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學戒」的意義 優婆塞五戒義 1、不殺生戒▪P3

  ..續本文上一頁心波、磁場、業場不相接。

  (按人類本身就有屬于與人類相應的磁場、氣場保護住,尤其一個人在好運之中,本身就會有特別光亮、厚實、安穩的氣場環繞著,不受任何陰氣、鬼類、外物幹擾、侵入,何況是畜生的靈魂?)

  所以不論直接殺畜生或者間接殺畜生,大部分的人類,都不會有被殺的畜生力立刻尋仇、報複的威脅。所以「戒經上」無論說「中可悔罪」或者說「小罪可悔」,其目的就是要借著與被殺畜生未來尚未相逢的「期間」,趕緊禮佛、忏悔、念佛,創造共業中的別業,脫離娑婆世界的業力,投生到其他的善性世界去,或者到淨土世界去,這樣才能真正將你與你殺害的畜生的心波、磁場、頻率、業識、業力、業緣、業報的牽引力、作用力完全錯開,形成未來受報時,像目連尊者一般的雖然遭遇仇家殺害,但是「身大痛而心不迷」的情況,甚至有善知識化解你與被你殺害的畜生的「冤業」,而形成重報轉輕報的情形!

  甲十、有蟲水

  如果你用有蟲的水飲食及殺害草木中的蟲類,或者用有蟲的水做無蟲水觀想來飲用,或者無蟲水做有蟲想,皆犯下可悔罪。

  當知水中的蟲類(有肉眼可以看見的蟲類與肉眼看不見的蟲類),如果人類殺害這些水中的蟲類,未來不用受報嗎?當然要受報,既然要受報,爲什麼「戒經上」又說是「下罪可悔」-只是犯下比較輕的罪業,可以用忏悔的方式滅罪呢?

  當知這仍然是站在畜生的業力、業軌、業緣、業報距離人道的業力、業軌、業緣、業報非常遙遠而言,尤其是水中的蟲類,如蚊子的幼蟲(孓孑)、蜻蜓的幼蟲……,大部分都是正在遭受重罪地獄的余報,距離陸地上的昆蟲如螞蟻、蒼蠅、蚊子、蜜蜂……的業報十分遙遠,距離陸地上的野生動物如狐狸、羊、企鵝……等業報更遠,距離鬼道、人道的業報更是萬分遙遠……,不可預知!所以縱然人類今世殺害水中蟲類,距離未來受報的時間是非常遙遠,不可預知的!

  因此之故,依業、緣、果、報的真理來說,人類殺害蟲類,尤其是水中蟲類,統稱爲犯下「微細殺業」,報在未來遙遠的劫數之中,因爲果報很遠,又有不可預知的變化因緣,所以「戒經上」說,可以借著今生學佛、忏悔、修行、念佛、往生淨土的善因緣,把你的業緣與被你殺害的陸地上的蟲類與水中蟲類的業軌、業緣、業報……錯開,未來相遇時,在受報時間,像解脫聖人一般的雖然遭遇仇家殺害,但是形成「身大痛而心不迷」的情況,甚至有善知識化解你與被你殺害的畜生的「冤業」,而形成重報轉輕報的情形,這才是「戒經上」所說「下罪可悔」的深意!

  現在提出一個問題和大家探討:筆者曾經聽一位法師述說一則故事,故事的內容大致如下:佛在世時,曾經有一天,佛陀教一位比丘去打掃一間寮房,比丘看見寮房內充滿灰塵,又有許多蟲類,不敢打掃,回禀佛陀,佛說,你只要當作是在打掃房間,並無意殺生,不算犯殺戒,這種說法對嗎?

  又筆者在叁十幾年前,曾經跟隨一位法師學習禅法,有一天,我到法師住處,看到數位女居士正在桌上挑菜,突然有幾只螞蟻爬上桌面,其中一位女居士立刻把螞蟻捏死,我驚訝的問:你爲什麼敢把螞蟻捏死,這是殺生呀?

  她居然回答說,師父教導說:我們是修空法的,殺螞蟻的時候,在修法的境界上,不要動念,同時生出慈悲心去殺螞蟻,並且在殺螞蟻的當下爲它咒願說:你做螞蟻很可憐,我現在提早結束你的生命,讓你早日投生到人道去信仰佛教,皈依佛教…,用這樣的方式殺螞蟻,不但沒有殺罪,還有功德,當時因爲我只有十七歲,沒有深入的分別能力,居然覺得她說得很有道理,但是後來想想,這種教導殺螞蟻的方式對嗎?這種說法,與一分行者教導信衆說:用恭敬心燒掉抄寫的佛經有何不同?

  相對的,殺害其他蟲颣(無論陸地上的蟲類與水中的蟲類,用空觀的方式及用所謂的慈悲心去殺害各種蟲類及畜生,都不用受報嗎?)

  甚至有法師教導說,漁民在捕魚時,不要有殺心,就可以進行補魚的工作,意思是說,任何人在捕魚時,只要不要有殺心,就不會遭受未來的殺業果報嗎!?試問:捕魚的目的是什麼?捕魚後你吃不吃魚?如果捕魚的目的是爲了賣給別人吃魚、自己也吃魚,爲什麼未來不會遭受殺生的罪報呢?

  試問:如果人類今世殺害陸地上的蟲類與水中的蟲類,它們會不會生出瞋恨心?當然會。既然被殺者會對殺生者産生嗔恨、報複之心,便在殺生的當下,被殺者的心波同時放射出人類肉眼看不到的磁力線(報複心波),與殺生者形成負面、隱形的交感作用,因爲殺生者(人類的磁場遠遠優于惡道蟲類的磁場,能夠遮住、錯開蟲類的識場,)所以在殺害蟲類後沒有感覺,以爲它們是害蟲,人類只是在清理環境,各種蟲類汙染了人類生存的環境,應該被殺!

  殊不知,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殺生,不論該殺與不該殺,只要是殺生,未來必有果報,只是果報早與遲、輕與重的差別而已!

  所以前述說,用所謂的慈悲心去殺螞蟻,就不是在殺生嗎?這個道理好比「抄經者」用所謂的恭敬心燒掉抄寫過的經典,就不算犯下焚燒佛經的罪過嗎?相對的,你用所謂的慈悲心殺螞蟻、殺畜生,自以爲不算是殺生,那麼用慈悲心去殺人類算不算是在殺生?你一定不敢說話。可見你是看螞蟻小、好欺負、瞧不起它們,才敢任意殺害它們,試問:如果不是螞蟻爬上你的桌子而是人類爬上你的桌子,你敢不敢殺?當然不敢!

  所以佛弟子不可在一知半解下,錯用慈悲心與恭敬心的名詞,而以爲只要冠上慈悲心與恭敬心的名詞,就敢做殺生與焚燒佛經的罪過,試問:不論你用任何一種凡心字眼殺生,被殺者會不會對你産生深惡的瞋恨心、報複心?當然會。只要被殺者對你産生瞋恨心、報複心,未來就一定會遭受殺業果報,你所說的用慈悲心殺蟲的字眼,只是自我安慰、錯用名詞而已,因爲殺生就是殺生,你把有情衆生(蟲颣的生命結束了),這是事實,它們尚要遭到千萬億生甚至多劫自作自受的惡道果報,不會因爲你用慈悲心早早結束它們的生命,就立刻投生到善道去,反而因爲你提前殺害它們,而再爲自己增加無數的仇敵,製造你與被殺者又形成未來冤冤相報的誓不甘休、誓不兩立的敵對現象,你的慈悲心在那裏!?

  同理,用當作是在打掃房間,無意殺生的心態去清理一間充滿塵埃、蟲類的房間,無視于蟲類的存在,卻將它們當做灰塵在清理、去除掉,就不算在殺生嗎?

  因此前述所說的那則:佛在世時,曾經有一天,佛陀教一位比丘去打掃一間寮房,比丘看見寮房內充滿灰塵,又有許多蟲類,不敢打掃,回禀佛陀,佛說,你只要當作是在打掃房間,並無意殺生(但是在打掃這間充滿許多蟲類的房間,把許多蟲類殺死,這是事實。)當知此處所說無意殺生,只是不當蟲類是一回事,而將蟲蟻當做灰塵般的清除掉,但是實際上是殺生。

  佛陀會教導弟子把蟲蟻當做是灰塵,不把蟲蟻當做是生命,命令弟子去做這類無意殺生、而事實上是殺害無數生命的事情嗎?

  所以說這則佛陀教一位比丘去打掃一間寮房,比丘看見寮房內充滿灰塵,又有許多蟲類,不敢打掃,回禀佛陀,佛說,你只要當作是在打掃房間,並無意殺生,不算犯殺戒的的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是令人質疑的!?這則故事,經常有人拿來引用,是很不恰當的!

  (丙)殺生無罪的情形

  甲一、心理

  如果你在殺害別的婦人時,做正在殺母親的觀想,是不可悔罪,但不是逆罪(五逆罪報)。爲什麼殺害父母稱爲犯下五逆之罪?而此處說殺害別的婦人時,做正在殺母親的觀想,是不可悔罪,但不是逆罪?

  因爲五逆之罪牽涉到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宿緣非常的深及今生父母對子女的養育之恩、用心至深,以及牽涉父母與子女未來延續的各種因緣至深…,如果殺害父母,影響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無數叁世業、緣、果、報的牽引力、牽引業、反作用力至深,所以引動的善報越大、惡報也越大,因此稱殺父母爲五逆罪報之一,未來遭受的惡報勝過殺害一般人的罪報,不是沒有原因的。

  但是爲何此處說殺害別的婦人時,做正在殺母親的觀想,是不可悔罪,但不是逆罪呢?,因爲你所殺害的婦人(他人亦然)與你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所結下的業緣,沒有像今世父母與你所結下的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業、緣、果、報那麼深,相對的,所形成未來世中的業、緣、果、報的牽引力、牽引業、反作用力、引動力、業果力,就不會那麼強,所以此處說殺害別的婦人時(殺害他人亦然),做正在殺母親的觀想,是不可悔罪,但不是逆罪!

  再則,如果你無意殺人,而是在嘻笑取樂中無意間打死人,則是犯下「可悔罪」。如果你是有神經病或者在發狂中打死人,不能自己記憶有打死過人,殺者無罪。(按以法律來說,則以意外過失殺人罪論斷,雖無刑事上責任,仍然要負民事責任。以佛法因果來說,雖然殺者無「有心」之罪過,但未來仍會遭受無心之業報,即逢遇受害者報複之果報。以下所說殺者無罪之意皆同此說。)

  甲二、不慎

  如果你正在請人蓋新房子,你也正站在屋頂上,然而你手中拿的梁木不慎掉落在木師的頭上當場致死,或者屋頂上正放著梁木,因人力少不慎自動滑落撞擊到木師頭上死亡,佛說:在這種情形下,殺者無罪。雖然殺者無「有心」之罪過,但未來仍會遭受被害者在無意間誤殺之業報。

  甲叁、驚嚇

  如果你坐在正在建築的屋頂上,看見水泥中有一只蠍子,因爲驚嚇害怕而忍不住跳落地面,不慎掉墜在木師頭上,令木師當場死亡,佛說:在這種情形下,殺者亦無罪。同理,雖然殺者無「有心」之罪過,但未來仍會遭受被害者在無意間誤殺之業報。

  甲四、誤撞

  如果你在黃昏之時誤入盜賊落腳的崄道,遇著盜賊想殺害你,你在驚慌之下逃命,天色昏暗,墮落山崖下,誤撞河岸之人,令人當場死亡,佛…

《佛教「學戒」的意義 優婆塞五戒義 1、不殺生戒》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