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上,观察十二因缘,躲到深山去修道,就是辟支佛。为诸菩萨说六度万行,通过六度万行才能进入佛的境界,这是文殊菩萨说的。介绍过去佛说的,不就在讲法华经么?不讲声闻乘,一些众生不得度,现在人刚发心修,你就给讲菩萨乘,他还能修了么?
过去有尊日月灯明佛,两万名都叫一个名字“日月灯明佛”,十号具足。开始讲的法、中法、后法都一样,但是各尊佛有各尊佛的正法住世时间,过去佛最后出家时有八个王子,这八位王子也都各领四天下,这八位小王子听说他父亲出家也都舍去王位。天王有这本事,我们普通人做到很难。顺治皇帝出家,中国闹的沸沸扬扬。天上的天王出家容易,因为天王是菩萨,他有一些知见;人世间的俗人俗世阻力太大。日月灯明佛也给他的儿子讲大法,也教菩萨法。凡是读诵受持《法华经》的人诸佛护念。那个时候佛在讲这部经的时候,身心不动,天女散花,六种振动,和今天的境界一模一样。文殊菩萨说过去佛就是这样,今天这样也不奇怪。你要知道当时有二十亿菩萨,二十亿菩萨也都愿意听闻佛法,当时佛弟子也像今天一样也在请法。
当初有一尊妙光菩萨给解释说,佛要讲大法,叫《妙法莲华经》也好,叫“无量义”也好,就是这个意思。过去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过去佛六十小劫不起于座,叫重法不轻讲,听法的无一懈怠。这位过去佛讲完《法华经》,当夜就入了无余涅槃。文殊菩萨知道释迦牟尼佛今天讲完这部经也要示现涅槃。无余涅槃就是三身合一。当时佛要给一位德藏菩萨摩顶授记,告诸大众,德藏菩萨次当做佛。就像释迦牟尼佛说的,弥勒菩萨将来要做佛,佛给摩顶授记。佛家的事业将来要由哪尊菩萨承当,选定谁就是谁。日月灯明佛嘱托这个事情以后,当夜就入无余涅槃。妙光菩萨读诵受持《妙法莲华经》八十小劫为人演说,日月灯王佛的八个王子也都尊其教化。
讲到这《妙法莲华经》妙在哪里?这个世界的佛和过去佛一模一样,过去讲《妙法莲华经》入涅槃,释迦牟尼佛也入涅槃,他灭度以后这些佛子也要依他的教化去修行,读诵受持《妙法莲华经》,日月灯明佛的八个王子也都供养过百千亿诸佛,最后也都能成佛道,所以也都各有其名号,也都当说《妙法莲华经》。这部经就是教菩萨法,唯一佛乘。
【方便品第二】
这时,释迦牟尼佛从三昧安祥而起(佛出定神态非常自在)。他告诉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佛的智慧没法测度,十地菩萨测度不了。佛的智慧太深奥,其智慧门难解、难入,就是进入佛的智慧门太难。十地菩萨还有五个品位。为什么成就佛,在十地还得和佛的报身去学,取得报身成就,否则不能成佛?报身成就了,像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还得去和众生结缘,报佛恩去度众生。就是因为佛门难入,真佛难成,佛的智慧咱们没法比。
为什么佛讲完这部经就要入涅槃?佛讲经四十九年,很多弟子成了罗汉、辟支佛,给少数弟子讲了菩萨乘,如《金刚经》,但没有给大多数弟子讲菩萨法。你要想成佛,从菩萨乘开始,才能究竟,否则辟支佛、四果罗汉不得究竟。这时他肉身度脱众生的任务完成,可以进入涅槃。
咱们有些人总觉得学佛来得及,有佛住世。告诉你释迦牟尼佛是化身成就,要想修行,必须从人身开始。这个世间人身难得,失去人身就无从谈起。就像我跟你们说,要找到转身处。哪里去找转身处,没有退路就是转身处。人的惰性十足,有一点转身他都不转,转身苦呀。什么时候到了悬崖峭壁、万丈深渊,前面没路了,才想我好好学佛吧。很多人都是如此,你提个佛字,他就受不了,直喊“哎呀,别提了,我不信。”我就见过这样的人,大难临头要死时,看到要帐鬼来了,才说“不信不行了。我不念地藏王菩萨不行呀,不念我睡不着觉。”那时候见人就说,“我造业了”,找到转身处,开始信了。
现在的人拿学佛当副业,享受人生是主业。学佛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寺庙商业化,僧人职业化,在家人闲着也是闲着,生活工作都不耽误,混着学吧。有位居士从十六岁开始信佛,信了几十年,吃净口素,没干坏事,但是没真正修行。生死来了阻挡不了时才发心说“我可好好修呀,再给我几年寿吧”。众生都这样,到了生死相逼,才知道精进。学菩萨行,难涉难入,不好懂。只有佛和佛的弟子到这个世间引导,共同学习,才能引领众生共同进入菩萨乘。否则的话,菩萨乘不好学。
有人说六度万行太难了,一些学辟支佛法的、四果罗汉以下的,还认为可以进入涅槃呢。八万四千大劫是声闻、缘觉都可以进入的小涅槃,怎么又来了不究竟?很多人不敢相信。诸弟子有一些是化身出家的,一定要知道佛身边有一些化身菩萨,随他出家,有大愿力,这些菩萨示现是罗汉,实则是化身菩萨,所以转的特别快。而刚出家这些后经释迦牟尼佛教育的有缘弟子,没发大乘心,没有成就,一听就害怕,说佛今天讲的怎么又变化了呢?怎么又讲菩萨乘了?怎么又不能入涅槃了呢?辟支佛认为:我比他还高,我怎么不行了呢?佛讲:我也供养过百千万亿佛,诸佛都这样,我也不能例外。佛有无量法,只有你勇猛精进,才知道佛家微妙甚深之法,但是微妙之法难解难入,是小乘人难以了解的。
佛说,过去佛是这样,我也是这样,我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提个问题给大家,释迦牟尼佛需要别人授记不?不需要,因为佛久远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有其它佛国土的佛来赞叹,其它的外道被佛制住。你想魔想现个假佛都不行,那个时候佛的智慧力量比他强。佛住世还有一个好处,他的这些弟子证得果位的时候,佛直接就告诉他们了。正法时代修行不需要认证,因为那时魔事太少。你看佛说末法时众生如何如何。从像法时开始证得果位必须有认证,你的师父或者善知识,说你证几果了,你现在走到哪一阶段上,你的道业是什么样子。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就直接告诉弟子,你证得四果罗汉了,有神通不能说。现在哪个是四果罗汉呀?想修成不容易,有几个是童贞入道的,有几个真修实干的?
我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比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是说我成佛以来,我看众生的因缘,众生因缘不同,我所用的比喻也不同。言教方法是方便引导,令这些众生离各种贪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贪著六尘。方便就是方便知见,根据众生知见不同,佛比喻的法就不同,让你脱离你的知见,入佛的知见,到达彼岸,具足佛家智慧。如来知见,广大甚远,无量无碍,力无所谓。这样来讲,只是佛的智能广大甚远,没有边际。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能战胜一切魔事。佛讲法,你一定要注意,要看到“禅定解脱三昧,身如如地,未曾有法”。佛赞叹的就是“禅定”。你看《楞严经》告诉你随佛多闻。你累劫随佛多闻,不如一日修无漏法。让你去参禅打坐、静坐念佛。再比如《心经》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深”即行入深禅次定。不都是从禅定开始么?
咱们学佛讲,一定要从静坐念佛开始,离开这个东西,不督摄六根,光讲理论,很难使自己思维不放逸。只有静坐念佛的人,而且要持六字洪名,身体才能有所转化。特别是“南无”二字,它是打开我们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舍弃不得。念“南无”时,这个声音似在我们喉轮之下,我们胸部位置发出的,而念“阿弥陀佛”四字洪名,是在我们脑袋里发出的,你自己体会一下。静坐念佛的人都知道这个事情。不静坐念佛,光思维在念,还是五蕴织盛,打不开心灵之窗。静坐念佛是佛怎么做,我们怎么做。佛提倡禅定,不打坐能进入禅定么?佛给他弟子讲法的时候就提倡禅定,佛住世时,开始时转五比丘,讲完理论后,怎么做啊?怎么成罗汉啊?听完佛法就能成罗汉么?现在人就爱听这话。一听说哪里有法师是某佛转世,听完他讲法就成四果罗汉了,那可真好,都去攀缘。不是这么回事。佛给你讲法也得你自己坐。那时候的人修行就容易。佛在雪山苦坐六年,都不例外。只有打坐才能转变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和佛的身体吻合上,适应于化身佛弘法。佛给弟子讲也是如此,参禅的从禅定开始,学净土的从静坐开始,密行的人告诉你一些修持秘法。告诉完弟子后,他就不管了。看《维摩诘经》不是讲了么,舍利弗打坐达到什么程度,吃饭时候都宴坐。那时候就有修行人晚上住在山间、树下或坟地打坐。自己内心精进,外有佛的加持,所以说他们修行特别快。
佛住世时,他的弟子可不是依佛混吃混喝,听完佛讲法就成四果罗汉的,而是全靠自己苦修实证来的。大迦叶菩萨的头陀行,八十岁开始学佛,照样成就。所以我跟你们说四十岁的、五十岁的、七十岁的,都好好学你的,你要真发心好好学的话都会成就。你要是真发心,“我今生成就了还想去弘法,也可以满你愿。”有些弟子岁数很大时想出家,师父一看,这个弟子将来可以接替他,做这个庙的住持,但是年龄太大,便说,你去换一个身吧,我等你换一个身再回来。这个岁数大的出家人立刻就做脱立亡,秉承愿力转身去了。等他长到二十多岁时来找老和尚,老和尚都八十多岁了还等他呢,教他几年,由于他根器好学的快。原则上没有这个任务的,不需要换身,有成就就可以。
佛住世时,佛的弟子没有研究经文,他们就有证悟,因为他们不怕吃苦,勇猛精进。不像现在的我们这样安逸,有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有的学佛人,平时讲…
《妙法莲华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