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探究 下册▪P3

  ..续本文上一页必须经过的历程,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就是因为庸夫俗子,不会用他们的理智冷静的去思索、去追寻这个无常人生的根源,所以无始以来,一直无法突破这个现实假相的人生;永远做妻子儿女、家庭事业、名利权势的奴隶。

  因此碰到事情,会不会用我们心眼去观察、去理解,进而找寻事物的症结点、究竟面,在平实的人生中,发现真埋,发现出苦的生机,我想这就是圣人与凡夫基本的差别点了。

  (3)佛的一举一动都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说法

  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在出家前,享尽了世间的荣华富贵,但是佛陀并不会贪恋现有的享受,因为他知道人生一切美好的富乐,短短的数十年后,都会随着无情的岁月,化为乌有。佛陀从观察出任何人都超脱不出世间生老病死的深渊开始,到厌弃这个幻乐无常的王宫生活,逾城出家,乃至出家后,说法、度众,末入涅槃的这段期间,佛的一思惟一投足,一举一动,在在处处,都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说法。问题是众生无法领会出佛出家修行、弘法过程中,以身示法的真义。

  初机者以为「闻思修」是佛经上某一种法门的特殊修法,而忽略了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释迦牟尼佛他就是要我们在现实的人生中,去观察、去体悟冠生的百态,从世间充满悲欢离合的事实中,去思惟、去体悟出人生的真谛。

  凡夫众生唯有从发生于自己身上的悲欢离合痛楚的经历中去面对现实、接受事实,在经过一番对人生、世事磨炼后,才能够彻彻底底的在铭心刻骨的教训中,用我们的智慧,冷静的反复领悟出人生苦空无常的真谛,才不会再被现实的人情世故,七情六欲迷惑住了。

  (4)不可以相似的佛法深入正定

  甲、分辨世间法与出世法的关系

  「中论」上有一段名言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这一段话,简单的意思是说: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诸佛,都是用两种方式为众生说法,是那二种呢?就是以事实和真理二种方式为根本的依据,也就是依二种谛理为众生说法。所谓的事实,就是依世间上实在的事情为众生说法;所谓的真理,就是依经过任何时代,无论任何人如何的攻讦辩论,都颠扑不灭的绝对究竟的道理为众生说法。

  如果一个人想要信仰佛教,学佛修行,深入佛法大海,首先我必须了解这个世间的实态与究竟真理两者之间相互的关系。如果我们想要踏入佛法大门,弘扬佛法,而不能够如实的分别这世俗谛和第一义谛二谛之间的相互关系,往往谈真理就忽略了事实,谈现实又忽视了真理,那么依我们所吸收所谬解的相似佛法,想要深入正定,想要更深入的体认诸佛说法的本怀,觉悟佛法真实的义理,那是不可能的。

  不依世间法不能体悟出世法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陀所证觉的究竟真理,是依世俗的人事物,实际生活过程的探讨显示出来的。如果没有佛陀跟我们凡夫一样的出生在这世间,如果没有文字媒体的传播佛法,没有佛陀从实际的生活中,亲眼看见听到人从诞生时,母子生产哀叫的痛苦,人类衰老的无常丑态,人类生病时,呻吟的磨折,以及从人类在贫富贵贱短短的几十年里结束了苦短宝贵的生命中去发现不实虚幻的人生,解开人生生死痛苦的根源,那么我们根本不知道,也无从踏上深入正定,解脱生死的道路。

  因此,假使不依世俗谛的开显,我们就不能够体悟到第一义谛的真理了。当然如果不能够领会第一义的真理,我们便不能够证得涅槃了。

  乙、从闻思中彻底透视人生才是踏入念佛、修定的稳当步骤

  从「中论」上这段话所讲的,我们可以知道,佛法是不离世间法的,没有世间法就无所依据。所以唯有从世间的实态当中,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去观察、去了悟人类生老病死一切苦空因缘实相的根源,唯有在我们对自己的生命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而有了另一番的评估体认之后,才能够彻底的透视人生,看破人生,才能够彻底的降伏、断除我们的妄想心,才是我们真正修行的开始。那个时候,无论在我们周遭发生的任何事情,我们放眼所见的事事物物,都会觉得像行云流水般的平淡。用这种超然物外、厌离娑婆世界的心情去念佛,去想念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想念阿弥陀佛,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有希望。因此当我们对人生对真理,经过闻思正确根本的体认,进而身心自在,于任何处境下,都能够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这才是正定念佛的开始,入道修定的初门。

  (三)八正道与正定念佛的关系

  1、念佛具备了八正道

  (1)一个居士临死前往生的瑞相

  现在从八正道的角度,简单的来谈谈正定念佛的问题。首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给大家听。前几年在北部,有一个居士,很不幸的得了癌症,已经在观世音菩萨的现相接引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在他得到绝症之初,并不是十分正信的佛教徒,也不会觉得事态的严重,死神真的会降临到他的身上。而且当医生宣判他死刑的时候,他的四肢活动还算灵活,三餐也正常,妻子儿女都很关心他,亲戚朋友,也均希望奇迹出现,他的绝症能够好转起来。

  时间久了,他其中的一只手渐渐不能动了,再过一段日子,他的另一只手也逐渐萎缩不能动了,接着左腿、右腿也失去知觉,四肢皆不能动了。吃饭、大小便,每一天都要妻子耐心的服侍,才能保住他奄奄一息的生命。日子拖得越久,侍候他的妻子,越觉得他这么无望痛苦的活着,对他们全家来说,无论在经济、精神、花费的时间上,都是一种累赘与负担!并且他的妻子才三十来岁,还很年轻,不愿意就这样把花样的年华终日浪费在服侍将要死的丈夫身上,于是经常背着丈夫,在外面夜宿不归;一方面很不情愿的陪着笑脸仍然继续照顾丈夫。到这位居士死亡的前一两年,大小便已经没有人愿意去为他清理了,连他最疼爱的儿女,都认为父亲的粪便很脏很臭,不愿意在父亲临死前尽儿女最后的孝道。当亲戚朋友确定他已经拖不过一年,一定会死的时候,居然没人愿意再去看他了。

  这个时候,这位居士才从人情冷暖中,从他最亲近最爱护的妻子儿女中,很伤心很感慨的觉悟出世间的一切人情世故,都是假的,都是靠不住的。就在他最沮丧、最无助的情况下,得到一位善友在精神上给他安慰、给他鼓励,劝导他念佛,这位居士才从痛苦无奈的深渊中挣脱出来,看破人生,放下一切,死心念佛。并且对他自己说,如果病情不会好转的话,希望观世音菩萨接引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倘若奇迹出现,这场病好起来的话,决心放下妻儿事业,出家修行,以报佛恩。

  发完这个口愿后,从早到晚,他一直拖着形同瘫痪的身子,勉强挪动手指,跟着录音机的佛号打着拍子念佛,到临死之前,佛号一直没有间断过。

  结果有一天晚上,他坐在椅子上念佛,突然喊出声音来,用手指着前面对妻子说:「我看见观世音菩萨站在那里来接引我了,我要走了。」 

  妻子怕他胡思乱想,神经错乱,于是紧张兮兮的叫人又推又拉的赶紧唤了一部计程车把他抱到车上,送往医院急救。没想到正在被家人拖到计程车内的时候,他已经很遗憾的咬紧牙根断气了。

  在他断气的几天内,他的一个女儿,看到父亲的棺木上、相片上,甚至父亲经常念佛时生的椅子皆有一环金黄色的光圈在那儿、久久不散。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在生病的时候,尤其在被医生宣布死刑的时候,最容易体会出生命的可贵与死亡的恐怖。这位居士,如果没有染患这种绝症,没有妻子、儿女、亲戚朋友给他精神上的刺激与打击,凭他生前事业辉煌的成果,家庭的美满,他是不容易觉悟出世态炎凉的一面。

  (2)从八正道达到正定念佛的效果

  佛教说,恶因缘即是善因缘,恶因缘的增上,对具有潜力智慧者来说,有时候并不是不好的。这位居士妻儿给他的「逆增上缘」,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且就在他真正从内心深处觉悟出人世的无常,觉悟出自己痛苦垂死的折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当时,得到善友的开导和佛法的滋润,启开了他对极乐世界的信心与向往,彻底地看破这世间,放下妻儿的假相,死心念佛,因此有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善因缘」。当然这也是他前世种了念佛往生的善根,今世因缘成熟,才能从痛苦的因缘中,体会此身无我、世间无常的道理。这亦即是从人情冷暖中得到了八正道中的世间正见,也就是「闻慧」,从「闻慧」中去思惟人生的真谛、真理的存在,而深入思慧当中,这就是八正道中的「正思惟」。进而摒绝外缘,就是在妻儿看电视、嘻笑的当中,也能够视若无睹,听若不闻的专心看着挂在前面的佛像,一心念佛,进入修定的状态,来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还愁他不能够进一步修行,证得寂灭的涅槃,享受无为的法乐吗?

  从他摒除外缘,到一心念佛的整个过程,就具备了八正道中的正话、正业、正命的三个戒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他彻底看破人生的开始,就叫妻儿将佛号的录音带从早到晚不停的放诵,口里也一心跟着喃喃唱念,佛号稍为一停,他又拖着沙哑的声音,叫妻儿不停的换面再放,绝对不能让佛号有间断的时刻。因此从他身口意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语,只有念佛的指示,当然就具备了正语,最善的言语。而且在他将死的前一两年,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 放下妻儿的情缠,发心正确,一心求死,祈望观世音菩萨来接引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说当他的生命到了最尽头的时候,已经是全心厌离娑婆世界,心出家了——死心修行,就是一个修行者「正业」最正当的表露。并且他一心为了拋弃这个生灭的躯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活着,就是一个修行者「正命」的表现。如果没有他死心想念观世音菩萨,念念希望观世音菩萨来接引他往生西方,日夜不断的精进念佛,他就不能够在短短…

《净土探究 下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