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P66

  ..续本文上一页是难信之法,佛菩萨必定是重重劝勉我们,为了什么?坚固我们的信心,这非常的重要。一切众生眼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迹象,不知道深远的根本,正如同我们弘法一样。所以一般人不晓得,只看到眼前迹象,不晓得有深远的影响力。譬如说我举个例子,这大家真是不觉悟,你读经、读论、阅读这些传记,佛门里面讲功德,修福最殊胜的就是弘经,法布施!稍稍懂得一点佛法的人,提起来应当要觉悟,经里面所讲的七宝布施,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无量无边大千世界七宝布施都不如读诵受持,为人演说四句偈的功德。在经上也常常说,我们也常常去念,这有几个人相信。我们在《感应篇汇编》里面所看到的,刘锡元遇到一个猪,晚上托梦给他,曹翰,一次的随喜功德三世的福报。他是听法师讲经,就听一次偶然碰到的,把自己的钱财拿出来供养大众,打了一堂斋供养大众,修一次的福报,他享三世福。如果你请一个法师讲一天经,我们说福报不多,就像他那个样子,绝不比他少!你也得有三世的福报,何况决定不止,不止三世的福报,决定不止。

  今天请法师讲经比过去容易太多,为什么?过去要种种条件具足,今天不需要,我只拿个录音机、拿个录音带,法师你替我讲一部经,功德就圆满了。不要去租讲堂,不要去登广告邀请大众,不需要,你们诸位想想,这个功德多大。如果你有力量的话,或者是集合大众的力量,将这个录音带在广播电台里广播一次,那听众多少?所花的钱有限,所做的功德,刘锡元怎么能比得了?你这个福报是他的百倍、千倍。所以说是觉悟的人,他懂得、他会做,不觉悟的人他不晓得,机会真是当面错过。在我们图书馆这个事情尤其好做,为什么?你不必请我讲经,这些录音带摆现成的,你拷贝一套拿出去就有用。你送给一个人,一个人他辗转流通,他又去转录给别人,别人再转录给别人,遇到一个有大福德、有智慧的,他会大量的流通。所以今天修福比古人容易,所具备的条件少,条件愈少愈容易做。所以善根福德因缘具足者他会修。底下所讲的,跟佛法里面所说的没有两样。

  【若论其本。何曾越乎一念。】

  佛在《四十二章经》里面告诉我们,「识心达本」,识是认识,心就是真心,这个事情,必须证得理一心不乱才能成就。这个经文诸位自己细细去研究,佛说迹,意思在本,说本意思叫你明白迹,本迹是一不是二。这个后面有一行这是说经宗旨,在这个下半段的当中第八行:

  【方便元为导实。是故所说诸经。莫不皆令众生入於佛道。】

  这个几句话希望大家要注意到,为什么?你要不晓得这个道理,你就会迷在教网之中,也就是一般所讲的死在章句之下。人家一闻就开悟,你是愈闻愈迷惑,你不晓得佛说法的宗旨。佛所用的无不是方便法,方便法的目的,目的是诱导你入真实,不是叫你死在方便法里头;换句话说,方便法执著不得。我们用它,不执著它,就好像指路牌一样,我们用它,一看晓得这个路往这边走。不能执著它,执著它你死在那里守著它不动,这就是这个,那就错了,那就是迷惑颠倒。佛说的一切经都是如此,一切经都是教我们入佛道,入佛道就是入佛知见,《法华经》里面所说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底下一句话说得很好:

  【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去来等者。】

  这说的真相,真相要明白了,你就远离恐怖、颠倒、妄想,为什么?一切法不生不灭。那我们最大的恐惧是死亡,哪里晓得根本没这个事情!所以生死是一不是二,一里面没有生死,没有去来。这在我们讲席里面讲,多多少少能够体会一点这个意思。因为我们大经大论说得太多,总希望诸位要体会,要能够在这里面得到受用。好,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妙法莲华 经大意  (第三十五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2-35

  第十二页「如来寿量品」,昨天讲到这一品里面,给我们指出世尊说经的宗旨。希望大家注意到这个三句话:

  【方便元为导实。是故所说诸经。莫不皆令众生入於佛道。】

  这个几句是在十二面下半段第八行,『方便元为导实,是故所说诸经,莫不皆令众生入於佛道』。「入於佛道」就是入於觉道,也就是《法华经》里面所说的「入佛知见」。这是我们学佛的同修务必要留意这桩事情,佛法要紧的就是叫你开悟,如果不开悟,就免不了六道轮回。学佛的人在六道里受这轮回果报,比一般世间人不学佛的,往往还要来得严重。特别是出家人,古德所谓「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所以他受的果报比世间一般人要重得多。因此自古以来这个修道人,真正是身心清净,绝不会把一个寺院当作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不是的,而是借这个地方来开悟、来修道。住在哪里?你看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诸佛菩萨住在法空之中,大悲、法空,这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处,而不是某个道场。所以俗话有句话说「铁打的常住流水僧」,可见得出家人心不是说是住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我的家,我在这个地方能够安下心来住一辈子,来养老,那就错了,这个念头就错了。一定要借重这个地方来修道、养道、证道,在时间上讲愈快愈好,这个道场也就是无量功德,成就了真正的道人。不但佛说一切诸经是叫我们证道的,佛门里面一切的设施,也都是帮助我们入道的。这个底下讲:

  【所以或说己身或说他身等。皆实不虚也。】

  为什么?因为方便就是为了导实,引导我们悟入实际。由此可知,方便与真实原本不二,我们要把它看成两桩事情这是错误,那是我们看错了。

  【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去来等者。】

  这个两句诸位也要特别把它记住,这是如来在果地上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一个觉悟不迷之人的境界。由此可知,这个『生死去来』是假相,的确是假相。我们在佛经里面,像这些开示实在上看得太多,我们现前依然是迷著在假相里,这是我们吃亏的地方,我们之所以不能开悟的地方。我们常常也讨论到这个问题,就是不能开悟的毛病在哪里?一定要把它找到,去掉这些毛病障碍别人能悟。我们为什么不能悟?为什么我们会生活在「生死去来」之中?这完全是幻化而不实在的,我们为什么生活在这里面?为什么不能像诸佛菩萨生活在无有去来生死境界里?这个境界是一也不是二。佛的境界与我们境界实在也没有两样,这就是一个迷、一个悟。底下这就是说明这个道理:

  【谓如来虽在三界。不同三界生灭也。】

  佛示现跟我们在一起,我们住在生死去来,佛住的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他住的是真实境,我们住的是虚妄境界。这些道理在大经大论里面说得很透彻、很详细。底下是佛见到的,也就是我们目前实际的环境。

  【众生各具本体。】

  与佛无二无别,不管在哪方面,在智慧、在福报、在德能,甚至於说在相貌与诸佛实在没有两样。可惜的是什么?

  【为无明所覆。】

  这就是我们现前的病根,『无明』是什么?就什么都不明白,无明就是迷了。原本应该是样样都明了,我们现在是一样都不明了,这是要知道的。千万不要以为我现在还知道不少东西,那是假的,真相你一样都不知道,你所知道的都是虚妄相;真相如果你知道一样,给诸位说,你全都知道。正如同印祖对那些禅人的批评一样,你们看印祖《文钞》里头,里面就有一段,一个参禅的人写了一封信给印光大师,他说他看《五灯会元》,一千七百则公案,他差不多都参透了,只有五、六则公案还不太清楚,其余的统统都参透。印光大师给他回了一封信,一千七百则公案里头有一条没有参破,统统都没透;一条参透了,全都透了。这个人还算不错,接到印光大师这封信之后,才真正觉悟,晓得一条也没参透,老实跟著印祖修念佛法门,以后再不参禅,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这个真相有一条你看破,你的无明就破了,你的知见才叫正知正见。所以我们是这个不知道,那个也不知道;换句话说,我们没有一条知见是正的。我们在此地讲佛经、念佛经都不是正知见,为什么?虽念念不懂意思,不解如来真实义怎么叫懂?这就是要觉悟,我们是有很厚的无明盖覆了我们的正见。我们要把无明去掉,就要采取佛的种种方便法,这些方便法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去无明的。

  【还复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权诱其心。令成佛子。】

  『佛子』就是有资格学佛之人;换句话说,向觉悟的方向、道路上去走的,这是「佛子」。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说法也好,设施也好,『种种因缘』、比喻,其目的就是诱导我们,要叫我们悟入真实。佛所做的工作,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是叫我们看破,叫我们开悟,也就是叫我们获得正知正见,对於整个宇宙人生有个正确的看法。什么叫正确?什么叫不正确?如实的看法就是正确的,不实在的看法就是不正确的。譬如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不生不灭的、不来不去;我们看到有生灭、有来去,这是错误的,这不正确。但是在我们常识当中,我们今天讲一切众生都是不生不灭的,人家说你脑神经有问题;说你不来不去,那你简直是疯了。你从家里不是到这儿来了吗?不是有来有去吗?为什么又不来不去?真相难!错在哪里?错在我们用的是生灭心,所以你看到这个境界是生灭相、是来去相。不但这一生我们用的是生灭心,无始以来我们就用生灭心,用成习惯,要舍都舍不掉。佛给我们说这个生灭心,这个相续之相,说一弹指就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我们今天用的是这个心,这是我们要认真去体会、去觉察。这个道理要是不明白,我们这一生是苦修了一生都没有结果。

  也许你会说我苦修这一生,纵然不能超越轮回、了脱生死,我也修了不少善法。这个说法也有点道理,但是要晓得,善法里面就有恶,善恶混杂,纯善而不作恶的不容易找到,一个一生纯作恶没有一点善的,这个人也找不到。所以世间人的造作都是善恶混…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