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梵网经▪P5

  ..续本文上一页有如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着、过患及出离,无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美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于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为真正之赞语。”

  九

  “诸比丘!有某断灭论者之沙门、婆罗门,彼等由七种之根据,说[现生]有情断灭、消失、无有。彼等断灭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由七种之根据,说现生有情断灭、消失、无有耶

  

  一十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卿!此我为有色,而由四大种所成,父母所生,身坏灭时,即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至此,卿,此我实在断灭。”如是说现在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十一

  对此,有其他者如是说:“卿!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此我确实不存在。然,卿!此我非实断灭者,汝!犹其他天之有色,属饮食者之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如此、见此。汝!此我,身之坏灭时,断灭、消失,死后非存在,故汝之此我确实断灭。”如是另有者如是说现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十二

  对此,更有他者说:“卿!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此我确实不存在。然,汝!此我非实断灭者。犹其他天之有色,为意所成而具大小一切之肢(节),非缺根之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汝!此我,身之坏灭时,断灭、消 失、死后不存在,故汝之此我确实断灭。”如是其者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十三

  对此,更有其他者说:“卿!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我确实不存在。然,卿!此我实非全断灭,卿,犹有其他超越色想,灭有对想,不忆念种种想,故到达有“虚空无边”之空无边虞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汝,此我,身坏灭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汝如此之我实在断灭。”如是其他者,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十四

  对此,更有其他者说:“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我确实不存在。然,汝!此我实非全断灭。汝!犹有其他超越空无边处,故到达有“识无边”之识无边处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汝,此我,身坏灭之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汝!如此之我完全断灭。”如是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十五

  对此,更有其他者说:“卿!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我确实不存在。然,汝,此我尚未全断灭。汝!犹有其他超越识无边处,以到达有“无所有”之无所有处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汝!此我,身坏灭之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汝!如此之我,完全断灭。”如是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十六

  对此,更其他者说:“汝!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我确实不存在。然,汝!此我尚未全断灭。汝!犹有其他超越无所有处,到达有“此寂静、此美妙”之非想非非想处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卿!此我,身之坏灭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卿!如此之我完全断灭。”如是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十七

  诸比丘!此即彼等断灭论者之沙门、婆罗门,由七种根据,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诸比丘!任何断灭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皆此等七种之根据,或由此等中任何之一,此外即无[根据]。

  十八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之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着、过患及出离,无取着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于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为真正之赞语。”

  十九

  “诸比丘!有某[最上]现法涅槃论者之沙门、婆罗门,彼等由五种根据,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彼等最上现法涅槃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以五种之根据,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耶

  

  二十

  诸比丘!今某沙门、婆罗门有如是说、如是见:“汝!此我实于[现在]具足、满足五欲乐时,汝!此我则达最上现法涅槃。”如是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

  二一

  对此,其他者说:“汝说此我实是存在,我不说此我不存在。然,汝“此我实未达最上现法涅槃。所以者何

  [五]欲乐是无常、苦、变易性,由其变易性而变化,即生起忧、悲、苦、愁、恼。然,汝!此我确实离诸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之初禅住时,汝!则此我到达最上现法涅槃。”如是某人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

  二二

  对此,更有其他者说:“汝言此我确实存在,我不说此我不存在。然,汝!此我确实未到达最上现法涅槃。所以者何

  于此有寻有伺故,则谓粗浅之[初禅]。汝!此我,实是灭寻、伺,内心安静,得心一境性,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之第二禅住时,汝!此我则到达最上现法涅槃。”如是某人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

  二三

  对此,更有其他者说:“汝说此我确实存在,我不说此我不存在。然,汝!此我实未达最上现法涅槃。所以者何?于此有喜,心躁乱故,则谓粗浅之[第二禅]。然,汝!此我舍喜,住于舍,正念正智,由身受乐,诸圣者宣示:“舍念乐住”之第三禅住时,汝!此我则到达最上现法涅槃。”如是某人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

  二四

  对此,更有其他者说:“汝说此我确实存在,我不说此我不存在。然,汝!此我实未达最上现法涅槃。所以者何

  于此,心有乐之向趣故,则谓粗浅之[第三禅。]汝!此我实舍离乐、舍离苦,又灭先前有喜悦及忧恼,不苦不乐,连舍念清 净之第四禅住时,汝!此我则实达最上现法涅槃。”如是某人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

  二五

  诸比丘!此即彼等最上现法涅槃论者之沙门、婆罗门,由五种根据,说现生有情最上现法涅槃。诸比丘!任何最上现法涅槃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皆由此等五种根据,或依此等中任何之一,此外即无[根据]。

  二六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之生趣、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 寂静。诸比丘!如来如真知受之集、灭、味着、过患及出离,不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于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为真正之赞语。

  二七

  诸比丘!此即彼等持后际论、后际论见之沙门、婆罗门,以四十四种根据对于后际未来,主张种种之浮说。诸比丘!任何持后际论见之沙门、婆罗门,对于后际,主张种种之浮说,皆由此等四十四种之根据,或依此等中任何之一,此外即无[根据]。

  二八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之生趣、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着、过患及出离,无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美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妙,唯智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于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为真正之赞语。

  二九

  诸比丘!此即彼等持前际论、后际论,及前际后际论见之沙门、婆罗门,对于过去、未来,以六十二种之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诸比丘!任何持前际论、后际论,及前后际论见之沙门、婆罗门,对于过去、未来主张种种之浮说,皆由此六十二种根据,或由此中任何之一,此外即无[根据]。 

  三十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之生趣、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之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着、过患及出离,不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诸人唯以此赞叹如来,始为真正之赞语。

  [原本无三一]

  三二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四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常住。此是彼等[持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三三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一分常住,一分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四种根据,主张我及世界是一分常住、一分非常住。此是彼等[持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三四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边、无边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四种根据,主张世是边、无边。此是彼等[持边、无边论]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三五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诡辩论之沙门、婆罗门,被询问时,以此四种根据,言伪乱无序之诡辩。此是彼等持诡辩论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三六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无因论之沙门、婆罗门,由二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无因生。此是彼等持无因论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三七

  诸比丘!于此,彼等前际论、持前际见之沙门、婆罗门,以十八种根据,对过去主张种种之浮说。此是彼等前际论者,持前际见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欲求之邪见。

  三八

  诸比丘!于此,彼…

《梵网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沙门果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