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P120

  ..续本文上一页科技人才,他能够造福於社会。这个造福是一时的,是一个地区的,纵然有很大的影响,往往也只能够影响个几十年,甚至於影响到我们全世界这是最大的。如果在大乘佛法里面能培养一个法师,他的影响力空间来说是尽虚空遍法界,时间上来讲是超越三际,这个功德不可思议。绝不是世间的人才能够比得了的;换句话说,我们是帮助一个人、护持一个人叫这个人成佛,叫这个人成菩萨,这是大功德事。这样的人你看看底下讲:

  【从久远来。发阿耨菩提之意。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可见得能够修这种大功德的人,不简单,他有大福报,他有大智慧,所以他的见地愈圆,他才能够做出『大功德事』。那个眼光短小,斤斤两两计较这人没福,他怎么修福修的福也很有限,只修那么一点点。为什么说只修那么一点点?他没有『阿耨菩提之意』。「阿耨菩提」是什么?就是无上觉,阿耨翻成中国意思是无上,菩提是觉悟;换句话说,他没有最高的智慧,没有无上的觉悟。他这个心是迷惑颠倒,所以他做事情,他就做不了这样的大功德事。人家的智慧觉悟是『从久远来』,养成的,所以他有这么深远的眼光。这些文字我们不能够把它含糊笼统就那么看过去!由此可知,就从福报上来说,福报的大小,与你的智慧也是成正比例,你智慧愈高你修的福也愈大。为什么?没有智慧你没有认识,就是我们一般佛法里讲福田。好比农夫种植一样,有智慧的农夫他有经验,他一看这个土壤他就晓得这个土肥不肥,他就晓得这个地应该种什么东西,种哪一种东西这个利润很大,收获会多,他一看就晓得。像我们这个外行人,到那个地方我们看不出来,我们不能够辨别这个地应该种什么,那个地应该种什么不知道。从这个浅显的道理,就能够明了世间一切事理。

  我们世间人要种福到哪去种去?经上常给我们说「佛门当中好修福」,这句话大家懂得。可是佛门里头究竟怎么个修福不晓得,就好像什么?我们要种植到哪植?地上可以种植,大家都晓得地上可以种东西,究竟哪块地应该种什么东西不晓得。佛门里头修福,佛门广大,在佛门里以什么修最大的福?给诸位说,佛门里面修最大的福是培养人才,这是佛门里最大的福。你在佛门里头为佛门培养一个法师,培养一个祖师,那的确像梁武帝盖四百八十座寺院的功德,都比不上,没法子比。要培养什么样的法师?要培养一个真正开悟修行证果的法师。这就是什么?帮助一个人成佛,在我们净土里面讲,就是这个人在自己的成就,已经证得一心不乱,弘法利生,你能够成就这样一个人,无量无边的功德,这是佛门里头第一等的功德,最大的福报。这最大的福报,要有最大智慧的人他才会做,他晓得,这个做并不据为己有。我们在近代所看到的,就是在我们现前所看到的沈家桢,我们不能不佩服他,沈家桢要求李老师办个佛学院,培养八个学生。他拿了三百万无条件的,三百万就做为办学的经费,培养八个人,台中莲社拿了一百万一共四百万,培养八个人。这在福报里面说,这是第一等的福报,别人不会做,沈家桢会做,为什么?沈家桢通达佛法,他晓得这个功德不可思议。

  培养的人才是不是他要用?没有,八个人都不是他要用,是为一切众生培养人才,不是为我培养人才。这是我们在近代所见到的第一个人,这是一等功德。我们这个地方图书馆建立也有这个机缘,可惜怎么样?没有福报。我们图书馆建立,很想能够招几个学生,几个研究生在这个地方来培养人才。大家晓得,我们这边,就是图书馆里头没有多余的房间,没有宿舍,那个时候我们这边,隔壁的房子还没有卖掉,他要一百二十万大概有四十坪。见如法师就商量天乙法师,天乙法师同意,天乙法师想把它买下来借给图书馆用。我那时候跟天乙法师讲我们不要你东西,你买下来借给我用,我办三年学你借给我三年,我办四年你就借给我四年。我学生毕业不办了,我房子还给你,你修无量功德,你修第一等功德。我这个做法叫修功德的人,比沈家桢还要放心,沈家祯这三百万拿不回去。我这个,你在此地一百二十万买这个房子,今天如果我们不办了,房子收回来价值也高了,至少你可以保值,钱没有损失,还赚,功德又多了,这种便宜事情到哪去找去,这个事情到哪去找去!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晓得我能够帮助大家做。

  很可惜天乙法师那时候病了,一病就不起,连大楼一次都没来过,她就想身体好一点,她到这来看一看,哪里晓得她死了。这是什么?没福报,没福,天乙法师没有这个福报;换句话说,众生也没有这个福报。众生如果真有这个福报的话,佛菩萨对天乙法师会延年益寿,确实延年益寿。问题就是什么?她要真发心,她发这个心也不见得坚定,她也没见过,顺口答应并不很坚定。如果她要真正坚定的话延年益寿,为什么?这个身体等於说是为佛菩萨工作,你自己的寿命已经到了,已经结束,没有了,向后这个身体还留在世间是为佛菩萨工作。换句话说,佛教需要你,虽然你寿命到了,你还是不能走。这个不一定说是死了以后,再倒驾慈航再来,不是的,不是如此,就佛教需要你,像现在李老师这个情形。我给诸位说,我自己的感应也是如此,这就是说住世是愿力住世,自己业力已经报尽,已经到了头,现在这是愿力住世。毕竟天乙法师她还是不通佛法,她在佛门是个办事的人,她自己有五个庙,五个庙的住持。所以她的死是累死,五个庙规模都相当大,你说是一个月五个庙都要去走一趟,北部的在台北市,南部的在高雄,嘉义、彰化各地方都有,所以每个月都要这样子轮流跑一趟,人累死了,所以这个庙不能多,一个就够了,多就把人累死。多的时候你到处跑,每个地方都要去应付信徒,去处理这些事情,哪有时间修行、哪有时间读经?我们一般人讲,某人福报大,有那么多地方害死人!

  第二等福报就是弘法。所以你们诸位要晓得,我们自己今天弘法利生,修的是第二等福报;第一等的是培养人才,就是普贤菩萨的护法。这二等讲经,你自己讲经福报当然是殊胜;自己不能讲,就是请法师讲经,这功德殊胜。特别是在我们台湾这个地区,现在大专学生学佛的风气很盛,有力量来举办大专讲座,这给诸位说这是修第二等的福报,虽然不能够修第一等,这是第二等。第一等要机缘,这个机缘不可多得,为什么?有真正去学的人!否则你一切设备也有老师,一切都不缺乏,但是没有学生来你有什么用处?真正肯学的学生这也是可遇不可求。所以第一等福不容易,那是可遇不可求的。第二等福容易了,每年寒暑假都可以举办,如果你自己有钱,你可以借个地方,借个寺院、借个道场,我们自己拿出一笔经费来,礼请法师,请几位法师排定课程,我们来办讲座,时间不长七天到十天,一个星期到十天的时间。这要是修一次福,那要照从前的比例来讲,你大概将来要享一百世的福报,最低限度,你享一百世的福报。几个人晓得这个事情?我跟诸位讲的是真正的福田,这是佛门里头最大的福田,自己有力量自己做,没有力量随喜功德。这样修福不但你后世的福报殊胜,现前就得福、就得感应。所以这些经的句子,我们要在这里头体会到甚深的义趣,我们才会得受用。底下这讲普贤菩萨发的愿:

  【汝以神力守护是经。我亦以神力守护持普贤名者。】

  你看佛也欢喜,所以说是诸佛菩萨之所护念,这一点都不假。下面说:

  【普贤即是自己思惟之念也。能信自心思惟之念。是普贤行。】

  这个几句特别重要,什么是『普贤行』?这个几句话把「普贤行」的要领给你提出来,普贤行就是自己的正思惟,能信自心正思惟这就是普贤行。能够相信自己有能力受持大经,有能力弘扬大经,有能力培养人才,教化众生,这就是普贤行,所以对於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你自己有信心:

  【即得如来神力所加。】

  佛就保佑你,佛的力量就加得上。佛力对於我们,今天说加不上,加不上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我们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有什么办法?什么力量对你都没用处,为什么?你自己不相信自己。譬如现在我们讲世间的竞选,竞选选举诸位要晓得,投票的时候,你自己一定要投自己一票,相信我自己才能当选。大家统统都投你的票,你自己投一个不信任票,我不相信我自己,那还是枉然。你自己不相信自己,全国的人都拥护你,你自己不相信你自己还是枉然,还是没用处。所以头一个就是要相信自己,一切众生都不相信你,自己相信自己成就了,你自己还一样成佛作祖。所以自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一个人一生成败的关键,就在你的信心上。

  【如是信解了知。即念非念。是为持经。】

  这个『持经』,这个地方也是一句给你说明白什么叫「持经」。像前面所说的,第一个信心建立,对自己有决定的信心。像我们今天受持净土法门,我们对自己取理一心不乱有决定的信心,我们今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生实报庄严土有决定的信心,这个人他怎么不去!他当然办得到,为什么?因为他有信心。他的信心怎么建立?他充分的理解,对於这个一切事理他『解了』,「解」是理解,「了」是明了,『知』就是以智慧智照,这是他成就的因素。『即念非念』,念而无念,这才叫做受持,这叫持经!

  【如是持经。即从佛口亲闻。善解实相。则不漏落六尘。即供养佛。如是供养。深契佛心。故为佛赞叹摩顶衣覆也。】

  这个几句话下面再给你做详细的解释,什么叫『善解实相』?「善」是善巧,非常之巧妙,理解凡所有相皆是实相。这个时候连六尘都没有了,怎么还会『漏落六尘』!像这些道理,佛在《楞严》、《圆觉》上讲得非常详细,所以这个读诵大乘非常的重要。我们佛门里头还有个用功的人,现在在美国,过去在我们台湾福严精舍,有个法师,我是听别人说,我跟他只见过两次面。别人告诉我,他用功用到什么程度?上洗手间跑步,为什么?怕耽…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