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显报,不是不报,而是未来报应时,因为你已经忏悔,又走在学佛的道路上,纵然与宿世的冤亲债主相遇,当他陷害你或者杀害你时,你不会记恨于他,或者形成你因今世及延续未来劫中学佛的因缘,而逢遇有善因缘为你化解的情况,所以未来报应时,形成重报转轻报的情形。
更须明白,任何一个凡夫众生,凡是造下杀业,无论杀人、杀畜生……,未来世中,纵然经过百千万亿劫……,因缘聚会时,果报还自受,只是受报时间早与迟的问题,这是最起码的佛教因缘果报观。
甲二、畜牲
直接杀害畜生
如果你做坑阱的目的是为了杀害畜生,畜生因此而死,此杀业亦较轻,是下罪可悔,倘若人类或者非人堕此坑而死,都是可以用忏悔灭罪的(为非人做坑洞亦同)。
这是直接杀害畜生,但是在《戒经》中,也是列在『下罪可悔』中,为什么直接杀害畜生,也是『下罪可悔』呢?意思是说,可以用正确礼忏的力量消灭罪业的。
但是在前述说,任何一个凡夫众生,凡是造下杀业,无论杀人、杀畜生……,未来世中,纵然经过百千万亿劫……,因缘聚会时,果报还自受,只是受报时间早与迟的问题而已,如此说来,杀畜生未来也会有果报,因为你纵然未来修行成就了,也不能改变它对你的报复、仇恨之心呀!?但是「戒经上」为什么说直接杀害畜生,可以用礼忏的力量消灭罪业呢?是不是因为是杀畜生,不是杀人类,所以报应比较轻?
这个问题如上所说,在今世礼忏、学佛的力量,要形成善业「定业」感报的新生力量,产生衔接与未来学佛相应的业轨,而与被杀的这位畜生的业轨错开,导致形成未来双方果报远一点的显报,不是不报,而是未来报应时,因为你已经忏悔,又走在学佛的道路上,纵然是的因缘,而逢遇有善因缘为你化解的情况,所以未来报应时,形成重报转轻报的情形。
但是如果你今生学佛知见不正确,在杀畜生后(任何一种有灵性的动物),认为没有关系,因为你没有看到杀畜生的现世报,或者你认为它们是害虫、是畜生,离人类的果报很遥远,只要稍为忏悔、警惕,誓不再犯,就可以灭罪,那就大大误解「戒经上」所说,杀畜生「下罪可悔」的「本意为何」!?
尤其现在的人类大都是带着「宿世业障」来娑婆世界受生,大部分的人类都会因为「宿世业障」牵引与今世不守五戒「如不杀戒-堕胎」,而导致来世堕落到鬼道去,到了鬼道,又会与宿世鬼业深重的恶道眷属相逢,
更有造作恶业,堕落畜生道,或者堕落地狱道的因缘。
也就是说,只要来世一失人身,与宿世鬼业深重的恶道眷属相逢或者与宿世畜生道的眷属重逢……,就很容易衔接上今世及宿世被你杀害的畜生的业轨、业缘、业报……,又会形成冤冤相报,无有了期的情形!
尤其是现世的佛教徒,如果以为杀畜生,未来报应比较轻,或者在今生造下杀畜生的行为后,以为稍为忏悔,来世就不用受报,那就是大大误解「戒经」所说,杀畜生「下罪可悔」的「原意」了!?
纵然你今世已经开始学佛,但是你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是带着「宿业障」来受生?如果虽然信佛,但是学佛的观念、知见不正确,或者看错佛书,跟错「师长」学佛,又造下杀业-堕胎等罪业,难保你来世还会投生到善道去!?
如果来世不能投生到善道去,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受生情形……,会与何种曾经被你杀害的眷属相遇?或者与何种恶道眷属重逢,不可预知……!?
甲三、孕妇
如果你为了杀害「亡母(孕妇)」个人,而用种种方法致使孕妇流产,倘若
孕妇因此而死,当然是不可悔罪,假使胎儿因此而死,是可以用忏悔、超渡的方法灭罪的。如果两人都没有死,亦是「中罪可悔」。
此处所说「间接杀胎儿」,是可以用忏悔、超渡的方法灭罪的「原意」,是希望借着忏悔、超渡的方法,转变「婴灵」对杀生者的敌意、报复之念,进而原谅杀生者,不再伺机报仇!虽然是「间接杀胎儿」,但是「婴灵」还是知道祂是被你杀害的!通常这种情形,「婴灵」都会跟在「亡母」身边,以为祂还是「亡母」的孩子,当然报复心最强的还是「亡母」,因为你是蓄意杀害孕妇「亡母」!
甲四、胎儿
如果你杀生的目的是为了将腹中胎儿杀死,倘若胎儿因此而死,当然是不可悔罪,假使胎儿没有因此而死,是中罪可悔,如果母亲死亡,亦是中罪可悔,如果两者都死,自然是不可悔罪。
当知孕妇若是因此死亡,是非常痛苦的惨死,因为不久之前,在联合报刊登一则外国有一个人将刀子插入孕妇肚子里,把胎儿活活取出,胎儿当然死亡,孕妇如果因此而死,是非常痛苦的哀号惨死。这种非常痛苦的哀号惨死的情况下,难道亡母不会恨那位杀害胎儿又害死自己的仇家,找仇家报仇吗?当然会。那么「戒经上」为什么说是「中罪可悔」?是可以用忏悔、超渡的方法灭罪的呢?
当知「戒经」的原意,仍然是要引导造恶之人,借着今世礼忏、学佛的力量,形成善业「定业」感报的新生力量,产生衔接与未来学佛相应的业轨,而与仇敌的业轨错开,导致形成未来双方果报远一点的显报,不是不报,而是未来报应时,因为你已经忏悔,又走在学佛的道路上,纵然与宿世的冤亲债主相遇,当他陷害你或者杀害你时,你不会记恨于他,或者形成你因今世及延续未来劫中学佛的因缘,而逢遇有善因缘为你化解的情况,所以未来报应时,形成重报转轻报的情形。
所以「戒经上」说为「中罪可悔」,乃是针对「造恶者」的心态,借着「学佛、忏悔」的力量,转变其「嗔怒、凶爆、报复」的心性,成为「纯善、祥和、慈悲、助人」的学佛光明心性而言,从而改变未来受报的心态,在未来被仇家杀害时的心态,转为「身大痛而心不迷的情况」,而形成重报转轻报的情形,也就是「戒经上」所说「中罪可悔」的另一种释意!
甲五、咒术
如果你(非人亦同)用咒术或灵通想要害人致死,此人倘若正在深入禅定,或者蒙受天神护持,或者为大咒师所解救,并未因此而死,是中罪可悔。
这种情况,当然是可以忏悔的,因为他的慈悲心深厚,愿意原谅你。但是如果此深入禅定之人,是一位出世圣人,正在做度化众生的特殊功德利益,虽然并没有被你用咒术害死,然而却因此受伤,你(非人亦同)一定会有现世报,诸如寿命减少……!
甲六、错杀
如果你想要杀死母亲,但是在某种情况下杀错人,是中罪可悔;相对的,倘若你本来想杀害他人,而在某种情况下,错杀母亲,亦是中罪可悔,不是逆罪。
但是纵然杀错人,未来世中相遇时,难道被你错杀之人,因为「宿业力的牵引」,不会对你产生敌意、欲致你于死地吗?纵然错杀母亲,不是「逆罪」,然而又要看「亡母」愿不愿意原谅你?才能决定你未来世中与「亡母」相遇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受报方式!?同理可知,被你错杀之人,当然也要看他愿不愿意原谅你?才能决定你未来世中与「错杀之人」相遇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受报方式!
所谓「逆罪」?是说不是用瞋恶心,凶残心,毒害心去杀死对你有养育之恩的母亲,所以说不是「逆罪」,不是「五逆罪」之一。
甲七、非人
如果你想杀人,却错杀非人,是中罪可悔;相对的,假使你想杀非人,却错杀人类,亦是小可悔罪。
这种情形,同样要看被你错杀之非人与你错杀之人,愿不愿意原谅你?才能决定你未来世中与「错杀之非人与你错杀之人」相遇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受报方式!
甲八、病人
如果有人正在身体不适,盖衣休息,你不知情,有事叫他速起,病人起身后突然死亡,依「戒经说」,在这种情况下,是犯下中可悔罪。
这种情形,虽然不是蓄意杀他,但是也要看对方死后对你有没有埋怨之心?虽然对方身体本来就有疾病,才会突然猝死,但是他还是很爱惜自己的身体,不知道自己突然会死,在这种情况下,亡者自然不会接受自己忽然猝死的事实,很容易怪最罪于你,甚至有想要找你报复之心!如果你尚在好运之中,祂只是一时不能靠近你,或者仍然在不能接受自己忽然猝死的意念中徘徊,暂时不能找不到你而已!并不代表你未来绝对没有事情!
虽然你在无心造恶后,深有悔意,但是更应该终生礼忏、念佛,一定要一生礼忏、念佛的功力,达到「纯善定业」的感报现象,也就是临终「定力现前」、「正念分明」、「一心不乱」,才能保证你来世离开「地球世界的业力牵引」,投生到天上去,或者到净土世界去,才能真正将「你与你被杀之人」俩人未来的业轨、业缘、业报错开,形成未来重报转轻报的现象……!这才是「戒经上」所说,「中可悔罪」的深意!
甲九、怀胎
如果人怀畜生胎,堕胎致死,是「小罪可悔」;相对的,如果畜牲怀有人胎,堕胎致死,是不可悔罪。
这是就一般的畜生的业力、业轨、业缘、业报距离人道的业力、业轨、业缘、业报非常遥远而言,如果人类杀死畜生,被杀害的畜生,因为「宿业障」的牵引,自然有它要承受的果报要受,一时之间,甚至千万世之间,与人类的本身的业识、业场不相接,纵然畜生与人类同时生存这个世界上,但是畜生是生存在与畜生业识、业力、业缘、业报相应的「共业受报的自得其乐的时空中」,而与人类的时空交织在一起。
当畜生死后,自然有属于畜生受报的「心识、心光、业场的牵引力」,循环在与畜生业识、业力、业缘、业报相应的「共业受报的自得其乐的时空中」,而又与人类的时空交织在一起,但是又不同于人类的业识、业力、业场、业缘、业报的牵引力、作用力。
应当说,人类的心波、磁场、频率、业识、业力、业场、业缘、业报的牵引力、作用力,优于畜生的心波、磁场、频率、业识、业力、业缘、业报的牵引力、作用力,所以畜生死后,一直循环在与畜生的心波、磁场、频率、业识、业力、业缘、业报相应的「共业受报范围内」,与人类本身的…
《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1、不杀生戒》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