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1、不杀生戒▪P3

  ..续本文上一页心波、磁场、业场不相接。

  (按人类本身就有属于与人类相应的磁场、气场保护住,尤其一个人在好运之中,本身就会有特别光亮、厚实、安稳的气场环绕着,不受任何阴气、鬼类、外物干扰、侵入,何况是畜生的灵魂?)

  所以不论直接杀畜生或者间接杀畜生,大部分的人类,都不会有被杀的畜生力立刻寻仇、报复的威胁。所以「戒经上」无论说「中可悔罪」或者说「小罪可悔」,其目的就是要借着与被杀畜生未来尚未相逢的「期间」,赶紧礼佛、忏悔、念佛,创造共业中的别业,脱离娑婆世界的业力,投生到其他的善性世界去,或者到净土世界去,这样才能真正将你与你杀害的畜生的心波、磁场、频率、业识、业力、业缘、业报的牵引力、作用力完全错开,形成未来受报时,像目连尊者一般的虽然遭遇仇家杀害,但是「身大痛而心不迷」的情况,甚至有善知识化解你与被你杀害的畜生的「冤业」,而形成重报转轻报的情形!

  甲十、有虫水

  如果你用有虫的水饮食及杀害草木中的虫类,或者用有虫的水做无虫水观想来饮用,或者无虫水做有虫想,皆犯下可悔罪。

  当知水中的虫类(有肉眼可以看见的虫类与肉眼看不见的虫类),如果人类杀害这些水中的虫类,未来不用受报吗?当然要受报,既然要受报,为什么「戒经上」又说是「下罪可悔」-只是犯下比较轻的罪业,可以用忏悔的方式灭罪呢?

  当知这仍然是站在畜生的业力、业轨、业缘、业报距离人道的业力、业轨、业缘、业报非常遥远而言,尤其是水中的虫类,如蚊子的幼虫(孓孑)、蜻蜓的幼虫……,大部分都是正在遭受重罪地狱的余报,距离陆地上的昆虫如蚂蚁、苍蝇、蚊子、蜜蜂……的业报十分遥远,距离陆地上的野生动物如狐狸、羊、企鹅……等业报更远,距离鬼道、人道的业报更是万分遥远……,不可预知!所以纵然人类今世杀害水中虫类,距离未来受报的时间是非常遥远,不可预知的!

  因此之故,依业、缘、果、报的真理来说,人类杀害虫类,尤其是水中虫类,统称为犯下「微细杀业」,报在未来遥远的劫数之中,因为果报很远,又有不可预知的变化因缘,所以「戒经上」说,可以借着今生学佛、忏悔、修行、念佛、往生净土的善因缘,把你的业缘与被你杀害的陆地上的虫类与水中虫类的业轨、业缘、业报……错开,未来相遇时,在受报时间,像解脱圣人一般的虽然遭遇仇家杀害,但是形成「身大痛而心不迷」的情况,甚至有善知识化解你与被你杀害的畜生的「冤业」,而形成重报转轻报的情形,这才是「戒经上」所说「下罪可悔」的深意!

  现在提出一个问题和大家探讨:笔者曾经听一位法师述说一则故事,故事的内容大致如下:佛在世时,曾经有一天,佛陀教一位比丘去打扫一间寮房,比丘看见寮房内充满灰尘,又有许多虫类,不敢打扫,回禀佛陀,佛说,你只要当作是在打扫房间,并无意杀生,不算犯杀戒,这种说法对吗?

  又笔者在三十几年前,曾经跟随一位法师学习禅法,有一天,我到法师住处,看到数位女居士正在桌上挑菜,突然有几只蚂蚁爬上桌面,其中一位女居士立刻把蚂蚁捏死,我惊讶的问:你为什么敢把蚂蚁捏死,这是杀生呀?

  她居然回答说,师父教导说:我们是修空法的,杀蚂蚁的时候,在修法的境界上,不要动念,同时生出慈悲心去杀蚂蚁,并且在杀蚂蚁的当下为它咒愿说:你做蚂蚁很可怜,我现在提早结束你的生命,让你早日投生到人道去信仰佛教,皈依佛教…,用这样的方式杀蚂蚁,不但没有杀罪,还有功德,当时因为我只有十七岁,没有深入的分别能力,居然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后来想想,这种教导杀蚂蚁的方式对吗?这种说法,与一分行者教导信众说:用恭敬心烧掉抄写的佛经有何不同?

  相对的,杀害其他虫颣(无论陆地上的虫类与水中的虫类,用空观的方式及用所谓的慈悲心去杀害各种虫类及畜生,都不用受报吗?)

  甚至有法师教导说,渔民在捕鱼时,不要有杀心,就可以进行补鱼的工作,意思是说,任何人在捕鱼时,只要不要有杀心,就不会遭受未来的杀业果报吗!?试问:捕鱼的目的是什么?捕鱼后你吃不吃鱼?如果捕鱼的目的是为了卖给别人吃鱼、自己也吃鱼,为什么未来不会遭受杀生的罪报呢?

  试问:如果人类今世杀害陆地上的虫类与水中的虫类,它们会不会生出瞋恨心?当然会。既然被杀者会对杀生者产生嗔恨、报复之心,便在杀生的当下,被杀者的心波同时放射出人类肉眼看不到的磁力线(报复心波),与杀生者形成负面、隐形的交感作用,因为杀生者(人类的磁场远远优于恶道虫类的磁场,能够遮住、错开虫类的识场,)所以在杀害虫类后没有感觉,以为它们是害虫,人类只是在清理环境,各种虫类污染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应该被杀!

  殊不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杀生,不论该杀与不该杀,只要是杀生,未来必有果报,只是果报早与迟、轻与重的差别而已!

  所以前述说,用所谓的慈悲心去杀蚂蚁,就不是在杀生吗?这个道理好比「抄经者」用所谓的恭敬心烧掉抄写过的经典,就不算犯下焚烧佛经的罪过吗?相对的,你用所谓的慈悲心杀蚂蚁、杀畜生,自以为不算是杀生,那么用慈悲心去杀人类算不算是在杀生?你一定不敢说话。可见你是看蚂蚁小、好欺负、瞧不起它们,才敢任意杀害它们,试问:如果不是蚂蚁爬上你的桌子而是人类爬上你的桌子,你敢不敢杀?当然不敢!

  所以佛弟子不可在一知半解下,错用慈悲心与恭敬心的名词,而以为只要冠上慈悲心与恭敬心的名词,就敢做杀生与焚烧佛经的罪过,试问:不论你用任何一种凡心字眼杀生,被杀者会不会对你产生深恶的瞋恨心、报复心?当然会。只要被杀者对你产生瞋恨心、报复心,未来就一定会遭受杀业果报,你所说的用慈悲心杀虫的字眼,只是自我安慰、错用名词而已,因为杀生就是杀生,你把有情众生(虫颣的生命结束了),这是事实,它们尚要遭到千万亿生甚至多劫自作自受的恶道果报,不会因为你用慈悲心早早结束它们的生命,就立刻投生到善道去,反而因为你提前杀害它们,而再为自己增加无数的仇敌,制造你与被杀者又形成未来冤冤相报的誓不甘休、誓不两立的敌对现象,你的慈悲心在那里!?

  同理,用当作是在打扫房间,无意杀生的心态去清理一间充满尘埃、虫类的房间,无视于虫类的存在,却将它们当做灰尘在清理、去除掉,就不算在杀生吗?

  因此前述所说的那则:佛在世时,曾经有一天,佛陀教一位比丘去打扫一间寮房,比丘看见寮房内充满灰尘,又有许多虫类,不敢打扫,回禀佛陀,佛说,你只要当作是在打扫房间,并无意杀生(但是在打扫这间充满许多虫类的房间,把许多虫类杀死,这是事实。)当知此处所说无意杀生,只是不当虫类是一回事,而将虫蚁当做灰尘般的清除掉,但是实际上是杀生。

  佛陀会教导弟子把虫蚁当做是灰尘,不把虫蚁当做是生命,命令弟子去做这类无意杀生、而事实上是杀害无数生命的事情吗?

  所以说这则佛陀教一位比丘去打扫一间寮房,比丘看见寮房内充满灰尘,又有许多虫类,不敢打扫,回禀佛陀,佛说,你只要当作是在打扫房间,并无意杀生,不算犯杀戒的的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是令人质疑的!?这则故事,经常有人拿来引用,是很不恰当的!

  (丙)杀生无罪的情形

  甲一、心理

  如果你在杀害别的妇人时,做正在杀母亲的观想,是不可悔罪,但不是逆罪(五逆罪报)。为什么杀害父母称为犯下五逆之罪?而此处说杀害别的妇人时,做正在杀母亲的观想,是不可悔罪,但不是逆罪?

  因为五逆之罪牵涉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宿缘非常的深及今生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用心至深,以及牵涉父母与子女未来延续的各种因缘至深…,如果杀害父母,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无数三世业、缘、果、报的牵引力、牵引业、反作用力至深,所以引动的善报越大、恶报也越大,因此称杀父母为五逆罪报之一,未来遭受的恶报胜过杀害一般人的罪报,不是没有原因的。

  但是为何此处说杀害别的妇人时,做正在杀母亲的观想,是不可悔罪,但不是逆罪呢?,因为你所杀害的妇人(他人亦然)与你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所结下的业缘,没有像今世父母与你所结下的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业、缘、果、报那么深,相对的,所形成未来世中的业、缘、果、报的牵引力、牵引业、反作用力、引动力、业果力,就不会那么强,所以此处说杀害别的妇人时(杀害他人亦然),做正在杀母亲的观想,是不可悔罪,但不是逆罪!

  再则,如果你无意杀人,而是在嘻笑取乐中无意间打死人,则是犯下「可悔罪」。如果你是有神经病或者在发狂中打死人,不能自己记忆有打死过人,杀者无罪。(按以法律来说,则以意外过失杀人罪论断,虽无刑事上责任,仍然要负民事责任。以佛法因果来说,虽然杀者无「有心」之罪过,但未来仍会遭受无心之业报,即逢遇受害者报复之果报。以下所说杀者无罪之意皆同此说。)

  甲二、不慎

  如果你正在请人盖新房子,你也正站在屋顶上,然而你手中拿的梁木不慎掉落在木师的头上当场致死,或者屋顶上正放着梁木,因人力少不慎自动滑落撞击到木师头上死亡,佛说:在这种情形下,杀者无罪。虽然杀者无「有心」之罪过,但未来仍会遭受被害者在无意间误杀之业报。

  甲三、惊吓

  如果你坐在正在建筑的屋顶上,看见水泥中有一只蝎子,因为惊吓害怕而忍不住跳落地面,不慎掉坠在木师头上,令木师当场死亡,佛说:在这种情形下,杀者亦无罪。同理,虽然杀者无「有心」之罪过,但未来仍会遭受被害者在无意间误杀之业报。

  甲四、误撞

  如果你在黄昏之时误入盗贼落脚的崄道,遇着盗贼想杀害你,你在惊慌之下逃命,天色昏暗,堕落山崖下,误撞河岸之人,令人当场死亡,佛…

《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1、不杀生戒》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