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竺摩法师法语录▪P7

  ..续本文上一页云万里天。是以在地藏经中,佛说观世音菩萨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有人闻其名、见其形,或恋慕赞叹者,於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良以大士具足慈悲,绝诸瞠怒,故能冤亲平等,寻声救苦。现在霹雳洞主张英杰居士等塑造观音圣像供奉,为大众祈福,敬颂之以偈曰:

   慈云覆九界,人天俱荫庇,

   灵光照六时,画夜恒吉祥!

   开!

  

  四八 霹雳洞观音圣像开光演词

   有海水到的地方,都有华侨,有华侨到的地方,都有观音菩萨。我所到过的地方,如夏威夷没有中国僧前,先有一间观音堂;澳洲的雪梨,没有中国的寺院,早有一座观音古庙。他如南方小乘佛教流行的仰光、曼谷等处,没有大乘佛教的雕塑,却已有了观音像和观音庙的所在。足见这位菩萨,与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士,缘分是最深、最广,关系是最亲最切。故佛在地藏经中尝对观音菩萨说:「汝於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人,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於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授记」。这是因菩萨慈悲广大,愿力宏深,故能寻声救苦,无刹不现,以是名称普闻,妇孺皆知。

   佛教是由智慧与慈悲两大理性的统一,而涵有甚深微妙的哲理。观音 大士是代表慈悲的精神,发挥了佛陀济世利生的作业。现在的世界,是一 个斗争时代,修罗当道,军阀弄权,瞠火炽然,杀机遍地,烽火连天,生 灵涂炭,端在人心险恶,丧失了慈悲,以致战祸频仍,格斗不绝。我们要 挽救这个多灾多难的世界,变干戈为玉帛,化戾气为祥和,方法虽有很多 ,而学习菩萨慈悲的心肠,发挥菩萨赴汤蹈火,救苦救难,舍己为人的精 神,实为当务之急。今本洞塑造菩萨圣像供养,为世界求和平,为众生谋 幸福,仰瞻慈容,无限神驰,希望早施甘霖,不胜祈祷!

  

  

  四九 观音林开光

   诸佛本无相,菩萨非有身;

   只为应群机,从幻而见真。

   恭颂释迦教主,坐镇中央,圆音震吼,化被十方。东方药师,琉璃光土,内外映彻,身心寿康。西土弥陀,四八愿王,依正庄严,光寿无量。文殊师利,七佛师范,功深只劫,智高德扬。普贤菩萨,华严尊长,十大愿王,导归安养。观音大士,誓愿宏深,寻声救苦,形遍刹尘。地藏本尊,孝道至亲,累劫重誓,度生报恩。

   诸大菩萨,辅弼宣扬,如云笼月,围绕坛场。今朝缘至,云集於斯, 随所应求,似月映水。偈曰:

   发心修梵刹,庄严现道场,

   诸佛生欢喜,龙天降吉祥。

   开!

  

  

  五十 吉隆坡三宝堂开光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主席竺摩法师,为三宝堂说法开光。偈云:

   佛游鹿苑说法,度僧成立三宝;

   人间长夜漫漫,智炬从斯照了。

   今日诸山大德、善信护法,云集於此,恭贺达因住持暨诸信众,重建三宝堂落成,举行佛像升座开光,请僧说法诵经,作诸功德,以祈增福。须知佛在阿含经中曾劝谕信徒,修学佛法,必先布施、持戒,种福上升,为恶下沉,因果分明,净信具足。今诸善信,施舍净资,兴建佛寺,将来可於天上人间,享受福乐;然此福乐,仍属世法,非为究竟,必须进修三无漏学,无为无著,方为出世正因,涅槃妙果。

   今问诸善信:如何是无漏正因,涅槃妙果呢?昔日达摩西来,梁武帝问他:朕自学佛以来,修桥 路,造寺供斋,度僧无数,功德多否?达摩 答道:并无功德。武帝愕然又问:如何才是功德?答云

  净智妙圆,体自 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今问净智既是体空,如何又有功德?如已 会得,山僧口挂壁上,无从饶舌;其或未然,何妨於此下一转语:

   离相布施心无住,

   成佛无生乐有余。

   开!

  

  

  五一 佛慧精舍开光

   大海中水可饮尽,刹尘心念可数知,

   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功德。

   唉!佛有何等大功德,而不能说尽呢?曰:佛之大德,三身四智,可以总括之。佛有法、报、化三身:法身是体,有自性德;报身是相,有智光德;化身是用,有教化德。佛复有四智:转前五识,为成作事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所谓「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我们众生,在三身中只有业报身,法身未显;在四智中,全然未得,只有虚妄的八识。今住持继和仁者及诸护法,发起建舍开光,是要我们借开佛光,引生我们本具的身光智德。如何能引生此心光智德呢?

   修习四念处,勤行八正道,

   戒定能精进,慧光自现前!

   开!

  

  

  

  五二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佛像重修开光

   佛法庄严,包罗万象;

   金身不动,普应群机。

   夫佛有三身:曰法身、报身、应身。法身为体,名 卢遮那,性遍法界,生佛平等,所谓山河及大地全露法身;报身为相,名卢舍那,德智圆满,福慧庄严,乃菩提树下成道之身也;应身为用,名释迦牟尼,化身百亿,普度阎浮。三身虽有三种,若论从体起用,三身由一而三,各显殊胜;若摄用归体,三身即是一身,其性无二平等。

   又三身各自常住,各有德光:法身自性常住,故清净光,寂而常照;报身相续常住,故智慧光,照而常寂;应身变化常住,故功德光,寂照无碍,不可思议也。

   忆本会开创之时,供有教主释迦佛之金像,於今垂三十年,佛座陈旧 ,金箔剥蚀,有失壮观,乃有印尼侨领陈和安姐弟,发起独资装修,使圣 像重光,四众同人,瞻敬欢喜,功不唐捐,福有攸归!并邀山僧主持开光 大典,及众师虔诚礼忏,以祈祷世界和平,众生安乐。祝以偈曰:

   朱笔点处佛光开,千圣云程动地来;

   国泰民安赖庇佑,心香一瓣涌灵台。

   开!

  

  

  

  五三 三宝堂开光说法

   佛游鹿园谈经,三宝完成於僧;

   长夜何时达旦,破迷幸有明灯。

   兹值良辰吉日,云集诸山名德,恭逢

   达因仁者,率诸护法等信众,重兴三宝堂落成,举行佛像崇升,开光典礼,为说法要,以结善缘。昔日达摩西来,觅个不受惑人,为阐妙法,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良有以也。时有梁武皇帝询以朕自信佛以来,修桥

  路,造寺斋僧,布施结缘,作诸功德多否?答以并无功德。又询如何是真功?答以净智圆明,体自空寂,如此功德,不以世求。今问诸大德

  会

  ?既是净智空寂,如何今日开光道场?又作功德?山僧在此饶舌为转一语:

   执相布施生天福,仰箭射空仍坠落;

   若能离相心无住,成佛称尊乐有余。

  

  

  五四 大年莲花阁开幕礼

   竺摩法师在致词称:

   佛教以慈悲为本体,从此本体上可以生起种种方便救世利人的作用,现时代风气不好,人心日趋险恶,不能向善,失去了慈悲,便失去和平,战争不断地摧残,致使经济破产,民不聊生,救济之道,唯有发挥每个人,人人本具的慈悲德性,自利利人,才能彻底解救社会各种困难,把人生的痛苦连根拔起。竺摩法师又说:佛法是心理学,是训练心理的法门,使人心理正常,注重生活的道德,便不会误入歧途,从事走私,贩毒以及打家劫舍的勾当,自害害人,毁掉社会的安和,国家的繁荣。

   法师吁请多提倡佛化,宣扬慈悲、平等、无我、无诤的佛法,对於人民的安定,各民族的互相谅解和亲善,是非常有帮助的。

   席间并由该阁主持颁发纪念盘予主持揭幕及剪彩人士存念。较早时, 竺摩大法师在开光说法时指出:

   伟哉世尊,大千教主,分身百亿,如月影水。

   观音菩萨开光偈云:

   赴汤蹈火,肯辞劳形,慈云共瞻,法雨缤纷!

   普门大士,不 前身,寻声救苦,和光同尘。

   十四无畏,三十二应,与此有缘,名称普闻。

   不动安养,而游堪忍,三轮叵测,功勋无尽!

   一九八

  年七月十五日

  

  

  五五 东莲海会塔火葬场揭幕

   怡保东莲小筑筹建海会塔火葬场竣工,恭请佛教总会主席竺摩法师主持揭幕,并致词说: 东莲安乐院及火葬场,为胜进法师、华果当家师,及诸居士发起筹建,承政府送地,得诸佛徒及社会人士之支援,今已竣工,使在怡保郊外多添一佛教名胜,洵为吾佛教界之荣幸。人生有生老病死之苦,普通人虽知而不多注意,独佛陀为悉达多太子时即已体验之,且寻求解脱之途径。今安乐院、海会塔、火葬炉之设置,对於老病死问题之解救,颇多利赖。以此间风景幽静,空气新鲜,可使老者享天年之乐,患者得疗养之安,死者获归宿之所,福利群生,莫善于是。而火葬尤多好处:一、为卫生简洁;二、为火葬时助念往生之方便;三、为骨灰供塔,永留纪念,洵一举而三得也。胜公既创东莲小筑弘扬法化,指示迷津,复建此安乐院、海会塔、火葬场方便佛徒之最後一著,其有助于吾佛教界福利实多,至堪景仰。

  

  五六 万佛戒坛开灯致颂

   极乐寺戒坛万灯法会,意义深远,点亮一盏平安灯,不但祈求吉祥如意,点灯功德并可照亮人生大道,使学业、事业、道业均能一帆风顺,身心健康愉快,并在清风细雨中进行仪式,恭请羯磨和尚竺摩长老主持说法云:

   云集五百僧,共点万盏灯,

   光明照大地,正气销魔氛,

   人民增福智,亡友获超升,

   更祈慈愿力,国泰世和平!接著由老护法…

《竺摩法师法语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