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P88

  ..续本文上一页看相算命的,确实断定了你一生,没有办法改变。唯一能改变的,佛门里头确实有方法。所以云谷大师遇到袁了凡,把这改造命运的方法教给他,他那个时候还是半信半疑,虽然是做做得不彻底,发心要做三千桩善事,十年才圆满。可是他做个四、五年他的命运就转变,跟孔先生原先给他算的就不一样,就增长,这个他信心也增加了。所以第一次三千善事圆满之后,接著发心再做三千桩善事,没有几年他就圆满,精进不懈。而且到以后全家做,全家修善照著这个方法去修。云谷大师传给他的功过格,功过格是什么?我们图书馆印得不少,《德育古鉴》,《德育古鉴》里面就是功过格,了凡居士全家就是照那个修的。

  但是修学,昨天晚上我讲经的时候,你们听也注意到,佛法要正信、正解、正见。你把这个文字解错意思,修行到后头不一定有结果;纵有结果,也不是你心里想像预期的结果。所以这点很重要,要正解!望文生义很容易发生误会,如果这一部《法华经》,大家都望文生义,那它的价值连世间一部小说都不如。所以你要晓得佛的经典是意在言外,你一定要懂得,你才晓得怎么个做法。我昨天在讲席里头举了几个例子,希望诸位能够举一反三,智慧现前,此地讲「善解权实」,著重在善字!我们今天打开佛经,我们依照这个句子来解,不善,为什么?一句话只有一个解释;哪里晓得佛一句话里头有无量义,有无量个解释。譬如我昨天讲的一个不杀生,哪有那么单纯,我不杀众生命叫不杀生,不杀生里头有无量义,有无量解,无量个境界,我们哪里懂?我们粗说菩萨五十一个阶级,就五十一个境界,这一条戒是都要遵守的,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都要遵守。可是怎么个守法每个境界不相同,并不一样,等觉菩萨持不杀生戒,如果那境界跟初学的完全一样,他就不叫等觉菩萨!

  譬如你们在学校念书一样,你们到初中一年级就念国文,你到大学还念国文,这个科目的名字没有改一点点,都在那念国文;你在小学的时候就念数学,你到研究所还念数学,这个科目名字一样。不杀生就是一个科目名字,初发心的要学它,到等觉菩萨还要学它,内容不一样。初中一年级的国文跟大学的国文,内容有浅深不相同,在教学方法也不相同,学习的态度亦不相同,那怎么会一样?一法如是,法法皆然。所以学佛的人贵在守住自己的本位,把自己的本位守好。为什么?别人的境界我们不晓得,他是罗汉、他是菩萨、他是古佛再来,我们哪里知道?所以佛教给我们,如果我们想在一生当中成就,《华严经》里面学善财,一生成就;《法华经》里面学常不轻菩萨,一生成就。你说我不是学《法华》,我也不是学《华严》,我就是修念佛法门,念阿弥陀佛的。一样,你以善财、常不轻的心行念阿弥陀佛,一生成就,功夫浅的得人空证事一心,功夫深的得法空证理一心。如果我们心里一样都空不了,那你念一辈子佛,你什么都得不到。你要能空得了!可是这个空怎么个空法?这是个很大的问题。空了,我什么都不要了,那你并没有空,你心里有个什么都不要,你心里有个什么都没有,你还是没有得到空,你人空也没有得到,法空更没得到。这个事情确实是不容易,问题在哪里?一定要开智慧,不开智慧证不到二空之理,所以不开智慧,怎么行?

  我常常说为什么不开智慧?你有障碍,你自己不晓得你障碍在哪里,你自己不肯把你障碍去掉,障碍障了你的根本智,障了你的后得智,这是什么人都没有法子帮忙。诸佛菩萨慈悲得不得了,看到你束手无策,无可奈何。这个事情是什么?必须是你自己解决,迷是你自己迷,开悟还是要你自己开悟。佛菩萨只能告诉你们,你们为什么迷、怎么迷,把这个迷悟的根源告诉我们,我们自己要觉悟,自己要会把这结解开。所以叫善解权实,善就是慧解,真正智慧现前这才能解。至於这些善巧方便,我们在讲席当中,长年的在讲解、提示,诸位必定要觉悟。最初方便,佛门里面所运用的就是诵经、念佛,这是最初方便。诵经、念佛用意在哪里?用意在降伏烦恼。也就《金刚经》里面,须菩提尊者所问的两个大问题,「云何降伏其心,应云何住」,这两个问题。我们的心应当住在什么地方,如何降伏我们的妄心,须菩提在《金刚经》上提出的两大问题,佛在《金刚般若》里头就是解决这两大问题。佛将宇宙人生事实的真相给我们说出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是什么?依他起性。叫我们对於宇宙人生有真正的觉解、认识,决定不错误。然后你在宇宙人生当中,你的心是平静的,不起波浪;你不认识,你当了真,你在这里面才起分别、才起妄想。你晓得一切都是假的,好事是假的,你不动心;恶事也是假的,也不动心;冤家对头是假的,你不动心;至亲的父母、眷属,也不动心,为什么?都是假的。

  这一世给你做父母恩爱,一死了之后,一转世的时候彼此不相识。所以你认为生生世世还有关系,那是妄想!你今天认为与他有关系,他跟你没关系。所以佛给我们讲,众生与众生的关系只有四种,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就这关系,恩怨、债务了了,什么关系都没有,面对面是陌生人;有这四种关系,这就是麻烦来了,这就造业受报。所以要晓得这个事实真相,事实真相了解,我们唯一依清净心来待人接物。欠命的我们还他的命,人家要来伤害我,要来杀我,要想把我整死,那是我欠他的命,一点怨恨心都没有,还掉了,还掉以后彼此不相识,没有关系。欠债的,人家来坑我、来骗我,把我的钱财夺去了,是我欠他的,应该还他,绝没有再讨还的念头,债务了了,你自己心就清净,那是还债。为什么是这个还法?我们当初欠人家就是这么欠法的。那个小偷把我的钱偷去,我过去世也偷了他的,什么方法来,还是什么方法去。隔壁邻居很有钱,为什么他不偷他的,他偷我的?我欠他的,隔壁人家不欠他的,所以要晓得这个道理。觉悟的人唯有慈悲,慈悲就是平等的爱,世间人这个爱不平等的。不平等的慈悲就叫做情、叫做爱,平等的情与爱就叫做慈悲,慈悲跟爱是一样的,一个意思,没有两个意思,就一个是平等心,一个是不平等心;一个是清净心,一个是染污心。所以佛法里为什么不讲爱,而讲慈悲?不像其余宗教里面讲「神爱世人」,为什么不说佛爱世人,菩萨爱世人?因为爱是感情的,爱是染污的。慈悲就是爱,它是清净的,它是平等的。这个底下讲:

  【智慧破惑。如灯之除暗。王亦自在之义。】

  所以他遇到这一尊佛。

  【佛号云自在灯王。】

  这位佛是表什么?前面这个佛是代表的三智圆满。这一尊佛的德号是表示自他二利自在,自利自在,利他自在,就自行化他无不自在。可见得说种种佛的名号,还不都是说自己一个人吗?到你自己自行化他都自在了,你就是云自在灯王佛,你成佛就叫这名字,你做菩萨就云自在灯王菩萨。但是诸位要晓得,一切佛菩萨大根大本就是威音王,那是根本。威音王是表示什么?就是佛法里常说两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那就是威音王。所以都是从这个地方生的,而是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为基础、为本源。这个时候:

  【为众说法得六根清净者。】

  与前面讲的「具闻先佛之法,得六根清净」,前面是自成就。具闻,昨天我特别把这个句子说明白,具是具足,悟了就具足。所以有人听了一句他就具足,有人要把千经万论读遍了才具足,这不一样。譬如《楞严经》里面讲「歇即菩提」,那就具足,《圆觉经》里面讲「离幻即觉」,具足了,一句就具足。问题怎么样?就是你悟不悟,你晓得怎么个叫做歇,离幻怎么叫做离,一定要懂这个道理。我一切都不要,我就离了,不是,这个离不是那个讲法。我心里什么都不想了,我歇了,实在还没有办法还要想,放一把火把自己烧掉,烧成灰了这总不想了吧!如果那个样子就成佛的话,那太简单了,放一把火把自己烧掉我就成佛,哪有这种道理?烧成灰你还打妄想,你妄想歇不掉,你歇不掉。真正歇掉了与这个身体又何关?所以这歇是什么意思?怎么个歇法?《圆觉经》离幻,离是怎么个意思?怎么个离法?这里头有大学问!你要是望文生义就大错特错,那才真正叫盲修瞎练,邪知邪见。你把这个经文意思错解,就是望文生义,三世诸佛都喊冤枉。佛不是这个意思,你把意思解错,解错了还自以为是对的,这就是佛经之难懂的地方。真正懂得了依照这个方法修行,没有不成就的,而且成就得很快速。前面自成就得六根清净,这是实;现在『为众说法得六根清净』,这是权。前面讲的是自利,此地讲的是利他,这就是善解权实,悲智兼行,智是自利,悲是利他,自利利他。

  【前证人空离有而空。故单言清净。】

  清净心现前。

  【此证法空即有而空。故言常眼。】

  所以你们学这离幻,学的歇心,你要晓得这个意思,这叫真歇了。为什么?与法性完全相应。这时候叫『常眼』,什么眼?五眼圆明。没有成佛,在菩萨位置上四眼,有肉眼、有天眼、有慧眼、有法眼,圆满光明。

  【不尔便有重叠之过矣。】

  要不是这样的话,这个文字前面有一个得六根清净,后头再说一个得六根清净,这不重复了吗?不重复,它是两层的意思。底下再讲:

  【供养如是若干诸佛者。】

  这是经里面讲的供养诸佛。供养诸佛是什么意思?

  【指前诸佛。皆是自心也。】

  再给诸位说,不但诸佛是『自心』,一切众生、任何一法无不是自心所变,那不是自心是什么!全是自心所变。这个境界实在说不出,我们不得已常常用梦境来做比喻,因为你们都做过梦,梦的时候有经验,梦中的境界全是你自己心变现出来。决定没有外面的境界跑到你的梦中去,没有,都是你自心变现的。醒来的时候,会觉悟到这梦境全是自心,没有外人。我们今天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我们自心变现之物;而我们已经迷惑颠倒,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不…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