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探究 下册▪P23

  ..续本文上一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国。

  见有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

  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

  佛的这种接引众生见佛往生的智慧光明,乃是佛于宿世曾经修持劝念佛号、劝信佛教的净业因缘而来。

  12、为临终人开示的功德力量

  由此可知,在众生临终之前,如果我们能够用净土法门,方便开导,规劝有缘的众生念佛,使临终人对阿弥陀佛的庄严圣像生起深心瞻仰敬信之忱,让临命终人在大众念佛声中随众念佛,令其身心随着安祥的佛号而往生净土佛国,或者种下未来修学净土法门的善根因缘,这种为临终人开示、助念的慈悲愿行,便是我们莲友在培植无上佛道的修行过程中,其中一种具有汇聚成佛的光能、智慧,最为方便的位行力量。经中并列举了四十三种光明智慧,都由佛在过去生中修集各种世间、出世间不同的福德、净行而来。

  13、如何才能感受到佛的光明力量加持?

  经上说,唯有宿世曾经随佛共同止、住,共同成就佛道因缘,具有深厚善根,培植深厚清净业行的利根众生,才能在某种修行因缘成熟下,与佛清净、光明的大定慧力相应,见到佛的自在光能力用。如果多生多劫以来,作恶多端,甚少种下善业因行,对佛、法、僧三宝没有深刻的概念与信仰,当然不能领悟、感受到诸佛菩萨在无数劫修证佛法的历程中所凝聚成的无穷的慧炬光芒而释放出来不可思议的接引力道。造什么样的业行,必与什么样同行众生的业缘果报相应,这是宇宙间任何事物形成的因由本末必然产生的牵引力量。尤其在修证佛法的过程中更加凸显其巨大的磁能相应力道。

  14、以人体磁场来看佛的光明产生

  什么是由磁能相应力量而产生的佛菩萨由无数劫修证佛法的历程中所放射出不可异议接引众生到净土去而形成的无穷慧炬光芒?

  这就是在说明佛菩萨将其最初仍是凡夫身时所拥有的自身四周所投射复杂、黑暗、自私、凶暴、贪嫉……之光波(磁波),转换成高尚、清净,具有高度精神频率,高度超越三界众生磁能不可思议的另一层次的磁性光芒。以此修炼的纯一、净洁的紫金色光芒,而产生无尽的导射作用,穿越层层宇宙时空,导射到无际的虚空世界去,与其有缘众生心念所投射求往生的磁光相感应。

  按人体磁场学说,科学家早已用高频率的电场,拍摄到凡是生物的身体周围,都有一层因磁性的放射作用,而产生的电磁光芒(见生命的神光)。以人类来说,因每个人的思想、生理、心理、情绪及所处人事环境、自然环境有种种净秽、复杂、邪正……的不同,而产生千差万别的互相交感作用。所以反映人体(生物)四周电磁光芒的色彩也有无量的差异。依有眼通的人(包括外道行者),可以从每一个人身体周围所散发出的灵光颜色,判断一个人品德、心理、修养的高低、好坏及健康情形。譬如一个人如果个性自私、容易生气,一心专注物质生活的享受,那么他身上四周所散发出来的光彩,就是红色的(还分很多等级,如暗红色、浅红色……),如果一个人喜欢研究哲学,追求精神生活的省思,则其身上磁场所放射出来的振波(磁光),就是黄色的(依次又分许多等级)。佛菩萨早在无量劫中,即已超越众生界色身杂乱、黑暗的「光气」影相,将「身心」转变成具有高度精神修养的紫金色磁光(与太空、世界中所存在的电量、辐射能完全不同,乃是由「心力」作用所导射另一层次不可思议的磁光。),才能释放无量的慧炬光芒,通照太空宇宙,利益无尽众生。

  15、佛的行与愿

  阿弥陀佛就是在宿世修行时,一点一滴凝聚了无量的德行、志愿,由菩萨无量的智慧德行而汇聚成阿弥陀佛的圆满法性之光,积聚成阿弥陀佛的菩提愿行,产生迥异众生界身心的智慧光能。而佛的行与愿就是成就佛国净土成就佛的智慧光能最大的修证力量。诸佛的行,总括的讲便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波罗蜜行(后面诸愿会详细说明);诸佛的愿。则是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成佛悲愿。如果在修行之初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想方向指引我们前进,那么极可能会在学佛的过程中走许多冤枉路,甚至绕了一个大圈子仍然站在原地踏步,乃至多劫依旧落在外道的知见中。无可讳言,除了定慧具足的大修行者外,像吾等一类的博地凡产生智慧的信仰,产生坚定的往生信愿,坚信宇宙中确实有一位阿弥陀佛圆满修证觉者的存在。由阿弥陀佛在不可思议的大寂灭定中所放射出来的光明力道,而使得与阿弥陀佛宿世有缘的佛弟子,在听闻弥陀净土法门,倍受弥陀净土思想,称念弥陀圣号,一心想念、想去弥陀世界的同时,就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力量加持,感受到阿弥陀佛光明力量的存在,对往生极乐世界没有疑惑,信心坚固。

  16、加强对光明本愿修证上的认识

  现在大部分的念佛者,由于对阿弥陀佛的光明证量认识不够,对弥陀净土的形成因缘认识不足,对阿弥陀佛的四十八个大悲本愿没有下功夫去研究、探讨。因为没有建立对大乘净土法门修证问题上正确的认识与发心,所以在念佛时,不能够深刻的念到佛的悲心本愿上去。如果念佛时的功力,不能够当下发出弃舍这个无常的身相,一心念到弥陀的悲心本愿上去,不能够心心扭转、回转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业力习性,脱离这个地球的地心引力(业力牵引),心念朝向另外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前进(回向的简单释义),便很难与另外一个世界的业缘果报相应,不容易感受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清净光明的能量加被,而与弥陀的大悲本愿相应。

  17、本愿讨论的重点

  由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整体结构就是在讲大乘净土法门的修行问题,而第十一个愿是四十八愿全体成果的总实现,当四十八愿每一个愿力圆满修成时,到最后都要归结到佛无上究竟圆满的法性光明中,因此现在对于阿弥陀佛的行与愿只着重在一个菩萨行者依悲与智启开光明心地的重点融通问题,做扼要精简的论述,俟讲到净土天人、菩萨……等于净土世界前因后果的修行问题时,再将菩萨行者如何圆满净土成佛之道的行与愿做较为广泛的讨论。

  (二)菩萨十地证境

  1、心地法门的意义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整体修证层次,即是证入菩萨行者十地行门(十种层次的修行阶位)的原动力。菩萨诸地定慧力用的渐次开发,渐次增广,渐次修证,则是产生诸佛究竟智光的泉源。所谓菩萨十「地」义,依华严经而言,就是指的智慧心地。一个菩萨行者,多生累劫以来发大心、行大愿的究竟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如大地般的无穷智慧宝藏,如大地生长无穷万物般地丰盛智慧。唯有将潜藏在光明心地中的智慧泉源挖掘出来,才能像佛菩萨一样的以如虚空般地广大智慧,深入去观察众生的各种根性,根治众生的各种心病而无疑碍。

  2、大乘佛法以什么为根本?

  华严经上说:「一切佛法,皆以十地为本,十地究竟,修行成就,得一切智。」也就是说,吾人学佛的究竟目的,就是在于追求心地宝藏的逐渐开发,逐渐显现。当明澈的心地如湖水般地晶莹澄净时,就是我们明利的智慧在光明的定境中呈现无碍之际。当光明的定境究竟显发之际,便是佛智光明圆满修证之时。

  3、大乘佛法最主要的修证问题

  经上又说:「如是十地义,心意不能了,慈悲及愿力,出生入地行,次第圆满心,智行非虑境。」又说:「从行境界法智生。」这便说明了一个菩萨行者佛智光明的修证成果是从善修诸智慧之行而来。所谓诸智慧之行,便是指以般若为首的六度万行。而菩萨契入广大智证的般若行门,又是以救度众生同登涅槃彼岸的悲心愿力为前导。亦即经上所言:「发生广大心,量等虚空界,悲先慧为主,方便其相应。」此乃阐明了一个菩萨行者在长远追求佛道的过程中,乃是以悲心愿力为驱使,为先导而扩展、推动、延伸智慧生命的开发、成长、茁壮、恢廓、深邃、广远……。没有生生世世的将大慈悲愿力再咒愿、再提升、再发挥、再超越、再成就,便不能维持、坚固在生死道中的长远入胎、受生。继续做深远佛道的智慧生命之追寻与完成。相对的,在长劫追求佛智光明的修持中,假使没有以般若无我的禅修观慧做为修行学佛的基础,来牵引、辅助我们的悲心愿力,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时时将利济众生的慈心悲愿融入修证深广空性的佛智光明中,那么无论您的悲心愿力再廓达、再长远,所做利益众生的事行再广泛、再圆满,也不能究竟的觉悟宇宙万象的真理,充其量只是一个招感人天果报,具有广大福德的入世菩萨行者。而一个菩萨行者生生世世发广大悲愿救度众生的目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于调伏多劫以来刚强、坚硬、狭窄的凡夫心地,使其在悲心的激发下,日渐宽大为怀,温文柔软。唯有在心胸日益宽大、温和、柔软的情况下,才能逐渐在般若空慧的引导下,走向修证量等虚空界的广大空性觉海中。也唯有在无我的禅思空慧指导下,才能逐渐扩大已发出的慈悲心愿,令其在救度众生的当时,以无常苦空的无我真理为前导,放舍个己人我、情爱的执看,逐步发出平等、深广的慈悲胸怀去普缘一切众生。在多生累劫以悲导慧,以慧辅悲,两者相辅相成,双运递进的力行下,必能日渐达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产生如虚空般普渡法界众生的广大心量,也就是印证华严经上所说的:「发生广大心,量等虚空界,悲先慧为导,方便其相应。」而逐渐进入出世菩萨圣者解脱智慧的领域,启开如佛一般的智慧宝藏,觉悟更高深更广远的佛智光明境界。

  4、如何了解心地法门的修行意义?

  我们要知道,菩萨一地一地的修证境界,都是在做清净心地,开发智慧的工作。一个菩萨行者为了实现心地的光明境界,而运用各种修行的方法和普渡众生的志愿做为开发圆满智慧光明的前方便。修行的目的,本是在善用各种智慧之行来调柔、寂静修行者的妄动之心。悲愿的理想,亦是在运用慈悲心怀来柔和、升华、宽大菩萨行者修学佛道前…

《净土探究 下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