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德。】
跟这个分段生死性质完全不相同。所以经里面用的这个表法:
【故父名净德。日月净明德佛今故现在。】
表这个意思。
【乃至我今当还供养此佛者。显果地不动。三世性空。因有去来。生死宛尔。所以为法华流通之旨也。】
所以读经要晓得,佛的真实义。此地说供养『日月净明德佛』,你塑个佛像天天供养他,那错了,你不懂佛所说之义。「净明德」是谁?是你自己!你自己在一切境界里面,不取相、不执著修清净心,拿念佛人来讲,你要是修理一心不乱,这就是供养净明德如来,所以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
【二乘执身有我。有生死可出。有涅槃可证。】
这就是小乘人的思想,小乘人的知见。经里面表示:
【菩萨然身。以显其执为谬。】
我们中国佛教这出家,出家燃顶,在家菩萨受戒燃臂香,就这个意思。破小乘的执著,希望把我们这个小乘的思想、小乘的观念把它烧掉。一般人哪里晓得叫什么戒疤,戒还疤的,你受二百五十戒,应当烧二百五十个疤,否则的话,你的戒就没有!你们女众受三百多条戒,也得烧三百多个疤,错了,大错特错。实际上是不是要烧?不是的,你把整个身体烧毁了你还是二乘心,有什么用?没用处的,这是表法而已。所以除了中国以外,全世界佛教里头,没有烧香疤,没有燃香这个事情,有这个理,没有这个事。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国外的,甚至於看到边疆,你看密宗的这些活佛,西藏边疆这些喇嘛他们不烧,他们头顶上头发是剃,剃头这是有的,但是决定不燃香疤,你不能一看到,他都没有受过戒。所以这是不晓得这个道理,燃身、燃指都是破这种执著,破小乘人的执著。这个文诸位自己去读去。后面也提到:
【菩萨即以身示生灭不生灭。】
说明灭即无灭的道理,说明这个道理。灭既然无灭,当然生亦不生,这才能够将一切法本自不生理事,给我们显示出来。就在这一面倒数第三行,有三行经文说明二乘人的境界,我们把它念一念。
【二乘六识虽空。七识全在。不信有第八识。即执此识以为涅槃。既破七识。则八识现前。了知此识。具含世出世间一切种子。人人皆可成佛。故令无数求声闻众。发菩提心。】
所以我们现前可以说是绝大多数,总有半数以上,依佛法来讲可以说之为不定性,不定性有好处。但是不定性的人,他的成败关键决定在缘上,就是决定在老师上。经上常说,他要遇到佛他这一生能成佛,遇到菩萨他成菩萨,遇到二乘他成二乘,遇到外道他成外道,这就叫不定种性的人。遇到善知识这就是他的福德因缘,所以不定种性有这个好处。定性的就很困难,譬如说定性声闻,他这个小乘的思想,他遇到菩萨他不相信,他遇到外道他也能够辨别。遇到小乘他就跟他去,为什么?志同道合,气味相投他就去了。我们所见到的、接触到的,毕竟定性的少,不定性的多,就看他的遭遇了。好,下课。
妙法莲华 经大意 (第五十二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2-52
刚才讲到小乘人,这个小乘境界虽然是不高,也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因为他能够把第六意识伏住,不起现行;我们今天一天到晚,都是第六意识在用事。这就是他能够了生死,我们不能了生死;他超越轮回,我们天天在制造轮回,这个道理就在此地。破了第七识之后,阿赖耶识才现前,才能够看到诸法实相。我们今天所了解的,这是道听涂说,我们没有见到,而是听佛在经里面给我们这样说,我们晓得有这么回事情,不是自己亲证的境界。虽然佛讲「人人皆可以成佛」,我们现在也都懂得这个道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成佛,可是我们自己还是成不了。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亲证,听佛所讲的没有认真的去修证,这个听得再多都不管用。修证的起步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要发跟佛与大菩萨一样的心,佛菩萨的心就叫做菩提心。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觉,觉心;换句话说,二乘权教以下这个心都是迷惑颠倒,那是迷心,不是觉心。阿罗汉以上的他们这个心是觉心,所以我们称他作正觉,他觉悟,他不迷了。我们现在在一切境界是迷而不觉!后面给我们说到,菩萨就真正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的人:
【舍有为而入无为者。】
这就是求佛道,唯一的一个途径。可是要记住,『无为』是无为而无所不为,如果单单无为,那就变成小乘,所以说又堕在无为坑里面,又变成了错误。因此在此地特别有两句话非常重要,给我们说明的,这是在第七行,下面的第七行当中:
【但破其执不破其法也。】
『但破其执』,就是无为,『不破其法』,就是无所不为,这是菩萨法。小乘的是「但破其执」也破其法,这是二乘;凡夫执不破,法也不破。所以说凡夫是俱存,小乘俱破,菩萨破执不破法这才是真正的正觉。法是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个功德下面说得很清楚:
【二执除则无明破。】
可见得破无明不是破法,是破执著,破人我执、破法我执,无明就破了,人法二空。
【二空证则功德显。】
本性里面具足无量无边的智慧德能就现前,无量无边的智慧德能,是你自己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来的,也不是你学得来。你用什么苦心去学,用多少时间去学,学得来的都不是真实的,与你本性里所具足的依旧是隔了一层。所以真正智慧是你本来具有的,真正的福德也是你自己具足的。修得的那是六道里面的果报,本德没有显,我们今天所享受的是修得的。所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今天修的是这个。今天许多学佛的人不明了究竟的道理,他修的什么?譬如修的布施,所得的果报鸡毛蒜皮。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全是世间有漏的福报。他就是为这个福报而修的,所以他将来得的是福报,这一点不错,因与果决定相应。这是不是菩萨所修的?不是,菩萨修二空真如,怎么能够有果报!所以菩萨修布施是断悭贪烦恼的,他是要断烦恼障的。修财布施断烦恼障,修法布施断所知障,人家是干这个的,所以跟世间一般修六度的人,完全不相同。我们想一想,我们在修六度我们为了什么?如果处处都贪求著人天福报,这三界出不去。我们修的六度,就是现在所提倡的什么?人间佛法、人乘的佛法。人乘的佛法在六道里面,不能够超越六道,不但不能超越六道恐怕生天都不容易。为什么?没有生天的愿望,来生还想做个人,做个福报更大一点的人。但是诸位有没有想到?福报愈大的人造罪业愈重,福报小的人想造罪业没机会。
所以福报大造大罪业的机会多,这个罪业会叫他堕阿鼻地狱,他做好事也容易,做坏事也容易。所以我们真正明白佛法道理的人,就会觉悟到,我们修六度万行不求人天福报,也不求二乘权教菩萨的果报,我们求的就是破二执,证二空真如,我们目标在此地。所以后面讲破二执就证二空。
【无明众生全具。】
完全具足,『无明』一般我们把它分作,根本无明、尘沙无明、见思无明。
【三乘分具。】
虽然不像我们凡夫这么重,他有局部的。譬如说二乘人以上的,他见思无明没有了,他有尘沙、有根本无明。见性的菩萨,他尘沙烦恼也破了,可是根本无明没有破。
【如来全破。三乘分破。后之修道者。】
这是指我们现在这些人。
【纵不能如如来全破。亦当如三乘分破。】
这是应该要学习的。底下说:
【例如未能如菩萨烧身烧臂。但能然手指乃至足指。胜於国城妻子等供养。】
这就讲燃身、燃臂、燃指,燃身、燃指者特别要注意,要晓得这个道理。你看底下说:
【今人不解。以为实事。烧臂然指者有之。】
这个东西什么?燃身就等於什么?无明全破,燃臂、燃指是无明分破。这个意思你把经看错了,以为是真的,好,把自己烧掉,烧掉怎么样?烧掉还是要生死轮回,错了,大错特错了。如果我们要讲的时候人家反对,说是你自己不肯发心,你还说别人错,这是经上讲的。所以他不晓得佛说法的真实义,死在句下,你为了是事,错了,他不晓得这是表法的。这个几句话我们要多念几遍,要好好的把它记住。底下讲:
【若破无明断烦恼。未见其人也。】
这就是烧身,我执破了,法执破了,那这个人就没有了,等於烧得干干净净。我执破了,法执还在,等於烧了一半,烧了一臂,烧了几个手指,这人还在,还没有完全烧掉,所以诸位要晓得这个意思。佛法传到中国来,中国在受戒的时候燃臂香、燃顶,就是取这个意思,叫我们常常想著,我们要破无明,要破烦恼,代表这个意思。如果我们的无明烦恼天天增长,你烧的满头香疤都没用处,你愈烧烦恼愈多。这个意思要懂,懂得佛法里头所谓表法的义趣。
【若非如是一指微功。何能超世界众宝国城妻子耶。】
这是经上讲的较量功德,菩萨燃一个指,燃一个指的功德,超越『世界众宝国城妻子』布施供养的功德。要照这样说很简单,我们把十个指头都烧掉,那我这个功德很大了,烧尽了也没有功德。人家这是代表断烦恼的,譬如三毒烦恼贪瞋痴,全断了证阿罗汉果,三种当中断一种,也是须陀洹之上,这种功德确实「世界众宝国城妻子」,这个布施供养都不能比。为什么?因为你所得到的福报,是人天有漏的福报;这个成就的是功德,你能够了生死出三界,无量无边功德那怎么能比!道理是在此地。底下说得很清楚:
【以其破无明故。以大千世界七宝。供养诸佛贤圣之功德。不及持此经一四句偈。】
这个理在此地。
【此经直指自心见性成佛。是诸经王。】
它功德在哪里?所以你如果是又把这东西执著,能够受持『此经一四句偈』,功德已经超过大千世界七宝供养诸佛菩萨。好了,那你就天天在念了,这叫受持吗?不叫!所以今天有许多人误会,他受持《法华经》、受持《金刚经》,我说你怎么受持法?我每天受持一遍。每天念一遍就叫受…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