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P26

  ..续本文上一页来,找来一检查这个病好了。於是协和医院就组织一个小组专案来调查,就调查去看他住的地方,每天给他吃的东西,统统检查不出来。以后就问他除这个之外,你还有吃些什么东西?他就告诉他,想好了,没有别的,就是吃了大蒜。以后就研究大蒜,发现大蒜是治肺结核最好的东西,所以以后治肺结核的东西,统统是从大蒜里面提炼出来。

  我们佛门里面有很多年轻人有肺病,那个时候我在佛光山,佛光山就有差不多十几个肺病。这个星云法师、唐老师、我都劝他们吃蒜,他们不肯吃,这个吃了犯戒的,不肯吃。这是有开缘的,你不肯吃去打针吃药,那个针与药还是从蒜里头提出来的;换句话说,你不直接吃,还是间接去吃,不是一样的事情吗?所以这样子学戒就学死了。诸位一定要晓得,我们这个身体留在世间,最要紧的是要成就道业,道业没有成就,甚至於死了,你这个戒律守得再清净也是枉然。为什么?你还没见道,你念佛还没有到一心不乱!所以这身体有疾病的时候,一定要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里面不要去考虑,这个动物不可以,那个又是犯了戒了,不要去考虑,药用没有的。还有酒,酒是戒,可是有些老法师们年岁大了,血液循环很缓慢,身体不健康,这好像没有什么大病,但是酒很有用处,能够帮助你血液循环。所以老和尚饭后喝一杯酒,你不能说他犯戒,不可以这样说法,那是我们对戒律无知。如果你要是假借我的身体不太好,血液循环不太好,那我也每天喝一杯酒,我给医生看的时候,医生就说我血液循环缓慢,好了,我每天也可以多喝几杯,那就叫犯戒。为什么?那是假借这个来贪图去饮酒,那就错。真正为了治病,帮助健康,这是对的。

  所以你们读欧阳大师的《内学院训释》,他在民国十几年办支那内学院,支那内学院的院训,你去看看他讲得就很清楚、讲得就很明白,那真正是正法,正知正见。这个书最初出版是问学出版社,当时一出来,台大有个教授就寄了一本送给我,以后广定法师就是佛教书店曾经翻印过,我不晓得你们有没有?我们图书馆在去年也曾经翻印过一次,大概印了有一千本的样子,将来如果我看有多的话,找出来送给大家。你看看人家说的,真正正法是什么样子。所以佛法里面讲求的是通权达变,它是讲这个,讲活活泼泼而不是死呆板。这个欧阳大师特别提示出来,佛教不是宗教,我们不能把它看作宗教来看待,它也不是学问,也不是哲学,你把它看作哲学也是不对的。所以他说得很好,「宗教是戒取见,哲学是见取见」,说得很好,我们愈想愈有道理。戒取见、见取见佛教都要把它去掉,见惑里面那身见、边见、戒取见、戒取见、邪见,确实不错,愈想愈有道理,所以我们要离开。我们要懂得真正的佛法是什么,他讲的不是随便说的,他是根据一切经论义理发挥出来,给我们指示出来。我们中国人从前讲宗教,宗是讲宗门,教是讲教下,跟现在的宗教的意思不一样。这是附带说这点,希望诸位留意。如果我们自己身体有病要治,小病开始治很容易恢复,如果拖久了,拖久了就很麻烦,拖久了就没有办法,小病容易治,拖不得。下面这就讲果了:

  【离垢故清净严饰。】

  『清净严饰』就是『离垢』的结果,「离垢」是修因证得的果报。你说我们读《华严经》,看到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我们读《无量寿经》、读《观经》,看到西方世界的庄严。它为什么有那么清净庄严?人家前面有修因,什么样的因,后来得什么样的果报,是一定的,因与果一定相符合,一定是相应的。

  【除惑故安隐丰乐。惑断垢除。宜乎地如琉璃也。】

  佛国土的地都是琉璃为地,琉璃类似我们世间的翡翠,就是绿色的玉,这是七宝之一。要是讲到佛国的庄严实在是说不尽,讲佛国土的庄严也并不是引起我们的贪心,那个地方太好了,我们赶紧去,贪图享受,不是的,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可是说出来,那是事实上他修因所感的果报是如是;对於那些初机、根性下劣的人,也有点鼓舞的作用,就像此地比喻里头三车鼓舞的作用,也有这个作用。可是你大彻大悟之后晓得事实,这个理与事是相应的,确实是这样一点都不假,不是骗人。西方极乐世界琉璃为地,七宝楼阁,七宝池,八功德水,黄金为地。黄金为地就像我们柏油马路一样,铺的柏油一样,人家路面上铺的是黄金的,黄金就像我们柏油一样,黄金的路面。我们想到佛国土这样殊胜,我们学佛的人哪个不想去?这想去诸位要晓得要把这个世界舍掉,不舍掉的时候不能带著这个世界去,要舍掉,心地里面舍掉。换句话说,我们的家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到娑婆世界来是作客的,千万不要在娑婆世界,在这个地方置这些产业准备在这里常住,这就麻烦。到这来是作客的,我们是客居,你果然是作客来客居的,给诸位说我拿一句俗话说,「譬喻品」,都打譬喻!你今天在这个世界,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可以说客观,你会看得清清楚楚,你不受欺骗、不受蒙蔽。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纯粹的客观。如果你要是娑婆世界的人,打算在这里置产业常居,在这个地方说安家立业,以此为家;换句话说,你今天在世间样样你是主观。主观是什么?主观就是执著妄想,这个观念要是转过来,确实是两种不同的看法,两种不同的感受。所以说千万不要把这个世界看作是自己的家乡,这个世界一丝一毫都不可以留恋,诸位要记住这点,然后才能真正做到出苦飞航。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下面这一段讲:

  【彼佛亦以三乘教化者。】

  这个『彼佛』就是指的华光佛,像释迦牟尼佛、像诸佛一样也以『三乘教化』。不但他以三乘教化,还给诸位说,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还是「三乘教化」。怎么晓得他三乘教化?你一看经典就晓得,极乐世界有声闻弟子,无三恶道,无三恶道就有人天两道!可见得他有人天乘,有二乘、有菩萨乘,所以说极乐世界亦是有三乘教化。它三乘教化:

  【有二意。一以智慧通达权实并行。】

  这是不但诸佛是如此,菩萨、祖师大德们可以说都是效法诸佛,在教学里面必定是权实并用,当用权的时候他用权,权就是方便法,随顺众生,恒顺众生;当用真实,就用真实。如果说一昧用权而没有实,众生不会开悟;要是完全用实不用权,众生不容易接受。所以一定要能够配合得很好,完全看时节因缘,应当在什么时候说,说什么法就说什么。

  【二由因中婆罗门乞目。知菩萨行难以顿行。故立愿兼说如此。】

  这是讲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在小乘法里面,他豁然发了大心,修菩萨道了,这段故事你们大家都晓得。行菩萨道在路上碰到一个人哭哭啼啼,他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家里老人有病,现在要配药,找不到药引子,所以我很难过在这哭。」他说要什么药引子?他说「要阿罗汉的眼睛配药。」他一想好!我是阿罗汉,他说「我的眼睛好!布施一个给你去配药。」他就挖了个眼睛给他,结果挖了之后他说「唉呀!错了、错了,这个药引子要右眼,你挖的是左眼,没有用处。」於是乎那怎么办?「你不早讲,早讲我还可以留一个眼睛,好,这个眼睛再挖给他。」挖了那个人拿来闻一闻,不行这个还是不好,丢在旁边不要了,算了不要了,走了。这个舍利弗气死了,菩萨道难行,算了,我还是行小乘,不行菩萨退了心,菩萨道难行。这是什么?这是举个比喻,说个例子,菩萨道真的难行。如果说挖这两只眼睛,给诸位说,这个不是难事情,为什么?这个痛痛的一时。有些众生刚强难化,一天到晚找麻烦,一年到头来刁难,这个难!这要是没有极大忍耐的功夫,不容易。所以菩萨道难,这个比喻菩萨道难行。

  因为菩萨道难行,真正发大心、行菩萨道的人就不多。说老实话,我们今天虽然讲的三坛大戒,受了菩萨戒,比丘戒也受了,菩萨戒也受了,不但菩萨行没有,连比丘行也没有,你们细细想想,有没有比丘?比丘行都没有。真正像弘一大师讲,如果能做个出家优婆塞,那在今天就不得了。所以我们今天期望不必太高,能做到一个出家优婆塞就不错了;换句话说,五戒清净就很好,沙弥戒就做不到。同时还要告诉诸位,我们现在还要练习吃苦,今天我们台湾经济繁荣,生活水准一天比一天提高,大家逐渐趋向於享受,工业时代享受。你们有没有想到,大陆上那么样广大的幅员,十亿人口在那里受苦受难?我们将来自己道业成就了,弘法利生第一个是大, 陆。为什么?大陆上有根有本,到大陆上弘法容易,你到外国不容易。为什么?人家的历史文化跟我们不一样。虽然共产党在那里实行马克思主义三十年,那是没有根的,我们文化有五千年,它三十年不起什么作用的,他那个就跟中国历史上三武灭法一样,很短时间它就过去。过去之后佛法一定要复兴,将来在大陆上弘法利生的时候,哪里有这么舒服的讲堂,也没有日光灯,也没有扩音器,吃水要去挑,烧柴火要自己去砍,要做这个工作了。

  所以我们今天舒服日子过惯了,你将来菩萨道怎么个行法?所以说应当要吃苦。我们的生活,固然是一般生活水准都提高,我们著重在营养上,不可以贪图口味。身体强壮,营养够就可以,不要讲求吃这个味道,那个要怎么好法,不讲求这些。要注意自己的劳作,要真正能够说操劳自己的身体,样样都要会,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譬如种菜我们自己要会种,这个烧饭自己也行,砍柴火也行,搭个炉灶,甚至於自己搭个茅蓬也行,要有这个能力。将来共产党灭亡之后,你们回到大陆上这才是菩萨,才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不是回到大陆上享福去,菩萨不享福,菩萨是叫众生享福,而不是自家享福。这是我们都要注意到的,心理上要有准备。否则的话,一到将来那个环境我们不适应,你纵然学得很多也没有用处,所以要能够适应贫苦落后的环境。菩萨道难行我们要能行,不怕,难舍能舍,难行能行。这是讲华光佛说三乘的意思,也是契机契理。…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