是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因为师父的开示,一言之下能使人超越劫数而得解脱自由。

  

   法中王,最高胜,河沙如来同共证。

   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应。

  

   禅是法中之王,是最上法门。恒河沙数的诸佛,都以此法门证得无上正觉。我今天剖示了这颗如意宝珠,只要能信受,就能达到与本来面目相应的效果。

  

   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

   大千世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

  

   原本的实相,无一物,无一人,无一佛。大千世界如海中一粒浮沤,一切圣贤也像闪电似的一拂而过。明心见性之人,生死不能移。纵使是铁轮在头顶上旋转,危在刹那,这颗定慧圆明的心,始终不会改变。

  

   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

   象驾峥嵘谩进途,谁见螗螂能拒辙。

  

   即使太阳变冷月亮变热这种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众魔还是不能破坏上乘佛法。大乘佛法如同大象驾车,步履稳健地行进在光明大道上。外道谤佛者,好比螳臂挡车,只能落个自取灭亡的下场。

  

   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

   莫将管见谤苍苍,未了吾今为君决。

  

   大象不屑于走狐兔出没的小径,大乘法门不同于中小法门。大彻大悟者,不拘于小是小非。切莫以世俗、外道的的偏见来看待最上乘佛法,那样做无异于以管窥天。我如今已经将禅道全盘托出,若未曾了悟,且让我来襄助。

   永嘉大师的《证道歌》,将修证悟入的禅理,用三七言杂糅的乐府体调形式吟咏出来,形象精警,笔势流宕,语意高峻,波澜迭起,具有深厚、强烈的佛学思辨力、禅学感悟力和的艺术感染力。此诗文情并茂,广为传诵,深为宗门所重。歌中不少名句已成了后世禅者的口头禅,如“绝学无为”、“行迹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等琅琅上口的佳句,常被禅师们引用来证道、教示。其文彩斐然,回肠荡气,余味无穷,堪称禅诗之最。它是以禅寓道的精品,是禅诗中的极品,更是中国佛教文学的瑰宝。

  

  

《经典禅诗 第一章 前分灯时期的禅诗 二、永嘉大师的《证道歌》》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