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P20

  ..续本文上一页继续负起医生的责任,救治他患病的弟子。也许,很多劫之后,终有成功的一天。那时候,大丈夫的使命圆满了,我们也可以一同聚集到万佛城,“微尘世界,辉映莲台!”

  弟子 果真顶礼

  恒实

  一九七八年七月五日 卡米尔以南

  师父上人慈鉴:

  华严经上说:

  “菩萨持戒圆满,于戒无所著,恒离诸憍慢,净戒波罗蜜。”

  上人时刻叮嘱我们要守规矩。对于素来不修边幅、放肆颠倒的美国青年人,这种训诲最难行持。“守规矩”,似乎是最呆滞、最没有价值的一回事。但三步一拜,使我深深体会到这个教条里含藏著无量的智慧。此刻,我要尽心竭力,洗心革面,学习“守规矩”。

  记得有位法师曾叙述一个故事:

  有一天,上人正接待一位来访的男居士。忽然间,上人转过头来,声色俱厉地向这位法师发问:

  “在金山寺,什么是最重要的?”

  这位法师也不假思索,毫不犹疑地回答:“每个人都要改过自新!”

  这位法师说:“可能答得及格了,因为上人连眼也不眨,若无其事地继续与来宾交谈;虽然,那位男居士不免有点惊讶。”

  为什么“每个人要改过自新?”因为当我们初来金山寺时,大部份的人都不懂守规矩,也不懂修道的方法。否则,成佛作祖又有何难?为什么?因为八万四千法门,和诸佛禁戒,无非为了协助众生趣向菩提。这些法门是绝对有效。如果我们认真用功,成功便很快在望。

  在海岸旁往北拜,我发觉到自己,多数时间不守规矩,多半的时候,我不懂得如何去用功夫。偶然自我警惕,循规蹈矩对症下药,效果便神速无比。所以,我一定要改过。所谓“守规矩”,就是遵循节制身口意的律仪。我必要勤习、思惟、尊重这些教规。因为它们是抵达目标的捷径;也是修福修慧的基石。

  守护戒律,要如护眼中珠。戒律,是诸行的颠峰。过去现在诸佛,皆是修习戒律而圆满功德;未来诸佛,也要从戒律入门,直至证得“无漏”解脱,才能圆满如来十力及一切种智。戒律是最后的胜利者,它能够净化身心,使之达到最崇高的境界。历代圣贤之所以能流芳万世,是因为他们灰身泯智,克己除私。我们若希望成圣贤,首先要学如何循规蹈矩,藉以净化身心。

  虽然说菩萨不著于戒律,但不要在这儿会错意。菩萨是诸行修证圆满,心无挂碍,才不著一法。在金山寺,曾有一个小沙弥问上人:

  “为什么要这么多的规矩?”

  上人回答:“因为你不守规矩,你若是守规矩,就不须要这么多规矩。”

  菩萨已降伏我慢和偏见,已返相还源,他是凡事能从心所欲而不 矩,所以他才不著于戒律。可是,我们这班初学者,必要依止戒律修持。有如在大海里要依止渡人筏,乘风破浪当我们抵达彼岸,自然就不用背著筏了。

  所谓恒离诸骄慢;戒律是永恒的——永恒的真实。但是因为我们被骄慢和私欲遮盖,可能会谤佛毁戒,频频造业,自招恶报。我已经浪费了很多时光, 出规矩而挣扎,那时候我尚不知道,如来的清净禁戒,是最容易、最快速的成就方法,否则我会为自己省去很多麻烦。

  守规矩,不是勉强的,因为诸佛戒律是道之本源,法尔自然。真正勉强的人,是被情欲的波澜所牵,激湍回复。这是根本信心的问题。如果你对圣贤的方法有真诚的信心,你会有足够的勇气去躬行实践,也会快捷地成就。

  我明白了守规矩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和“自我”再度讲座这个问题的对话:

  “可是,好辛苦啊!”

  “当然啦,但是每一个人都要改过自新,所以佛教里才设有规矩。你是“自我”,你跋扈骄惰,现在我要守规矩,一步一步地把你溶化。”

  “你学佛法,不是为了追求自由吗?为什么反有这么多规矩,岂不是自我约束?”

  “直至我圆满诸佛的教诫,才是真正的自由。所谓发挥自由,其实是自私的我见

  作祟。这是臭秽污浊的。真正的自由,是时刻不逾矩;真正的快乐,能够忍受痛楚。在你还没有学会守规矩之前,你所发挥的,绝不是佛法的灵性。”

  “不过,你是美国人;美国人一向最赞扬反叛者、创新者,我们都有叛逆的细胞。”

  “听著!老友!当无常鬼请你去见阎罗王的时候,你去告诉他,你不想守规矩,看你有什么办法!阎君不但接见美国人,他对瑞典人、非洲人,乃至所有人种,皆是一视同仁。他是最民主的。”

  在我还未成为地狱里的一份子时,我要慎重其事,严持戒律,毫不苟且,如救头燃!

  弟子 果真顶礼

  恒朝

  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九日 卡米尔

  师父上人慈鉴:

  在我们拜的公路上,从早上六点,直到半夜,车子都是一辆紧接一辆,如游鱼过海,川流不息。引擎的咆哮和车轮的煞车声,暂时代替了萧萧的海风与松涛。我们已拜进市区,完成了此次旅程的一半。

  有很多人,从未见过出家人,从未见过三步一拜。他们都问:“为什么?”,“三步一拜怎能去帮助整个世界?”,“这对你个人有什么利益?”等等问题。

  为什么?因为世上太苦了,充满了灾难和杀人的武器。世上人心险恶,道德沦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内心斗争沸腾,杀戮不已。想要整顿自心。“一切唯心造。”贪、嗔、痴,带来灾害和苦恼,也能掀起天灾人祸,荼毒宇间一切生灵及国土,姑勿论其大小广狭强弱,大众与个人——如水与波无分彼此,同一体性。小能变大,大能容光焕发小,故华严经上说:“一世界种能生诸世界。”;又“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不可数世界能入一世界,一世界能入不可数世界。”

  为了整顿这个小世界,我们发心三步一拜。心净即佛土净。佛法是深入万物枢机的钥匙。要真正利益世界,必须回光返照。就我个人来说,是不再向外冀求和平快乐,不再怨天尤人,应该洗心革面,改过自新。

  我们愈加忏悔已过,愈加明白大家是一体一气、一心一性。万物是我,我是万物,即是庄子所说的:“与天地之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有利益天下,即是有利于我;无人无我——才能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这就是大慈悲。

  故华严经又说:

  “菩萨愿诸众生,善入诸法平等,了知法界与自性无二。”

  有很多人问我是什么教派的。我便答:

  “我们是大乘教,所有众生都相容并包,来者不拒。我们的使命,是要度尽一切众生,方告完成。我们都是一家人,一切众生,皆能成佛。”

  路人的印象和对话:

  有人从一辆车子里喊道:“老友!快点吻吻泥土,哈哈!”

  一个卡米尔的青年人:“可是……可是……你们不是道地的美国人吗?”

  在马利布桥上曾见过的女人又出现了。一早,我们刚拜到卡末尔桥边,她跟一个男人走上来。她对著恒实说话,没有得到任何反应。

  “你们有没有碰到过冬天的豪雨?”她的声音有点阴阳怪气,跟一年前是一样的。她站在我们后面,悄悄地窥视著、等待著。稍后,她合起只掌,问讯之后,迳自离去。一个心情快乐的男人,背著背囊,在我们身旁走过,合起双掌,口里诵念:“ 唵嘛呢叭弥吽。”,然后鞠躬。

  在卡米尔的女人:“我也是佛教徒,已经入教很久了。”

  恒朝:“是吗?”

  女人:“是的。你听过密勒日巴吗?”

  “当然啦!”

  “我就是密勒日巴。”

  每天,我们从自己身上找出毛病和愚痴,每天也竭力蠲除这些毛病。万物都为我们说法,我们也喜悦地谛听。每一天,内心更加静寂,外面更加空虚,而内外也互相契合。一切顺乎自然。在我们的右面,汽车和摩托车以六十里的高速飞驰而过;在我们的左面是高耸入云的忪柏,周遭的树木缓缓地转变颜色,一切都在变动不停之中,只有我们,以缓慢而合中道的速率,每天拜一哩,从朝至募,恒不退心,昼夜六时,勤求佛道——还有比这份工作更奥妙的吗?

  南无观世音菩萨!

  弟子 果廷顶礼

  恒实

  一九七八年七月二十日 蒙德里三藩市以南约九十哩

  师父上人慈鉴:

  弟子已抵达蒙德里省。这二个月来,在Big Sur的海岸拜,与海啸风声为伴,此刻又回到市区里来。多奇妙!一念不生我法一如——内心与法界融为一体,清净恬淡。一旦举心动念,便失去整体的感觉,人我之分自他之别,油然而生。这时候,Big Sur、蒙德里、万佛城,都变成地图上的名称,而中间只连贯著无数里艰辛的跪拜。妄念一止,心平如水,一切差别也随即消逝。那时候,不管我们身处何方,还是一心一意地向万佛殿里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顶礼。

  华严经上说:

  “云何为世间,云何非世间,世间非世间,

  但是名差别,三世五蕴法,说名为世间,

  彼灭非世问,如是但假名。”

  —夜摩宫中偈赞品—

  言语和名词都是识心的产品;这种思想的工具,虚妄不实。因此上人常谆谆告诫:

  “不要打妄想,正要打妄想的时候,就要立刻截断微流!”

  妄想,能创造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和器物,妄想能令我们起惑造业受报。十法界不离一念心,从地狱到佛地,还是依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常规。当我们心与道合,便是朝著正确的路上走。

  三祖僧璨大师在信心铭中曾说:

  “多言多虑,转不相雁;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在最近的禅七,上人曾说:“无心道人与佛齐。”

  弟子:“上人,我很想摆脱俗念,只存佛念。”

  上人:“好,你来告诉我,什么是佛念?”

  弟子:“哎!佛念即是无妄念,而我的妄念多得很。”

  上人:“因为你有大多妄念,你才不知道。不能形容,不可捉摸,即是佛。一切言语皆是皮毛上的功夫。妄心喜欢向外攀缘,但外面根本无一物可攀。要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才能成佛。你还有心念的时候,功夫还未到哩!”

  弟子:“原来,无念即是佛念!

  “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若离这个,便是错过。”

  “菩萨愿一切众生,获无疲厌金刚身。”

  —华严经十回向品—

  “修行是为了降伏身心。降身,使它在疲倦的时候,…

《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