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中说:如果将法付与非人,不能负起弘法的责任,非法授受,反将佛法糟蹋了。现在佛以审慎的态度,对地藏菩萨说:“记吾今日于忉利诸天中……载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何况更落五无间阿鼻地狱,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又说:“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万亿化度,随其根性而度脱之。”又说:“吾今殷勤以天人众付嘱于汝,未来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勿令退失!”又说:“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大家看看,这个担子,是何等沉重?如果没有大力量人,如何担得起来?但地藏菩萨,毕竟是释迦佛法中的慈悲长者,是出生入死的英雄豪杰,所以他毫不推辞,很坚决地挑起这副沉重的担子,并安慰佛说:“世尊!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何况闻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这里菩萨说:只要有人对佛法中有过一念的恭敬,亦度他由生死中速得解脱;何以现在不得解脱的人还有那么多?不信佛的人不说他,难道好多信过佛的人,亦连“一念恭敬”都没有的吗?这“从生死中速得解脱”,多数是指度脱地狱众生生人中或天上,获得脱苦快乐;但自然亦有脱离苦海,诞登涅槃,得到究竟解脱的。又众生沉迷,得脱复入,入而复脱,如蔓草拖延,缠绵不断,如鱼入网,头出头没,这在前面四天王问词与利益存亡品中已有说及。所以现在只要大众自己加以猛省,提高自己的警觉,使自己上进不再堕落,使地藏菩萨少了一份负担,这就算是你帮地藏菩萨的忙了。
(乙) 佛化以人类为中心的对象
本经处处说以人天众生付嘱地藏菩萨度脱,地藏菩萨素以度脱地狱众生著名,何以不言地狱而独言人天呢?这因为佛法虽普度六道众生,而以人天众生为对象;在人天中,尤重以现实的人类为中心对象。因人道中,苦乐参半,知苦慕乐,才容易发心修道;所以处处经中,佛皆说我于人天众中,得菩提,转*轮,入涅槃,如增一阿含云:“我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如诸经云:“我于现法乐住,于现法得涅槃,于现法得究竟”。中阿含说:“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过去事灭,未来复未至;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这些都是佛叫弟子把握现实人生来修学佛法,故多言人道,而不言其他五道。因其他五道的众生,都不是修行的理想。为什么呢?如大论说:“若善男子能行是深般若波罗密者,当知是人,人道中来;所以者何?三恶道中,罪苦多故,不得行深般若;欲界诸天,著净五欲,心则狂惑,故不能行;色界天等,深著禅定味,故不能行;无色界天无形,故不能行。”这虽在隐隐中指示人道修行是最易修成的,但还没有说到修罗道为何也不能修行呢?在裴休丞相的圆觉经序中却说到了,他说:“呜呼!生灵之所以往来者,六道也;鬼神沉幽愁之苦;鸟兽怀獐狨之悲;修罗方嗔;诸天耽乐;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故佛说法,最著重于人道。太虚大师曾谓“学佛先从做人起”,就是根据这种道理说的。即地藏菩萨化度地狱众生,亦多是化他们离苦得乐,先来人道,然后修行做佛,必很少从地狱中直接度他做佛的,除非他是宿具广大智德,或可由地狱直接成佛,否则,地狱极恶众生,暂闻佛名,便可成佛,决没有这样便宜的事!如果有这样便宜的事,众生尽可作恶,用不著广修善行了。故法华文句引经云:“颇有发愿令五道同成佛不?佛言:“不可以非器之身,成无上道!要先化三恶趣,令得人天,然后乃可如愿,三趣非善道,何能成佛?如人求宝聚,非于空中求。””这便是地狱不易直接成佛的极大证明;同时如求宝聚,不于空求,也正是说明了人类修持五戒十善,是学佛最好的基础。所以,如果是我们人道都不修,善行的基础都没有,那么,想谈学菩萨行,学佛所行,只是名词好听而已,其实是自己骗了自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古时杨震有四知,今人却只有三知,少了一个“自知”!“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这是对人类众生最好的警诫!“莫从袈裟下失却人身”;这又是出家人一个很醒目的教导!
第四节 虚空藏提综合福利
关于读诵受持本经,瞻礼供养菩萨的福利,前来已说得很多。到末品之尾,有个虚空藏菩萨出来,问佛对闻此经典及闻菩萨名字,或瞻礼形像,共得几多福利?乃引起佛综合福利,说有廿八种。
(甲) 廿八种福利
一、天龙护念,二、善果日增,三、集圣上因,四、菩提不退,五、衣食丰足,六、疾疫不临,七、离水火灾,八、无盗贼厄,九、人见钦敬,十、鬼神助持,十一、女转男身,十二、为王臣女,十三、端正相好,十四、多生天上,十五、或为帝王,十六、宿智命通,十七、有求皆从,十八、眷属欢乐,十九、诸横消灭,二十、业道永除,廿一、去处尽通,廿二、夜梦安乐,廿三、先亡离苦,廿四、宿福受生,廿五、诸圣赞叹,廿六、聪明利根,廿七、饶慈愍心,廿八、毕竟成佛。
(乙) 七种福利
上面廿八种福利,多对人类众生而言。对天龙神鬼,闻此经及瞻礼菩萨形像,本经又说了七种利益:一、速超圣地,二、恶业消灭,三、诸佛护临,四、菩提不退,五、增长本力,六、宿命皆通,七、毕竟成佛。所说大同小异,和上面的廿八种,颇多相通的地方。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五章 推行佛法的责任》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