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P89

  ..续本文上一页晓得众生跟自己是一体。世间做父母对儿女,他知道这是一体,儿女犯了什么样大的错过,他就能够容忍,都能够原谅,都还认为是自己宝贝儿子。但是真如法性变现一切万物,比这还要亲切,他就不知道,他迷惑了。所以佛法里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诸位好好的想想这个意思。下课。

  妙法莲华 经大意  (第四十八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2-48

  这一段这是继续来说供养:

  【供养如是若干诸佛者。指前诸佛。皆是自心也。故寂音云。供养亲近。即随顺观照义。】

  这一句很重要,表法的意思必须要明了,真正的供养就是『随顺观照』。换句话说,就是《般若经》里面所讲的,以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这就是供养。这个文字是诸法之语,有的时候又怕我们执著在文字上,从文字才提起观照,如果离开文字,那观照就没有。所以又说依方便般若,这个方便就把一切万事万法统统包含在里面,没有一法不是方便法。换句话说,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事事物物都要能提得起观照般若,然后才能够证实相般若,这就叫做『供养亲近』。由此可知,供养的是什么?供养的是真如本性,亲近的是真如本性,这叫真供养,这叫真亲近。所以我们平常一听到「供养亲近」,这个意思会太窄小,认为提到供养一定是拿点钱财去施舍,这就是供养;亲近一定给他一天到晚在一起,我就亲近,这错了!不晓得佛经里面所讲的供养亲近,里面有甚深表法的意思,不晓得这个道理。可是事上的供养亲近,有没有必要?也有必要。事上的财法供养是弘法利生,是修利他的事业,目的在此地,而不是对某个人的。亲近善知识,自己心已经清净了,这善知识亲近、不亲近没有关系。自己心不清净,亲近善知识闻法希望得六根清净,得我法二空,目的在此地,这是亲近的功德。

  已经得清净了,再去亲近善知识那是什么?做影响众,就是帮助善知识接引众生,自己做个招牌一样,那影响别人,所以做影响众。可见得亲近供养的意思是在利益众生,自己已经成就了,这是利益众生,自己没有成就的时候是自利,所以这自利利他,是这么个意思。可是最重要还是表法的意思,如果连表法的意思都没有做到,只做到表层,那是表面功夫,我们得不到真实的利益;懂得表法,在表层里面会得到真实的利益。这就是现在现前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社会上供养亲近,可以说在事上讲做到了,可是在功德利益上来说看不出来。原因在哪里?不晓得这个道理,不知道这里头含的有很深的表法义趣,不了解这个。所以他亲近供养得不到利益,甚至於亲近供养还带来很多的烦恼。譬如我在刚刚出家的时候,有几位很发心的居士们在道场出钱出力,到后来家里头破产,庙里头再看不到人了,十多年都看不到人,不晓得到哪去。他自己好像也没有面子,过去有钱有势,到寺庙里头哪个人都尊重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到寺庙去一分钱也出不起,好像没有面子,干脆就不去,退了心。所以常常会想,我这样的发心为什么遭受这个果报?还有一种人我们自己家境很苦、很艰难,我们出钱出力,看到那个寺庙里头天天盖新房子,就那么几个人天天在享受,所以一看的时候自己退心了。

  而佛经里常常讲的,要亲近、要供养功德无量无边,这话没讲错,你要能把这个会归自性,当然功德无量无边;你只做外表,不晓得里头的意思,所以你供养就生烦恼。我们对於当前整个环境要了解、要觉悟,而后本著佛陀的教诫,我们应当怎样的做法、怎样修法,自己才能够得真正的功德利益。实际上讲佛门里面修福好修,很容易,可是几个人肯修?我在过去讲席当中,曾经很多次的提供大家的意见,我们这里做的有幻灯片,像景美这个小电影院,一个月不过三百块钱。我们这个幻灯片是「请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请念阿弥陀佛」,电影院里开始放电影之前打在银幕上,大家一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你这三百块钱做了多少功德,你度多少人!大电影院,台北市一流的电影院一个月也不过一千二百块钱。我们做幻灯片一张不过五十块钱,做两张花一百块钱。所以诸位想想,你度多少人,这做真正的好事!还有的就是报纸杂志,从前有个居士做,哪个人做不晓得,他是用我们华藏法施会的名义,登在什么?《电视周刊》,《电视周刊》上有两条,「请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下面是「华藏法施会」,什么人出钱我不晓得。《电视周刊》看的人多,发行的数量多,一次都是几百万份。所以像这些都是花很少的钱,修广大的亲近供养。

  还一种殊胜的就是讲座,我们办一次大专佛学讲座,实际上花的钱有限。一次大专讲座,一百多个学生,我们所花费都不超过十万块钱。有些有钱的人家那十万块钱算什么?到哪个地方一捐就是捐几十万。一次讲座这个功德,给诸位说比你盖一个大庙还要殊胜,如果你盖这个庙有庙无道,变成斗争的道场,那还得造罪业。所以不要看不起七天的讲座,七天的讲座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你看看从前的曹翰,一天随喜的功德,都得三世的福报。你要是出钱出力办七天的大专讲座,这还得了!你的果报超过曹翰百倍、千倍,他享三世的福,你就会享一百世的福,这个事情要我们能信得过,要我们真正肯干。曾居士要拜天公,我就跟他讲你把拜天公那个钱拿来印《了凡四训》,做大专讲座的教材,天公对你感激,你替天公修了福!这是我们真正明理的人晓得,替天公修最大的福报。如果我们杀几头牛、杀几头羊去祭天公,天公看了要流眼泪,哭笑不得。为什么?因为这个杀生的帐要算在他头上,我是为你杀的,那个牛羊也会抱怨天公。所以我们要晓得怎么样的做法,才是如理如法,我们世间人讲合情、合理、合法。所以学了佛要开智慧,开智慧就晓得,哪个做法最为殊胜,能够得最大的功德利益,我们才去这样做,这才是真正的供养亲近。『随顺观照』,我们自己「随顺观照」,能够令一切大众都随喜观照。底下就叙说出一切佛菩萨表法的意思,我们读这段文应当要闻一知十,一闻千悟。

  【当知威音王。即自心离念清净义。】

  刚才我跟大家讲过,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是『威音王』,你们想想哪个人不是「威音王」?你们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你们就是威音王。

  【日月灯明。即自心三智圆明义。】

  自己的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现前,你就是日月灯明佛。

  【云自在灯王。即自心悲智双运义。】

  所以给你说你要是念《万佛经》,你念一万二千多尊的佛名,个个都是你自己,佛门里面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统统是你自己一个人。你晓得诸佛菩萨是你自己,十法界一切众生还有例外的吗?没有一个例外,全是自己。所以佛在《华严经》才给我们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心所造,不是自己心是什么!就是没有一法不是自己。我们最大的一个迷惑就是心外有法,自己跟外面万法划一道界限,我不是你,你不是我,划一道界限,这是迷惑颠倒,这是不认识自己。此地只说了三尊佛,你就要觉悟到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己,善人是自己善心所变现出来,恶人是自己烦恼心所变现出来。离了善恶心所就没有善恶人,你对待一切人就是平等、就是清净。所以境界是随心而转,这叫学佛,学佛就是学觉悟,学不迷;我们心为境界所转那就是迷,愈迷愈深,愈陷愈苦。到最后无法自拔谁造成的?自己造成晓得这个道理,知道这样的修学。

  【渐渐消归自己。】

  所以佛法在修学纲领上有两句话,闻法要消归自性这是真闻。修行要转识成智,识是迷,智是悟,就是破迷开悟,转识成智就是破迷开悟。如果我们修行还愈迷愈深,闻法是心外求法,这就颠倒错乱,无怪乎无量劫来而不能成就。原因在哪里?就是把这个方向搞错,怎么样勤苦的走,走不到目标。我们想想,我们今天的闻法修行,是不是向著这个方向?是不是向著这个目标?我们听到佛名晓得是自己。听到威音王佛晓得是自己的清净心,听到阿弥陀佛晓得是自心无量觉,听到释迦牟尼佛晓得是自己慈悲,能仁就是慈悲,清净,寂默就是清净,这就叫消归自性。见到观世音菩萨,晓得是自己大慈大悲普覆一切,自性观音。这样渐渐会修,你看到一切众生也能消归自性,看到一个冤家对头也知道消归自性,是我自性里面烦恼心所;见到善人、顺境,晓得是我们自己的十一个善心所。无有一法不是自性,无有一法不是自性变现之物这叫做修行,这样才能开悟!悟了之后就不生烦恼,悟了之后就得大自在,悟了之后你才真正做到常不轻。此地讲渐渐消归自性之后:

  【故曰。常不轻者即我身是。】

  常不轻菩萨是谁?是自己。我们自己对待任何人、任何物、任何事都要尊重,晓得那是佛、是菩萨,自己一身是凡夫、学生。所以在一切境界里,从此以后再也不起虚妄分别了。

  【据此则知。予言顿悟自心之象。非为妄诞。能信自心是佛。虽未即成。不久当得。】

  这里头最重要就是信字,信要正信,不是妄信,正信是什么?这个道理真正明白了,没有怀疑。我们今天这个正信提不起来,就是什么?分别妄执离不开它。我们现在这个信心里头搅和著虚妄分别,遍计执著,我们带了这些东西,所以这个信不真不纯。历代祖师常常告诉念佛人,「要真信切愿必得往生」,如果我们讲信可以说哪个人都有,要讲真信就很少人有,真信难!真信是什么?要用真心。我们现在用妄心,你这个信不是真信,这个心是妄心。给诸位说,什么叫真心?真心是永远不变的这是真心,会变的不叫真。今天信,明天又不信,这个不是真心,真心永远不变。所以一个觉悟的人他用心他用真心,别人对他会变心,他对人不变心,为什么?他用真心,他将来能够证菩提、证果。用妄心的人不能证果,用妄心的人不会得一心不乱,为什么?因为一心是真心,妄心与真心不相应。妄心是三心二意,三心二意跟一心…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