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大寺者,尚有二百三十部四百五十卷。凝然即出于其门。
凝然大德,十五岁依东大寺的圆照落发,从宗性学华严。又尝于睿山及京都等地,探究各宗奥义,自声明、音律、国史乃至神书,无不精通。蒙后宇多上皇之眷顾,继圆照而住东大寺戒坛院。他的著述,都达百廿七部一千二百余卷,卷数之多,堪称空前。他因特别敬仰圣德太子,于六十年之间,研究圣德太子的三经义疏,着注释达一百十卷,故以三经学士自称。最有名的是着有佛教入门书八宗纲要二卷,以及继承宗性的佛教史学而着三国佛法传通缘起三卷、传法传章通十八卷、诸宗传通录六卷。华严学因到凝然而集大成,成为华严的中兴之祖,元亨元年(一三二一)八十二岁示寂,加国师号。门下有禅尔、湛睿、盛誉等。
法相宗的复兴
法相宗是奈良六宗之教学的核心,平安时代其虽式微,仍可维持教学之传统。至平安末期,出有藏俊及觉宪等名匠。觉宪门下的贞庆出来,始为法相的中兴。贞庆号为解脱上人,十一岁依觉宪出家,他是觉宪的俗侄。其后入兴福寺专究法相宗义,建久二年(一一九一),
因列席宫中的最胜会,目观众僧竞以美服为尚,殆念佛陀尝有头陀行之遗训,慨叹时下僧风之堕落!遂于次年三十八岁时,隐遁竺置山,达十六年之久。寂于建保元年(一二一三),享寿五十九岁。他的代表作是注释唯识论的唯识同学钞六十二卷。他的思想结晶,则可从其愚迷发心集、心要钞,一窥全貌。
贞庆在理想上,求生弥勒的兜率净土,在实际生活上,重视律仪的严格操守。因此他又是关系南都律宗之复兴的重要人物。
律宗的复兴
平安时代的初期,由鉴真所传的南都律宗,尚保持其传承,平安中期之后,法脉遂告中绝。其原因有二:一为僧风之颓废,一为受了比睿山大乘戒坛之兴隆的影响。嗣由于末法思想的醒觉,即有实范起而作了复与律宗的先驱。
实范出身于兴福寺,号莲光,又称为少将上人,保安三年(一一二二)着东大寺戒坛院受戒式。大治四年(一一二九)创建成身院于奈良之东郊,努力于戒律之复兴。继其后者,有法相宗的藏俊、觉宪、贞庆、戒如,相承弘律。戒如门下则有觉盛、有严、圆晴、睿尊,号称戒如门下之四杰。
觉盛字学律(西纪一一九三──一二四九),先于兴福寺学唯识及俱舍,因概于律门不振而发心以扶律为己任。并于嘉祯二年(一二三六)与圆晴、有严、睿尊,同在东大寺以瑜伽及占察所说的自
誓受戒法,求受比丘大戒,上接已经中绝的律统。后于宽元元年(一二四三),移住唐招提寺,盛弘戒律,深受朝野之尊信,誉为鉴真之再来,寂后谥号大悲菩萨。
睿尊号思圆(一二○一──一二九○),十七岁出家,先学密教于醍醐及高野等处。三十五岁时因自戒如及圆晴听闻四分律行事钞之讲义,故于次年自誓受戒。自此之后,即献身于兴教利生之大业,游化各地,为民众受戒。又因仰慕圣德太子的社会教化及救济事业,而为乞丐及癞病患者授戒,并供给食物,施以沐浴。同时他也深受皇室及武家的崇敬,尝为后嵯峨、后深草、龟山、后宇多、伏见等五代天皇的戒师。在他一生之中,鼓励戒杀,不遗余力。于全国各地,设立放生所,计达一千三百余处。寂后由伏见天皇谥号兴正菩萨。门下有信空及良观,特别是良观。
良观(一二一七──一三○三)十六岁出家,二十三岁投入睿尊门下,从事社会救济,建立疗病、施药、悲田诸院;又因爱护动物而造马病舍及动物病院。三十六岁,即得执权北条长时及北条业时两兄弟之皈依,并称之为生身的如来。寂后由后醍醐天皇谥号忍性菩萨。
北京律的兴起
日本史上站在平城京的立场,称奈良为南都或古京,又称为南京。上来说的是古京律的复兴,由于另一律宗新支,从中国输入,在北方的京都弘扬,故被分别称为南京律与北京律了。
北京律的兴起,归功于俊芿及昙照。俊芿(一一八六──一二二七)又号不可弃法师,先学台密,
后悟三学之根柢在于戒律,故于三十四岁时,正治元年(一一九九,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入宋,在中国留学十二年。自明州景福寺的如庵了宏受学南山律,同时也在华亭县超果院学了天台宗,又至临安与禅教律诸师论道。东归时携去大小部律文三百廿七卷,天台教观文字七百十六卷,华严章疏百七十五卷等。故在回国之后,重兴京都东山的仙游寺,改名泉涌寺,大张台律之讲筵。寂后,后小松天皇赐号大兴正法国师,明治天皇加赐月轮大师号。
昙照(一一八八──一二六○)曾两度来华,第一次于南宋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入宋,与俊芿同在了宏门下学律。居留十四年后返日,建戒光寺,大振律风。宋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再度来华,居八年回国,又建西林寺及东林寺。
(二) 净土宗与日莲宗
源空与净土宗的独立
平安时代,虽已有了净土教的流行,但仍未脱寓宗的地位,到了镰仓初头,由于源空的出现,净土宗始告独立。
源空,亦名法然上人(一一三三──一二一二),十三岁登比睿山,学天台教。后又游历诸方,参访硕学,颇有才学之誉。仁安三年(一一六八)以后,隐居睿山之黑谷,寻觅出离之要道,披阅源信的往生要集,又见善导的观无量寿经疏中所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
久近,但能念念不舍,是名正定之业。”因而归命,专修念佛。是年源空四十三岁,后人即以之为净土宗的开教之年(一一七五)。
自此之后,源空即下睿山,大弘专修念佛之教,发展极为迅速。在平安时代的净土行者,尚修其他诸法,源空则排除一切杂行,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此为净土教之纯化及简化。六十五岁时,尝受关白九条兼实之请,着有选择本愿念佛集二卷,说明他的宗教思想。
源空的新宗既能受到众多人们的欢迎,其他各宗包括南都及北岭(睿山)的徒众,即起而反对。睿山一派于元久元年(一二○四)集议制止专修念佛之流行;南都方面则以源空轻忽佛戒,好谤他宗,排斥余行的理由,于元久二年向朝廷奏请纠弹。故到建永二年(一二○七),朝廷即宣令取缔,并处源空师徒以重刑:计判死刑者四人,流刑者源空等八人。至建历元年(一二一一),源空蒙赦归京都,住于东山大谷,但他已是七十九岁的人了,第二年即示寂于彼。在他死后,他的自由教团,虽仍屡受旧派的迫害摧残,然他毕竟是成功了。宽元二年(一二四四)赐号通明国师,元禄元年(一六八八)东山天皇谥号圆光大师。灭后五百年,又由中御门天皇赐号东渐大师。
源空门下的诸流
源空的门下很多,并且各自成派立宗。例如:圣光房辨长上人开出净土宗镇西派,善慧证空上人开出净土宗西山派,皆空房隆宽律师开出长乐寺流,觉明房长西上人开出九品寺流,成觉房幸西上人倡导一念义,尤其又有亲鸾圣人开出了净土真宗的新兴宗教。由西山
流又分出了一遍上人所创的时宗。
净土宗、净土真宗、时宗,乃由源空系下分张设教的三大流,迄今仍为日本佛教最大的宗派者,也唯源空系下的门流而已,可见源空之对日本佛教的影飨之大了。
辨长的镇西派
辨长… 《日本佛教史(圣严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