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P30

  ..续本文上一页莱坞某制片家所精心拍摄的一部电影,是那么刻意求工地描书经典中的金科玉律。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一队由各各民族组成的队伍,正越过一个幽深冥暗、迂徊曲折的崖洞,洞中蹊径,崎岖峻峭,步履维艰。但是,他们鼓起勇气暗中摸索,兢兢业业扶壁前进。他们的前面,有一种纯净金光,四下放射,遥遥地吸引著这队旅行者。崖洞四周的峭壁,镌上历史文化精华的记录。自古以来的国土世界,轮流变迁,成住坏空,周而复始,如环无端,都一一镌刻在岩石上。

  最后,旅行团到达目的地。他们发现金光的发源地,却是个秘密的堡垒,内藏著珍贵的典籍,由金刚镶成,众宝庄严,皆在众神守护之下,唯有善根深厚,福报极隆的众生,才可进去。天龙护卫,威猛的战士亦在暗中守护。

  正踏进书林,只见书箧林立,琳琅满目。举凡历代文化知识的一切奥秘,无不兼收并蓄,如星宿学、占卜学、算数、药草、音乐、言语、文字………乃至一切奇工技巧,应有尽有。这些世间学术,虽属珍贵,却不足以吸引旅行者们。他们唯一的目的是图书馆圣坛所放射出来的那道熠熠的金光。到了圣殿门口,只见威仪慓悍的战士,尊仰地在日夜恭奉守护。堂中有一宝箱,金碧辉煌的光华自此射出。这就是玄中之玄、圣中之圣,屹立不改,万古长存,通天彻地的智慧颠峰!

  宝箱的覆盖,自动掀开了。一轮耀人眼目的强光灿然四射。旅行队员急忙检阅箱中的宝物,只见陈旧的书卷,色泽深黄的皮纸,卷上的方字斑剥,模糊不清。然意义深邃难测,不易解释分析。因为这是千古智慧的残痕。时至今日,人类已无法依文作解,更谈不到如何应用了。

  话虽如此,但整个队伍的成员都知道,箱里的宝物是绝世奇珍。所以不异牺牲性命,也要顶戴护持,并发扬光大,且躬行实践其中的真谛。

  旅行团的领袖,是一位经验丰富,具足智慧的长者。他教导团员逐步的解剖经文中的奥秘。他告诉这班人:宝物是“法”,是第一义谛,是离苦得乐的途径,是获取极乐的金针宝符。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团员们都欢喜雀跃,认为今生得遇法宝,诚非偶然!于是大家同发宏愿,生生世世护持正法,翻译传播,实践行持,把正法遍布寰宇,永不间断。

  正当团员发愿之际,宝箱的光辉加倍灿烂。经文也骤然发生奇妙的变化!残旧的经卷变成光色润泽,模糊的文字变成清晰悦目;整个宝库焕然一新,奇伟壮观。诸天护法,皆大欢喜!

  此时光明已透过崖洞,满穴通明,光照寰宇,漫天彻地,无所在地不在,长存不朽,超越了一切时间空间。旅行者亦发觉自己已不在地穴,而在步步高升,登上巍峨壮伟的山峰。他们已经拥有无量无边的善巧方便法门,来接引群萌。此时此际,团中的领袖向他们解说道:图书宝库一向蕴藏在他们底妙真如性里。但是他们必须经过跋涉苦行,饱受艰辛,赴汤蹈火,方能发掘到心中的珍宝。其时众人无不喜悦欣庆,牢记宏愿,然后各自下山,展开工作。他们知道,以后会常常会面,彼此互勉。

  以上是弟子目睹的景象。在我们的老爷车里,有一个书架子,上面摆满英汉的经典,排列整齐,我们绝不能轻慢这种无价之宝。法界佛教总会的修行人,格外幸运得沾这最纯净的法益。我们各有崇高的使命,要高树法幢,遍洒甘露法雨,普济群生。现在法宝正累累满箱地堆积在我们的眼前,这实在是太神妙的胜缘。

  弟子感到身为佛子,皈命三宝,求法学道,是多么地荣幸!

  弟子 果真顶礼

  恒朝

  一九七九年三月 柏西域市

  师父上人慈鉴:

  魔鬼崖最后的几哩路,非常艰险。我们只好在附近的空地上拜。有一天,正要打坐的时候,一位名叫马地的跑步者,迎面走来。

  马地问:“你们信的佛教,是不是读诵、打坐等等?”

  我答:“佛教与众生是一体一性,目标是饶益一切有情。”

  “那很合理。可是,佛教不是中国的宗教吗?”

  这时我刚拜完一段路,很想静下来打坐。我的真诚面临考验。

  我答:“佛教是属于一切人类的。我们是美国人,我们也是佛教徒。”

  “你为什么要拜?”

  “世界上太多痛苦了……”我说。

  “对了!”马地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就蹲在地上,好似预备逗留一个时期。我的忍耐心又被逼进了一步,我对他说:

  “三步一拜,是为了息灭世间上的痛苦和灾难,如果我们减轻自私心,世上可能会转好一点。我们的工作是为了饶益全人类。”

  “你一定每天碰到很多人,是不是?”

  在这时,我很不耐烦地自己盘算著:“唉!这家伙真是喋喋不休,他把我打坐的时间都浪费了!”于是,我拿出念珠,故意作一个打坐的姿势,希望他快点会意;但是他没有会意。

  “怎么样?是不是碰到很多特别的人?”他接著问下去。

  “是的,世界上有很多好人。”我的声音,已经有点有气无力。

  “有没有坏蛋?”

  “你想他是坏蛋,他才会变成坏蛋。”我又装著打坐的样子。

  “你们吃的,是他人供养吗?不怕有人放迷魂药在食物里吗?”

  “我们尽量扩大胸襟,保持光明爽朗,所以才得到各方面的关怀和照料……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要打坐了……”我开始截断他的发问。

  可是,马地好像完全没有听到我的暗示,反而坐下来,盘起双腿,津津有味地继续问下去。

  “你知道,我不是个佛教徒,但我相信人类应该彼此互助,共存共荣。所有宗教的中心,都不外这个目的,对吗?”

  我已经感到焦躁,他似乎也领会到我的心情,但他仍然继续问下去。

  “我觉得宗教之间不应互相抨击。为什么你要选择信仰佛教?”他挑战性地问。

  “因为佛教不抨击任何宗教。佛教是包容一切众生、一切哲学。”此时,我很明显地表现也我的不耐烦。

  “你知道吗?我倒未曾从你这儿得到什么“光明爽朗”的活力,你又未能慷慨解囊向人分发百元大钞,世间上的人都是最喜欢钱的。目前他们这么颠倒,谁是你的知音?”

  我不答覆他,我希望我们的对话到此为止。相反地他却向我靠得愈来愈近。

  “你信耶稣吗?”

  “信谁?”我的声音带有*味。

  “耶稣——他在世间,为人类受苦,是救世主。”

  “一切宗教都是为了息灭自私。耶稣既然能帮助世人除去自私,当然是好的。”

  马地点头赞许。然后我也不顾一切,直截了当地对他说:“马地,对不起,但我现在真的要打坐了……”

  “你想赶我走,是吗?”他的声音有点像受伤似的,目光逼视著我。

  “不是,不是,但我们不能讲太多话……”

  我吱吱唔唔地敷衍他,却找不出一个自圆其说的借口。说真的,在这个场合之下,多讲几句话,可能对他有益处。但是我太自私了,而他立刻察觉出来。

  “因为,如果你要把我赶走了,显然你的心地就不够“光明爽朗”。”

  唉!人不可貌相。这家伙比他的相貌聪明。他抓著我刚才的话柄来反击我,使我无法招架,窘态百生。

  他来到我身旁,靠得很近,目光清朗而诚恳,照彻我所有的防御线。

  “好了,我现在走了”他说,“但我要给你一点忠告。记著,洋溢“明朗”的活力,即是要对人慈悲。你要对人慈悲一点,好好珍重!”接著,转过身来,跑步去了。

  我太自私了。只希望他离去,这不是慈悲。我未能行解相应,我的西洋镜被马地拆穿了,他是一个好导师。他离去后,我觉得自己被调伏了,我决定低首下心谦恭待人。真的,慈悲才是真正的药方,故华严经上说:

  “菩萨见诸众生,于如是苦聚,不得出离,是故即生大悲智慧,复作是念:此诸众生,我应救拔,置于究竟安乐之处。”

  —十地品—

  过了几天,有两个恶汉,把车子停在路旁,企图捣乱。一个小女孩,把她的午餐供养我们之后,然后她独自跑到恶汉的车子旁。小女孩天真无邪,见义勇为,毫不怯懦地走向那两个汉子,解释三步一拜的道理和目标。无形中,两个汉子被感动了,强硬的态度也软化了。他们将要离开之际,还说:

  “祝你们好运!”

  一个小时后,他们又把车子驰回来,很严肃地看著我们拜。临别,又对恒实说:“愿主祝福你,兄弟!”

  慈悲的力量!

  弟子 果廷顶礼

  恒实

  一九七九年四月二日 海洋公路士丁辰海滩

  师父上人慈鉴:

  以下是去年冬天所感受的一个境界,直至现在,弟子才有空把它记录下来。

  华严经上说:

  “菩萨见诸众生于如是苦聚,不得出离,是故即生大悲智慧。复作是念,此诸众生,我应救拔置于究竟安乐之处。”

  —十地品—

  慈悲是最高之法,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慈悲源于布施。要布施了自我,所有的烦恼、习气,一切一切都要布施掉,直至涓滴无存。

  顽强慓悍是习气,慈悲却需要勇气。

  贪悭自私,是懦夫的行为。

  唯有勇敢勤奋的人,才是慈悲。

  紧执自我,不是智慧。

  要凭信心,才能放下一切。

  去年耶诞节的时候,我沿著山涧的岩石峭壁跪拜。忽然,在我身边,飘过来一个慈悲的声音,给我很大的鼓励:“来吧!放下一切,你若跌跤,我会扶持你。”

  于是,我闭上眼睛,跨越一个峡谷,发觉自己已到彼岸。此时心里无半点疑惑,只觉得充满光明和喜悦。一切都变得很如意。我愿把我所有的布施出来。我身体里每一粒自私的原子微粒,似乎都被这慈爱的光辉灼破了。华严经上又说:

  “菩萨安隐住于布施心,诸根欣喜,功德增长,生诸善爱乐,庆幸布施。”

  就在这时,我已穿越阴森的峡谷,拜到阳光遍照的山边。我仔细地端详自私心和畏惧心,我被它们困扰多年。每当我攫夺他人的利益,每当我争取别人的赞赏,我不能与慈运悲。因为我的“我相”随著别人赞叹而增长,要不然就是害怕别人伤害——这就是我一生的致命伤,令我怏怏不乐!一切唯心造。畏惧本身,就是毒素,就是痛苦的根源,而不是我所畏惧的物件。人类一旦舍弃了恐…

《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