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般涅槃经▪P7

  ..续本文上一页:“此确实非世尊之教言,是彼僧伽长老之误解。”如是,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若此等比较、照对经、律。与经、律相合一致者,则其结论应为:“此确实世尊之教言,是彼僧伽长老之正解。”诸比丘!应受持此为第二大教法。

  十

   复次,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言:“于某处有多闻、知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之众多长老比丘等居住。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我亲从其长老比丘等前听、受。”诸比丘!汝对彼等长老比丘等之所说,不应赞叹、不应排拒而善理解其辞句,相比较、相对照经、律。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经、律而不相合经、律者,则其结论为:“此确实非彼世尊之教言,是彼长老等之误解。”如是,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经、律,与经、律相合一致者,则其结论为:“此确实彼世尊之教言,彼长老等之正解。”诸比丘!应受持此为第三大教法。

  十一

  复次,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言:“于某处有多闻通达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之一长老比丘居住。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所说,我亲从彼长老面前听、受。”诸比丘!汝对彼比丘之所说,不应赞叹、不应排拒而善理解其辞句,相比较、相对照经、律。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经、律而不相合经、律者,则其结论为:“此确实非彼世尊之教言,是彼长老之误解。”如是,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经、律,与经、律相合一致者,则其结论为:“此确实世尊之教言,彼长老之正解。”诸比丘!应受此第四大教法。

  诸比丘!当受持此为四大教法。”

  十二

  尔时,世尊住负弥城阿难庙,为诸比丘宣说种种法语。即: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修戒成就,定则有大利益、大果报;修定成就,慧则有大利益、大果报;修慧成就,心完全由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等诸漏解脱。

  十三

  尔时,世尊于负弥城随意住已而告阿难曰:

  “然,阿难!我等往赴波婆城。”

  尊者阿难应诺世尊:“唯然,世尊。”

  尔时,世尊与大比丘众俱,往赴波婆城,至已,世尊住波婆城铁匠子准陀之庵罗林。

  十四

  铁匠子准陀闻:“世尊确实到达波婆城,住我庵罗林。”时,铁匠子准陀谓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却坐一面。世尊向坐于一面之铁匠子准陀宣说教诫、教示之法要,令之欢喜,如是白世尊言:

  “世尊!世尊明日清晨与大比丘众俱,受纳我家之供养食。”世尊默然允许。

  十五

  于此,铁匠子准陀,受世尊法语之训戒、教诫、踊跃、欢善而白尊言:

  “世尊!明日与大比丘众俱,允许受纳我家之供养食。”世尊默然允许。

  十六

  时,铁匠子准陀知世尊已允许,起座敬礼世尊,右绕而去。

  十七

  时,铁匠子准陀,于夜间备调美味之嚼食、啖食及甚多菌茸7,往告世尊:“世尊!食事已备,请知时宜。”

  十八

  尔时,世尊于清晨着下衣,持钵、衣,与比丘众俱,往铁匠子准陀之住居。至已,坐于所设之座席,坐已,世尊告铁匠子曰:

  “汝所备办之栴檀树菌茸供奉与我,备办其他之嚼食、啖食,供奉与诸比丘!”

  铁匠子准陀应诺世尊:“唯然,世尊。”则从所备办之栴檀树菌茸,供奉世尊,其他之嚼食、啖食供奉诸比丘。

  十九

  尔时世尊言铁匠子准陀曰.

  “准陀所剩余之菌茸,应埋藏于洞穴。准陀!我于天界、魔界、梵天界,或沙门、婆罗门及天、人之间。除如来之外,不见有人食此茸物能消化者。”

  铁匠子准陀应诺世尊:“唯然,世尊。”则从剩余之栴檀树菌茸,埋藏洞穴。诸世尊处,诣已,敬礼世尊,却坐一面。铁匠子准陀坐于一面时,世尊以法语教示、教诫,令之欢喜,则从座起而离去。

  二十

   尔时,世尊食铁匠子准陀之供食时,患重症之[痢]疾,痢血痛极,几近于死。其时,世尊摄正念、正智,忍耐而令苦痛消除。

  尔时,世尊言阿难曰:“然,阿难!我等往赴拘夷那竭。”

  尊者阿难应诺世尊:“唯然,世尊。”

  我闻于如是

  食准陀供食

  贤者患重疾

  激痛几濒死

  因进旃檀茸

  尊师起重症

  世尊痢泻后

  我往拘那竭

  二一

  尔时,世尊离道路,往一树下,至已,言阿难曰:

  “然,阿难!汝从我上衣叠为四重,我极为疲倦,我宜稍息。”

  尊者阿难应诺世尊:“唯然,世尊。”则从[世尊之]上衣叠为四重。

  二二

  世尊坐于所敷之座,坐已。世尊告尊者阿难曰:“然,阿难!我甚渴,阿难!我想饮水,汝去取水与我!”

  如是言时,尊者阿难如是白世尊曰:

  “世尊!今有五百车乘渡河,水被车轮所搅,流水既成混浊。世尊!彼脚俱多河离此不远,其水清凉澄洁,得水甚易,令人喜悦。世尊既可饮水,亦可凉冷四肢。”

  二三

  世尊再度告阿难曰:“阿难!我甚渴,阿难!我想饮水,汝去取与我!”

  尊者阿难再度如是白世尊曰:

  “世尊!今有五百车乘渡河,水被车轮所搅,流水既混浊。世尊!彼脚俱多河离此不远,其水清凉澄洁,得水甚易,令人喜悦。世尊既可饮水,方可凉冷四肢。”

  二四

  世尊三度告尊者阿难曰:“阿难!我甚渴,阿难!我想饮水,汝去取水与我。”

  尊者阿难应诺世尊:“唯然,世尊。”则持钵往彼河,彼河水少被车轮所搅,水流混浊。尊者阿难去时,水流澄清不混浊。

  二五

  时,尊者阿难如是思惟:“实然!如来之大威神力,真不可思议!真是稀有。此河水少,实为车轮所搅,水流混浊,我去时,水流转为澄清不混浊。”则取于钵,诣世尊处。诣已,如是白世尊曰:

  “世尊!实是如来大威神力!世尊!实不可思议,实是稀有哉。世尊!今彼河水少,被车乘所搅,水流混浊,我去时,水流转为澄清不混浊。世尊请饮水,善逝请饮水。”

  尔时,世尊则饮水。

  二六

  其时,阿罗罗迦罗摩之弟子福贵,由拘夷那竭来至波婆之大道上。

  未罗子福贵见世尊坐于一树下,见已,则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却坐一面。坐于一面之末罗子福贵如是白世尊曰:

  “世尊!彼诸出家者如是平静心境而住,实不可思议,世尊!实是稀有。

  二七

  世尊!往昔,阿罗罗迦罗摩行于大道,离开道路不远,于一树下,为日昼之坐息。世尊!其时,通五百车乘通过阿罗罗迦罗之附近。世尊!其时有一人随商队车乘之后而行,来阿罗罗迦罗摩处,至已,如是言阿罗罗迦罗摩曰.

  “尊者!汝曾见五百车乘之驶过耶

  ”

  “友!我未曾见。”

  “然,尊者!汝曾闻其声音耶

  ”

  “友!我未曾闻其声音。”

  “然,尊者!汝是在睡眠耶

  ”

  “友!我未曾在睡眠。”

  “然,尊者!汝有无知觉。”

  “友!我有知觉。”

  “然者,尊者,汝既清醒有知觉,五百车乘逼近驶过,不见又不闻其声音。尊者!灰尘实蔽覆汝之上衣耶

  ”

  “友!唯然。”

  世尊!尔时彼人如是思惟:“彼诸出家者如是平静心境而住,于其处清醒有知

  觉,五百车乘逼近驶过,不见又不闻其声音,甚至灰尘覆蔽其身上,实不可思议,实稀有哉!”彼述对阿罗罗迦罗摩之甚深信仰而去。”

  二八

  “福贵!汝如何思惟耶

  清醒有知觉,五百车乘逼近驶过,不见又不闻其声音困难;或是清醒有知觉,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时,不见又不闻其声音困难耶

  

  二九

  “世尊!若以五百车乘、六百车乘、七百车乘、八百车乘、九百车乘、一千车乘、一万车乘比较:是有清醒有知觉,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时,不见又不闻其声音实更困难。”

  三十

  “福贵!尔时,我住阿头菩沙迦罗家。其时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菩沙迦罗之二农夫兄弟及四头牛,皆受[雷]所击杀。福贵!其时,由阿头出来大群众,至近被杀之二农夫兄弟及四头牛之处。

  三一

  福贵!其时,我由菩沙迦罗出,行来菩沙迦罗门外之露地。福贵!其时,彼大群众来至我居住之处,至已,敬礼我,却立一面,我问立于一面之彼等曰:

  三二

  “友!何故,集来大群众耶

  ”

  “世尊!今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击杀二农夫兄弟及四头牛,故集来大群众。然,世尊居住于何处耶

  ”

  “友!我居住此处。”

  “然者,皆不见甚么耶

  ”

  “友!不见。”

  “然者,世尊曾闻何声音耶

  ”

  “友!我不闻何声音。”

  “然者,世尊在睡眠耶

  ”

  “友!我不在睡眠。”

  “然者,世尊清醒有知觉耶

  ”

  “友!唯然。”

  “然者,世尊清醒有知觉,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时,不见亦不闻其声音耶

  “友!唯然。”

  三三

  福贵!尔时,彼等如是思惟:“出家者如是平静心境而住,于其处清醒有知觉,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时,不见又不闻其声音,实不可思议,实稀有哉。”彼深信我所述,敬礼、右绕我而去。”

  三四

  如是言已,末罗子福贵如是白世尊言:

  “世尊!我对阿罗罗迦罗摩之信仰,如大风吹飞,如奔流之逝去。世尊之言最佳最殊胜。世尊!犹如扶起倒者,揭露被覆者,于迷者示之以道,如暗中揭来油灯,

  使其眼者得见诸色。世尊如是种种次第宣示诸法。世尊!我归依世尊,归依法及僧伽。世尊!请摄受我,自今日起,以至命终,归依为优婆塞。”

  三五

  于是福贵语其随从者曰:

  “汝为我持来一对柔绢金色衣。”

  彼随从者应诺末罗子福贵:“唯然,尊者。”则持来两件柔绢金色衣。

  于此,未罗子福贵,则将此两件柔绢金色衣,奉供与世尊曰:“世尊!请世尊慈愍我,世尊!纯爱此两件柔绢金色衣。”

  “福贵!然者,我着一件,一件与阿难。”

  “末罗子福贵应诺世尊:“唯然,世尊。”彼则为世…

《大般涅槃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大善见王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