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話 第十五章 推行佛法的責任▪P2

  ..續本文上一頁中說:如果將法付與非人,不能負起弘法的責任,非法授受,反將佛法糟蹋了。現在佛以審慎的態度,對地藏菩薩說:“記吾今日于忉利諸天中……載以人天諸衆生等,未出叁界,在火宅中者,付囑于汝,無令是諸衆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何況更落五無間阿鼻地獄,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又說:“是南閻浮提衆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萬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又說:“吾今殷勤以天人衆付囑于汝,未來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種少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擁護是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又說:“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應,落在惡趣,臨墮趣中,或至門首,是諸衆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現無邊身,爲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大家看看,這個擔子,是何等沈重?如果沒有大力量人,如何擔得起來?但地藏菩薩,畢竟是釋迦佛法中的慈悲長者,是出生入死的英雄豪傑,所以他毫不推辭,很堅決地挑起這副沈重的擔子,並安慰佛說:“世尊!唯願世尊,不以爲慮!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脫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脫;何況聞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于無上道,永不退轉。”

  這裏菩薩說:只要有人對佛法中有過一念的恭敬,亦度他由生死中速得解脫;何以現在不得解脫的人還有那麼多?不信佛的人不說他,難道好多信過佛的人,亦連“一念恭敬”都沒有的嗎?這“從生死中速得解脫”,多數是指度脫地獄衆生生人中或天上,獲得脫苦快樂;但自然亦有脫離苦海,誕登涅槃,得到究竟解脫的。又衆生沈迷,得脫複入,入而複脫,如蔓草拖延,纏綿不斷,如魚入網,頭出頭沒,這在前面四天王問詞與利益存亡品中已有說及。所以現在只要大衆自己加以猛省,提高自己的警覺,使自己上進不再墮落,使地藏菩薩少了一份負擔,這就算是你幫地藏菩薩的忙了。

  (乙) 佛化以人類爲中心的對象

  本經處處說以人天衆生付囑地藏菩薩度脫,地藏菩薩素以度脫地獄衆生著名,何以不言地獄而獨言人天呢?這因爲佛法雖普度六道衆生,而以人天衆生爲對象;在人天中,尤重以現實的人類爲中心對象。因人道中,苦樂參半,知苦慕樂,才容易發心修道;所以處處經中,佛皆說我于人天衆中,得菩提,轉*輪,入涅槃,如增一阿含雲:“我身生于人間,長于人間,于人間得佛。”如諸經雲:“我于現法樂住,于現法得涅槃,于現法得究竟”。中阿含說:“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滅,未來複未至;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爲思!”這些都是佛叫弟子把握現實人生來修學佛法,故多言人道,而不言其他五道。因其他五道的衆生,都不是修行的理想。爲什麼呢?如大論說:“若善男子能行是深般若波羅密者,當知是人,人道中來;所以者何?叁惡道中,罪苦多故,不得行深般若;欲界諸天,著淨五欲,心則狂惑,故不能行;色界天等,深著禅定味,故不能行;無色界天無形,故不能行。”這雖在隱隱中指示人道修行是最易修成的,但還沒有說到修羅道爲何也不能修行呢?在裴休丞相的圓覺經序中卻說到了,他說:“嗚呼!生靈之所以往來者,六道也;鬼神沈幽愁之苦;鳥獸懷獐狨之悲;修羅方嗔;諸天耽樂;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爲能耳!”故佛說法,最著重于人道。太虛大師曾謂“學佛先從做人起”,就是根據這種道理說的。即地藏菩薩化度地獄衆生,亦多是化他們離苦得樂,先來人道,然後修行做佛,必很少從地獄中直接度他做佛的,除非他是宿具廣大智德,或可由地獄直接成佛,否則,地獄極惡衆生,暫聞佛名,便可成佛,決沒有這樣便宜的事!如果有這樣便宜的事,衆生盡可作惡,用不著廣修善行了。故法華文句引經雲:“頗有發願令五道同成佛不?佛言:“不可以非器之身,成無上道!要先化叁惡趣,令得人天,然後乃可如願,叁趣非善道,何能成佛?如人求寶聚,非于空中求。””這便是地獄不易直接成佛的極大證明;同時如求寶聚,不于空求,也正是說明了人類修持五戒十善,是學佛最好的基礎。所以,如果是我們人道都不修,善行的基礎都沒有,那麼,想談學菩薩行,學佛所行,只是名詞好聽而已,其實是自己騙了自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古時楊震有四知,今人卻只有叁知,少了一個“自知”!“一失人身,萬劫難複”;這是對人類衆生最好的警誡!“莫從袈裟下失卻人身”;這又是出家人一個很醒目的教導!

  第四節 虛空藏提綜合福利

  關于讀誦受持本經,瞻禮供養菩薩的福利,前來已說得很多。到末品之尾,有個虛空藏菩薩出來,問佛對聞此經典及聞菩薩名字,或瞻禮形像,共得幾多福利?乃引起佛綜合福利,說有廿八種。

  (甲) 廿八種福利

  一、天龍護念,二、善果日增,叁、集聖上因,四、菩提不退,五、衣食豐足,六、疾疫不臨,七、離水火災,八、無盜賊厄,九、人見欽敬,十、鬼神助持,十一、女轉男身,十二、爲王臣女,十叁、端正相好,十四、多生天上,十五、或爲帝王,十六、宿智命通,十七、有求皆從,十八、眷屬歡樂,十九、諸橫消滅,二十、業道永除,廿一、去處盡通,廿二、夜夢安樂,廿叁、先亡離苦,廿四、宿福受生,廿五、諸聖贊歎,廿六、聰明利根,廿七、饒慈愍心,廿八、畢竟成佛。

  (乙) 七種福利

  上面廿八種福利,多對人類衆生而言。對天龍神鬼,聞此經及瞻禮菩薩形像,本經又說了七種利益:一、速超聖地,二、惡業消滅,叁、諸佛護臨,四、菩提不退,五、增長本力,六、宿命皆通,七、畢竟成佛。所說大同小異,和上面的廿八種,頗多相通的地方。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話 第十五章 推行佛法的責任》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