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P10

  ..续本文上一页果要想修行证果,这东西要去掉,不要这东西,哪个喜欢赶快布施送给人,有这个东西就麻烦,为什么?听东西不能专心。「不要紧,没有关系,听不清楚我回去还可以再听一遍。」心不专了!我到你们这个地方来是做客的,对你们都很客气,如果你们是我的学生,带这个东西来上课的一律开除,我不要你。我过去上学的时候,就在台中李老师的会下,他老人家不但是不准用录音,连笔记都不准写,他教我就是这样。全部精神集中在闻法,集中在开悟,有悟处;你写笔记,分心了。同时写的那个没用处,为什么?这个悟处是天天在进步,今天写的这个东西,过几天悟得又深就没用处,何必白费这个时间?心定下来一心。写笔记不能一心,又要写、又要听、又怕漏掉,这怎么行?这不够用心。所以一心就是一心,把什么念头、妄念都放下,一心入於语义中。

  预备的功夫,听经之前要做预备功夫,经文看一看,刚才给诸位说过的,名相术语要查查,古人注解也可以浏览一、二种,听的时候把一切万缘放下专心来听。不读古人的注解来听经这是最好,心更容易专;看了一些注解来听经,又有麻烦。怕你起分别心,「他讲的跟注解讲的不一样。」又糟糕了,又起了分别,又打闲岔,你这个心就不能达到一。一心才能言下大悟,不能大悟,有小悟,比不悟要强多了;现在不但不悟,还要打妄想,这怎么办?这就麻烦大。这个录音是什么意思?是没有机会到讲堂来听经,带给他们做个方便是这个意思,是帮助他们的。但是听录音跟现场来听经,给诸位说大概总要打很大的折扣,为什么?讲台讲演一切动作都在说法,你在这里只听到经,看不到动作、看不到表情。所以十分从录音里面听,大概只能听到三成、四成;如果从电视录影里面来听,只能到五成、六成,都不及现场。最殊胜的是现场,如果在现场里面,我们打闲岔,不能够一心来闻法,这是自己把机缘丧失掉。没有录音,没有笔记,心专了,为什么?他没有依靠,必须要专心,没有依靠。没有依靠这个小孩容易独立,他能够成人,顶天立地,无依无靠,修道的人讲无依道人。你们都是有依靠的,有依靠的什么时候你们才能长大、你们才能够独立?所以要从小培养独立的精神,没有依赖,没有依赖才专心,这就是帮助我们一个入处。底下说就:

  【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复是何物。这里会去。始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这句话也是有来历的,我们天台智者大师就是到这个境界,他老人家读《法华经》,读著读著入定,亲见灵山法会,佛还在那里讲《法华经》。智者大师去世尊涅槃一千多年,这就证明了经文前面讲的「一时」,到你心境俱忘的时候,佛还在那里讲《法华经》。不但在灵山讲《法华经》,也在舍卫国讲《弥陀经》,会会都未散,会会都同时。你看无量义现前,一时顿现,同一个时候统统都现前,这叫一时。所以只要我们的心,一心就是一时,你看心就是专一的时候,这一真法界依正庄严都现前。底下这个一段大家自己去看,这个地方完全说的是真实话,是如来自己在果地上的境界,纯真无妄。下面要说明的弥勒菩萨叙说:

  【弥勒叙一光之中所见众多。不可尽举。】

  这个地方略说,这是分作四段,就在这一页的倒数第三行下面:

  【初叙其所见瑞相。次叙其光照列土。三叙其六道受报。四叙其四圣受益。】

  这是把这四段的意思点出来,但是在总叙里面,这里头有凡、有圣。

  【双列凡圣。开释中。】

  在开释里面:

  【但说菩萨修行相貌。不言六道者。以其非进修之要。故不备释。】

  把凡夫就略掉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在此地著重的是进修,所以专说『菩萨』;凡夫不是『进修之要』,所以就不谈了。这段文并不难懂,同学们细心的去看,但是看大意必须要读经文,然后才晓得大意所说的是经文哪个段落,它的义趣、宗旨之所在,我们才能够了解。

  大家请翻开第四页,第四页一开端解释「劫」,劫是佛法里面时间的单位,我们常讲的阿僧只劫。前面跟诸位谈过「念劫圆融」,由此可知,时间不是个定法,不是一定的定法。实在讲是在一念的迷悟,迷了才有时间,悟了就没有,迷的时候有障碍,悟的时候就圆融,就没有障碍。现在我们讲这个时间的概念,比古人要容易体会得多,所以我们想到古人讲经,体会这个经义实在是不容易。现在科学发达,我们对这个地面上,或者对於太空上,我们晓得了很多的事情,这是古人都没办法知道的。譬如在地球上的两极,在南北极,南北极的一昼夜,就是我们现在的一年,它六个月的白天,六个月的晚上。我们在这个地方过了一年,在南北极它就是一昼夜,没有离开我们地面,我们这一个白天、一个晚上,差距就这么大。太空人到月亮去,月亮的自转一周,跟绕地球一周时间是相等的;换句话说,在月亮里面一昼夜,就是我们一个月,月亮里面十二天就是我们人间一年。由此可知,每个星球不一样、不相同。时分之产生,就是地球对著太阳跟背著太阳运转而成的,所以这是假的不是真的。这个星球转得快时间就快,转得慢它就慢了,所以没有一定。

  这个讲时间,纵然讲大的时间,讲多少劫,我们读经看到佛讲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不要害怕;也不要看到念劫圆融就欢喜,成佛这一生就可以做到,也不必欢喜。为什么?你要是著了、迷了不开悟,我们过去生中,有没有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你们想想,不知道经过多少阿僧只劫,不止一个三大阿僧只劫,我们过去生中已经经过无量无边的阿僧只劫,今天还在凡夫。再给诸位说明,不要说什么方法,我们过去生中学佛,亲近佛菩萨,我们经过了多少次?可以说我们过去生中,曾经亲近诸佛菩萨也是无量无边的次数,到今天没成就。怎么晓得我们过去亲近那么多佛菩萨?就凭著你今天在佛学院里坐在这讲台底下。你要过去生中未曾亲近过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你今天不会在这个地方,你今天听到佛法掉头就走了。你有兴趣能够听,你还欢喜坐在这里,坐个几钟点来听听,你就是有大善根,就是有来历的人。你看佛在一切大经里面所讲,我们能够接触到佛法,看到佛经、能够听讲佛法不简单,过去世有大善根、有大因缘。为什么不成就?就是跟现在一样,马马虎虎,不肯认真,听是听了不愿意深究,没法听,就算了,听了之后又不能照做,做不到。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也不肯依教奉行,修行是修行不肯认真,说你没有修行你又有,说你有修行又没有,就干的这个事情。我们无量劫中生生世世就干这些,所以一直到今天没成就。

  虽没成就,善根深厚,问题只在你一念觉悟,你这一念觉悟你这一生就成就,你这一念不觉那再等来生,就是这么回事情。所以听说三大阿僧只劫不害怕,成佛是要长时间的,不是短时间的。听到念劫圆融也不要欢喜,为什么?我们过去生中已经这种遭遇,还欢喜什么?但是,成功失败的关键,我给诸位说,在老师。你们去看看,经典里面所讲的,大小乘经里面所讲的,看看祖师的这些语录,第一个增上缘就是老师。所以佛教给我们「亲近明师」,诸位要记住这个明,而不是这个名,这有名气没有什么大用处。要这个明,这个明就是什么?明心见性的老师,他是过来人,他指导我们这个路子不会错。我们能够说是亲近这个老师,成就就快了,至少不走冤枉路。可是问题你要能信得过他,他教你这个方法,你要不相信,那就没办法;你要相信了,照他这个做法,那你就得受用。所以一个明师亲近的人多,有人成就,有人不能成就。譬如六祖当年在世的时候,那是了不起的人,那是菩萨再来,亲近六祖的人有多少?千万人之多。可是在六祖会下开悟的只有四十三个人,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四十三个人。永嘉禅师就是其中之一,听话,依教奉行的,就成就;对他所讲的半信半疑,不肯照做的这就不能成就。所以对於一个老师,好老师要有决定的信心,信心不能动摇,「信为道元功德母」。所以对老师有信心,依教奉行,百分之百的把它做到,一点折扣都不能打,你就有百分之百的成就。

  可是这样的老师,哪个不想求到?古人常说这样的老师是可遇不可求,大问题,遇到了这是福报。我们讲福德因缘,是你的福报,能不能成就在乎你的善根。在我相信善根大家都有,就是福德因缘有问题,善根可以说人人具足,问题在福德因缘少。老师找学生跟诸位说,比学生找老师还难。我跟李老师多年,我每次见到他都劝他,你要多教几个学生,佛法后继无人,我大概讲了十几二十遍。最后他老人家告诉我,「好,你叫我教学,你替我找学生。」这一句话问得我从此以后不敢讲话,为什么?要找学生,一个都找不到,到哪里去找一个学生百分之百的依从,他教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找不到这学生。我想来想去实在找不到,难!他跟我讲,「老师找学生,比学生找老师还难。」明师教学对於学生负绝对的责任,就是指导你开悟,他要负这个责任,你就照他这个路子去走。我到台中去跟他的时候头一天听经,我还去拿个笔写一点,第二天他就把我叫去,不要写,告诉我道理,我就放下了,我跟他十年没有写笔记。他就教给我这方法,我也就肯信。写笔记写得最多的周家麟,周家麟笔记一大堆,记得很详细,周家麟讲经的时候,笔记打开照著笔记讲。我以后讲经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我就上台讲,他教给我的方法。所以要找到一个很听话的学生,难!任劳任怨,打都打不走的,能够吃苦、能够耐劳、能够忍辱,到哪里去找?实在是找不到。现在求学的人稍稍受一点委屈,他就走了,这怎么能成就?

  底下这一段,这是讲日月灯明佛,说了日月灯;换句话说,他在光明遍照没有任何障碍。譬如说我们白天太阳照,晚上月亮照,白天、晚上都有光照,还有照不到的地方有灯光照。所以说日月灯那就是一切时一切处都遍照,取这个意思。就它代表的是圆明的智慧,圆是圆满…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