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浅释▪P5

  ..续本文上一页书本,讲得一套一套的,那经书研究的才透呢,认为众生都是可怜悯者,到最后,他遇到点麻烦反让众生怜悯起他来了。你说你这道是修哪去了。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用正法的精神去学,我说你要是拿蹲监狱的一半精神去修肯定能修成;或者拿出农民干农活一半的劲头,你也能修成;你要是给人家打工十二个小时的,你拿出六个小时打坐,你就能修成,相对轻巧地多。可是现在人一打坐就来身障,身体疼痛。但一切的乐都是从苦中来的,所以佛在这让从禅定入门,佛说:舍利弗如来能根据众生的根基巧说诸法。

  佛是如语者、实语者,怎么还加一个巧说呀?不善巧方便,度不了这些众生。不是说了么?像哄小孩似的,你不给他一块糖,他哭、他闹、他不给你学了。他和佛的缘分像一根丝,一条线,稍一崩紧就断了,断了他就不学了。所以佛住世时就善巧方便,根据根基不同,用不同的方法度脱。有的人修到一定程度时,有毛病一定要说破,说破后必须改,不改不行;对于初学人,只能点一点,帮他去掉习气。否则知见一出问题,众生增上慢一上来,心中想“让我没面子,你批评我两句,我还不跟你学了。”这点缘分一下子就断。佛说善巧方便,就起这个作用。尽量让你的善根保持住。我们现在讲法一定要善巧方便,根据众生的根基不同,想的不同,根据不同阶段讲不同的法,稍有成就时,你给他讲,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障碍是什么,怎么去解除掉、化解它,这才是他需要的。你要是不懂,你能讲法么?你要是拿着佛经给他念,他也听不明白。所以说面对不同根基的人,讲不同的法,一定要善巧方便,不是如语者就实话实说。“实话实说”是要根据不同阶段用不同方法去说的,方法不当会把好事弄坏了,方法不当可能会把一个人毁掉。

  说法要言词柔软。佛讲法时,音非常柔软,音声轻微悦耳,众生都愿意听。用现在的话就是轻声慢语,听佛讲的法不白听,悉有成就。这叫有发心。佛稍一讲就透彻,因为来听佛法的都有几年静坐的功夫,一听佛法有的立刻就开悟。如果他一天没静坐,别说你给他讲,就算佛给他讲法,他也不能开悟。因为他没那个基础。那时的人没那么高的文化,听佛一讲,明白人生的真相,然后他就拼命去坐,一切都可以舍弃。阿难尊者是王子,出身高贵;释迦牟尼佛是准太子,要接替王位的;罗睺罗也是王位继承人,都舍弃一切出家了。如果学佛没有极大的好处,佛能让他的亲生儿子出家学佛么?就像现在我认为学佛最好,世间为人一次,唯有学佛不空过。我一定会劝身边的人学佛、修行。学佛不唐捐,佛度人也是从他身边的人开始,五比丘护送他出家,阿难尊者是他的堂弟,罗睺罗是他的儿子。佛第一次转*轮不是五比丘么?这时佛跟舍利弗说:止,你不要再说,不要再问了。因为佛成就的是第一难解之法,唯一佛乘,唯一佛家之法,唯有与佛乃能究竟。

  诸法实相,讲到这人们往往不知诸法实相,光说诸法空相。我有一次说诸法实相时,有人说观世音菩萨的《心经》说诸法空相,你怎么讲诸法实相呢?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天天面对的是诸法实相,什么都逃避不了。空相是空性,在定中观察是诸法空相。简单的说,如果你家垃圾遍地,臭气熏天,污秽不堪,你不会邀请别人到你家来。从人的心情来讲是如此;佛菩萨来到这污浊的人世没那么多的分别心。油不溶于水,佛菩萨和道产生关系,和其它的不发生关系。我们这个神识出离肉体以后,到其它星球、到其它地方同样如此。我们的人可以起瞋恨心,我们的神识不起,它什么都明白。起分别心的只是我们的六根。诸法实相,极乐世界有没有?有位法师讲,心里有的是精神世界。我说那位法师这样讲是方便说,因为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一样,都是实有的,也有很多星球围绕,是物质世界。有人说极乐世界在地球的西边,在这个西边,那个西边。其实,极乐世界在娑婆世界之西,银河系的西方。因为我们的地球天天在自转、公转,太阳系也在动,没法判断。有人问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有,在娑婆世界之西。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之西方,有个世界,莲华藏世界海第十三层,我们住在十三层,同一层位。要知道诸法实相,而且是莲花化身,那个星球是化生,不属于胎生,而且有身体。阿惟越至菩萨金刚之身,都是物质的,诸法实相。如果极乐世界是以精神状态存在的,那和非想非非想处天就没有区别。

  佛讲经是诸法实相,如语者,实语者。佛讲的真实的东西一点不差,那是非常真实的诸法实相。我们的肉体是颠倒的,判断是非的标准是颠倒的,怎么颠倒过来,诸法实相,通过禅定把它颠倒过来。是不是诸法实相,通过一步一步去证悟,一点都不能差,差一点都不是诸法实相。所以诸法实相,千万来不得半点假的。想骗就是骗你自己,学习佛法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真实,你吃饭你饱,你喝水你解渴,你往西走,你就离极乐世界近一点。怎么去走?用我们的心去走,所谓的诸法如是相、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诸法实相从性上、从貌上、从多个方面说的。诸法实相哪来的,从众生的因、众生的缘、众生的果报所成的,我们这个世界是颠倒的,因为众生的知见是颠倒的,我们修行是把颠倒的东西颠倒过来,从哪下手?从我们颠倒的身体下手。佛重温其义又说偈语,佛的力量不可思议,一切众生不能知佛。只有靠禅定才能入三昧,才能明白诸法实相,不入禅定是空行。佛说不但我如此,十方诸佛都如此,佛与佛互相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有的说有极乐世界,佛都把我们拿去吧,那不行,要是把你拿去了就不是极乐了,都是娑婆了,众生心性不够,不把你的习气去掉你不是到那儿捣乱么?你把那个极乐都给破坏了,到极乐世界的人必须是心无杂念,感召到那个环境,极乐世界才能久住,就是像舍利弗这样满天下也不能测知佛的智慧,因为佛的智能不是用语言、文字、言词来解释、或者用理论来争论。理论是帮助你实践的,是实践过程当中加以验证的东西。我修到这儿,是怎么回事呢?别出现偏差,研究研究看看佛经对照一下。我们研究佛经,一是消消业力,二要明白佛家的真知识,诸法实相;我们听法知道诸法实相是怎么回事,然后我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肯定不会出现偏差。我照此井挖下去肯定能出水,坚定你信心,要不然挖一尺,有没有水,不见水不挖了,容易半途而废,佛经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指导你的方向问题,加固你的信心。

  憍陈如这些声闻向佛请法:像我们这些不能进入涅槃的,只有八万四千大劫,怎么办呢?是不是白修行了?舍利弗知道四众之心起了怀疑。这些人起怀疑倒不是怀疑佛教和佛法,而是对自己的果位起了怀疑—我怎么不能进入涅槃了呢?

  佛家有大疑大悟之说,智慧不足没有报身成就。所以禅宗让你提出问题,在修行过程当中问你,你有问题可以互相交流。问题哪里来的?从疑问中来的。

  这时舍利弗自己也怀疑。这部经是舍利弗请法,为什么不是阿难?为什么《楞严经》上让阿难请法?因为他不够四果罗汉果位,三果有学,有学可遭魔事,有漏。佛是对三果以下的罗汉讲的这个世间修行的方法,没讲一果罗汉的境界。虽遭魔事但他们都不退道。在罗汉的果位上,肯定是了七番生死以后可以到四果罗汉。你知道佛家实相以后,你静坐一日,你一日的功德不灭失。就算你今生只坐一、两个小时也不空过,将来你这几个小时也照样有用,你神识受益不可思议。你要想今生往生到佛国土,就得下功夫好好修,别起烦恼心。有的人从一果罗汉往二果罗汉修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魔难。和生死搏斗非常辛苦,普通人真接受不了。由于无量劫来积累的习气,他就想放一放脚步吧,有了要停止修行的念头。这一停止,你可能就会错过几万年或几万劫。可能都感召不到这个世界,升到哪层天,一待多少劫,然后再回到这个世间修,再升天再回来,你想想得过去多长时间?千万劫。可能错过弥勒菩萨来到这个世间;错过龙华会。你在哪层天享天福,龙华会你能来了么?你来不了,就错过了修行机会。所以千万别停止,一些小乘根基修到果位的,别停止,有点波折、有点魔难,咬牙挺过去,千万别后退,后退一点都耽误你时间。得人身难,唯有人身修行最快,在天上修都慢。在地球上一日一夜修行等于极乐世界五百世,就相差这么大。

  佛说声闻缘觉只是进入佛乘的前奏曲,就像要成为科学家,必须有基础学习一样,离开小学不行。但是这些人刚上一年级就想成为科学家,能行么?不可能,因为缺乏过程。还得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个过程,还得经过实践。佛家的第一智慧才是难解之法。

  舍利弗说:我今生跟佛出家从未听您这么讲过,今天四众弟子皆有怀疑,这是怎么回事呢?您能给我们讲一讲,赞叹方便意义在哪里?唯请佛给我们讲一讲。此会中如我等这样的比丘很多,也是生生世世受佛教化,我们能够相信,而且对以后的众生也都有利益,舍利弗向佛连请三次,请佛讲讲为什么赞叹方便第一。这时佛说:你已三请我能不说么?你们要认真思维,我为你们分别解说。这时五千人礼佛而退出道场,他们是小乘根基,贪著小乘涅槃。佛在这说《法华经》不请不讲,不为根基浅薄的初学讲。小乘人看完《法华经》认为有功德。为什么说没有功德才是功德处?由于不贪著功德,你才有成就,由罗汉进入菩萨。一旦进入菩萨,你说有没有功德?菩萨本身就是功德。你说现在你想功…

《妙法莲华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